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醫師會 的青年部門年度會議,在台灣凌晨3點結束了
台灣現在是仙境,別國真的是地獄,尤其是醫師和醫療人員
在世界各地因為疫情嚴重,慢性病族群更加危險
社區基礎照護(Primary Health Care, PHC)產生了很大的變革
它必須重新組織並效能化,也因此需要更大的投資
PHC是達成全民均健最重要的元素
而PHC最重要的元素則是working force,指的就是我們的醫療人員們
其中就是要保護好醫護人員們的福祉與能量,才能維持他們的臨床訓練與提供醫療服務
但是諷刺的是,很多國家都已經做不到
跟我同一組的有奈及利亞、希臘、伊拉克、緬甸
這幾國家都有不同面向的醫療崩壞
奈及利亞沒有專科的專家,無法有足夠知識引導基層醫師
希臘是大量的醫療員工輪調、訓練不足的年輕醫師被推向前線,造成更大量的感染
伊拉克把購買足夠的PPE個人防護裝備推給醫師,叫醫師和護理師自己購買...
緬甸是不同面向的問題,他們國家的政變軍隊會殺醫師
他們醫師也正在參與公民不服從運動
對此,世界醫師會正在考慮可能的聲援
但是目前只能說出:"任何事情透過政治途徑都是最難的"
在他們後面報告真的太沉重了,擔心台灣成績擔心會引起他們不愉快
因此我換了一個說法:
希臘和伊拉克的故事我感到遺憾
而台灣在2003年SARS也是經歷了跟你們現在一樣的事情
那時犧牲了一堆醫護
我們重整了應變系統,在此之前也提升醫師之間的基礎訓練
所以現在才能夠整個不一樣,而保護了醫師、維持我們的醫療系統運作
代表台灣,被排最後一個報告,真的有夠累XD
但是最後得到的評價也還蠻爽的
我的報告被組織幹部和伊拉克朋友稱讚回應:
"Thank you for your excellent presentation. I will add you to the mailing list of the working group to participate in our future projects."
--
本周EPI WIN (WHO流行病訊息中心) 的消息:
將推出 #疫調App “Contact Tracing” 接觸者追蹤
感覺這是 疾管家 + 電子足跡
contact tracing 需要與在地社群密切持續合作
所以community trust (社區互信)是成功的關鍵
要使用起來
參與者地方和中央政府決策者,包括非政府/營利組織
及所有利害關係人,都需要相關知識及資訊
並能藉此傳遞知識及資訊到地方社群是目標
目標達成才能促進community trust。
歐洲Covid案例目前透過紅十字會推App,但接受度低
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說服大眾相信這種App
50%覺得tracing沒有用。
一推就發現陷入侵犯隱私權風暴,所以覺得很無力。
以HIV community posts, Zambia範圍內,追蹤新冠為例
先有1000 index patients,再擴張到3000 contacts再測
成為一個追蹤工作模式
一開始被找到的接觸者不一定願意測
但有口碑後大部分的人都願意測
滾動使用顯示測越多,樣本越大之下陽性率越少
--
#歐洲狀況
各國正在與病毒變異作鬥爭,而公民和政客都面臨著封鎖疲勞。
英國隨後的成功疫苗接種運動,使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但西班牙最近發現病例數再次上升,構成了該國的第四波熱潮。
法國是歐洲最早在10月下旬實施第二次封鎖的國家之一
該國在3月中旬第三次封鎖,但在一個月後,新病例數也沒有顯示出任何實質性改善。
德國聯邦政府批准的開放於3月初開始,但因為疫情微升幾乎立即被撤銷。
像西班牙一樣,義大利也依靠區域封鎖制度奏效
對複活節實行了暫時的嚴格封鎖,但最近發現第三波感染人數再次下降。
--
#嬌生疫苗的血栓事件
美國聯邦衛生機構建議暫停使用
此外,由於有4300萬劑輝瑞和Moderna疫苗可供使用,強生公司短暫的停藥可能可以彌補。
這是是一次很好的公共衛生教育
作出暫停施打並進一步公開討論
透明及科學化態度都是好的
相信經過專家討論後,美國仍會薦繼續施打
對於剛開始施打疫苗的台灣政府,也應抱持同樣態度。
畢竟美國目前至少有兩種疫苗可以施打
應該就不會有公衛問題
但台灣到現在為止只有AZ 一種疫苗可以選擇
不應隨嬌生疫苗事件任意起舞而裹足不前。
--
#智利 疫情在高度接種下仍偏嚴重
在周四仍記錄了每100萬人中平均377例新感染病例
儘管每100人中已接種67劑疫苗-相當於40%的人口接受了至少一劑疫苗
而27%的人已經完全接種了疫苗。
在巴林(截至4月15日,每100人60劑)和卡達(41劑)也發生了同樣的現象。
除了接種時間和完整劑量間隔問題
也顯示疫苗之外,仍需配合公共衛生措施的重要性
組織變革成功案例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9分鐘全攻略 帶您看懂台商跨國人才管理關鍵
🌏疫情帶來遠距工作的新常態,牽動新的供應鏈佈局與人才管理機制,根據PwC Taiwan發佈的《2021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31%的臺灣企業未來三年將大幅增加「領導力與人才培養」的投資。
在遠距工作模式下,台商在東協及跨國佈局過程,該如何擘劃與管理組織與人才?
