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登上中岳老師的專欄撰文介紹🙏🙏🙌
內文中有新版編曲的手部特寫影片連結與五、六線吉他譜
分享給大家😊
謝謝中岳老師與佩妮姐對於吉他音樂如此用心的付出與傳承🥰
我會繼續努力的🦒🌊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5
很久沒有在這個開版專題更新資訊了 …
雖然主流市場的音樂類型、風格理當要不斷地演進,不過,近年來,在編曲元素方面,有著精緻的木吉他編寫內容的曲目,似乎漸漸少了 --- 當然,好的音樂其實只是改換了陳述的手法而從來沒有消失;只是,做為一個深深喜愛『吉他』這項樂器的音樂工作者,還是對這樣的趨勢,有著一點點淡淡的悵然 ……
『既然過往留不住,與其感慨,不如自己動手做點什麼~』
戴佩妮一直就是這種『行動派』的音樂工作者!所以她纔會發起第一代、第二代的樂手訓練計劃 --- 且先不提她與第一代樂手共同進化成的『佛跳牆』樂團即將開展的新計劃;在大半年前著手執行的第二代樂手計劃所錄製的專輯,也已經進入到混音的最後階段,再不久,就會公開發行。在戴佩妮所主導的音樂場景裡,『吉他』,各種類型的吉他彈奏風貌,都是非常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去年 (2018) 五月份所執行的『你要的愛』單曲重製音樂計劃中,設定一個精緻木吉他編曲的表現方式,就會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音樂選擇了 (如果不介意,請參閱這一篇的紀錄說明: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208751616399057?__tn__=-R ) !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戴佩妮-你要的愛 心動版]
在 2019 年 3 月 14 日白色情人節的這一天,雙木吉他編曲版本的『你要的愛 – 心動版』官方 MV 正式釋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BJMTe4ZJc ;Youtube 影音檔發佈之前,我應佩妮之邀,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P4EZgNy6s ),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期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我沒辦法用文字來說明這樣的雙木吉他編曲有多麼難得!其中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音樂性格,而彈奏的輕重緩急,也都非常沈著老練。但我可以說的是:整個音樂編寫內容除了要有『彈奏的樂趣』的必要難度之外,還必須留下『主唱』可以優遊自在表現的空間;而且~這個雙吉他的錄製,還更不要命地去挑戰了『同步錄音』!也就是在錄音過程中,只要有一位樂手出錯,音樂就得一起重來 …
去執著於這些音樂上的堅持有什麼一定的必要性嗎?我覺得參與整個製作案的所有成員,應該都是抱持了『絕對不要留下遺憾』的那種職人自覺吧!事情是這樣的:聽眾可能來了又去,但你的音樂一定會留在自己的生命裡,到了最後,你一定會知道,終究這一切,都是給自己一個交代而已。
『交代』得帥不帥,你自己知道。
而那些很帥的『交代』,日久之後,就會是你可以引以為傲的勳章。
--------------------------------------------------------------
後記. 在官方 MV 釋出的同時,阿妮的系統也同時釋出了這個版本的吉他教學影音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wZSG8t3as ,在這個『完整版』的文字敘述欄位,你可以直接下載這兩部吉他的完整譜面 --- 我聽聞過很多人會想做類似這樣『釋出樂譜』的動作,但我估計應該很少會有人可以達到這個作品所執行的精確度!因為,採寫這首作品譜面的作者,就是編曲/彈奏的樂手 --- 蔡巽洋先生本人。
相對於『完整版』,就我所知,阿妮的系統還會陸續釋出分段的、由兩位編曲/演奏的樂手直接示範、解釋的彈奏手法分析 --- 這是我為什麼會覺得『你應該要知道這首曲目』的主要原因:除了欣賞音樂內容之外,你還可以近距離直接瞭解那些內容是怎麼彈奏出來的;如果你願意耐心學習、練習這些手法,我相信這絕對會對於你的彈奏能力以及對於木吉他的理解,有莫大的助益。
不瞞你說,我自己也會把這兩部練起來的。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Ocean Tsai 蔡巽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徵文]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單曲- 看板MayDay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TRASH-終究還是因為愛節奏吉他教學大雨先道歉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終究還是因為愛LOVE Live in LA ( Acoustic 版本)-TRASH 吉他 ...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艾德譜系列|Trash-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TRASH - 終究還是因為愛Acoustic Guitar (吉他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終究還是因為愛[Slap打板過門] - J個吉他_Jerger Acoustic Guitar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TRASH-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SOLO教學最重要的一秒!