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漁電共生說明會 漁民朋友參與討論熱烈
今天我代表陳其邁市長主持漁電共生推動政策說明會,其中與會有經濟部曾文生政務次長、農業委員會陳添壽副主任委員、內政部陳茂春主任秘書、經濟部曾政務次長文生、台電公司王耀庭副總、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姜暐光理事長、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公會蔡宗融理事長及市政團隊工務局、經發局、海洋局與黃秋媖議員、彌陀區長、地方漁民朋友及相關光電業者,共200餘人出席關心綠電議題。
小英總統宣示2025年光電再生能源佔比要有20%,國際IT大廠的再生能源設定目標,例如台積電預定在2030年達到25%,2050年全面100%,Google也預訂在2030年前全面100%使用再生能源。環看週邊台南、嘉義的發展,陳其邁市長十分重視綠電,我也代表市長在會場宣布高雄市政府綠電政策以「漁電共生專區優先示範推動」、「公私有房舍推展光電屋頂計畫」、「以節能服務模式加速節電低碳行動計畫」、「高雄市轄區內電廠友善降轉」及「研發及行銷推廣綠電計畫」做為五大推動任務。
漁電共生政策自中央由上往下推動,地方政府也是必然參與。以多元複合利用、提升養殖環境及品質、保障農漁民權益的基礎前提為首要考量,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已成功試驗漁電共生,高雄市現有魚塭4,010公頃,水產試驗所就生態、環境社會影響、社會經濟、專業審查把關規劃出高雄市「先行區」約622公頃魚塭先行推動漁電共生能量,經濟部試算以先行區四成的魚塭響應本政策的話,可以創造200億的電能產值,增進地方多元發展。
太陽光電是達成能源轉型願景的關鍵要素,市府政策是在不影響漁業生產及農漁民權益下,業者可增加收入收取太陽光電租金,且仍能維持原來養殖魚塭,達成漁電雙贏。另魚塭結合太陽光電可有效因應氣候調節,透過適度遮蔽減少蒸發、減緩水體鹽化、優養化,同時也能導入智能化設備,結合光電設施設置監視系統、投餌機及水質監測預警設備等,好處多多。
經濟部為了推動漁電共生,特別針對此政策調高電能躉購費率增加6%,是要跟漁民朋友站在一起打拼,對於漁獲量不影響外,還可以增加綠電收入,未來我們市府綠電專案小組也會提供單一平台,統合市府團隊跨局處合作,讓漁民朋友來市府申請專案時,環境影響評估、計劃書審查、地方綠能容許、施工結構技師簽證,以一站服務(one step service)的原則建立單一窗口查詢平台,將中央與地方配合的漁電共生政策以高速行政效率來推行。我再特別要求綠電專案小組,市府團隊目標鎖定發展綠能,增加漁業產量,附加光電產能收入,遇到執行困難時一定要個案現勘輔導排除障礙。高雄市除了要讓漁民的漁獲穩定持續以外,還要再額外增加綠電收入,期待鼓勵年輕人返鄉創造高價值的養殖產業,並建構智慧城市一環的智慧養殖。
#高雄市綠電推動専案小組
#漁電共生
#太陽光電系統
#智慧城市
#漁電共生躉購費率預定加成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結構技師查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分享] 設立技師事務所流程- 看板Civil 的評價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結構技師查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結構技師查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技師查詢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如何查詢一個建案的設計結構技師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結構技師查詢 在 Re: [新聞] 美福倉儲廢棄物清不完環保局開罰100萬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結構技師查詢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義不遲到!
.
因父親鄒啓騯有感於工程爭議糾紛的案情複雜且金額龐大,許多廠商熬不過漫長的訴訟期而倒閉,便義無反顧擔任發起人,號召同業籌組「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期能建立完善的爭議仲裁處理機制,快速並專業的解決爭議,一方面也紓解法院繁重的訟案壓力。
.
「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正式啟動後,全力協助各公司行號、公私立機構及團體解決相關工程爭議。鄒純忻接掌理事長後,經常風塵僕僕遠赴中國以了解兩岸仲裁制度的運作方式,亦到其他國家取經,汲取國外相關團體的運作經驗,藉此提升仲裁調解品質,協助更多企業與單位有效化解紛爭,更期許自己不負父親當年創會的初心與付出,讓協會的理念與使命,能夠永續傳承、圓滿實現。
.............................................................................
