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床前胚胎染色體檢查的新技術
💡好胚胎是順利懷孕最重要的因素,而胚胎染色體正常與否,更是能否順利懷孕的主因。
數十年來生殖醫學專家👨🏻⚕️不斷在尋求能及早診斷胚胎染色體狀態的方法,期望能在植入胚胎前,篩選出染色體正常的好胚胎再安排植入,以
✅降低著床失敗
✅減少早期流產
✅縮短順利好孕的時程
#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 即大家熟知的 #PGS(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或 #PGTA(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 )是目前相當普遍應用的技術。
試管療程中取得的卵子受精後,實驗室會將胚胎一路培養至囊胚期,一般是第五第六天的胚胎,此時期的胚胎已分化為將來會形成胎盤組織的滋養外胚層(trophectoderm) 及將來變成寶寶的內細胞團(inner cell mass),透過切片技術,胚胎專家取得滋養外胚層的細胞送檢分析染色體狀態,原理上滋養外胚層與內細胞團都源自同一個受精卵,其染色體狀態會有一定的代表性。
🔍據此可知道將來會發育成寶寶的內細胞團的染色體好壞。例如可及早發現 # 鑲嵌型胚胎 等問題。
但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其實是一種 #切片技術,具侵入性,操作技術純熟與否,也影響是否會對胚胎有損傷等疑慮,於是更新、更少侵入性的技術,也不斷被發展出來。
近年也有一項有趣的技術稱為 #囊胚穿刺( blastocentesis),一樣將胚胎培養至囊胚期,然後由胚胎專家抽取出囊胚空腔中的囊胚液送檢,分析其中游離的DNA以分析胚胎染色體狀態。目前臨床上已證實可行,但需要有很好的實驗室配合。
有人擔心囊胚裡面的液體被抽走,會不會對囊胚造成傷害?事實上這個步驟很類似於冷凍胚胎時,同樣也要將其中液體脫出進行保存,理論上是沒有傷害的。
那有沒有真的 #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
事實上有,且臨床上已陸續使用,就是👉🏻niPGT(Noninvasive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非侵入性胚胎植入前基因檢測 。
這項技術是在胚胎培養至囊胚的過程中,收集胚胎培養液並分析其中游離的胚胎DNA,便不需要對胚胎進行切片或是穿刺等侵入性技術。當然,透過這種方式取得的DNA採樣是否足夠以及是否有代表性,都值得後續深入探討。
時光回溯至1966年起,開始可以透過羊膜穿刺取得羊水培養並分析胎兒染色體,至2020年,可以透過胚胎培養液知道您的囊胚染色體是否正常,半世紀以來生命科學不斷進步,且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期待這些進步能幫助更多朋友順利好孕🤰
#PGS
#PGTA
#niPGT
#著床前胚胎染色體檢查
#生殖醫學博士朱伯威醫師
組織切片原理 在 皮膚外科 王研人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會完的第一個週末還是教學活動!(大家辛苦了!)
這是皮膚科醫學會專為第三年皮膚科住院醫師舉辦的莫氏手術教學活動。
莫氏手術需要較長的時間,病理科醫師協助判讀冰凍切片,健保給付不高,不是每家醫院都有在做。
莫氏手術可以看到100%的腫瘤外側及底部邊界,確認手術清除所有腫瘤,同時保有最多正常組織,對病人來說不用擔心將來腫瘤復發還要再切。
適應症包括眼周、嘴唇、法令紋,耳朵等區任何大小皮膚癌,臉上其他地區如額頭,頭皮,臉頰大於1公分皮膚癌,身上大於2cm皮膚癌,特殊病理分型基底細胞癌,免疫不全病人等。
皮膚科會址現在在武昌街,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配合假皮我覺得比之前用黏土效果更好,更可以讓學員瞭解手術的原理及方式!
#莫氏手術
#基底細胞癌
#台北、淡水馬偕醫院皮膚科
#感謝台北淡水馬偕病理科認同這樣手術方式對病人的好處,給予我們臨床醫師最大支持!
#有一些皮膚科會員反應希望可以開放年輕主治醫師參與,但黃柏翰醫師覺得怕住院醫師問問題機會會因其他主治醫師參與減少,後來實際模型活動發現果然如此,佩服黃院長遠見!
#任何問題敢問都是好問題(去美國SD上課時發現美國住院醫師超敢問,皮瓣設計也很天馬行空)
#感謝皮美外曾忠仁理事長及黃柏翰醫師關心皮膚科住院醫師的學習權益!