感覺到 ...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他吉里大| 拍謝少年暗流吉他教學(下集) 超長前奏練完可以唱歌 ...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TRASH-終究還是因為愛節奏吉他教學大雨先道歉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矮沙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矮沙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矮沙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現場] - Sodagreen板-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5
很久沒有在這個開版專題更新資訊了 …
雖然主流市場的音樂類型、風格理當要不斷地演進,不過,近年來,在編曲元素方面,有著精緻的木吉他編寫內容的曲目,似乎漸漸少了 --- 當然,好的音樂其實只是改換了陳述的手法而從來沒有消失;只是,做為一個深深喜愛『吉他』這項樂器的音樂工作者,還是對這樣的趨勢,有著一點點淡淡的悵然 ……
『既然過往留不住,與其感慨,不如自己動手做點什麼~』
戴佩妮一直就是這種『行動派』的音樂工作者!所以她纔會發起第一代、第二代的樂手訓練計劃 --- 且先不提她與第一代樂手共同進化成的『佛跳牆』樂團即將開展的新計劃;在大半年前著手執行的第二代樂手計劃所錄製的專輯,也已經進入到混音的最後階段,再不久,就會公開發行。在戴佩妮所主導的音樂場景裡,『吉他』,各種類型的吉他彈奏風貌,都是非常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去年 (2018) 五月份所執行的『你要的愛』單曲重製音樂計劃中,設定一個精緻木吉他編曲的表現方式,就會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音樂選擇了 (如果不介意,請參閱這一篇的紀錄說明: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208751616399057?__tn__=-R ) !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戴佩妮-你要的愛 心動版]
在 2019 年 3 月 14 日白色情人節的這一天,雙木吉他編曲版本的『你要的愛 – 心動版』官方 MV 正式釋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BJMTe4ZJc ;Youtube 影音檔發佈之前,我應佩妮之邀,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在多年的流行音樂相關工作歷練之後,我認為一首值得稱為【經典】的好作品,應該要從詞曲、編曲、製作到演唱,甚至時代背景,每一個環節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閱聽人能有歷久彌新的感受,才算得上符合資格。
戴佩妮的【你要的愛】,絕對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從 2001 年專輯發行時搭配偶像劇【流星花園】至今的十多年,這首乍聽似乎沒有前奏、但招牌的【顫音】(Tremolo) 電吉他和絃一刷下去,立刻能讓人穿越時空,回到記憶起點的神奇魔力,在繁如星海的華語樂壇眾多經典好歌之中,實在是非常別樹一格的獨特範例。
在 2018 年末,因緣際會之下,戴佩妮製作發行了【你要的愛 – 深夜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P4EZgNy6s ),改用鋼琴為主軸樂器,以相較於青澀歲月時期更為圓潤、溫柔的聲線,重新詮釋了這一首原本略有猶疑躁動的詞曲情緒,帶來一種領略人世的成熟風貌。2019 年春,又再次製作發行另一個【你要的愛 – 心動版】,以戴佩妮個人最喜愛的木吉他為主要配器,呈現出另外一種年輕清朗的怡然景致。
這個版本的木吉他編曲,是華語流行音樂中極為少見的【雙吉他】編排,邀請到的兩位吉他編曲,除了各人的彈奏功夫都極其出眾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的音樂專擅領域各有不同卻又能相輔相成:其中一位【翁光煒】擅長藍調與融合爵士,另外一位【蔡巽洋】則是扎實的指彈技巧名家,在這首充滿律動感的版本裡,兩人以絕佳的默契,舉重若輕地完成了整個非常豐富而有彈奏挑戰性的音樂內容。
【雙吉他】編曲的特色是:兩把吉他都應該具備可以同時處理旋律、和絃、節奏的能力與條件,而思考、編寫與分配這兩把吉他各自去處理什麼聲部,才能讓任一把吉他都有它的獨立性,又要做到聲部豐富飽滿、旋律起伏有致,卻又不致於干擾了另外一把吉他的線條與發展,這正是難度所在。細數中外流行音樂作品的雙吉他編制,大多是以其中一把為主要結構,另外一把則偏向【插音】、【裝飾奏】或和絃合聲的【非平衡】式發展,真要能做到像是美國民謠大家 Jim Croce 在【Time in a bottle】這一名曲中的【平衡】式編曲,這一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恐怕是極少數足以分庭抗禮的傑作了!