乘載著父親的企盼,鄒純忻以資深律師的角色在擔任中華工程仲裁協會理事多年後,自2017年9月起接下理事長重任,由於本身為宏景國際法律事務所負責人,仰賴著同時對於法律與工程領域的熟悉度,讓她面對協會未來在服務能量的強化與專業形象的提升上,也更加得心應手、篤定踏實。
▍父親熱心奔走籌劃 為產業發聲
鄒純忻的父親鄒啓騯,不僅擁有建築設計專業背景,同時也是華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並歷任「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財團法人中華營建基金會」董事長、「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當年因有感於工程施工過程中所引發的諸多爭議,往往金額龐大又案情複雜,漫長的訴訟期,許多廠商因不堪等待而倒閉,因此義無反顧擔任發起人,號召同業籌組「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期能建立完善的爭議仲裁處理機制,有效解決工程紛爭,快速並專業的解決爭議,一方面也紓解法院繁重的訟案壓力。
2000年7月,鄒啓騯依據1998年頒布的《仲裁法》著手進行籌備,歷經2年努力奔走,串連營造、建築、土木、結構、水利、環工、應用地質、室內裝修、建材、不動產鑑定、工程顧問等,共計45個專業領域團體聯合發起申請設立,並經主管機關內政部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法務部、經濟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等單位審慎審查後,「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於2002年7月26日核准立案,正式啟動會務運作,全力協助各公司行號、公私立機構及團體解決相關工程爭議。
▍各路英雄好漢匯聚 陣容堅強不容小覷
協會敦聘全國工程及法律、產、官、學各界頂尖專業菁英,包含博碩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各科專業技師等仲裁人達400位以上,而會員團體大致分為三大類,一為產業類,如營造、室內設計裝修、建築開發與材料等商業同業公會及工程設計、建設、營造等公司行號;二為專業技術類,如建築師、土木、結構、電機、機械、工程、都市計畫等技師公會及事務所,第三為工程相關學會、協會、基金會、律師及工程顧問公司,目前共計有106個工程及營建相關專業團體,共同組成一個專門協助解決工程爭議的平臺。
「由於法官面對的案件過於多樣化,因此並非所有法官都具備工程相關專業知識,因此判決有時會難以令人信服,然透過仲裁制度來解決糾紛,往往較能合理解決雙方的爭議問題。」而所謂「仲裁人」,指的是具備特殊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或各領域專業知識的專門職業人員,從事5年以上者,經過仲裁專業課程訓練,並測試成績合格者,送交法務部核定後,方可取得仲裁人資格。
一般而言,當爭議發生、雙方堅持異見,需要第三方公正人士評斷和裁決時,可透過訴訟或仲裁2種途徑解決,「依民事訴訟法規定,若爭議金額超過新臺幣150萬元,可以上訴到三審,不過依照法院審理程序,一審到三審可能就必須耗費至少10年時間,假設有一方不服判決再發回更審,往往歷經冗長纏訟,判決結果還是無法出爐,整個訴訟過程曠日費時、勞神傷財,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與煎熬;這時候就可以選擇另一個更具時效性的解決方法-仲裁。」透過仲裁協會的協助聲請進入仲裁程序,聲請人與相對人可以選任自己信任的仲裁人,再由這2位仲裁人,推派第3位主任仲裁人,針對案件進行審理,召開詢問會議(等同於法院的「開庭」),由3位仲裁人與雙方各派代表一同出席,「依仲裁法規定,除非雙方另有協議,否則自仲裁庭組成時起,半年內就必須完成仲裁判斷,最遲僅得以延長至9個月內結案,而仲裁判斷又與法院確定判決有相同效力,因此仲裁制度相較法院訴訟,仲裁的程序顯然更快速、更有效率。」
▍任重道遠 捨我其誰
