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壟罩下、淑慧在這裡要分享給各位美好的
音樂!!!希望喜愛古典樂迷千萬不要錯過囉!!
❤費加洛婚禮序曲~歌劇 費加洛婚禮
觀賞影片🔗https://youtu.be/EDy3Cxx0AFM
莫扎特受歡迎的喜歌劇之一。《費加洛的婚禮》
為四幕喜歌劇,完成於1786年。歌劇序曲通常是
戲劇風格的引言,其喜劇風格從音樂裡的二個活
潑逗趣的主題即清楚呈現。此劇序曲常常單獨為
樂團演奏,為經典的歌劇序曲作品。
❤流浪者之歌~帕布羅·德·薩拉沙泰作品
觀賞影片🔗https://youtu.be/mE4TEurp4Ow
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沙泰於1878年完成
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小提琴曲,音樂主題與羅姆
人有關,並在最後一節使用了查爾達什的旋律,
這部分的音樂主題與李斯特在1847年完成的匈牙
利狂想曲第13號使用的主題相同。
#新北市議員王淑慧
#板橋土地婆王淑慧
資訊來源 #TMO台北音樂家管弦樂團
同時也有17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萬的網紅JJ Lin林俊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數位收聽 ? https://jjlin.lnk.to/LightOfSanctuaryAY 心 很滿 故事從你展開 光 很暖 因為與你有關 無論世界多大 都足夠互映照亮 儘管時空悠長 都有你在心中 發光 JJ:「在音樂路上,有你們很幸福。」 一直以來,JJ在音樂路途上堅持用歌聲帶出他的能量,...
絃 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繼之前的破壞巴米洋大佛之後,阿富汗在塔利班政府的治理下,可能面對的另一個文化產業或文化活動的危機開始出現,那就是原先收到印度與伊朗古典音樂影響下的阿富汗音樂傳統。其中,包含了在最近二十年開始往流行音樂發展,加入電子音樂、舞曲舞蹈等的發展,都在今年的政權變化中,逐漸成為泡影。當音樂家們開始離開阿富汗,留下來的人開始變賣樂器時,未來當阿富汗人想要重新挖掘自己的音樂傳統時,很有可能會遇到極大的挑戰。小編想到一部很知名的音樂紀錄片《哈瓦那俱樂部》,在紀錄片中,導演試著重新找到古巴在共產政權接管前的古巴樂手。導演在片中帶著觀眾看到許多以前的樂手都在共產政府執政後,紛紛轉行。其中的一位鋼琴手,長時間擔任清潔工,只能利用在學校清潔的空檔,在學校的鋼琴上回味過去的自己的演奏與音樂。當他在紀錄片導演的邀請下,與其他樂手一起重新站上舞台,那個過去的古巴音樂又重新煥發出活力。這部紀錄片讓大家認識到,原來古巴音樂時如此的美,古巴有這麼多優秀的樂手。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見,如果之後的阿富汗沒有類似的機會去聚集與集合這些離開或留下來的樂手,那麼現在的阿富汗音樂很有可能無法再現它的風貌。
—————————————-
塔利班在20世紀90年代末掌管阿富汗時,完全禁止了音樂。
到目前為止,塔利班政府還沒有正式決定音樂產業的命運;但現在,音樂家們已經開始擔心禁令的到來,更有一些塔利班戰士已經開始騷擾音樂家和音樂場所。
音樂家們逐漸害怕演出,不時傳出首都周圍的塔利班士兵砸毀樂器的消息。更有甚者,卡車司機看到塔利班檢查站時,會主動關掉無線電音響,以免被士兵破壞。
在喀布爾老城區Kharabat的巷子裡,一些音樂世家正在尋找離開阿富汗的方法。音樂產業已經受到阿富汗經濟衰退和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嚴重打擊,甚至要變賣傢俱以維持生計。
21歲的巴赫什(Muzafar Bakhsh)是婚禮樂隊的演出者,他的家人在喀布爾新開的跳蚤市場賣掉了部分的東西。「我們得一直賣,這樣才不會餓死。」巴赫什已故的祖父,是著名的阿富汗傳統音樂大師烏斯塔德・拉希姆・巴赫什(Ustad Rahim Bakhsh)。
阿富汗有著濃厚的音樂傳統,受到伊朗和印度古典音樂的影響。過去20年裡,甚至往流行音樂的方向蓬勃發展,增加電子樂器和舞蹈元素。然而,許多音樂家正在申請國外簽證。「音樂表演不再屬於這裡。我們必須離開,過去幾年的愛和感情已不復存在。」一名鼓手如是說。他的職業生涯長達35年,是喀布爾一家頂尖音樂教育中心的主管。和其他許多音樂家一樣,由於害怕塔利班的報復,不願對外透露姓名。另一位音樂家說,塔利班在檢查站看到他的車裡,有一個價值3000美元的鍵盤,然後就把它搗壞了。
阿富汗的國立音樂學院,大多數教室已經空了。自從塔利班接管以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通通都沒有回來。這間學校以包容多元而聞名,並成為阿富汗新時代的象徵。如今,這裡由塔利班盟友「哈卡尼網絡」的士兵鎮守。駐守音樂學院的士兵說,他們正在等待上層的命令。「我們對聽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一位士兵站在傳統絃樂器旁這麼說。「我甚至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我沒聽過、也不感興趣。」
在走廊盡頭的一間教室裡,一名塔利班戰士躺在床墊上,手機傳來男性無配樂的歌聲,這顯然是塔利班常見的宗教頌歌。
回到Kharabat,阿法札里(Mohammed Ibrahim Afzali)曾經營一家修理樂器的家傳事業。到了8月中旬,他收拾工具,把剩下的樂器破壞殆盡,關門大吉。現在,這位61歲的老人,靠賣薯條和零食來養活一家13口。
