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生意用的大豆沙拉油
看到大統益,就會想到兒時 勳媽做生意時,用來炒肉燥的鐵桶油,長大才知道原來是大統益的。
公司在過去營運表現強勁,主因為受惠原物料行情飆 與 新台幣升值等因素 (因為是進口為主的公司),所以公司毛利率上升不少。
----
📲阿勳 APP 潛力股免費下載
點擊前往:https://cmy.tw/008YFI
----
🧐 大統益 (1232) 是怎樣的公司 !?
大統益成立於 1982 年,總部及工廠位於台南官田,創始時是由統一、大成長城、益華、泰華等公司合資籌建,現為台灣知名大豆加工廠之一,為台灣最大油脂製造商。
豆粉與沙拉油之市佔率超過 30%;也是亞洲最大的黃豆油廠。主要股東為統一 (持股約37%)、泰華油脂 (持股約18%)、大成長城 (持股13.6%)、日商三菱商事 (持股約7%)。
-
🧐 主要產品:
大統益 (1232) 為國內最大黃豆油廠,是國內 18 公升桶裝食用油最大供應商,品項涵蓋大豆沙拉油、芥花油、棕櫚油及油炸專用油等,18 公升桶裝油目標市場為業務用餐飲通路。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散裝大豆油及散裝芥花油供應商。
公司長期專主大宗物資市場經營,黃豆粉、沙拉油、食用黃豆等之營運品項市佔皆為台灣第一。除了自產以外,公司也同時發展黃豆代加工業務,共有統一、大成、泰華等公司委託代為加工生產。
-
🧐 營收結構
2020 年產品營收結構:黃豆粉(商品及其他) 42%、精製沙拉油(油脂產品) 55%、加工收入 3%。
-
💁♂️阿勳的價值投資社團
傳送門 : https://pse.is/3aj2d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
統一超股東結構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火鍋一哥海底撈】
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HAIDILAO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股票代號:6862
市盈率:700倍
每股盈利:$0.07
市值:$2800億
業務類別:餐飲業
集團主席:張勇
主要股東:張勇(68.2%)
集團網址:http://www.haidilao.com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78.1/106/170/266/286
盈利(億人民幣):7.35/10.3/16.5/23.4/3.1
每股盈利(港元):0.18/0.25/0.38/0.49/0.07
每股股息(港元):--/--/0.08/0.15/0.02
ROE:96.6/109/33.9/24.4/2.9
--企業簡介--
海底撈是全球領先、快速增長的中式餐飲品牌,主打火鍋品類。按營業額計算,海底撈是中國最大的中式餐飲連鎖品牌。
海底撈擁有及營運的餐廳數量超過460家,當中以中國大陸為主,亦有數十間位於的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等地。年服務顧客超過1.6億人次。
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響,盈利大跌,令現時市盈率處700倍高水平,但如果用預測市盈率計,大約處60倍,算是更能反映正常經營環境的盈利。
--業務情況--
海底撈創立於1994年,在四川簡陽以「海底撈」品牌開設首家火鍋餐廳,經過多年發展,現時在全球多個城市有分店。根據調查機構沙利文的調查,海底撈在中國主要餐飲品牌中,擁有最高的品牌知名度,並且是最受歡迎的外出用膳選擇。
【圖1】--海底撈全球分店網絡
雖然海底撈以收入計,是中國最大的中式餐飲連鎖品牌,但由於中國的餐飲業結構高度分散,因此海底撈在餐飲業市佔率不足1%。
海底撈的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位於中國的一線及二線城市。而中國顧客平均的消費約100人民幣,算是行業裡的中檔次。
--行業結構--
在中國的餐飲業結構中,以中式餐飲主導,而連鎖店日益流行。中國餐飲服務市場可以分成3類,即中式餐飲、西式餐飲及其他餐飲。中式餐飲合共的市佔率約8成。
【圖2】--按菜式劃分的中國中式餐飲市場
中國的中式餐飲市場可進一步分為中式正餐廳(如火鍋、四川菜及粵菜),以及中式快餐餐廳及其他(如中式燒烤及街頭食品)。在所有中式菜中,火鍋在中國中式餐飲市場佔有最大市場份額,大約有一成半。
中國餐飲服務市場近年有不錯的增長,一年的總收入超過4萬億人民幣,近年的平均複息增長每年約有一成,主要受到中國城鎮化,以及人民消費力增長帶動。
中國餐飲服務市場歷來分散,並由獨立營運餐廳主導,由於對小型食店來說,要發展標準化業務並不容易,因此限制了擴張,所以,若以全中國的連鎖餐廳總收入計,僅佔中國餐飲服務市場銷售的4%、5%。
--火鍋受中國人歡迎--
火鍋已有1700年歷史,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式菜品之一,火鍋在餐桌上以湯底慢煮,含有多種食材,當鍋沸騰時,將食材加入鍋內並在餐桌上烹飪。
與中國中式餐飲市場類似,火鍋餐廳市場亦屬高度分散。前5大經營者僅佔總市場份額約5%。海底撈市佔率約2%,排行第1位。
中國人對火鍋甚為喜愛,其中一個原因是火鍋是社交文化的一種,因此,若要外出食飯,火鍋成為其中一個主要的選擇。隨著中國的城鎮化及人民消費力增,外出食飯的頻密度增加,自然帶動火鍋行業的增長理想。
火鍋餐廳雖然運作比傳統餐廳較簡單,但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各食店在環境、服務、地點、食品質量、一致性、性價比、員工等多個範疇裡競爭,這些方面做得較好的,就能成功搶佔到市場。