「我們所提供的服務,就是協助兩造完成仲裁程序的流程、提供仲裁人名冊以及協調詢問會的時間、地點,但不會介入案件的實質審理,是一個絕對中立的單位。與法院的差異點,其中之一即在於民事案件開庭為公開審判,判決書會公告在網站上供各界查詢;反之,仲裁除非雙方同意公開,否則原則上是全程秘密進行,包含申請、詢問會的過程與仲裁結果絕對保密,非相關人士無法知悉相關的商業機密,可確保雙方的權益不會受到侵犯。」
鄒純忻自從接掌中華工程仲裁協會理事長後,用心秉持充實仲裁人學識素養的創會宗旨,不僅經常風塵僕僕遠赴中國大陸的仲裁委員會進行交流,也擔任中國大陸的仲裁員,以了解兩岸仲裁制度之運作外,亦到其他國家取經,汲取國外相關團體的運作經驗,積極舉辦座談會與研討會等多元教育訓練課程,提供仲裁人一個接受訓練、增進實務經驗的交流學習平臺,期藉此提升仲裁調解品質,協助更多企業與單位有效化解紛爭,更期許自己不負父親當年創會的初心與付出,以及對她的殷殷期待,讓協會的理念與使命,能夠永續傳承、圓滿實現。
#創業誌
#鄒純忻理事長的創業故事
#中華工程仲裁協會
結構技師查詢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又見奈何橋
一台20噸油罐車過橋就出現問題,更別說重型裝甲戰車。
(橋梁維護是國民交通行車安全的重要議題)
南方澳斷橋事件須引以為戒,針對橋梁安全提出「五大主張」
1.建置橋梁即時雲端監測系統(如同洪汛、颱風水位、地震警示系統)
2.制定橋樑專業技術士證照及考試制度
3.品質查證報告書由專業技師簽證負責
4.以自動化無人飛行載具輔助擷取橋梁影像
5.建置BIM模型完整橋梁的生命週期及資訊開放應用
---------------------------------------------------------------------------------------------
【南方澳跨港大橋 斷橋事件】造成6死12傷
臺灣因為地形和地勢特殊,在道路交通建設多以橋梁型式,跨越重要的交通樞紐。在過去台灣經濟成長階段,政府所設計和建造完成的橋梁數量眾多,如今也漸漸進入老化劣化的狀態,政府更應全面性檢討與維護。
由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面顯示,原因為支撐橋面的鋼索斷裂,工程界認為應查明「鋼索本身」與「鋼索連接橋梁處」是否出現異常。攤開官方公布的檢測與維修紀錄,完全無提及或處理鋼索項目,遭外界質疑檢測根本沒檢測到重點,健行科技大學亦證實,鋼纜內部鏽蝕檢測,並未在該中心受委託檢測項目。
雖然交通部早已頒布橋梁檢測規範及「臺灣地區橋梁管理資訊系統」(TBMS)應用,但交通部107年10月頒布的「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是針對一般性、經常性結構的橋梁(鋼筋混凝土、鋼梁),並沒有針對「特殊結構橋梁」檢視,而南方澳跨港大橋屬於「特殊結構橋梁」,在台灣少有,僅有個位數的「特殊結構橋梁」。
從交通部昨天公開的2016檢測報告發現,南方澳跨港大橋定期檢測項目共有23項,內容包含引道護欄、路燈鏽蝕、排水設施等,皆已改善完畢,但檢修項目未見疑似肇事關鍵的鋼索,報告亦沒提到該橋出現鋼索鏽蝕問題或是列入建議改善項目,因目前台灣國內橋梁管理系統所採用的『D.E.R&U』評等法在執行上較雖符合快速精簡的精神,記錄橋梁劣化狀況、維修的迫切性,但也出現檢修人員目測及橋梁檢測精準度的問題。
昨天中國江蘇國道高架橋倒塌,死傷難以估計,反觀台灣高鐵雲林段亦有地層下陷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年二月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受訪指出高鐵沿線農地用水管制不落實土庫段下陷達到6.6公分(原預估3~4公分),高鐵公司卻稱均勻沉陷在容許範圍,值得我們關心並檢討公共工程的維護與檢測。
「台灣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橋樑檢測應全方面考量完善,以檢討制度為目標,以解決「制度害人」的問題。以下經由資深專業土木、結構技師、建築師、研究報告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五大主張:
(颱風、積水、結構性….等因素探討「南方澳斷橋事件」)
1️⃣建置橋梁即時雲端監測系統(如同洪汛、颱風水位、地震警示系統)
透過光纖監測橋梁或其他自動監測系統資料傳送至雲端,提供施工與管理單位一套即時之橋樑安全監測系統,監測資料於可隨時監看,一旦達到警戒值時,可以即時傳訊管理單位,更有效的達到即時防災與緊急處理。