值此流行音樂產業沈滯不前之際,我們還能聽聞臺灣年輕而傑出的樂手們,持續在製作領域中熱情地貢獻所長,為優秀的詞曲原創帶來推陳出新的音樂面貌,實在令人深感欣慰,也更應該支持與珍惜。而這次的全新製作,除了音樂版本之外,製作團隊更同時釋出由兩位編曲親自示範解說的音樂內容彈奏解析影片,這在過往的市場經驗裡,也是絕無僅有的誠意展現。如果你是一位愛樂者,這首【你要的愛 – 心動版】絕對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而如果你也是一位吉他愛好者、彈奏者,這次的音樂內容,更是不可多得、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期待以此為起點,華語流行音樂繼續能展現更多元而有創意的製作,讓【經典】這個名詞,能在每一個世代都找到它的精彩定義。
黃中岳 20190228 于台北』
我沒辦法用文字來說明這樣的雙木吉他編曲有多麼難得!其中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音樂性格,而彈奏的輕重緩急,也都非常沈著老練。但我可以說的是:整個音樂編寫內容除了要有『彈奏的樂趣』的必要難度之外,還必須留下『主唱』可以優遊自在表現的空間;而且~這個雙吉他的錄製,還更不要命地去挑戰了『同步錄音』!也就是在錄音過程中,只要有一位樂手出錯,音樂就得一起重來 …
去執著於這些音樂上的堅持有什麼一定的必要性嗎?我覺得參與整個製作案的所有成員,應該都是抱持了『絕對不要留下遺憾』的那種職人自覺吧!事情是這樣的:聽眾可能來了又去,但你的音樂一定會留在自己的生命裡,到了最後,你一定會知道,終究這一切,都是給自己一個交代而已。
『交代』得帥不帥,你自己知道。
而那些很帥的『交代』,日久之後,就會是你可以引以為傲的勳章。
--------------------------------------------------------------
後記. 在官方 MV 釋出的同時,阿妮的系統也同時釋出了這個版本的吉他教學影音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wZSG8t3as ,在這個『完整版』的文字敘述欄位,你可以直接下載這兩部吉他的完整譜面 --- 我聽聞過很多人會想做類似這樣『釋出樂譜』的動作,但我估計應該很少會有人可以達到這個作品所執行的精確度!因為,採寫這首作品譜面的作者,就是編曲/彈奏的樂手 --- 蔡巽洋先生本人。
相對於『完整版』,就我所知,阿妮的系統還會陸續釋出分段的、由兩位編曲/演奏的樂手直接示範、解釋的彈奏手法分析 --- 這是我為什麼會覺得『你應該要知道這首曲目』的主要原因:除了欣賞音樂內容之外,你還可以近距離直接瞭解那些內容是怎麼彈奏出來的;如果你願意耐心學習、練習這些手法,我相信這絕對會對於你的彈奏能力以及對於木吉他的理解,有莫大的助益。
不瞞你說,我自己也會把這兩部練起來的。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2
在高中一開始接觸西洋搖滾音樂之初,每每聽到那些令人沈醉的音樂時,腦海總是會幻想著那些遙遠國度的外星人音樂家們,會是怎麼怎麼地去建構、溝通他們即將要呈現出來的音樂:『他們都是先講好的嗎?』、『他們怎麼想到的?』、『哇~這個地方!怎麼拍子這麼厲害』、『…這……真的可能嗎?』的種種千頭萬緒又得不到實證的疑問,一直卡在心上,然後常常用一種『自我陷溺』的猜測,覺得整個音樂製造工程一整個就是充滿了神秘感的誘惑。
