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歪哲學導讀專文
做哲學相關影片5年了,時常被問入門哲學的書單,我一律都先推薦威爾杜蘭的《哲學的故事》。這次有幸受到 Readmoo讀墨電子書與 引書店邀請參與「數位閱讀推廣計畫」,讓我有機會再次翻閱本書,並撰寫一篇入門推薦文。《哲學的故事》出版於1926年,距今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但是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讀者翻閱此書必然會感到書中的思想依然十分啟發人心。同時,《哲學的故事》也可以說是跟上了20世紀「知識普及熱」的潮流之一,英國作家H. G. Wells 在1920年出了《世界史綱》,而大眾史學作家房龍在1921年出了《人類的故事》開啟歷史普及的先鋒,從此以後,歷史學家寫書都必須寫的跟他們一樣有趣才行。同樣的,《哲學的故事》於1926年出版後與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於1945年出版後, 哲學史都必須寫的跟他們一樣有趣才能抓住讀者目光!
這本書的優點是寫作佈局上面面俱到,在介紹每一位哲學家時,都會介紹時代背景、生平經歷、重要思想、最後給予作者自己的批評,讓讀者不是盡信一家之言,而能夠保持批判的心態公允對待每個思想家。由於當今市面上的哲普書籍已經琳瑯滿目,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做出差異,引入一些當代時事或是台灣社會脈絡來做導讀、刺激思考,希望讀者能進一步閱讀文章裡的書單。 還有,本書裡談到的20世紀哲學家,其實有些已經很少被當今的哲學界研究,而更多是在其他領域大放異彩,如杜威對教育學界更重要, 克羅齊對歷史學界更重要,威廉·詹姆士對心理學界更重要。因此,考量到篇幅關係,我只挑選五位我認為非常值得認識的哲學家做介紹,分別是柏拉圖、 斯賓諾莎、康德、叔本華、尼采。
✏️完整文章:
https://readmoo.com/campaign/2021/6/inevitable/05
🎉活動:在 6/30前只要註冊且登入,就能拿到一組領書序號,從六本書免費領一本:
《台灣擴充:吳叡人談自由民主》
《台灣擴充:吳啓禎談經濟轉型》
《台灣擴充:鄭麗君談文化治理》
《經典解析:唐鳳談數位公民》
《主題薦書:楊斯棓談未來閱讀》
《主題薦書:超級歪談哲學之旅》
同時也有17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洛桑管理學院公布全球數位競爭力排名,台灣今年排名躍升第八,首度擠進前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天表示,主要是3大指標名次都有進步,尤其在「科技」面向,更排行全球第2。這個指標排名充分顯示,台灣未來在數位轉型或國際競爭上有這著非常好的局勢。至於基本工資是否該調漲,他回應今年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6%,經濟果實...
經濟轉型台灣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MT 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理論核心:擁有發行主權貨幣能力的國家,可以將財政赤字無限制增加,以達到充分就業與打造全社會福利的終極目標,正由現今的美國政府具體實踐。
...
如今各國中央銀行、以及 MMT 經濟學家們探討的焦點,已經是尋找「政府財政赤字上限」,以及如何在通貨膨脹出現之前,採行有效的回收機制等嶄新的議題。傳統財政學將稅收作為政府舉債上限的依據,但是在 MMT 學者的論述,徵稅卻是讓原本沒有價值的鈔票(貨幣)產生價值的工具,而政府舉債的限制,則在經濟體的核心資源:科技、勞工土地工廠等生產要素的數量與質量,觸發通貨膨脹的不在貨幣與赤字的數量,而在上述核心資源是否已經全數運轉。』
核心資源全數運轉... 那有考慮到環境負擔這件事嗎?
