💣小孩「無故」#出血點、#淤青❓原來是 #血小板減少 ❗
💣#COVID-19 病人30-60%會合併「#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上星期我發現女兒下唇周圍有瘀青,反覆跟她 #確認沒有撞到或摩擦到,再加上最近四肢有許多出血點與瘀青,原本以為是和弟弟打來打去造成的💥
但心想越來越不對,我帶到醫院抽血後發現女兒的血小板只剩3萬 (正常是15-40萬)😱精神活動力好,沒有其他的不舒服,其餘抽血、各項檢查也都正常,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住院打完免疫球蛋白後改善很多,後續會再追蹤抽血,這次很重要的感想是,還好我女兒有很清楚的表達,我們家長也相信她,不然小孩發現身體瘀青真的很稀鬆平常😖
今天就整理這個的疾病給大家了解,希望各位家長也可以提高警覺📣
--
🔔 Q1. 什麼狀況要懷疑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 #沒有「撞擊或大哭」但身體多處出血點或瘀青
📌 #反覆流鼻血、牙齦出血
📌 #口腔粘膜出血點
📌 血尿、血便
加上
📌 #精神活動力佳
📌 #沒有:發燒、骨頭痛、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 (如果有可能還要考慮 #白血病、#淋巴癌⋯一定要找醫師確認治療喔🧐)
--
🔔 Q2. 這個疾病嚴重嗎❓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抽血特色是,#血小板小於10萬、其他血球或實驗室數據都正常。
小孩年發生率約10萬分之5,常常是小孩出血瘀青很嚴重了,家長才會意識到不正常😖
小孩出血死亡率1%、成人5%🔥
假如血小板低到5000以下的話很可能會出現 #腦出血☠️還好整體發生率不高只有約0.5%,不然真的很恐怖😣
--
🔔 Q3. 發生原因為何❓
📌 60%是因為1個月內有 #病毒感染 😈( #EB病毒、流感、#巨細胞、B/C肝炎病毒、水痘、#COVID-19…)
📌 6週前施打MMR (4萬分之一)
📌 其他原因不明
--
🔔 Q4. 治療與預後為何❓
📌 類固醇 (2-5天有反應)
📌 免疫球蛋白 (1-2天有反應) 👍
📌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
📌 生物製劑
📌 切脾手術 ( #藥物治療無效,出血風險高則需要切脾手術)
🌸 半年內75%小孩會恢復
🌸 假如血小板穩定2-6個月,#復發率小於5%
--
🔔 Q5.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也會造成「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ITP」⁉
📌 #老人、#中重度 COVID-19病人比較容易合併ITP (33-57.7%),但 #小孩也有案例😭
📌 感染COVID-19,通常2-3週後診斷ITP,7天內就發生得比較少,研究發現平均血小板降至五萬
📌 約2成ITP診斷時,COVID-19已無症狀,意思是 #大部分的人診斷ITP的時候還有COVID-19的症狀🔥
📌 8成以上治療有反應💖
--
上禮拜因為照顧女兒忙得一團混亂,再加上醫院也因應疫情多了很多事情,學校現在也要一路停課到6/14,真的是爆炸人生💥
希望台灣趕快度過這場浩劫,然後疫苗趕快發放施打💪才能順利解除3級警戒阿😭
--
參考資料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new era for an old disease. Rom J Intern Med. 2019 Dec 1;57(4):273-283.
✏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Secondary to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SN Compr Clin Med. 2020 Sep 19;1-11.
✏ UptoDa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in children.
紫斑症 檢查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敏性紫斑症 #小心腎衰竭‼
最常見的兒童風濕病之一
這是一位8歲大的小姊姊,
主訴是肚子痛來門診
👩🦰“醫生,她早上吃完早餐肚子就一陣一陣的痛起來了~”
👨⚕“嗯嗯…我看看喔…(檢查中),初步看起來沒有甚麼大問題,
我先開點腸胃藥回去搭配清淡飲食觀察一下好嗎?”
👩🦰“好~ 另外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她這幾天腳發了一些疹子,
而且越來越多,想順便給醫生看一下。”
👨⚕“可以啊,疹子在哪裡呢?”