而後,很幸運地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能夠加入一個相當具有理想性格的音樂製作公司,終於能以『華語流行音樂製作』的角度,在錄音室裡第一現場地直擊到整個音樂製作流程的發生,才慢慢地、逐一解開在當時疑惑多年的各種揣測。那是在類比式盤帶錄音世代的中、後期,最讓我覺得『原來如此』的事件,應該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看到編曲大師陳志遠先生用一個『卡帶隨身聽』戴著『一隻』耳機聽寫一首原創曲目的Demo,然後只是用一張A4大小的紙張,像是想都不用想、完全不依靠任何樂器,幾乎在採寫旋律線條的同時,就標注了該要用的和絃、經過音、裝飾音等等的音樂資訊,也差不多是個十分鐘前後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編曲主要架構---也就是另一位編曲大師鍾興民先生在編曲概論中所最著重的『四大件』:鼓組、貝斯、吉他與鍵盤四項樂器---的譜面(如果在配器上會需要,某些絃樂或其他特定樂器的重要樂句也都已經註記上去了);然後當年全臺灣最強的錄音室樂手群都已經在錄音室準備就緒,拿到譜面之後,做了些簡單而必要的溝通,這些樂手直接看著陳志遠大師的譜面就以『同步錄音』的方式開錄,通常只需要幾次的演奏,大致的音樂樣貌就已經完成。
『原來我聽到的音樂內容是這樣做出來的啊!』我又驚又喜地因此才理解許多國外令我咋舌的音樂互動細節,是在這樣的模型底下,因著各個音樂家本質學能的優異,才能呈現出那種緊密的力度、細緻的關聯性。
『同步錄音!我長大以後也要這樣!』
然後類比盤帶錄音系統被數位盤帶系統取代而漸漸式微;也才十來年的光景,數位盤帶錄音系統被電腦數位錄音系統殘忍地淘汰了。在這個錄音系統演進的過程中,Midi類型的編曲方式同時萌芽茁壯,所帶來的影響是,錄音方式逐漸改變成『樂器分項、不同時』的作業流程,而過去專職擅長在錄音室Live演奏的音樂家們,在科技的強勢入侵之下,漸漸地消匿了他們的身影蹤跡…
而我的音樂職業生涯,正好發生在這樣的兩個世代、三種系統更迭巨變之間,那個『我長大以後以要這樣』的同步錄音之夢,細數我自己整個編曲歷程,似乎也就鳳毛麟角般地,好像只發生過一兩次。
[一. 漫談我的經驗與想法_02]
陳珊妮~『夏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6WgPpWBpCI
這是收錄在陳珊妮小姐於1999年發行的『我從來不是幽默的女生』專輯中的一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我完成全專輯編曲的第一張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在音樂製作的部份,總共只有五個人的參與:陳珊妮小姐的全創作、演唱與製作人身份,香港傑出創作者、錄音師李端嫻小姐的錄音、混音與協同製作人身份;我所信賴的貝斯手廖世錚先生與鼓手鄭李守信先生共同錄製處理了所有的節奏部份,而我負責編曲程式設計與後續的所有吉他。
其實,我真的覺得一張音樂專輯作品,這樣的人員組成,就夠了。
那是一張充滿了吉他編曲實驗色彩的音樂作品,我針對每一首歌,都設計了我覺得『不會後悔』的動機與開展,我所信任的節奏組音樂家們在每首曲子都提供了充沛的能量,讓整個作品在聆聽的飽和度上有著不同於當時所主流的『另類搖滾』的豐富層次。
而唯獨這一首『夏雪』,我們把配器縮減到只有一把木吉他,但我們用『同步錄音』的方式,將吉他手與Vocal關在同一個空間,用兩隻麥克風收音,讓這兩個角色面對面地,聆聽著彼此在音樂上的呼吸、輕重與情緒,一次性地、把整首歌演繹、收錄完成。
那是在有名的『友善的狗』位於地下室的磚牆錄音室,整張專輯的其他音樂內容大概完成了十之七八;那個下午,李端嫻小姐進來調整了幾次麥克風,陳珊妮小姐永遠是酷酷的沒太說什麼話地坐在距離我很近的高腳椅上,我不斷地用調音來試著緩解我非常緊張的心情---同步錄音的意思是~如果誰出錯了,整個音樂就要從頭來過---,你知道,你對面的陳珊妮小姐是什麼要求水平,如果她不慎出了錯…那還是你的錯!而如果你出錯……
而且,就只有一把吉他與一個Vocal,出錯了,連躲的地方都沒有!