--經營優勢--
【圖3】--海底撈產品
【圖4】--海底撈輔加服務
海底撈擁有一定的經營優勢,品牌、規模、性價比等,而產品的一致性都是其中一個優勢,由於企業化經營,除了企業能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外,於顧客的層面,能得到一致性的食品體驗。
另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產品的一致性十分重要。餐飲業的高度分散,原因是複製困難,若某一間食店成功,當開分店時,食物往往不能保持原有的質素,令食店難以擴張,因為產品的一致性問題,正是不少食店難以解決的關鍵位。
因此,當一間食店在產品一致性方面做得出色時,就有利長遠的發展。
與其他烹飪環節複雜的食店相比,火鍋的特點是生產加工環節少,食材、底料和調料都可以通過中央廚房體系實行集中採購、統一配置。正正有利企業快速複製、連鎖經營,這是海底撈的優勢。
另外,海底撈建立了一定的品牌,除了食物質素不差,能保持食品的一致性外,當中的服務都是不差的,例如等位過程中提供免費茶水飲料、免費小吃、免費擦鞋、免費美甲、免費按摩等多種增值服務,用餐時員工主動詢問、添加飲料、幫下菜品,提供圍裙、手機套等。
根據海底撈提供的資料,68%曾在海底撈就餐過的參與者,至少每月光顧一次海底撈,而98%曾在海底撈就餐過的參與者,表示願意再次光顧。
--食物質素--
火鍋不同於其他食店,食店並不負責烹飪過程,因此,當顧客在比較火鍋店時,食物本身的質素,可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海底撈已是企業化的食店,食材能標準化,保持在一政性的質素,同時海底撈本身的食物質素都是不差的,而多年來能夠不斷擴張,證明本身的產品與服務受顧客歡迎,定價合理,有一定的市場。
海底撈亦在總部層面,制定超過50個標準程序規管餐廳營運及供應鏈,從採購至食品加工、庫存和物流等各方面。通過多年的營運,已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業務關係,令食物質素保持一致性。
同時,海底撈有超過500名專職人員,直接負責食品質量和安全,包括超過70人的食品安全部門,以及每個餐廳都有駐派食品安全專職人員。可見食品安全方面做得不差,同時擁有小店沒有的優勢。
在各成本中,食材成本佔比最大,佔總成本4、5成,遠比起一般的食店較高,這是由於火鍋店減少了部分員工的成本,因此可將較多成本投放在食材上,因此顧客在同一消費金額下,能享用到較高質素的食材。
--財務數據理想--
2020年因疫情影響,會視為特殊的經營環境,而投資者要集中分析「正常經營環境」的營運情況,就更能反映企業真實面。
這企業的優勢,亦於財務數據上反映出來,純利率及股本回報率都處於高水平,比一般食店的賺錢能力強,加上這企業仍處增長狀態,再投資能力同樣高。
另外,這企業負債不多,現金充足,加上現金流強勁,都反映企業有一定的質素,而現金流強,亦有利這企業的發展,因為這企業仍於一個增長階段,市場仍在發展中,強勁現金流正有利於企業往後的增長。
--外賣業務--
中國外賣市場近年發展迅速,主要受網上點餐外賣平台,以及手機應用程式,加年輕人的生活模式帶動。而外賣業務的利潤率較高,因為固定成本相對較低。
由於火鍋的性質,火鍋外賣業務對食材新鮮度、品質控制及標準化操作有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少數火鍋餐廳擁有提供火鍋外賣的能力,而海底撈亦是中國首個推出火鍋外賣的餐廳。
外賣業務暫時佔海底撈的收入貢獻只有很少,雖然中短期未有太大期望,但由於業務增長快速,往後的發展都不能忽視。
--發展正面--
海底撈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品牌、龐大的分店網絡、一致性的產品服務,能有效複製的發展模式,這都反映企業有一定的優質度。
憑著中國不斷城市化,人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對外出用膳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加上火鍋類別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食店類別,都對海底撈發展有利。
這企業在開店流程方面,有一套高度的標準化,無論在選地點、選店員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加上企業本身現金流強勁,可利用現有的現金流,不斷去開新店,可說對發展甚為有利。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海底撈有一定的質素,無論是品牌、規模、財務數據上,都處於理想水平。同時憑大環境及本身的優勢,往後的發展前景正面,這企業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這企業其中一項優勢就是品牌,但若然這企業的食物出現問題,就會對品牌有很大的打擊,對這企業的股價及長遠發展都會有影響。
但整體來說,這企業仍是有質素的,但投資者要注意,由於市場對當中的期望不少,因此股價經常處貴或略貴的水平,這點成為投資者的最大風險。
這股股價波動,就算以預測市盈率計,一直都處貴的水平,但由於有質素,有貨的投資者,可長線。近期股價回落,但預測市盈率仍去到60倍,大約處合理區頂至略貴水平,如果投資,小小注可以,或等回翻多1、2成才考慮就更有值博率。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統一超股東結構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遠有發展的雅生活】
雅居樂雅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A-LIVING SERVICES CO., LTD.