👩🦰“在腳踝,然後小腿後側一路往上到大腿屁股都有。”
(ㄚ庄酥酥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並不單純🧐)
果然拉高褲管一看!
#一顆一顆紫紅色
#而且按壓之後不會暫時消退的疹子
(嘖嘖! 果然是紫斑~
(#用功想複習紫斑的朋友可以看文末連結🤓)
搭配肚子痛
幾乎已經可以診斷了:
#過敏性紫斑症
👨⚕“媽媽…這個疹子才是大問題,可能要帶她到大醫院去做檢查了。”
====================
#過敏性紫斑症 ❓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HSP)
是一種導致微血管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
好發在2~8歲的孩子,男生比例高一些
確實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
可能跟先前病毒感染或藥物接觸有關,
但也有都沒怎樣就突然發病的小苦主 😅
✅症狀
主要有三個
1. #皮膚紫斑 (100%) :
和重力有關 集中在下肢和臀部
2. #腹痛 (50%)
3. #關節疼痛 (75%)
⚠需要小心的是有25-50%的孩子會有腎臟發炎,
其中的3-4%會有腎功能衰竭
所以需要追蹤腎功能
✅診斷:
基本上只要出現
#典型的皮膚紫斑 + #腹痛或關節痛其中之一
就可以診斷
抽血檢驗可以幫助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紫斑
和出血性紫斑不同,
HSP通常血小板不會下降。
另外有 50%的孩子會有IgA(免疫球蛋白A)的上升
✅治療: 支持性療法為主
1. 止痛: Acetaminophen(普拿疼)
2. 類固醇: 減輕關節炎和腹部疼痛,也可改善腎臟侵犯
3. 免疫抑制劑: 合併類固醇用於腎臟嚴重侵犯
✅預後:
在支持性療法下,通常3-4週自行緩解,
但有腎臟侵犯的孩子,
必須密集追蹤治療預防嚴重腎臟衰竭喔!!
✨最後小叮嚀 ✨
這是兒科常見的風濕病之一
雖然大多會自然痊癒預後良好
⚠#但有少數情況會造成腎臟嚴重傷害(腎衰竭)
#所以不可以輕忽必須持續追蹤
提醒爸爸媽媽,
如果發現孩子下肢出現
#按壓後不會消失的疹子,
請盡快帶給
#小兒過敏免疫科 或是 #小兒血液科 醫師檢查唷!!
======================
感謝小姊姊和媽媽願意讓我拍照,
看完當下已經火速開好轉診單,
請媽媽帶去醫院檢查了,
希望後續一切平安~ 😊
出血性紫斑:
https://www.facebook.com/bradjuang/posts/2385999078157817?__tn__=%2CO*F
紫斑症 檢查 在 點點與皮皮相遇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多數的父母看到孩子嘔吐拉肚子
都直接認定是腸胃炎
腸胃炎 一天嘔吐 拉肚子數次~~~~
他白天看起來都沒異狀
一樣跑跳吃飯
但一到晚上凌晨都給我吐床...
晚餐吃的也沒消化全部吐光
(應該是整天吃的)
連續吐了三天
第一天睡覺喝奶喝到一半
直接噴射吐床
看了醫生
醫生說腸胃不適脹氣
奶減量
第二天只喝了60還是半奶
睡著了
過了一個小時
突然又是噴射嘔吐
又看了醫生 跟我說脹氣不要喝奶
第三個夜晚沒有喝奶
睡到凌晨四點 一樣噴射嘔吐🤮
連續看了兩家診所
都只跟我說脹氣腸胃炎
我越想越不對 只有凌晨在吐!
直接掛急診檢查!