經濟轉型台灣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面配合防疫,綠色紓困促進經濟轉型】
台灣環境NGO對新型冠狀/武漢病毒(2019-nCoV)疫情〈聯合聲明〉
全球正遭受新型冠狀/武漢病毒(2019-nCoV)的嚴重威脅,每一天,世界各地都傳來驚人的確診和死亡人數。所幸,台灣在政府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至今尚未讓疫情失控,在此要深深感謝在第一線抗疫防疫,承受風險的人們,並祝福所有前線工作者平安健康!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將持續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做好組織內部的防疫和個人健康管理,減少醫療負擔。勤洗手、不出國、不前往人潮聚集地方,同時,我們已盡可能利用線上取代實體會議,延後或取消演講等聚會活動,以降低風險。但也要籲請政府 #公布有關各種管制人身自由的防疫措施,應 #確保民主程序。
由於政府、企業各部門仍在運轉,環境團體仍將堅守岡位,持續扮演倡議和監督的角色,為全體國人及在疫情前線工作的人們,守護我們唯一無法可代的家園。
這次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但由於工業生產和交通旅運的急凍,全球碳排放預估將減少5%以上,空氣與環境品質也大幅改善,凸顯了全球經濟和生活模式高度仰賴高碳、高污染的能源,而且極為脆弱。可以預見,待疫情過去後,這樣的模式仍將持續為全人類帶來氣候變遷的威脅,面對未來新病毒威脅,同樣脆弱不堪,因此,這是反思和檢討的機會。
另一方面,疫情更加凸顯了人類毀壞侵入自然體系,造成野生動物浩劫,導致人畜共通病毒一再發生,如果不改變當前利用自然資源的方式,將持續面臨同樣的悲劇。
疫情對於台灣經濟已經造成衝擊,而且極可能繼續擴大,對於目前政府已經提出紓困計畫,扶助受創的觀光、旅遊、餐飲等小資本業者,對受雇者的直接補貼等救急性的政策,值得肯定。但是,我們要提醒紓困方案必然同時解決基本的收入、就業與環境的永續,如果有投資型或對製造業的紓困計畫,就必需考量「#綠色紓困」與「#公正轉型」的精神,以促進台灣低碳經濟的成長。
同時,這次的疫情,正在導致油價下跌,我們要呼籲,台灣不應完全反映國際油價下跌進行降價,因為使用石油從未反應真實成本,台灣應將油價下跌後之價差,#成立基金,#投資面向未來的低碳產業。且更因趁著低油價時,#推動化石燃料補貼改革,不再以政府預算鼓勵汽柴油與電力的耗費,這亦才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或許,這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面對氣候危機下的產業佈局。
期待藉由紓困的投資,讓台灣的經濟更有韌性,積極打造在地型的經濟,創造有尊嚴的工作,更能面對氣候危機所帶來的經濟和生命、健康等威脅。
再次感謝第一線的防疫人員的辛勞與承受風險。
祝福台灣和全球各地,透過各自努力和彼此協力,可以盡早脫離疫情的威脅。
--
聯合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循環台灣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社團法人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350.org、美濃愛鄉協進會等二十一個台灣在地公民團體(增加中)
經濟轉型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洛桑管理學院公布全球數位競爭力排名,台灣今年排名躍升第八,首度擠進前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天表示,主要是3大指標名次都有進步,尤其在「科技」面向,更排行全球第2。這個指標排名充分顯示,台灣未來在數位轉型或國際競爭上有這著非常好的局勢。至於基本工資是否該調漲,他回應今年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6%,經濟果實應該全民共享,尤其是基層勞工。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709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UDw82T4lno/hqdefault.jpg)
經濟轉型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連鎖經營大突破:打造新零售時代獲利模式」介紹
訪問作者:陳其華
內容簡介:
認清疫後新經濟型態,善用OMO數據賦能
擁有一線實戰經驗,連鎖品牌經營顧問陳其華教你──
「連」結顧客、「鎖」住管理!
為什麼每年連鎖加盟展中,有一半左右的品牌不到三年就消失?
為什麼待遇條件好,環境也不錯,連鎖管理人才一直留不住呢?
行動科技成熟,電商一枝獨秀,連鎖業者跟不上就等著被淘汰?
餐飲外送平台抽成不低,是否該合作?會不會影響品牌的價值?
代理商不想被原廠掐著脖子走,想成立自有品牌,該怎麼轉型?
面對新經濟環境的到來,
零售、餐飲及服務型連鎖業者更須運用數位科技、虛實整合,
才能彈性應變,進而持續獲利!
許多人羨慕當老闆、當主管,開一間店不夠,最好還可以從北到南坐擁多家店面;然而,經營的殘酷考驗,走過的人有如九死一生,甚至在數位轉型和海外拓展的浪潮下死不瞑目。
其實大多數成功的連鎖事業,都不是靠複雜的理論來經營。