2️⃣制定橋樑專業技術士證照及考試制度
臺灣橋梁檢測在人員缺乏專業技士的證照、缺乏基本圖資的輔助以及檢測人員目視檢測過於主觀判斷、缺乏精確度,為了提升橋梁檢測的精準度,政府除了應加強推廣教育訓練以外,還需推行相關證照的考試制度。並將橋梁的基本圖資或橋梁竣工圖建置完成,以降低定期檢測時人為的疏失。
3️⃣品質查證報告書由專業技師簽證負責
台灣目前有近3萬座橋梁,由於當前臺灣缺乏適切的技術士證照,因此負責承攬的工程顧問公司,擔任橋梁目視檢測的成員素質良莠不齊。而橋梁目視檢測工作的人力成本高,亦可能發生橋梁目視檢測從業人員因循苟且,透過歷史紀錄判斷、沿用舊資料以降低成本,造成橋梁檢測的品質下滑,檢測報告準確性堪憂。
「品質查證報告書」應由土木、結構工程技師等簽證, 依《技師法》第16 條規定「技師執行業務所製作之圖樣及書表,應由技師本人簽署並加蓋技師執業圖記」辦理依法負責,如此一來專業技師將會仔細審視橋梁的「品質查證報告書」對自己的專業負責,杜絕過去因橋樑未全面性檢測而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威脅的弊病。
4️⃣以自動化無人飛行載具輔助擷取橋梁影像
運用「無人載具」及「無線傳輸」進行橋梁檢監測是未來之趨勢,即時影像傳輸、微小裂縫尺寸的定量解析、飛行器的續航力及穩定性可專案開發。並由國內研究開發或由國外引進小型之橋梁檢測車、自走平台、檢測手臂或光學式量測儀器,以科學數據監測、降低檢測時的人為疏失。
5️⃣建置「BIM」模型完整橋梁的生命週期資訊應用
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概念,使目視或影像檢測資料能正確並有系統地應用,將能提升整體橋梁維護效率,增加資料查詢、統計的速度,並避免檢測資料因為繁瑣不齊無法有效運用。亦可以建立獨特性橋梁及追蹤每個橋梁構件,並以顏色標記各構件的劣化程度與生命周期,讓維護單位了解應檢修汰換時間。然而現行交通部的橋梁檢測規範並未包含鋼纜,因此形成景觀導向的「特殊結構橋梁」後續維護管理缺口,可藉由「BIM」 改善。
時事│又見奈何橋│全文👉 https://reurl.cc/gvQRGX
專有名詞:
「BIM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BA%E7%AF%89%E4%BF%A1%E6%81%AF%E6%A8%A1%E5%9E%8B
參考資料:
20191001影/南方澳大橋斷坍 蔡英文第一時間口誤「油罐車失火造成」 總統府回應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1/1547057.htm#ixzz621rKcHwk
20191004獨家/M1A2T戰車恐難過橋
https://tw.news.yahoo.com/%E7%8D%A8%E5%AE%B6m1a2t%E6%88%B0%E8%BB%8A%E6%81%90%E9%9B%A3%E9%81%8E%E6%A9%8B-101858428.html
20190223李鴻源:高鐵雲林段 地層下陷6.6公分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659963
20190304彰雲路段地層下陷問題緩解!高鐵掛保證:安全無虞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3-04/214701
20191010中國江蘇國道高架橋倒塌!多輛平面道路轎車砸毀死傷難估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42876
雲林民國74年至106年累積下陷分析
http://www.lsprc.ncku.edu.tw/index.php/2015-07-07-03-53-57/thl-all-subsidence-2/2015-09-30-01-51-01/239-81-103.html
圖片來源: #柯文哲德義勇軍們
#台灣民眾黨 #民眾黨 #南方澳斷橋 #
柯文哲 台灣民眾黨
何景榮 吳達偉Z9 板橋立委候選人 徐立信-阿信律師服務站
結構技師查詢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性能 游刃於心
「M」式熱情—全新BMW M3、M4在台上市!