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當我用製作人的身份看著年輕樂手在錄音室裡那種忐忑不安的『拘束感』時,我總是火上添油、不懷好意地叫嚷著:『哎呀!這個心理素質要好好加強啊!』天知道十幾二十年前的那個下午,當耳機傳來錄音師說:『如果準備好了,我們就來吧!』之後,我有多不敢彈出前奏的第一個音。
如果你有看過前文{{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06,介紹Queen的『Love of my life』這一篇(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134297600511126 ),我說得頭頭是道的那些伴奏者該要有的功能認知,相信我!那真的是『理想狀態』!可惜,人生大多都是不理想的,所以,那個下午我們走完的第一個take,我一點兒也不想回憶起來。
但我無法解釋的是,現在收錄在專輯裡的音軌,其實是我們整個工作過程的第二個take ---事實上,那一天我們總共也只錄了三個take,而我不知道你願不願意相信,錄完了三個take,我已經累得說不出話了。
第二個take一開錄,我猶豫了一下才撥了第一根弦,但當後面緊隨而來的高音旋律句子在我的耳機聽起來像是說了一句話、而第二句Pedal式和絃轉換的樂句也像是應答的情緒時,我覺得…這像是音樂了!然後,我彈完了前奏、等待著Vocal把旋律帶進來;從耳機裡、從視覺上,我聽到了珊妮小姐的一個呼吸聲,從那一秒,我突然覺得時間變成一種非常緩慢、有著柔軟觸感,像是可以任意延展、改變形狀的有機物質,在我的腦海裡不規則地變形著;然後,我覺得我可以在腦海裡看到房間裡兩個人的每一個動作、而同時又可以意識到音樂、旋律與歌詞的流動,我幾乎可以準確地預測歌手下一個字詞出現的時間與口氣,而在手指上預先做出相應的反應準備,像是一張網子,我知道我會接住所有還漂浮在空中的音樂,讓它們安全無虞地降落在它們該去的地方。
我像是不知道、地,意識到我們走完了這一趟音樂的冒險,然後覺得了疲累。
音樂,真的是很奇妙的…感知,它~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你可以知道它所有運作的原理,但,你沒辦法用人為的方式、有意識地操控它的去向。在稍事休息之後,我們錄了第三個take,它~很OK,但就是『沒有』,而我們也都知道,後面不會再有了,所以,我們也沒有再多做掙扎,就把那第二個take留給了歷史。
我知道現在這個版本還有許多瑕疵,而且,有好些個設計好要說的樂句其實就忘了說;然而,我也沒有什麼遺憾,因為,那個『忘我』的經歷,就夠了。
這樣的歷程,對於轉換到你的音樂,或對於那些年輕的樂手會不會有幫助,我也不知道;但終究有一天,你會有你的經歷,而音樂,我知道它依然會在每個不同時空的腦海裡,自在地變形。
==========================
後記1.
在整張充滿能量的音樂曲目中,突然出現一首只有木吉他編曲的整體音樂安排,那是我所鍾愛的許多搖滾樂團會在自己專輯裡所做的事;『我長大以後也要這樣!』我聆聽著那些著名專輯,心裡如此想著。所以,我做了。
我希望這樣的編曲,不會辱沒了我所致敬的那些音樂先行者們!
後記2.
很有趣的是,歷史會重複它自己,所以,在此刻電腦數位錄音稱霸的客觀環境裡,其實有越來越多年輕的音樂工作者重新回到『同步錄音』的工作模式,試圖要捕捉只會在同步錄音時才能表現出來的音樂張力。我覺得好極了!不過,這又會牽涉到下面所想表述的第三點。
後記3.