「我開了這間小店。阿拉是仁慈的,我們會找到出路。」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6827
絃 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籟美音 下半年度 音樂節大師班系列
《2021天籟美音 - 魏靖儀小提琴大師班》
◾️時間:2021年10月03日(日)12:00
◾️地點:山愛音樂學院 史坦威音樂廳
(高雄市楠梓區軍校路700號)
◾️主辦單位:天籟美音、高雄愛樂演奏家室內樂團、山愛音樂學院
#開放預約中
12:00 大師班指導 (開放大師班課程/旁聽觀摩)
🔻大師班時程/曲目
▪️12:00-12:50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13:00-13:50
Bruch: Violin Concerto in G minor, Op.26, No.1
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第一號協奏曲,作品26
▪️14:00-14:50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15:00-15:50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小提琴|魏靖儀William Wei
魏靖儀2013年於國際舞台展露頭角,一舉奪得庫柏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Thomas and Evon Coop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並與林望傑以及美國五大樂團之一的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在賽佛倫斯音樂廳 (Severance Hall) 演出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2015 年與艾索普 (Marin Alsop) 所指揮的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在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決賽時演出蕭斯塔高維契小提琴協奏曲,獨特的音色、精湛且極具表現力的演奏摘下桂冠殊榮,更獲得樂壇一致好評;除了《比利時時報》的盛譽以外,魏靖儀傑出的樂感更受到《紐約音樂會評論》大力推崇:「魏靖儀尤其在E弦的能量與精準度都達到相當高的境界。」
以台灣作為起點,陸續與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灣絃樂團、世宗獨奏家樂團 (Sejong Soloists)、Mainzer Virtuosi、比利時國家管弦樂團等世界各地交響樂團合作多首協奏曲,期間亦與多位世界知名音樂家合作,如吉爾.夏漢、艾索普、Brian Suits、胡乃元、林昭亮、陳鋭、Orion Weiss、丹奈爾 (Marc Danel)、Sungwon Yang 以及 Ronald Feldman 等等。
作為炙手可熱的小提琴家,魏靖儀亦受邀在多個音樂節與音樂廳演出,如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Alice Tully Hall音樂廳、紐澤西四弦音樂節、佛蒙特綠山音樂節、義大利Casalmaggiore音樂節、比利時公牛音樂廳 (le Boeuf)、首爾藝術中心、義大利史特拉底瓦里博物館 (Museo del Violino) 與台灣國家音樂廳。
甫於2018 年獲得Salon de Virtuosi贊助獎金,魏靖儀在音樂上的成就更受到著名的《紐約時報》以及Robert Sherman讚賞,後者邀請魏靖儀在美國電台 WQXR 節目上演出。
魏靖儀1994 年生於台灣台南,五歲由鍾佳妙老師啓蒙學習小提琴,先後師事許恕藍、吳孟平與陳鈺雯;亦曾於大師班接受胡乃元指導。16歲魏靖儀赴茱莉亞音樂院就讀,爾後獲得學校Jerome L. Greene基金會獎學金以及奇美基金會藝術獎學金,師事Hyo Kang教授。
魏靖儀目前於德國柏林Hanns Eisler藝術學院,師從前柏林愛樂首席布拉赫 (Kolјa Blacher) 門下,目前使用由奇美基金會贊助的1761年Balestrieri名琴。
📍講座課程歡迎預約報名
📍歡迎大師班課程名額報名
📍大師班課程歡迎預約旁聽
#魏靖儀小提琴大師班
#開放預約中 #山愛音樂學院
#天籟美音
📍詳情🔍 山愛音樂學院
📍報名Line ID 🔍vivian195700
📍聯絡電話0952155486
絃 首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數位收聽 ? https://jjlin.lnk.to/LightOfSanctuaryAY
心 很滿 故事從你展開
光 很暖 因為與你有關
無論世界多大 都足夠互映照亮
儘管時空悠長 都有你在心中 發光
JJ:「在音樂路上,有你們很幸福。」
一直以來,JJ在音樂路途上堅持用歌聲帶出他的能量,用音樂渲染世界,在每個舞台上,都傾出全力發散光芒。然而,從JJ的視角,舞台之所以發光,都是因為歌迷用那炙熱的心在照亮著他,而每一束光線,都連結了彼此,成為專屬的故事;《聖所》之所以每場都如此動人,是因為每首歌曲都蘊含著這些專屬的故事,與每個「你」有關,而精彩燦爛。於是,巡迴到終點站《聖所 FINALE》,JJ祭出動人單曲,透過音樂唱出心中最心底的情感連結,感謝一路相伴的歌迷。
