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venting Workers for the Post-COVID Economy
The nation’s economic recovery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will hinge ( ) to some extent ( ) on how quickly show managers can become electricians ( ), whether taxi drivers can become plumbers ( ), and how many cooks can manage software for a bank.
This is likely to prove especially problematic for millions of low-paid workers in service industries like retailing ( ), hospitality ( ), building maintenance and transportation, which may be permanently impaired ( ) or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What will janitors ( ) do if fewer people work in offices? What will waiters do if the urban restaurant ecosystem never recovers its density ( )?
Their prognosis ( ) is bleak ( ). Marcela Escobari, an economist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rns that even if the economy adds jobs as the coronavirus risk fades ( ), “the rebound won’t help the people that have been hurt the most.”
Looking back over 16 years of data, Escobari finds that workers in the occupations ( ) most heavily hit since the spring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reinventing themselves. Taxi drivers, dancers and front-desk clerks have poor track records moving to jobs as, say, registered nurses, pipe layers or instrumentation technicians.
COVID is abruptly ( ) taking out a swath ( ) of jobs that were thought to be comparatively ( ) resilient ( ), in services that require personal contact with customers. And the jolt ( ) has landed squarely on workers with little or no education beyond high school, toiling ( ) in the low-wage service economy.
“The damage to the economy and particularly to workers will probably be longer lasting than we think it is going to be,” said Peter Beard, senior vice president at the Greater Houston Partnership,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up.
What’s more, he said, COVID will intensify underlying ( ) dynamics ( ) that were already transforming ( ) the workplace. Automation ( ), for one, will most likely accelerate ( ) as employers seek to protect their businesses from future pandemics
The challenge is not insurmountable ( ). Yet despite scattered ( ) success stories, moving millions of workers into new occupations remains an enormous ( ) challenge.
“We need a New Deal ( ) for skills,” said Amit Sevak, president of Revature, a company that hires workers, trains them to use digital tools and helps place them in jobs. “President Roosevelt deployed ( ) the massive number of workers unemployed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on projects that created many of the dams ( ) and roads and bridges we have. We need something like that.”
勞工轉型以因應後疫情時代經濟
美國經濟能否從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復甦,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表演經理們要多久才能變成電工,計程車司機能否化身為水管工,以及有多少廚師能替銀行管理軟體。
這對零售業、餐旅業、建築維修和運輸業等服務業數百萬低薪工人來說,問題恐怕特別大。這些行業可能受到永久性損害或發生根本性改變。若辦公室裡人變少了,工友要做什麼呢?若都市餐廳生態系統繁盛不再,服務生又該如何?
他們的前景是黯淡的。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Marcela Escobari警告說,即使就業機會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風險消退而增加,「經濟反彈也幫不了那些受創最重的人」。