股票代號:3319
市盈率:26倍
每股盈利:$1.03
市值:$400億
業務類別:地產相關
集團主席:黃奉潮、陳卓雄
主要股東:雅居樂集團(3383)(內資股及其他)(54.0%)
集團網址:http://www.agileliving.com.cn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人民幣):9.34/12.4/17.6/33.8/51.3
毛利(億人民幣):1.49/3.11/5.91/12.9/18.8
盈利(億人民幣):0.65/1.61/2.90/8.01/12.3
每股盈利(港元):0.11/0.24/0.42/0.71/1.03
每股股息(港元):--/--/--/0.34/0.50
毛利率:15.9/25.0/33.5/38.2/36.7
ROE:118/87.5/33.1/23.2/21.2
--企業簡介--
雅居樂雅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雅生活)是中國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2018年由雅居樂集團(3383)分拆上市,雅居樂集團及綠地控股是第一及第二大股東。
雅生活行中高端路線,名列中國物業管理企業品牌價值第12名,在中國數十個城市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管理物業總面積超過2億平方米,服務業主及住戶超過100萬。近年不斷透過收購擴大業務。
--業務發展--
【圖1】--雅生活上市前的物管版圖
雅生活成立1990年代,管理雅居樂集團開發的絕大部分物業,並引入香港式的物業管理模式,2015年除管理管理雅居樂集團的物業外,亦管理獨立第三方的物業。
到2017,雅生活收購了綠地物業,並引入綠地控股作為戰略股東,依靠雅居樂集團及綠地控股這兩間在中國有一定規模的物業發展商,提供了一定的生意,並以「雅居樂物業」和「綠地物業」兩大品牌經營。
到近年,進一步收購數家區域性龍頭物業管理企業,令業務進一步擴大。
--業務3大類別--
【圖2】--雅生活主要業務
雅生活的主要業務,可分為3大類:「物業管理服務」、「外延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當中以物業管理服務為最大貢獻部分。
物業管理服務。雅生活為物業開發商、業主、住戶,以及其他物業管理公司,提供一系列物業管理服務,其中包括為中高端住宅物業,以及非住宅物業(包括商用物業、寫字樓、多用途綜合體等),提供保安、清潔、綠化及園藝、維修及保養等服務。亦為地方性物業管理公司,提供顧問諮詢服務。
雅生活主要按照包乾制,收取物業管理服務的管理費,即是收取一個費用,經營盈虧均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與業主無關。
外延增值服務。提供房地產全面的服務,包括銷售場物業管理服務、其他延伸的增值服務,如物業營銷代理、房屋檢驗等。
社區增值服務。向業主及住戶提供增值服務,包括家政、房屋及商舖經紀、智能家居服務、社區旅遊代理,以及運用線下物業管理服務,及線上服務平台的其他服務。
--行業分析--
在中國,物業管理費收費模式包括兩類:包乾制與酬金制,前者較為普遍,特別是對於住宅物業而言。在非住宅物業類別,逐漸開始採用酬金制,使業主更深入地參與其物業管理,且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亦受到更加密切的監督。
近年,隨著中國不斷城市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物管行業所管理的物業面積,正快速增長。根據調查機構中指院的資料,物管行業的百強企業,管理物業的總面積,每年都以1、2成的速度增長。
當中的住宅物業,仍佔最大比例,但物業管理公司追求管理物業類型的多元化,這是行業的情況。
過往,中國對物業管理的概念並不多,但隨著城市化,同時更多屋苑、大廈類的物業,加上人民對生活質素追求的提高,都令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快速。
行業的優點是持續性,當物業管理公司取得某大廈的合約時,這生意就會一直持續,除非該公司做得不好,否則居民就會不斷支付費用,對企業來說,絕對是持續而穩定的現金流。另外,若該企業獲取物業的數目,長遠能保持增加,這就是更有利的情況,雅生活的背景因素,正影響這企業長遠的發展。
--背景因素--
雅生活由雅居樂集團分柝,現時雅居樂集團仍是雅生活的大股東,持股50%以上,過往雅居樂集團不斷提供旗下的物業予雅生活管理,到近年,雅生活則主動開拓其他市場。