作者多年來擔任連鎖品牌企業內訓與輔導顧問,擁有豐富的一線實戰經驗,最懂連鎖事業的管理重點及如何避開地雷。本書提供連鎖事業的市場經營思維與街頭智慧,以及輔導連鎖事業時的思考邏輯與分析觀點,協助經營者緊盯核心關鍵元素,掌握彼此關聯,自然能夠以簡馭繁,打造優良企業。
※連鎖品牌經營力:
【顧客】打造顧客價值認同,讓企業長期獲利
【品牌】顧客從產品價值到品牌精神的信任
【團隊】招聘好人才,建構分工的區域指導與管控機制
【連鎖】整合營運總部與第一線門市,發揮規模效益
【利潤】從賺「機會財」進化到「管理財」,建構品牌的護城河
作者簡介: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
●台北市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副理事長、經濟部數個部會輔導顧問與專家委員
●《好市多會員生活雜誌》與《流通快訊雜誌》長期專欄作家
●客戶代表有:家樂福、台灣麥肯錫、台灣太古汽車、台灣NEC、大聯大、台灣房屋、東元電機、LG、YAMAHA、SUM、淞運泰、世豪通運、拉亞漢堡、喬治派克、兔子兔子、霸味薑母鴨等。亞太地區有:馬來西亞 Hunza集團與萬家濟、北京餐飲連鎖總裁班、上海復旦大學、海南三湘人家等。
●在中小企業的產業營運實務上,擁有多年第一線與高階實戰經驗。歷任企劃、會計、資訊、管理部主管、專案經理、支援部經理、門市經理、業務副總與總經理等職位。
●主要協助連鎖品牌總部經營者,解決經營上有關連鎖品牌策略、獲利模式、事業擴張、管理體質與團隊培訓等議題。培訓與輔導範圍涵蓋台灣、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無論服務連鎖、餐飲連鎖或零售連鎖等領域都有實戰經驗與輔導經驗。著有《跟連鎖經營顧問學開店創業:從創業實戰到成立連鎖品牌總部的經營管理學》《品牌成長的7道修煉:打破停滯×逆境轉型×獲利突破,成功布局未來》。
●官網【連鎖品牌競爭力】www.consultant5366.com/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y1m-Gdp5ks/hqdefault.jpg)
經濟轉型台灣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9/28)】
#亞洲矽谷工程與招商
「亞洲·矽谷計畫」是執政黨當前的重大國家發展政策,也是鄭文燦市長每年都會向市民報告的政大市政主軸之一,但最基本的建設,位於青埔的創新研發中心統包工程卻七度流標,於是拆開重新招標,先招設計標,雖然案子以航空城公司負責,但面對工程進度延宕,遑論是招商進度?經發局亞洲矽谷計畫的未來有何想法?
局長說明,台灣的產業對於現代化的科技聚落是有需求的,但規劃、執行難度高,加上近年營建成本上升,都是延宕原因。經費部分,原預算40億的工程經費,在追加預算方面都要經議會審議。
招商方面,施政報告中列出有七百萬的經費,花在了國內與國外的招商業務,智翔也不希望這些預算花下去,卻只能一再以MOU打腫臉充胖子,今天聽到經發局長解釋這筆預算的招商不僅用於亞洲矽谷與航空城計畫,那就再請會後提出整理報告,詳細說明招商的狀況為何。
#高雄亞洲新灣區對桃園亞洲矽谷的影響
關心完亞洲矽谷當下的難題,其次是政策願景的大餅被分食的擔憂,身為桃園的代議士,看到近來中央層級屢次對高雄新灣區發展的宣示,決定挹注大筆預算協助發展,加上中華電信等廠商進駐欲發展5G產業,都不由得對進度緩慢,且產業發展重疊的亞洲矽谷捏把冷汗。
面對中央宣示挹注110億發展高雄亞洲新灣區,經發局長雖說雞蛋不會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智翔擔憂的是產業的需求面、地域性、資源分配等考量,同一家企業若要投資5G產業,勢必會在亞洲新灣區與亞洲矽谷中去評估抉擇。
若亞洲矽谷與亞洲新灣區面臨不可避免的競爭,未來在發展上,有沒有轉型的可能?局長則重申,產業鏈的移轉不是一蹴可幾,仍對桃園亞洲矽谷的發展有信心,智翔只能再次提醒,國家資源有限,在國家重大發展的路徑上,面對產業發展相同的對手,亞洲矽谷的建設實在沒有本錢一拖再拖,即使一再延宕,也要及早準備轉型備案,否則亞洲矽谷終淪為南柯一夢。
#桃園囤房稅是否重啟提案修正
近來的熱門議題,為台南市政府終於願意提案修正房屋稅,採分級課徵,一改過去統一對非自用住宅以最低1.5%課徵,預計修正為持有5戶以下,每戶按2.4%課徵;6戶以上,每戶按3.6%課徵。
討論問題前,我們再檢視一項事實數據,根據經濟日報最新的六都空屋率排行,台南13.8%、桃園13.29%,分佔六都前兩名。過去地方稅務局也曾表態,以桃園非自住房屋多屋族(4戶以上)非自住僅有17,640戶(比率為1.68%)為由,稱囤房現象不明顯。
但智翔認為,多屋族的比例不應作為囤房現象的唯一依據,否則就跟空屋率兜不起來,數據並陳的結果顯示,多屋族比例不高,卻可能擁有大量的非自住空屋,針對真正的囤房大戶來修正分級稅率,也是智翔與時代力量一直以來的主張。
智翔在此除了建議地方稅務局,在檢視囤房問題時應在參考更多客觀資訊外,也能再次討論是否針對囤房大戶來修正房屋稅率,將現行的非自住2.4%改採分級課徵,當然戶數、%數要提高多少可以再討論;同時智翔也再次主張,對出租者課以輕稅,且積極售屋的建商可給予寬限期,希望能藉由這次台南市政府的積極作為,也帶動桃園再次省思居住正義的問題。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xSS-LEyY9bE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SS-LEyY9b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QTeOra7QNhnrquQNZBo2SIj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