資誠人才與組織變革諮詢服務桂竹安董事帶您探討三大主題:
1️⃣ 台商企業跨國管理與人才佈局之挑戰
2️⃣ 跨國人才管理制度發展成功案例分享
3️⃣ 強化跨國人才佈局之關鍵管理面向
👉立刻看 https://youtu.be/MI6vvlTOe2c
組織變革成功案例 在 古里奧 Coolio 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一年,廣告人35歲
- 夜未央,夢乍醒,無法再睡去
我差不多是35歲前兩年脫離廣告工作的。脫離的時候自己沒完全意識到那是一次別離。因為新的工作還是跟營銷有關,所以看似沒走,但實際已相隔一水。
正因為這看有似無的變化,讓我切實的比較和體會,後來品出了廣告工作更深一點的滋味。有點明白為什麼35歲的廣告人對未來如此不確定,心有不甘又不得不做重大的職業決定。
那些讓35歲開始思考的因素,我總結為做廣告的:產出的無力感,管理的吃力感和前途的不明感。
是有些負面,但不想粉飾行業的現狀。但凡事都有兩面,行業從業者普遍性的問題,往往在推動一些變革,促進一些改變,至少,也會有一些思考。
#廣告的現實面
在廣告行業做小執行的,希望能當團隊領導。當領導的想當甲方。一開始的驅動力往往是決策權。大家都想朝決策的最高點爬,希望對選擇多一些決定權。希望自己的創意不要被無視或拒絕。
後來明白,不論什麼行業,話語權永遠在把錢帶回來給大家發工資的人那裡。雖是俗理,但我們領著別人賺來的工資,總要聽別人的吧。
所以在乙方,有客戶是王道。在甲方已然。
不管專業多強,門檻多高,經驗多深,如果無法給家裡帶回吃喝,就只是支持的角色。作為支持者,就要時時幫主角做好他的工作。所以做營銷的基礎使命是為了幫甲方業務把大家的工資賺回來。
說直白了,廣告工作是為了幫甲方的業務多賺錢。這比玄學似的廣告理想和廣告人生活赤裸殘酷的多。
#用成績說話的成績如何定義
到了35歲,如果還不能理解甲方的業務,無法幫甲方多賺錢,工作的成就感會非常低。而整個故事傷感的部分是:廣告公司自己所處B2B行業,它的營銷模式與大部分甲方完全不同。縱然在廣告公司裡已經贏得不少客戶的廣告人,也無法徹底共情甲方。
因此就算是廣告界的大佬,也無法因為自己的生意做得多成功而獲得甲方的認同。往往被認同的還是成功廣告案例。而成功案例也只分兩種:一種是花了大價錢買媒介,所有人都看到過,做得還不差的廣告。另一種是創意無限,甲方非常欣賞的那種。
前一種,甲方的組織結構龐大復雜,廣告的最終決策權不可能由廣告人說了算。後一種,需要甲方無限的信任。不論二者哪種,想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都挑戰重重,因此絕大多數的廣告產出過程都讓廣告人有無力的感覺。
做了一段諮詢之後,我再去分析廣告人的無力感,有一部分確實因為身處下游,而更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告人不堅定自己要支持甲方業務的角色定位。另一個,則是應該做的基礎工作沒有做。
#沒有資本做僕人
不做調研思考,就沒有強有力的觀點輸出,再加上對效果類廣告的不屑,慢慢廣告人就不被邀請參與前期的策略討論和製訂。
周而復始,工作越做越執行。最後淪落成甲方說,我聽,我做。這樣的僕人工作,不會有人想要長久經營。尤其到了35歲,時間和體力都不再允許沒日沒夜的“伺候”,我們是否還適合這個行業?就成了擺上桌的大問題,不直面也不可能了。
大部分工作都需要被晉升者逐步具備管理能力。以上所講到的廣告作業模式,讓行業中的中高管理者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賬目管理上。學會瞭如何取悅客戶,如何贏取招標,卻沒有學會如何管理資源,下屬,老闆,合作夥伴和甲方。
我再回頭去看十幾年的廣告從業經驗,竟然沒有一次關於管理的培訓讓我印象深刻。甚至都懷疑在參加過的營銷趨勢,談判技巧,諮詢性服務等等培訓中,是否曾經有過如何招對人,管好人,解決問題的培訓?