Escobari檢視16年來的數據發現,今春以來受衝擊最大的一些職業,勞工將很難自我改造。計程車司機、舞者和櫃檯人員轉行從事護理師、舖管工或儀器技工等工作者十分有限。
新型冠狀病毒突然帶走了一大批原本被認為較不容易永久消失的工作,即需與客戶面對面接觸的服務工作。這一衝擊直接打擊到那些僅受過高中教育、在低薪服務經濟區塊中掙扎的勞工。
經濟發展組織大休士頓商會資深副總裁Peter Beard表示:「經濟、尤其是勞工們受害的時間,可能比我們預期的還要更長。」
他說,更重要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強化已經在改變職場的潛在動力,自動化即為一例,由於雇主力求讓自己的企業未來不受大疫情影響,自動化極可能加速。
這項挑戰並非不能克服。然而,儘管有少數成功的例子,讓數百萬勞工轉業仍是巨大的挑戰。
雇用勞工後培訓他們使用數位工具,並幫他們找到工作的Revature公司總裁Amit Sevak說:「我們需要一項針對職業技能的新政。小羅斯福總統大蕭條時期把大量失業勞工投入工程計畫,興建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水壩、道路與橋樑。我們需要這樣的東西。」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家教班 #商用英文
#國立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師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dDQYJqjdnL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經濟發展 例子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謬誤與真相”有專章討論外援第三世界國家的問題。
“第三世界”一詞源自於冷戰。當時全球勢力版圖畫分,以美國、蘇聯為首,分別形成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兩大集團。有些國家沒有特別親近美國或蘇聯,就稱為第三世界國家。
不過作者講的第三世界國家,不是政治上的畫分,而是在全球經濟中的後段半國家,也就是窮國,是一種經濟上的說法。
很多人以為,針對窮國,只要給予金錢上的援助,就可以幫助他們脫離困境。
而支持這個做法的實例,往往就是二戰後協助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畫。
問題在於,經濟發展的條件中,人民該有的知識與文化,在歐洲本來已經存在。援助的金錢,就是幫助他們重建實體環境。把基礎設施再建立起來,他們就可以走上恢復的道路。
窮國的問題在於,其人民與制度,缺乏有利經濟發展的知識與文化。透過外援,把實體環境建得再好,當地人也無法發揮作用。
書中以世界銀行在坦尚尼亞出資新建的現代化製鞋廠後來的悲慘成果做為例子。
這些窮國當中,也幾乎找不到政治清明的例子。貪腐橫行才是常態。
外援其實是一個低效能的援助方式,但其存在,滿足了資金轉移者,與資金收受者的利益。
以為給錢就能把問題處理掉,也反應一種”物質財富至關重要”的態度。
其實,可以產生物質財富的條件才是真正的重點。
有利經濟發展的知識、技術、文化與制度,是否已經存在這個國家的體制與國民之中,才是它是否會建立起物質財富的核心要點。
對一個根本不具上列條件的國家,捐輸大量金錢,就像灑一桶水在熱得發燙的沙漠表土一樣。水跟財富,很快就會蒸發了。
把那個地方變成一個可以耕種經濟果實的沃土,才是重點。
而這,不是給錢就能立竿見影,迅速處理的問題。
這本書還有關於美國大學校方如何考慮收入與支出。其中的利益團體運作的思維。看了會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總結來說,對於想要瞭解真正狀況,不想在經濟觀念方面被誤導的朋友,“謬誤與真相”是一本值得的讀物。
經濟發展 例子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口、經濟還是政治體制?奧運獎牌數量的跨國政治社會學】
如果體育人才與人口數成正比,奧運獎牌數將是人口大國的天下,雖然人口確實與獎牌表現有統計正相關,但影響力相對偏小,印度的弱勢是明顯的例子。
那會是是經濟發展、民主、或是公民社會參與影響運動選手表現的進展嗎?在這兩年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後,我們可以來看看各國奧運獎牌的表現,跟國家的哪些特性有關:
---
支持關鍵,同時體驗優質無廣告服務:https://bit.ly/3fKivGr
#政治 #社會學 #社會指標 #奧運 #奧運獎牌 巷仔口社會學
經濟發展 例子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dDQYJqjdnL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施政報告》提出從3方面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是重點之一,有人質疑這是「政治任務」、「貼錢」為他人作嫁衣裳,然而只要理解大灣區五大機場客貨運發展格局,以及很多內地人搭飛機出行的習慣,當可看到港珠機場合作有高度互補性,對香港有很多實質好處,太多政治糾結,只會妨礙認清互惠共贏大局。大灣區融合,不同城市既合作復競爭,廣州深圳均在致力提升航空樞紐角色,香港需要比別人看得更遠,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可享發展決策權,有助加強香港在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主導權;當然,在商言商,機管局亦要盡力爭取有利的入股投資條件,以及妥善處理融資安排。
蘋果頭條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本周二(1日)接受資深傳媒人梁家權錄影訪問時提到,因為「港版國安法」落實,才會向左報提告誹謗。他又認為年輕人移民理所當然,不應干預別人離開香港的自由,但自己不會離開香港,在這裏的得着遠比犧牲多,「(香港)突然有事點可以走呢?」梁家權今午在Facebook透露,本來提議周四(3日)才拍攝訪問,但黎說周三(2日)要去警署報到,怕今日未必做到錄影,果然一語成讖。梁感慨指「失去自由,他似早有預感?」並上載以「自由推銷員」為題的黎智英訪問。黎在片段中指,自己89年因為六四開始與政治沾邊,當時40歲又「搵到錢」,如果做傳媒等於傳送資訊,資訊即是自由,「咁後生如果可以投身(傳媒)事業係好有意義」。
東方正論
繼8‧10遭警方國安處拘捕,繼而被上手銬遊街示眾後,壹傳媒黎智英再次落得「鎖孖葉」鋃鐺繫獄的折墮下場。他及兩名壹傳媒高層被控欺詐在西九龍法院提堂,控方以黎智英有潛逃風險為由反對其保釋申請,獲總裁判官接納,隨即將他押解至荔枝角收押所羈留,若其後申請保釋再度被拒,大漢奸便鐵定要在收押所度過聖誕節及農曆新年,「不怕坐牢,最怕洗廁所」終於一語成讖。黎智英及兩名集團高層遭警方通宵扣查後,昨日早上由警車押往提堂,負責審理案件的總裁判官為國安法指定法官,已隱然意味大漢奸再難得到保護傘護航。