「M」是BMW的精髓,象徵最尊貴的賽道靈魂、最頂級的設計工藝及最創新的車用科技,不僅締造許多賽道紀錄,更將狂傲運動潛能與日常行車生活完美結合,以最嚴苛的標準為性能房車樹立典範。在BMW M家族之中,M3更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精神指標,完整訴說「M」的光榮歷史與品牌理念。歷經前四代車型在外觀上的演進及性能數據的提升,現行第5代M3、M4於2013年正式繼承優良血統,將BMW卓越的駕駛樂趣推向更高境界,去年適逢M3誕生30週年,BMW也推出M3三十週年限量紀念車款及M4 GTS向傳奇致敬。今天,全新M3、M4將再次以嶄新面貌延續經典,傳遞運動精神並成就BMW終極駕馭樂趣。
「M」款專屬的設計語彙
由BMW M公司(M GmbH)強勢改造,全新M3、M4標準配備LED主動式轉向頭燈,以六角型線條重新勾勒BMW經典四圓頭燈,且與雙腎型水箱護罩緊密相連,塑造科技感濃烈的銳利目光,新型LED尾燈導光條設計也讓全新M3、M4的背影更加難以忘懷。全新M3、M4車長、軸距仍維持4,671mm、2,812mm相同尺碼,位於前保桿下方的M款氣簾(Air Curtain)、進氣壩與M款車側導流氣孔(Air Breather)除了使運動性格更加鮮明,更能有效抑制前輪拱內的空氣亂流,增加行駛時的車身穩定性。寬扁的輪廓、富張力的車身折線、M款雙柄式後視鏡、具有中央凹槽的碳纖維車頂等設計兼具美學與空氣力學,可大幅降低行駛時的空氣阻力,造就卓越的動態表現。
全新M3、M4標準配備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搭載專屬20吋M款深色鍛造星輻式輪圈、黑色高光澤水箱護罩、黑色高光澤車側鰓狀飾條及車尾銘牌,帶來熱血的視覺衝擊。運動化排氣系統不但採用雙邊四出的黑色高光澤排氣尾管,震撼的聲浪更不斷激起駕駛內心恣意馳騁於賽道的渴望。
由於標準配備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全新M3、M4車內配置專屬M款跑車座椅及前座安全帶(除M4 Convertible),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搭配細緻的Merino真皮材質,可同時兼顧激烈操駕與乘坐舒適兩種需求,椅背上的車型銘牌更是全新M3、M4不容錯認的身分象徵。全新M3、M4搭載目前最新的iDrive介面(ID6),科技質感不言而喻,中控台諸多元件運用鍍鉻材質點綴,且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與碳纖維飾板含鍍鉻黑色飾條相互襯托,全新M4儀錶檯更採縫線處理,不僅營造熱血的競速氛圍,也同步提升整體座艙豪華感受。
令人聞風喪膽的凌厲動能
延續BMW M家族傲人的運動基因,全新M3、M4皆搭載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歸功於豐富的賽事經驗,這具由BMW M公司專屬打造的超強心臟可榨出431匹德制馬力與550牛頓米的強勁扭力輸出。而台灣引進車型由於皆搭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因此經原廠專業調校後的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動力輸出提升至450匹德制馬力,搭配M 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全新M3、M4自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4秒即可完成(M4 Convertible為4.3秒),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舉世無雙的精準操控
除了擁有強悍動能,全新M3、M4更令人驚艷的莫過於極度刁鑽的操控本能。歷經BMW專業車手於德國紐柏林北賽道(Nürburgring-Nordschleife)無數次的測試與專業技師的精密調校,全新M3、M4完美結合後輪驅動、50:50車身配重、輕量化車體結構等元素,並升級搭載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含主動式M款差速器競技化設定、懸吊競技化設定、DSC與MDM競技化設定,造就更加優異的車身動態表現。
無微不至的貼心守護—BMW智慧駕駛輔助
盡情享受駕馭樂趣的前提是確保行車安全無虞,全新M3、M4標準配備車壇中最先進的BMW智慧安全駕駛輔助,含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與行人偵測功能、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警示。當全新M3、M4判斷撞擊即將發生時,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含駕駛注意力輔助功能、前座自動束緊式安全帶)會立即介入將椅背豎直、關閉車窗,大幅減低車內乘客可能受到的傷害程度。
BMW ConnectedDrive互聯駕駛
全新M3、M4搭載BMW ConnectedDrive互聯駕駛服務,以車上內建SIM卡為媒介,進行聯網或語音通話,包含下列功能:
智能緊急求助(Intelligent Emergency Call):藉由手動或自動撞擊感應連接至BMW原廠客服中心,車輛資訊如:位置、底盤號碼、受損情況等將同時回傳至原廠客服中心,由客服人員詢問駕駛狀況並聯繫救助支援單位。
道路救援服務(Breakdown Call):車主於車輛故障時可藉由iDrive系統與道路救援客服中心通話尋求道路救援服務,車輛資訊如位置、底盤號碼、車輛里程數、水箱、電瓶狀態等情況皆會同時回傳至道路救援客服中心。
遠距售後服務(Teleservices):車主在購車時可先指定日後保養的BMW汎德服務廠,在每次定期保養到期之前,車輛資訊將回傳至車主指定之BMW汎德服務廠,由售後服務顧問主動聯繫車主,以達到保養的如期執行。
智能旅程管理(Journey Management):車主在ConnectedDrive Portal網站註冊並開通功能後,下載BMW Connected App(目前僅提供iOS系統下載)至智慧型手機,即可透過手機計劃及管理旅程,如將目的地傳送至車內導航系統、尋找BMW經銷商或其他興趣點、根據預定抵達目的地時間與交通狀況計算何時應該出發,並藉由手機提醒車主。