這裡簡介一下雅居樂集團,這是中一家以中高端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商,除主打住宅物業發展外,亦從事環保、建設及酒店等產業。雅居樂集團本身擁有一定的規模,每年的營業額超過500億人民幣,同時有一定的品牌,由於有這背景因素,令雅生活擁有管理的物業不斷增長,而且憑這背景而增長。
另外,由於雅居樂集團本身行中高端路線,因此雅生活所提供的物業管理質素,都行中高端路線,以中國平均的物業管理收費計,雅生活比平均數高1、2成。隨著近年發展的物業趨向較高端化,市民對物業管理的質素要求都有所提高,相信以較高端定位會較有利。
2017年,雅生活與綠地控股建立了戰略聯盟,其後收購了綠地物業,而綠地控股成為雅生活的第二大股東(綠地控股是一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業務有地產、能源、金融、酒店等,每年營業額過千億)。這策略令雅生活擴展了物管的版圖,同時這個背景因素,很大機會令往後有持續性的生意。
--競爭優勢--
正正由於背靠雅居樂集團,以及綠地控股兩大主要股東,這企業無論在規模上、品牌上、持續的生意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由於這兩間企業都有房地產業務,當不斷建成物業時,就需要物業管理,很大機會就會為雅生活提供生意。
雖然這兩間企業,並不是必然提供物管生意給雅生活,但憑著上述所講的背景因素,加上雅生活已建立了品牌,相信這兩間企業都會保持旗下物業在物管上,服務及品牌的統一性,因此,雅生活不斷獲得這兩間企業的生意,都是合理的事。
另外,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企業化發展的時期不算很長,雅生活算是較早期走進行業的企業,因此有一定的經驗及品牌,同時行中高端路線,這都是較有優勢的因素。加上企業有一定的規模、資源,在管理上更能標準化及專業化。
隨著中國人的生活質素提高,要求亦有所提高,雅生活推出更多延伸的服務,例如「管家服務」、「全方位服務」等概念,滿足住戶日常生活中多方面的需求。
--財務數據理想--
從上述的財務數據可見,雅生活的賺錢能力不錯,同時增長處於高水平,這是由於近年不斷進行收購,令業務不斷擴展,但正常情況下,這企業增長雖不差,但不會如過往般爆炸性增長。
由於上市前後的股構結構不同,因此ROE出現了較大的下跌,而過往的代表性亦不大。ROE慢慢會回到較能反映到企業真實情況的水平。
毛利率處增長水平,這是由於業務的規模效益,令人工佔比的成本有所減少,這亦是雅生活在規模上的優勢,反映賺錢能力比行業較好。
另外,這企業的負債不高,比一般內房股理想得多,因為中國不少房地產商的負債,都處於過高水平,但雅生活就穩健得多,負債水平健康,加上業務十分穩定,都反映這企業擁有投資價值。
現金流強勁是這企業另一優點,業務穩定、收現金能力強、業務持續性,從這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就能見到這企業的現金流相當好,保持理想的正數。
--發展前景--
中國的城鎮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的主要增長原動力,而雅生活近年積極進行併購活動,帶動業務不斷增長,相信管理層仍有野心,這企業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力。
雅生活表示,將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及市場份額,通過尋求戰略投資、收購及聯盟機遇,拓展物業管理服務組合。
另外,中國政府已發佈指導性意見,以加強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的標準化,相信長遠對較有規模,以及較高端的物管企業有利。種種因素,都反映雅生活發展仍然正面。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雅生活無論在業務本質、規模、品牌、財務數據、前景,都是理想的,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加上這企業的背景因素,以及行業的發展,相信這企業的前景不差,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整體來說,相信雅生活長遠能保持中速增長,長遠發展正面,只要股價不是在熱炒的時期,投資者都可考慮這股。
由於盈利變化較大,投資者要以較合理的盈利去計算(股票班有詳細講述)。現時這股大約處合理區的中上部,由於行業及企業仍處發展階段,因此投資者宜長線持有,慢慢等更佳的收成。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統一超股東結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