因為撰寫這個專頁文章而延伸認識、閱讀的另一位網友專頁『貓窩工坊』所刊出的這一篇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13602506470579&id=1040786531&substory_index=32
我非常贊成這位網友的高見!簡單地說:聆聽音樂的『空間環境』,才是在聲音重現的『玩賞領域』中最應該重視的一環。而我想要『落井下石』地補充一個…機車的觀點:如果真的要能感受到『音樂在你面前忠實地重現』,最理想的地方,恐怕就只能在錄音室錄音的當下、回播錄音的那個時空環境了!以這首『夏雪』來說,大概也只有那個下午我們回聽第二個take時的所有環境條件,才真的算是『無損重現』,而其後的任何一種重現方式,都已經有各種不同成因的失真了。
而在前述提到的『新同步錄音復興運動』,我唯一會想提出的議論觀點會是:『那麼,我們所選擇的錄音環境、條件,是不是已經盡其所能地比照了基礎的工業標準呢?』
後記4.
陳志遠大師為何在聽寫採譜、超級電腦級人工編曲的過程中,他的隨身聽只戴一隻耳機呢?因為他的另一隻耳朵正在同時監聽他上一首剛寫好的編曲、旁邊錄音室正在執行的錄音內容!有一神奇傳說:大師正編曲到一半,突然停筆對著旁邊正在錄絃樂班的樂手群大喊:『二提第X把的第X弦要調音!低了~』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哎~想我那美好而充滿刺激的製作助理的錄音室見習歲月啊!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TRASH-終究還是因為愛節奏吉他教學大雨先道歉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了解更多他吉里大電子書↓↓↓ https://www.pubu.com.tw/search?q=%E4%BB%96%E5%90%89%E9%87%8C%E5%A4%A7 初學系列和弦 ... ... <看更多>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終究還是因為愛LOVE Live in LA ( Acoustic 版本)-TRASH 吉他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土法煉製的簡易版 吉他前奏 ,需要請參考( 建議可點選網頁內的play 播放鍵才更容易了解,移調夾請記得夾第三格): ... ... <看更多>
終究還是因為愛吉他前奏 在 [徵文] 我心目中的十大經典單曲- 看板MayDay 的推薦與評價
此篇文章為代替 waterdayGA 板友PO文
-------------------------------------
(以下文章開始)
我很努力地想要透過文字,告訴大家我心中真正的感受。雖然說這篇文章我也用
力地打了兩個禮拜,但我實在不是個很會說話的人…總覺得打出來的比較像評論
的文章 囧
不囉唆 我還是直接開始文章好了 = =
-------------------------
<憨人>
説到五月天,實在是不得不提到這首歌。
在我剛成為五迷的時候,聽到了DNA版本的憨人,我還記得看到全場歌迷合唱
的時候,心裡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有什麼好哭的?」。直到有一次,我又聽到
現場版的憨人,聽到結尾的「啦啦啦~」,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眼眶中的淚水,
沒有停過。啦啦啦,雖然在我聽來像是一個人在無奈的哼唱,但終究是要提醒自
既不能放棄吧。直到現在,我總覺得,前奏的BASS聲,已經成為憨人的一個
標誌了。
聽著自己用吉他彈出來的憨人,我又要哭了 TAT
<永遠的永遠>
如果說”生活”和”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與”出頭天”和”憨人”可以拿來對照的話
,
那我想永遠的永遠應該和小太陽是同樣的心境吧。
離鄉的遊子,在出發前對在故鄉等待的人肯定的說:「現在,我要準備去實現我
的夢想了。等我成功了之後,我並不會改變,我還會是原來的那個我。那麼,我
的愛人,你是否還會繼續等我?」
很多人一定也受了五月天的影響在追逐理想吧(哈!)。得到了夢想之後,我們其實
可以不用改變的。 : )
<摩托車日記>
如果我沒有聽見這首歌,現在的我不會坐在電腦前打著這篇文章了。
那時候的我,看著電視上播的離開地球表面演唱會,我被螢幕上的那本書、還有
一台摩托車吸引了,還有最重要的一句”我用生命挑戰宿命宇宙”。人,實在是種
很奇怪的生物。有時候對自己很迷惑,但有時候,卻又是這麼狂妄,以為自己可