星島社論
一直以「壞孩子」形象出現的泛民激進政客許智峯,有九項控罪在身正候審訊,昨突在丹麥「宣布流亡」,這話說得堂而皇之,實質是棄保潛逃,躲避刑責。他還聲稱會繼續發聲,拉闊香港的國際戰線,但可以預見,他將與一眾「流亡手足」一樣,利用價值迅速消失,逐漸湮沒於人海,他多年來靠破壞性言行贏得的政治籌碼,亦一鋪清袋。許智峯在激進狂潮中升沉,只是眾多例子之一,近日被判囚的黃之鋒與周庭、遠走英美的羅冠聰與梁頌恆,皆同一命運,他們逾越法律與政治底線,為抬高自己把香港推向動亂,但貪勝忘形,終於全盤落索。許智峯在政壇上位之路,如其說是敢作敢為、勇字當頭,不如說是另一種機會主義計算,深懂政圈鑽營之術。
經濟社評
疫情重創環球航空業,香港機場建設沒有因此減慢,反而加大發展力度,致力打造新引擎,以及集多功能服務於一身的航天城,強化香港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又藉大灣區機遇,提升本港在疫後和未來的經濟競爭力。機管局未來10年1,800億元藍圖,包括斥資逾400億元發展機場城市工程,興建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連接航天城、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赤鱲角機場,並伸延至東涌市中心。機管局同時會投資5G基建,客運大樓引入巡邏機械人,並設自助保安閘口和自助登機閘口,為旅客帶來全新體驗。機管局在航空業低迷時加速大興土木,皆因疫情的影響只是短暫,當局着眼如何提升未來競爭力,確保本港能領先周邊地區,而機場是通往世界和大灣區的雙門戶,也是推動未來經濟發展的引擎。
經濟發展 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一些冷戰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因為意識型態不同,相互對抗長達半個世紀。最後西方資本主義壓過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在1991年解體,美國也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可以說我們今天世界的樣貌也是冷戰過後的結果。
中共領導的中國去年70年週年,比我們正統的中華民國還少38年。重點是現在的中國就是靠冷戰的時候,在蘇聯和美國之間遊走,最後在美國聯中抗蘇的策略下,因為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挹注還有自身的經濟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蘇聯垮台後中國就成為共產主義的代表,但是西方當時就有,到底是要跟中國交往還是圍堵,要和緩還是強硬的討論,後來很明顯西方是採取以經濟發展帶動中國民主和自由的做法,結果如何?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狀況。
中國現在變成全面控制的超極權社會,還用科技向外輸出治理模式,其實什麼天網監控、人臉辨識、大數據分析整合、機器學習還不是都跟歐美學的。所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7月25號的演說才會這麼受到大家關注,在經濟改革無法帶來政治改革的同時,就像過去冷戰時期,他再次點名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人喔,說他過去在冷戰期間的軍隊記錄告訴他,共產黨人總是在撒謊。還把雷根20世紀80年代對蘇聯「信任但要驗證」的口號改了一下,說對付今日極權的北京得要「不信任且要驗證」才行。
這幾乎就是顛覆了70年代尼克森跟中國接觸還有中國會改變的理論,可是現在如果美中要走上新冷戰這條路有難度,特別在經濟發展上已經水乳交融。以華為當作例子,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在美中科技冷戰的最前線。要知道在19年前,華為剛開始到德國法蘭克福郊區和英國小鎮設立歐洲銷售辦事處的時候,還只是眾多來競標建設電信網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到了今天華為就是中國崛起的代表。
雖然美國從2018年開始以各種法律強力防堵華為,它在2019年銷售額還是有1230億美元。因為華為過去利用價格優勢搶攻市佔率,在市場已經幾乎是無法取代的存在,全球190幾國有170國都用華為的產品跟設備。但是在美國遊說各國封殺華為後,本來許多國家還在觀望,現在都慢慢選擇站在美國這邊。像是英國7月14日宣佈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現有華為產品2027年前全面拆除。這代表由英美澳紐加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僅剩加拿大未宣佈禁用華為。不屬「五眼聯盟」的法國也在22日宣佈不續購華為設備,間接在2028年前讓華為退出該國5G市場。
而華為也把自己比喻為70年代的日本企業東芝。當時東芝專攻半導體和晶片領域,後來就開始面對美國強勢的攻擊。某一方面這種說法沒錯,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差很多。東芝當初是因為對美國禁運對象蘇聯出口技術先進的設備,華為也有孟晚舟違反伊朗禁令的事件。但是跟華為不一樣的是,沒有人指責東芝剽竊技術,違反智慧財產權,而且當時日本的經濟體制與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日本的企業是建構在自由經濟的基礎之上,國家的介入不是很深,但中國則是國家資本主義。
華為風暴不是單純的貿易戰、科技戰,背後有美中兩大陣營政治體制之爭。從華為的崛起也看得出西方對於如何看待中國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態度,而國際政治不是數人頭的,面對極權專制的中國,開放的社會要有連貫的戰略,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還是有很多人受不了中國市場的誘惑。這個世界會因為新冷戰就發展出一個新的貿易架構或體系嗎?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經濟發展 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國在21號突然表示中國在休士頓的總領事館,是中國在美國的間諜中心,下令72小時內關閉。但是這麼嚴重的事情,到截稿錄影為止中國方面卻竟然沒什麼巨大的反應?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到底在想什麼?