組織切片原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區塊鏈技術正邁向產業級應用「不可竄改性結合AIoT架構」
2019-11-13 08:56CTimes
【作者: 籃貫銘】
自從「挖礦」漸漸從台灣的產業新聞裡消失之後,區塊鏈的消息就不是這麼響。然而,高潮退去,留在沙灘上的,往往都是最漂亮的貝殼。如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正開始逐步發酵,並漸漸的深入至虛擬貨幣之外的產業應用中。
就目前的發展現況來看,區塊鏈在產業應用的營運思維,都圍繞在「不可竄改性」上。在這個對話要錄音、傳訊要截圖的年代,能夠有一個「生成就無法修改」的機制,確實是有那麼一點什麼的。
而物聯網,將會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不僅因其有導入的必要性,同時更有絕佳的實用性。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相互搭配,將會陸陸續續的發生在各行各業5之中。
BiiLabs就是看好此一趨勢的區塊鏈應用新創公司,它是由朱宜振、黃敬群和林弘全所共同成立。說是新創,但這三個人完全跟「新」扯不上關係,每一個人都是已具有十分深厚的產業經驗與技術能力,是新創領域中的佼佼者。
區塊鏈是新時代的螺絲 怎麼用才是問題
BiiLabs執行長朱宜振表示,「區塊鏈就是一種工具,就好像以前沒有雲端,但現在有雲端。然而主角並不是雲端,而是應用的場域。」他也用「螺絲」做比喻,來說明新科技問世時,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證明它的實用性。
「就像發明螺絲的人,自己說他的產品多好是沒用的,除非他真的鎖給你看,並實實在在的提升了整個生產的價值。」朱宜振說。
他解釋,螺絲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只要有需要連接的場景都能使用,包含汽車和船舶等,市場非常龐大。但做螺絲的人並不會知道汽車和船怎麼做,只需要專注在螺絲本身的功能。區塊鏈也同樣如此。
「我認為區塊鏈就是新時代的螺絲。」
而他也認為目前的市場仍在前期階段,工作的要點是讓市場能夠完全了解區塊鏈的功能,並且不會再問區塊鏈是什麼。就像是雲端,也許人們無法完美的解釋何謂雲端,但最起碼不會存在疑慮。
回到BiiLabs的本身,他們也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問題,而且是物聯網領域的問題。
「我們觀察到物聯網可能有些問題,就是在萬物聯網的時代,百億個裝置之間的溝通和對話將會面臨挑戰,也就是目前的TCP/IP的規範將無法因應。」朱宜振指出。
他認為,要解決這個數百億裝置對話的問題,應該要採取P2P和分散式的機制,才會是合理的方案。就好像當年的IPv4走到IPv6一樣,是面臨一完全不同的量級的問題,因此會需要一個全新的技術。
而這個通訊規範可能崩潰的問題,經他們求證IEEE之後,也確認IEEE事實上也有意識到這個潛藏的危機,並且正在思考推出新的通訊協定(Protocol)來解決。
而BiiLabs的理念則剛好也與德國的IOTA組織不謀而合,因此也就開始採用IOTA的代碼進行開發與應用。
所以簡單的說,就是物聯網會發生問題,而這個問題會出現在通訊協定上.此時將需要一個全新的通訊協定。而區塊鏈的觀念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本身的鏈狀結構的拓樸並不完全適用,仍需要進行調整,而BiiLabs就是要尋求物聯網和區塊鏈之間的可能性。
他強調,「量、分散式、物聯網的利益價值」就是區塊鏈的應用精神。而且應該要從資料和網路的價值來看待,而非集中到單純的設備銷售和大雲端上。
「成為區塊鏈產業的Red Hat,就是我們的目標」朱宜振說。他指出,希望客戶在使用服務時,不用在從頭去建區塊鏈,而只需用API來整合至他原本的系統裡。目前他們已將他們的服務打包成PaaS提供給客戶,將來還會打包成SaaS的方式來提供,只需要要透過訂閱的形式就能使用。
Bii Labs是聚焦在區塊鏈之下,把區塊鏈服務的基礎建設的可信度、穩定度、可靠度做好,並提供客戶一個完善的商業服務。
至於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能解決什麼問題?朱宜振則明白的指出,就是「資料的信任問題」,因為區塊鏈技術非常靠近邊緣裝置,幾乎能在資料產生的同時,就傳至區塊鏈,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正確性。當然還是有被變造的可能性,但整體的路徑非常的短,因此風險相對小非常多。
結合AIoT 台大師生解決農業貸款的痛點
同樣的思維與精神,也被運用在廖世偉博士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專案項目上。廖世偉博士是台大資工所的副教授,主持了A2B(Android、區塊鏈及大數據)實驗室,並身兼亞太區區塊鏈發展協會理事長。