本來醫生看了他的狀況也只安排X光
我說他把整天的食物都吐光
也沒消化 還看到麵條跟飯粒
醫生安排超音波之後才得知腸套疊
立即回到急診
看著醫生護士都很迅速的跟我說
趕快抽血驗血打點滴
再去做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檢查
這真的有風險
醫生說過程中有發現腸穿孔或破裂 就要立刻停止 進手術室
還好順利的通了
但還是要檢查 因為復發機率太高
嚇壞媽咪了😭
也還好我覺得不對
不然媽咪本來要帶皮皮去花蓮三天兩夜員工旅遊
還好發現了
不然皮皮的後果不堪設想
#腸套疊
指的是一段腸子滑進另一段腸子中,像反摺的衣袖一般被卡在裏頭。腸套疊可以發生在任何一段大腸或小腸,不過最常見的位置,是在小腸與大腸的交界,即「迴腸─結腸」型腸套疊。好發於三個月到三歲的嬰幼兒身上。
#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檢查
腸套疊透視灌腸復位是經由肛門灌注對比劑進入大腸,應用壓力將腸套疊區域復位之檢查。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乃指某段腸管凹陷入於遠端的腸管中;常見於3個月至6歲之兒童,約 80%病例發生於1歲內;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2倍。至於腸套疊的位置以小腸套大腸為常見,也稱為「迴腸結腸套疊」,有研究顯示約佔全部腸套疊患者的83﹪。
腸套疊(Intussusception)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顧名思義,腸套疊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面,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其中又以位於右下腹部盲腸附近的小腸套大腸較為常見,後果自然就是腸阻塞。
腸阻塞嚴重時,由於套疊的腸壁血液循環被干擾,靜脈及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外滲,造成腸壁組織壓力升高,阻斷了整個腸壁的血液供應,將導致腸壁壞死,此時必須進行腸道切除,故能否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腸子為何會套來套去?
雖然醫界至今仍不清楚腸套疊真正的致病因素,然因其好發於春夏季節交接和初冬時期,此時正是胃腸炎盛行的時候,所以有相關研究認為和腺病毒腸道感染有相當大的關連。另有5-10%的病例,腸子被發現有解剖學上的異常,如小腸長美克式憩室、息肉,淋巴瘤等。此外,過敏性紫斑症也常會合併腸套疊。
典型的腸套疊好發於1歲以前,以5-10個月大的嬰兒最多,這個階段的病因多半不明;至於新生兒或年紀較大的幼兒發生腸套疊,多因解剖學上的異常所致,而男嬰的發生機率較女嬰多。
腹痛又嘔吐就要小心了!
腸套疊的主要症狀有3,
即 #腹痛、 #嘔吐及解血便。腹痛的特徵是突發且呈週期性,大約每隔15-20分鐘發作1次,病兒會哭鬧不止、臉色蒼白流汗、兩腳蜷縮至腹部,幾分鐘後腹痛消失即恢復平靜或倦怠嗜睡。第2個症狀是嘔吐,初期是一般的嘔吐物,但後來可能演變成含膽汁的嘔吐。最後是解血便,血便是由腸黏膜出血和腸黏液混合而成,看起來很像草苺果醬。近年來,腸套疊多能獲得早期診斷,因此「草苺果醬血便」已較為少見。
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病人都會出現上述典型症狀,有的病人只是顯得不安焦慮與身體不適,剛開始家長並不在意,求診時亦多被認為是腸胃炎、腹脹或便祕所引起。
拖延就醫可能引發腹膜炎
在身體檢查時,醫師可能會在腸套疊病童的腹部摸到香腸樣的塊狀物,這個部位通常是在右上腹部肝臟下緣或右下腹部;做肛診時,有時手套上也會沾著血便。若腸套疊時間拖延較久,腸道組織缺血,黏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而引發腹膜炎,此時會有腹脹、腹部壓痛及腹肌僵直的症狀;若發炎感染擴散至全身,會造成敗血症休克,病童將呈現虛弱、心跳變快、發燒、腹脹甚至血壓下降等現象。
紫斑症 檢查 在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 _ 深海裡無聲吶喊的海天使 的推薦與評價
病友張小姐罹患了罕見#血液疾病#血栓性血小板低下# 紫斑症 #TTP在尋常日子裡,他們是與你我擦肩而過,疾病發作時,自身的血液成了兇手:身上的紫斑、 ... ... <看更多>
紫斑症 檢查 在 紫斑症病友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慢性自發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罹病率約萬分之一左右,對於醫療資訊及照護知識也較不足,故成立紫斑病友會, ... 廖醫師您好,請問一般在血液科做了哪些檢查後,才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