JJ林俊傑《聖所》世界巡迴演唱會歷時兩年巡遍43個城市,共66場次,與160萬觀眾共創了屬於「聖所的人」獨有的美好。走到終點站《聖所FINALE》,這不是結束,而是一種總和,總和了所有合唱的餘韻、所有發光的眼神。
這首歌為《聖所》巡迴做了一個璀璨的總結。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獨特的軌跡,有寶貴的陽光,也會跌進昏暗的角落。在不同人生經歷、不同時空下,一起看過這個難忘的舞台、聽過這些動容的歌曲,並在每個人心中都發酵成獨一無二的樣貌,並在終點站《聖所 FINALE》再次相聚。這首歌包含了每個獨特的故事,擁有這些裹著亮光的心,《聖所》因此而完整。
如今,《聖所》會繼續發光,因為你已經成為一位心裡裹著光的人。
#林俊傑
#裹著心的光
#聖所FINALE
#JJLin
#LightOfSanctuary
_
■ 裹著心的光
光 拿烏雲揉成團
像鯨魚吻著浪
叫我 和你 去飛翔
人 老無語後落單
別跟丟了天空 沙灘
掙脫 回憶 壯膽
裹著心的光 很暖 與你 有關
有夢就聽得到 用愛呼應感嘆
心裡裹著光 的人 世界 很寬
出發就走得到 來時路不會被 剪斷
當 那無名領頭羊
替明天找希望
說嘿 有我 別心慌
來 學螢火蟲冥想
在昏暗中靜默 發亮
是否 有夢 當然
裹著心的光 很響 說了 別慌
它說孤單很好 信念創造不凡
心裡裹著光 的人 初衷 不換
誓言讓心不老 帶那些夢探索 遠方
一路有雨 也有霜 月落無題江南
如我面對太陽 如你追希望
一諾冒險 就得闖 單板翻越冰川
未來不缺翅膀 冰雨和悶雷 別管
裹著心的光 很響 說了 別慌
它說孤單很好 信念創造不凡
心裡裹著光 的人 初衷 不換
誓言讓心不老 帶那些夢探索 遠方
問那些年的夢 有多燙
_
詞 LYRICS:易家揚
曲 COMPOSER: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林俊傑 JJ LIN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CE:黃冠龍 ALEX.D / 周信廷 SHiN CHOU / 蔡沛蓁 Patti Tsai
編曲 & 鍵盤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吳慶隆
弦樂編寫 STRINGS ARRANGEMENT:吳慶隆
絃樂錄音監督 MUSIC SUPERVISOR:胡静成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张浩 / 庞阔 / 张琴 / 杨爽 / 刘睿 / 颜柯 / 张晗 / 高言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简培 / 侯宇红 / 闫红 / 李若云 / 高一凡 / 倪冰雪
中提琴 VIOLA:李辉 / 李季泽 / 毕芳 / 方振华
大提琴 CELLO:张平 / 郎莹 / 王瑶 / 石云博
大提琴獨奏 CELLO SOLO:郎莹
吉他 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 BASS GUITAR:甯子達 Michael Ning
鼓 DRUMS: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林俊傑 JJ LIN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林俊傑 JJ LI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THE JFJ SINGULARITY (Taipei) / JFJ SANCTUARY (Taipei) / Reflector Music Studio (Los Angeles) / 九紫天成录音棚 (Beij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林俊傑 JJ LIN / 黃冠龍 ALEX.D /
Brendan Buckley / 刘璆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饅頭音樂工作室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MASTERING ENGINEER:孫仲舒
後期製作導演:8ID Studio
_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林俊傑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JFJ Productions官方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forj
JFJ Productions 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fj_production
JFJ Productions新浪微博:https://www.weibo.com/jfjproductions
華納音樂官方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絃 首 在 康士坦的變化球 K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首是cap2 A Key Play G的曲子,但是我用了不少我慣用的和絃讓他有時候跑出去一下,至於詳細我按了什麼各位看官就自己看吧~(這首對我的金魚腦來說是真夭壽難彈的,所以中間斷了兩次用接的請包涵不要鞭我...)