廖世偉博士所指導的專案是由一群碩博士生所共同開發並進行實場研究,他們將之稱為「時光寶盒」。
這個時光寶盒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把「時光」通通收進「寶盒」裡。但這並不是說要讓人穿越時空,而是讓資料都可以完整的保留下來,而達成這個完美儲存的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
廖世偉表示,這個時光寶盒正用在農業的貸款上,透過智慧感測結合區塊鏈技術,能實際的反應農夫耕作的情況,讓農業的貸款可以更接近實際。一改過去耕種狀況與聲稱不符的情形。
「你種八分之一,就拿到八分之一的錢;種到第八分之二,就給他八分之二的錢。」廖世偉解釋。
這其實是一種IoT的裝置,提供了類似智慧監工的功能,然後結合了區塊鏈的認證技術,用來做智能撥款。透過這種智慧感測與區塊鏈驗證技術互相搭配的方式,提供了金融服務全新的操作模式。是有,是無,清清楚楚的。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改變世界」廖世偉自信的說
依據廖世偉的說法,他們的系統架構是稱為「AIoT區塊鏈」應用,能夠解決智能監工的問題,目前正運用在農業貸款的業務上。非常類似於舟訊科技的空氣盒子,但他們的方案是更加智能,而且結合了區塊鏈的技術。
另外,一家台大的新創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架構,用在汽車的保險上。這家公司運用區塊鏈的技術把汽車的里程數等資料都傳上區塊鏈,可避免人為的篡改,讓保險金額的設定基準有非常明確的依據。
圍繞的重點就是在「不可竄改性。」
而這個時光寶盒是由廖世偉博士所帶領的團隊所共同開發,成員包含:余映嫻
廖品崴、吳松霖、吳弦安、楊昌儒、廖昱誠、謝旻岳、王贊鈞、張詠盛。製造的業者是華碩。由於是使用智慧手機的硬體規格,因此非常省電,也能支援拍照和攝影,可以完全掌握農業現場的狀態。
它的運作方法就是時光寶盒感測現場資料,並將Hash值用區塊鏈技術處理,再上傳至雲端,因此原始資料都保存在雲端中,但是這些值都是無法竄改的。而後台的管理者就只需要看這些資料,是不是有播種,是不是在發芽、開花。完全掌握耕種的情形,並據此進行撥款。
「以前的農業金融都需要跑鄉下去實際訪查,但現在透過時光寶盒的智能監工就能處理。而且農地經常都在很荒涼的地方,進行實地訪查也有執行的困難。」廖世偉指出。
他也語重心長地指出,區塊鏈不應該只用在「發幣」這類的金融商品上,而是要務務實實的用在工業的領域上,真正的可以解決問題、解決痛點。
簡化導入困難 資策會推「出廠即上鏈」
既然區塊鏈在物聯網應用上有其實際的功效,助其早日可以發揮在各個領域上就是當務之急。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把它套件化,變成所謂的統包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
目前資策會就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及翰聯(MyTek)合作推出一種「微控制器IoT上鏈管理技術」解決方案,透過整合無線晶片、微控制器(MCU)和區塊鏈軟體技術,達到所謂「出廠即上鏈」的目標。
它的運作原理是讓分散式稽核技術搭配MCU晶片,達到產品出廠即上鏈的功能;再結合資服業者分散式代理人引擎(Dapp),將大量高頻的IoT數據切片壓縮分層上鏈;再輔以分散式身分識別(DID)為基礎的交易網路框架,來發展多階層資料授權管理智能合約。
這個方案可以應用在醫療病歷、生產履歷、智能合約等領域,透過分散式帳本、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等特色,強化資料的信任度。
附圖:2019年11月(第337期)區塊鏈 - 分散式產業應用來臨
圖一 : BiiLabs的Sentinel Appliance,運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和政府通過DLT監控水質數據。(來源/BiiLabs)
圖二 : BiiLabs執行長朱宜振。(攝影/籃貫銘)
圖三 : 台大資工所副教授廖世偉博士(左)與時光寶盒的共同開發者楊昌儒(右)。(攝影/籃貫銘)
圖四 : 時光寶盒在農地的實際應用情況。(照片提供/廖世偉)
圖五 : 資策會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及翰聯(MyTek)合作的「微控制器IoT上鏈管理技術」。(攝影/籃貫銘)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903/416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