以犧牲生命去挑戰這個宇宙。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那時候,我第一次看到這首歌的歌詞,眼淚瞬間潰堤。有時候,你會以為自己過
得很快樂,但當你獨自相處的時後,寂寞的聲音卻越來越強大。所以不知道從什
麼時候開始,我也開始偷偷的問自己,你真的很快樂嗎?從不敢說出口的事
實,在五月天的歌裡,我們默默地得到了救贖。
後來,我才了解,原來這首歌的重點從來就不是”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最後
的那一句「能不能就讓悲傷全部結束在此刻,重新開始活著。」
<生命有一種絕對>
「想要征服的世界,始終都沒有改變。」
你和我應該都一樣,對於這個世界總會有些不諒解,所以會拼命的想要去改變這
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還是這樣無情的運轉下去。到了最後,也許你會發現自己
和這個世界越來越像了,但是轉過頭去看以前的自己,才發現:原來我根本沒有
改變過這個世界,而是我和這個世界已經融為一體了。
我還很深刻的記得,阿信在微博對一個網友的回覆:「修改你的現實,不然就是
修改你的夢想。活的快樂,有時候比夢想更偉大。」
<九號球>
「就像我的生活,一直在出差錯。」,我的生活好像遍佈荊棘,每次,結果總是
讓大家也讓自己失望。我還是一直的奔跑,有時候,我也覺得好累,覺得乾脆就
這樣放棄算了。或許,以後的我也會問:「那時候的我,是在追,還是在逃?」
慢慢堆疊的旋律,跟著歌詞,配著一個旋律。不知不覺,我的歌聲也跟著曲子一
樣,越來越大聲。也許現在,我還是不懂家人的重要。但我想有一天,我一定能
夠了解,是誰在愛著我。
<笑忘歌>
「不懂珍惜的人類阿,沒收他們的快樂吧!」
快樂,是可以自己找尋的,曾經痛過的傷,總是會癒合的。我會答應自己,
常常有時候,自己不管是遇到開心或是難過的事,第一首想到的歌都會是這一
首。甚至有時候坐在機車後座,不知不覺的就開始唱起這首笑忘歌。覺得這首歌,
已經內化成為我的一部分了。
現在,我會為了自己,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 : )
<倔強>
忘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愛上了這首歌。聽著改編版的倔強,沒有理由,
它就這樣撞進了我的心臟。然後,它也默默的陪我渡過幾個夜晚。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一路上也許會有很多的不諒解,但是我不
怕。然後,只要一次就好,讓我用盡全力,看看我到底可以多倔強。
<出頭天>
「五月天,一定陪你走到出頭天的那一天。」
每個人,總會找回一些希望的。在過程中,摔了好幾次,但卻還相信著前方的希
望,相信每個人總會找到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所在的地位,只求自己看得起自己。
受傷了,沒關係,上了藥,等到傷口痊癒了,還是會站起來繼續衝。
現在的我,快到了面臨基測大魔王的時候了,接下來,我還要經過高中、大學,
然後出社會去看看人世間的險惡。也許我的未來是未知的,但是我會憑藉著五月
天給我的力量,出頭天。
<如煙>
有些歌真的需要經過一些事之後才會有所體會。
前陣子,我們學校的一個學長跳樓,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當下大概愣了三秒
吧。回神過來,我第一首想起的歌就是如煙。我開始想像,躺在醫院時,在他眼
中他會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我想阿信應該也不知道。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有一些快樂或是不愉快的回憶,當然,更多的當然還有說
悔恨。如果人走了不能帶走錢財,那我希望,我可以把所有的回憶都保留下來。
因為,這樣才可以提醒自己在這個世界真實的存在過。
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這一年,不長也不短,而我也開始會因為身為
一個五迷而感到驕傲。那麼,阿信、怪獸、石頭、瑪莎、冠佑,你們也會因為擁
有我們這一群歌迷而感到驕傲嗎?
(以上文章結束.)
謝謝幫忙 辛苦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08.58.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