智能遠端遙控(Remote Services):下載BMW Connected App(目前僅提供iOS系統下載)至智慧型手機,即可藉由手機遙控並監控車輛狀況如車輛位置、車輛開啟或上鎖等狀態,甚至開啟空調送風。
旅程諮詢秘書(Concierge Service):透過iDrive系統與BMW原廠客服中心進行通話,協助找尋餐廳、飯店、電影院等資訊,確認後客服中心會將選定的興趣點之導航路線傳送至車上的BMW原廠導航系統。
即時路況資訊(Real Time Traffic Information):車主可根據由BMW原廠導航系統上以紅、橙、黃、綠不同顏色顯示的主要道路車流量狀況選擇最佳路徑,有效率地縮短車程時間。
線上生活資訊(ConnectedDrive Services):使用BMW iDrive系統內建的應用程式即時查詢資訊、天氣、Google地圖等功能,也可透過BMW Connected App將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如Spotify, Twitter等)同步連結至iDrive系統當中。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全新BMW M3、M4價格表
建議售價(萬元)
M3:515
M3手排版:502
M4:518
M4手排版:505
M4敞篷跑車:539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結構技師查詢 在 結構技師查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技師 執業執照查詢- 技師與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資訊系統技師執業執照查詢. 查詢條件. 科別. 不拘,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結構工程, 大地工程, 測量, 環境工程, 都市計畫, ... ... <看更多>
結構技師查詢 在 結構技師查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技師 執業執照查詢- 技師與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管理資訊系統技師執業執照查詢. 查詢條件. 科別. 不拘,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結構工程, 大地工程, 測量, 環境工程, 都市計畫, ... ... <看更多>
結構技師查詢 在 [分享] 設立技師事務所流程- 看板Civil 的推薦與評價
網路上這方面的資訊比較少一點
想說前陣子才整個跑過一遍
趁著現在記憶猶新時記錄下來
供有心想朝這個方向發展的朋友一點參考
請執業執照之前的過程離我比較久遠
我先前就已先請有執業執照放在顧問公司
之後申請個人事務所是採執照變更方式辦理
所以前面請技師證書跟執業的部份是憑著印象跟網路資訊補上的
文章中若有錯誤,也歡迎告知補正。
想開技師事務所的朋友,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的唸書考取技師
當你考試及格拿到成績單的同時,也會拿到繳費單
考選部說想要成為技師,請先付錢,費用約新台幣500至1000元
確切費用待查,繳了錢之後考試院會再另外寄送考試及格證書
接下來什麼都跟考試院考選部的無關了,其他一律找工程會
再來就由考試及格證書向公共工程委員會登記請領技師證書
申請方式分為線上申請或是郵寄申請
(這裡建議可用技師個人化系統線上申請,線上申請可不用交繳紙本申請書)
到工程會網站,工程技術>技師>證照申請>技師證書申請
繳交書件有申請書一份(線上申請的不用)、考試院及格證書正影本
大頭照、匯票單(詳細繳交書件還請詳工程會技師證書申請應附書件)
英文技師證書幾乎用不到,但也請一請,以防萬一且加量不加價
寄回的書件有考試及格證書正本、技師證書正本、回函
費用上請領證書新臺幣800整,補發證書新臺幣700整
證書費繳納可選擇電子付款機制及郵局匯票
具有該科服務年資2年以上者,向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請發給執業執照
在這邊講的是指個人成立技師事務所,若是受聘於工程技術顧問公司
通常人事會幫你整理資料,只需將個人資料附給人事,剩下的他會幫你處理
如果是與其他技師組織聯合技師事務所以及其他執業方式
目前暫無此經驗,就留給有這經驗的朋友補充吧
先來查查你想用的事務所名稱是否有重複
(到工程會網站,工程技術>技師>技師執業資訊查詢>
技師執業資訊公告>技師執業執照查詢)在機構名稱上搜尋你預設的名稱
看看是不是有重複名稱的事務所
如果有的話,可能再去捐點善款請師父再幫你算一個
同樣,申請方式也分為線上申請或是郵寄申請
也是建議用線上申請,在申請書上會填寫執業的機構名稱以及執業地址
代表著是先用你預設的名稱去向工程會成立此名稱的事務所
執業地址則為辦公室的地址
還沒向工程會申請前我是先把印章刻了
因為在申請書的右下角需加蓋執業機構印信
正常來說這欄應是給受聘於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的技師
蓋該公司的大小正章;印章因尺寸、材質不同價錢有差異
可以多詢價後再下手,因為市面上價錢落差有點大
不介意的人可以網路上找找
草創初期沒什麼錢我們就用一般木頭的就好了
有點口袋的就黑牛角,再講究點就玉石了吧
照片要用最近「半年內」正面2吋脫帽半身照片
為什麼要強調,因為我被要求補件過…
如果是初申請當然是沒有問題,但是若是變更執業執照
會繳回原執業執照再換發新的給你,新附的這照片不能跟原執照同款
申請(變更、換發)執照費用新台幣1000元整
補發執照費用新台幣700元整
另外有要附一個服務各該科2年以上經歷證明書
這個東西就有點麻煩了,當初考取技師時
若是有辦理部份科目免試
(服務年資研究所畢業者3年,大學畢業者4年,專科畢業者5年
是可以申請部份科目免試的,土木技師部份免試科目為營管;
結構技師部份免試科目為材力)
是可以直接附上當初還沒去考試前,考試院發給你的核准函就直接帶過
若是沒有,則要重新申請執業執照的2年以上經歷證明書
不過在當初向考選部申請部份科目免試時
該經歷證明如果是在私人機構上班是要經法院或民間之公證人認證
也就是要再找個公證人付錢蓋章
申請執業執照上的經歷證明書似乎不用?!