關領事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領事館還是跟大使館不一樣嘛。原本中國在美國就有五個總領事館負責當地的外交業務。說不定中國政府覺得沒差,關掉一個還有四個,大使館也還在。不過一反常態的是習近平對這件事完全沒有表態耶。
美國公佈給中國關閉領事館的72小時的這段期間,習近平剛好在東北的吉林訪問。基本上就是考察疫情跟經濟發展啦。然後我看那個新華網,就是官媒嘛。說習近平在吉林發表了五句話,是「生動簡潔,含意極其深刻」。其中一個就是「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而且不只是他沒發表立場。他底下的人雖然都有跳出來吠,但是罵的力道比其他事情都小很多,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為。
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有三位,其中一個趙立堅到現在都還沒說什麼話。汪文斌就是在那邊說:這是美方單方面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華春瑩是連發五篇推特說,這是美國對中國空前升級的政治壓迫啦要求美國撤回其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定會作出反制措施,反制措施就是中國也是給72個小時,要求關閉美國在成都的領事館。
不過美國光是今年就對中國推出了一大堆制裁措施,我們都做了幾集節目在講,中國是一直挨打到現在才終於出一招。被揍了十拳才回踢一腳,令人覺得很不尋常。有一個說法是中共自己內部高層的政局不是很穩定,可能有一些權力鬥爭在暗潮洶湧。所以沒空管外交的事情。大家現在是在猜李克強想把習近平拉下來。之前習近平曾消失一整個月,從6月22號他跟跟歐洲理事會視訊會議之後,一直到7月21在北京主持企業家座談會人才出現。也有一些東亞研究學者的分析認為有許多跡象顯示兩人不和,但是當然無法跟本人求證。
兩人不和的跡象在年初就有出現,因為疫情的關係武漢在1月23號封城後,中國政府在組成了「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一般來說這種領導人通通都會掛習近平的名字,但是這次習近平硬是要李克強接。就讓人覺得哇是要他背黑鍋吧?而且這次長江沿岸淹水淹到爆,習近平也是沒什麼作為,自己跑到東北根本沒啥災情的吉林視察。
還有一些別的例子。最近李克強開始有一些發言,感覺都好像是在攻擊習近平的政策,習近平也有默默在反擊,可以看出來是真的感情不好啦。像是習近平一直都說,中國要全面脫貧,然後官方給出來的各種數據都是,政府扶貧的工作成效超好啦,貧困人口越來越少啦。有個數據是說2019年末全中國的貧困人口只剩下五百多萬人。
但是李克強在5月底的總理記者會上,就說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幣,還提到「地攤經濟」來振興經濟。這種唱衰的說法很明顯就是在偷酸自己老闆。李克強一說完這個1000元發言之後,習近平馬上就刊文說,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歐,而且成效比預期的還好,國際社會大家都說讚。然後地攤經濟也是被官媒一面倒的批評。他們之間的衝突真的是很明顯,可能真的沒空理美國在搞什麼動作啦。
也有另外一派認為,說不定中國在等美國總統大選選完,看看到底是川普還是拜登會當選,然後到時候再來決定是要強硬還是要妥協,反正川普又不一定會連任,起衝突只會讓川普的民族主義牌打的更順手。
總之,現在美中關係越來越緊張,感覺離冷戰的好像越來越接近。到底最後會不會演變成當初美蘇兩國的情勢,除了要看雙方到底會誰先退讓之外。美國究竟是川普還是拜登會當選,以及習近平與李克強之間的矛盾最後會如何解決,都是會影響局勢的重大關鍵。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