絃 首 在 ILL MO OFFICI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以及爵士/R&B新星歌手兼ICRT DJ凱琳Cait Lin。
在這個海外台灣人回家極其不容易的時候,Matt特別想要創作一首描繪“台灣精神”的歌,於是“就當家裡”應運而生。這首歌的主題小從發掘生活周遭的小確幸開始;大至感受臺灣整體的生活型態。在“就當家裡”中,你平常聽過的所有樂器Matt幾乎都用上了!他總計運用了15種管絃樂器打造這首受七零年代西洋靈魂樂啟發的全新創作單曲。
在台灣深耕奉獻於中文饒舌創作以及嘻哈知識教育推廣超過十年的OG級先鋒、資深團體參劈TriPoets的成員老莫已經是在嘻哈圈內人人respect的大前輩。在“就當家裡”中,老莫帶來富有台灣街頭原味的歌詞,引領聽眾穿越島嶼,深入感受其對台灣人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愛與認同。
台灣嘻哈新浪潮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春艷自2013年在「Diss RBL」與饒舌巨擘熊仔的一場“切磋”成名之後,致力發行各類領域的創作,如今的他,已是享譽樂壇的新生代表演藝術家。他以帶有些許飄渺與抽象的歌詞、強烈個人風格以及前衛的藝術性演繹來探索台灣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凱琳 Cait Lin 是近年來在台灣名聲鵲起的新人歌手之一。與Matt一樣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她是名台澳混血兒。凱琳在台灣有著多重身份,首先,她個人是名精通爵士與R&B曲風演唱的歌手;第二,她是爵士樂團"Zy the way中庸"的看板人物;第三,她是春艷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影片中的合音老師;第四,她身兼ICRT的DJ。有賴於擔任首席製作人的凱琳牽線,在“就當家裡”中,我們有幸能看到Matt、老莫、春艷三位才華洋溢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她也為此曲找來了能分別代表台灣多元族群的音樂家與聲音。
昆士蘭音樂獎世界音樂類得獎者Matt Hsu aka "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是位實驗音樂作曲家。他能演奏多達二十種以上的樂器,此外他也擅長將各類民俗樂器、管絃樂器、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品發出的聲響編織在一起,譜寫出豐富多彩而匠心獨運的音樂。身為一名"ABT"(Australian-born Taiwanese),Matt從小受澳洲當地獨立音樂、龐克樂與實驗音樂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為了全澳洲音樂界最受推崇的實驗音樂作曲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跨文化背景成長下的他時常藉由譜寫出在聽覺上超凡脫俗的音樂稱頌多元性與包容性。此外,Matt還擔任自己的17人編制管絃樂團指揮,而被澳洲樂壇比喻為澳洲的Shugo Tokumaru。
這首單曲之中的琵琶solo是由在國內音樂界備受肯定的音樂人陳妍心 Sylvie Chen 擔綱演奏,而在結尾出現的族語和台語則是出自馬卡道族靈魂歌手Vita張芮菲和九歲的盧唯誠小朋友。這次單曲發行的視覺呈現來自一堆年輕又很有想法的臺灣夫妻:林嘎嘎與陳幸運所創立的獨立時尚設計品牌Loopy鹿皮。鹿皮的設計範圍涵蓋了繪製圖像、衣著與各式物件,至於鹿皮創作的風格可謂天馬行空,正如她們所說:創作風格有些很鮮豔,有些很簡單。最後,Matt還執導這支單曲的MV,畫面的組成包含了與春艷、老莫、凱琳和妍心的視訊互動以及在疫情爆發以前,Matt在台灣遊玩時拍攝同性婚姻合法化遊行的影像紀錄。
Release date: 202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