如果是這樣的話,該附的附一附
再找當初服務的機構老板蓋章背書就可以了
在經歷證明上實際所任之工作具體事項,要好好寫
如果是開土木技師事務所,就寫跟土木工程有關的案件
再來自行設立技師事務所者
應檢附執業機構所在地址得作為辦公室使用之證明文件
(即下列文件:
1當地建管單位出具可作為辦公室使用之證明文件。
2可證明該房屋所有權人之資料影本
【例:房屋所有權狀、房屋納稅單或建築物登記簿謄本】
3房屋所有權人願意租借之同意書或租賃契約影本
(房屋如為申請人所有,則第3項免附)
這裡如果是跟他人承租辦公室的話,工程會所規定的2跟3
直接跟房東拿就可以了(印章先刻好的話承租契約的章也可以用)
是分租辦公室的話,還要一個原房東的同意書
總之就是讓承辦人員看的出分租情況的來龍去脈
比較有問題的是第一點,當地建管單位就要看辦公室的所在地
有些地點的機關編制有點不太一樣
如果是新北市的話則是新北市政府工務局
基本上他們是沒有什麼單據可以證明說該地址可以作為辦公室使用
但是系統上或是使用執照上應該可以查的到
我的作法是最後以工程會申請執業執照所需附上文件的那張表格作為附件
以個人名義直接發函過去,惠請貴府鑒核賜復
等到拿到建管單位的回函當依據附給工程會
工程會核發寄回的書件有技師證書、經歷證明
回函公文、執業執照,公文上的發文日期原則就是你的開業日了
拿到執業執照就可以去把所有章刻一刻了
公司大小正章、公司大小連續章、收據章、騎縫章、圓戳章
公司大小章、收據章、騎縫章
圓的方的大的小的都無特別規定
而圓戳章的規格在工程會有規定
(工程會網站工程技術>技師>證照申請>
技師執業執照申請> 技師執業圖記格式),
在後面跑的流程,公司大小章、身份證都帶著
接下來就是加入公會
受聘在營造廠的專任工程人員(公會努力下現稱主任技師)
是依營造業法,主管機關是內政部營建署
而自行設立事務所或受聘於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稱執業技師
依技師法,主管機關是行政院工程會
依現行規定自行設立事務所
你想要加入哪一個公會都可以,任一公會可全省執業
土木加土木,結構加結構,兩個都有就全加
受聘在營造廠的主任技師似乎目前仍沒有這麼好運
目前查到的仍是應加入各該營造業所在地之技師公會後
始得受聘
至於公會選哪個好,我覺得見仁見智
人少有人少的好處,人多有人多的好處
一開始需繳一筆金額不小的入會費
再來就是每年繳一次常年會費
入會費從新台幣35000~50000都有
常年會費則是2000~2500不等
每年繳費後換當年度會員證
申請方式請洽各公會網站
不外乎是準備申請書、大頭照、執業執照、技師證書、錢
若是原本就已加入公會
(原受聘於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現在出來設立事務所)
在公會方面只要掃描執業執照mail給公會的承辦人即可
省結構更方便,電話裡講一講就好了
接下來是到國稅局取得統一編號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書表及檔案下載>申請書表及範例下載>
搜尋”扣繳單位設立”>
扣繳單位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
(非營利單位申請扣繳單位統一編號案件)(A4橫印)
其中房屋稅藉編號在房東給你的房屋稅繳款書上有
設立日期填工程會執業執照核准函上的發文日期
會計期間為1月1日至12月31日
登記資產總額我是隨便亂填個幾萬
主管機機核准文號即執業執照核准函上的文號
填好扣繳單位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印出
所有東西帶著
(大小章、身份證、房屋納稅單、技師證書、執業執照
、工程會執業執照核准函等等)
到辦公室所在地的稽徵所辦理
如新北中和就是到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中和稽徵所
大約半個小時後就可以拿到一張扣繳單位統一編號配號通知單