與其他行業相比,廣告公司們似乎都默認“人總是會走的”,不需要太在意對人橫向且持續的能力培養。似乎全公司都只需要懂得怎麼做廣告,就自然有人會把人和資源的問題解決掉。 35歲的廣告人,正在經歷上下開火,工作生活兩頭燒的巨大壓力。在眾多問題同時爆發的階段,如果沒有工具和幫助,要離開這個行業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行業的意義
再加上行業的未來總被一些人抹黑,前途的不確定性更增加了焦慮。喜歡抹黑的人有從廣告公司出來發現別的行業更輕鬆的,有自己做廣告但要攻擊前輩博出位的,有受了氣心生不滿的,而最大的抹黑,則是來自互聯網和甲方公司的實質攻擊。
當一個行業的上下游都搶著做自己的工作,那這個環節的存在意義還有多少呢?
這一靈魂拷問讓我思考廣告行業的真正意義。做廣告到底是在做什麼?
你不需要完全的認同,但廣告說到底是溝通的學問。好的廣告能把品牌想表達的意思讓消費者徹底的浸淫式的理解透徹。
好的廣告人一定非常善於溝通表達,能聽懂別人的話,能把自己的話說的清楚明白;同時還非常擅長調動感官情緒,不止能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還能從感情上引起舒適,認同和慾望。
就像不專業的人會說:“我的車材料紮實”,而好的廣告人則會讓你聽車門關上時的聲音。不會溝通的人會說“我的品牌高端奢華,是您身份的象徵“,好的廣告人則會跟你講某個歐洲家族的興衰史,告訴你在百年的家族煙火中,從沒有放棄過的是對某個品牌的使用。不論貧賤,它是家族的靈魂,是對自身信仰的堅持。
因此而言,好的廣告人罕有。
不論多少行業正在把廣告公司的模式整合進來,搶甲方的廣告預算,35歲的廣告人首先要自我審視的都是:自己是否是一個好的廣告人。即,我善於豐富立體美學的溝通嗎?
#向專業深鑽的堅持
滿足這個基礎要求,不管市場怎麼進階發展,廣告工作可以做很久,且能從中持續享受創作的樂趣。縱然賺錢和生意的現實面可能會一時讓人不悅,但也不影響篤定的堅持與對工作的樂觀。
這種對溝通的擅長,不僅可以解決廣告行業前途未僕的不明感,還一定能改善產出的無力和管理的吃力,因為善於溝通,善於感動別人的人,又怎麼不能讓所有人信服和期待呢?
以上,如果35歲的廣告人還想繼續從事廣告,我想分享的就是這些。行業的情況如此,雖然能做的不多,但至少可以紮實磨煉自己廣告人的基本功。做一個明白廣告真諦的稀有物種。
我也知道,現實中很多廣告人從開始就沒有走這條“做好溝通的”路。在職業發展中,學會了商務技能,營銷策略等其他知識,他們對做好廣告慢慢失去了興趣。也被混亂的市場搞亂的陣腳。
這種情況怎麼辦?答案也簡單。看看自己一路走來學會了什麼,擅長做什麼,喜歡作什麼。然後義無反顧的去做就是了。不必執迷於現在身上廣告人的外衣,而不敢闊步向前。畢竟,這些年的從業,環境和現實都辜負了我們一開始的廣告夢。沒有機會成為一位廣告大家,不妨礙我們成為別的能人。
組織變革成功案例 在 為什麼變革以失敗做結? 從燦坤的例子反思 - 工商時報 的相關結果
變革 不成功的企業在市場下了架,但是員工何以為繼?經理人何其無辜? 以上的實例給了我們反思,實踐願景可以為企業提供一條更清晰、更確定的成功道路。 ... <看更多>
組織變革成功案例 在 看懂企業轉型眉角:台積電部門名稱一改再改?2招做好組織變革 的相關結果
不管是企業轉型也好,組織變革也好,想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生存企業就必須持續改變!這使得各種組織變革的推動 ... 列舉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創造危機感。 ... <看更多>
組織變革成功案例 在 疫情下僅有5% 企業成功變革!為何OGSM 是最適合當今 ... - 報橘 的相關結果
我們手上有很多成功案例,更好的是,這些成功案例都有一些共同點。 領導者改革必備:決心、耐心與學習. 2020 年9 月,有一場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會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