及扣繳單位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其中一聯
配號通知單上面會有你的統編
就準備印名片了,名片印製可以採網路上印刷
通常也是較為便宜,不過在名片的格式上
各網站的規定都有所不同
有的很嚴格還會退件多次等你補到他要的格式才給你印
事務所屬自然人,非公司營利單位
主管機關是行政院工程會
所以跟開公司有點不一樣的就是不需要去縣市政府辦理商業登記
再來就是去銀行開個戶,每家銀行規定也許略有不同
大致上準備文件有:
扣繳單位統一編號配號通知單、
扣繳單位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其中一聯、
身份證、技師證書、執業執照、工程會執業執照核准函
要有公司電話
辦理人員會在手續完成後跟你約時間撥電話到公司確認
辦完之後得簿子一本
健保其實有點麻煩
個人建議還是跑一趟衛福部健康保險署
台北是在公園路上,進去之後先找服務人員說要申請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的投保單位」
因為他的表格跟一般公司行號不同
拿了表先去抽號再去後方桌子填寫,公司電子信箱必填
之後所有資訊都會用電子的寄,包括每月繳款單
完成後也會收到註冊認證通知信,裡面有投保單位代號及密碼
應備的文件有:
身份證、技師證書、執業執照、公會會員證、公會會員證書
、扣繳單位統一編號配號通知單、
綜合所得稅核定通知書影本(尚未有核定通知書,可以
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或個人綜合所得資料清單代替)
負責人要用第一類投保人身份加保
所以不能去別的工會,最低投保金額新台幣26400
一個月繳新台幣1238(107年起因為基本薪資調漲,一個月約繳1294)
以上都是沒有雇用員工的情況
且家屬不投保在事務所
健保費繳納都是要滿一個月才會繳
要是在設立事務所時(工程會核准函上的日期)
跟前公司離職時的退保日期,中間要是有空檔
需要在健保局裡以個人名義再成立一個投保單位
(簡單說就是虛擬的,方便健保局催繳?!)
所以填好單後叫號辦理時
承辦人員會再拿一張一樣的表格讓你再填一次
不過這次填的資料都是屬個人,反正都照承辦人員的意思就對了
你欠國家的錢,國家一定會找你要
勞保方面,一人事務所勞保局不強制你投保
但你要保也不給保,至少有要一員工
所以真的要保的方式就是找各職業"工"會
省土木公會是沒有這項服務的
既然大家都說勞保要破產了
好個機會乾脆也就不保了
沒有要辦建築物結構與設備專業工程簽證的
這段應該可以直接跳過
通常是土木結構電機或是冷凍空調技師比較容易遇到這個
(內政部營建署>快捷服務>單一窗口>
專業技師辦理建築結構與設備專業工程簽證許可申請表)
新辦理的費用1500
申請書內所指”技師執業所在地公會“,是錯誤的
任一公會均可,至於公會會員證影本
這個東西要求加蓋公會印信,通常也是請公會處理
說是要辦建築物結構與設備專業工程簽證的他們都知道
請他們寄或是再跑一趟過去拿都可以
辦建築物簽證的這個東西要辦要趁早
我寄件到收件過了一個月,打電話給承辦人詢問進度時,要客氣有禮貌
辦到這裡,其實整個流程就算是結束了
招牌掛上去再搞個電話準備台電腦弄個小躺椅
每天進公司打lol,午覺睡到自然醒,時間到準時回家
這樣也是可以的。
剩下來是稅務方面
可找有處理過技師事務所業務的記帳士
開出之收據背面貼足千分之四印花稅票
每年一月辦理扣繳,五月辦理所得稅
事務所收入與個人收入會合併計算
我只知道這麼多
至於其他的稅怎麼算,怎麼扣的
所得稅要怎麼報,開收據過去對方怎麼抵稅的
我也還不是太清楚,也請有經驗的朋友幫忙補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52.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ivil/M.1520775466.A.3A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