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直靠大陸在養
1
大陸海關宣布暫停台灣釋迦跟蓮霧進口。
問題還是老問題,就是,你怎麼老是出現害蟲。
大陸忍也忍夠久了。
於今就沒有理由再忍,就放開手公事公辦了。
鳳梨釋迦蓮霧,難道不正演示了,台灣其實一直靠大陸的善意在活?
2
消息一出,台灣立刻炸了鍋。
一票人火速開始表演。
我想,民進黨的回應,當然就是套路。
第一招是甩鍋大陸,說這是”中國”惡意打壓。
第二招是激發悲情,要台灣人一致對抗大陸。
第三招是告洋狀。
第四招是拿百姓血汗錢,為失去的大陸市場買單。
民進黨可以套路,但是最終,水果的下場,也可能預告了台灣的下場。
3
果然,民進黨立刻高聲”譴責”,說台灣農產品享譽國際。
”中國片面以不符國際規範的做法打壓”,還要"中國”不要傷害兩岸貿易跟人民情感。
其實,光是稱大陸為"中國”,或是像綠委陳亭妃說大陸是"敵國”,又或是蔡英文稱為的"鄰國",就足以傷盡兩岸感情了。
喔不,民進黨心理,哪還有兩岸?
只有兩國。
鄰國跟敵國。
蔡英文唱的調,跟民進黨差不多。也都舉出2月鳳梨被停的例子,甚至是澳洲紅酒。
然後,罵”中國真的有心遵守國際貿易規範嗎 ? “
表演得好像她不知道,兩岸經貿關係,是大陸一直片面優惠台灣的關係。
是臺灣對大陸趕禁殺絕的關係。
要去WTO提告。
最好趕快去。
告了,也許我們才能盤點大陸對台灣,到底有多優惠。
可能兩岸將來的貿易關係,才可能平等一點。
4
陸委會接令,表達不滿,說這”傷害兩岸關係!"
可是,傷害什麼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不都給台獨傷害完了?
現在還有兩岸關係剩下嗎?
所以,大陸必須一直不計一切的買台灣的問題水果囉 ?
片面的給種種鉅額優惠,包括綠色通道,快速通關,提供特價甚至是免費的冷鏈與倉庫囉 ?
給了種種好處,還要被罵是統戰,還要對台灣感激涕零囉 ?
最後得到的'兩岸"關係,卻是一個台灣否認是中國領土,站隊美國,叫罵大陸,每天想台獨的關係。
5
農委會說要擴大”中國”以外的市場,"星馬港澳日本,,。
大家都笑了。
明明,越南跟日本,就一直不准台灣釋迦蓮霧進口。
蓮霧原產地,本來就是馬來半島。
新加坡貨架上的馬來產黑珍珠蓮霧,價格大概是台灣進口的一半。
你要怎麼賣?
釋迦跟蓮霧都是很難保存的水果。
空運費,一公斤350元起跳。
看著辦吧!
6
世界各國對農產品進口,都是看得緊緊的。
誰會對台灣,像大陸對台這樣優厚縱容 ?
民進黨根本是裝傻。
紐西蘭發現台灣水果有蟲,突然停止台灣進。
直到停了8個月以後,陳吉仲還是很溫柔的說,我們尊重紐西蘭。
大陸一直是台灣水果最大市場,是因為大陸又近。
政策大力扶持台灣水鬼。
而且,台灣兩個字,在過去,對大陸消費者來說,是一種特別的家國情懷。
這些,台灣作到現在,還能有什麼情懷?
7
綠委鍾佳濱終於承認: 台灣賣到大陸的水果是次貨,好的都拿去日本歐盟賣了。
因為台灣被大陸慣壞了。
日本歐盟美國甚至越南,嚴格挑剔台灣水果,反而贏得台獨尊敬。
大陸對台灣處處忍讓,事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優待台灣,台灣不但不心懷感激,反而輕蔑。
拿出次貨出口到大陸。
這樣的操作,只能讓人心寒。
8
水果,不會只是水果。
是農產,是經貿。
是因為一種情懷,大陸才給了台灣種種特權。
世上除了大陸對台灣的莫名特惠以外,國際間一切買賣,都只是血淋淋的金錢交易。
美英跟澳洲密謀,要賣核動力潛艇給澳洲。
澳洲立刻撕毀跟法國660億美元的傳統動力潛艇合約。
法國立刻明白,翻臉,召回大使,表態澳洲跟歐盟的貿易談判,可以不用談了。
9
大陸一直在追求讓台灣人有感的政策。
其實,在台獨法西斯洗腦下,再多的惠台政策,台灣回報大陸的,竟然是給你次貨與反中,與無休止的滿滿惡意。
那麼大陸也將會明白,也許,蠟燭是不點不亮了。
綠色產品規範 在 經濟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積電率先採用碳中和認證天然氣,邁出台灣企業第一步,減碳再"淨"一步!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劇烈,國際上對於抑制碳排放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像是今年七月,歐盟開始提出系列的綠色新政,其中包括「碳關稅」計畫(CBAM),預計從2023年起試行三年,被規範的產品進口商須申報碳排放量,這對於製造業為主的台灣,將帶給產業許多減碳壓力。
因此,身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長期致力推動綠色製造,並堅守負責任的採購者角色,除了積極採用再生能源,台積電也於今年初,向台灣中油提出使用碳中和商品的需求,在雙方齊心努力下,目前相關作業皆已完備。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林錦坤強調,採用符合碳中和產品查證的天然氣,不僅是台積電實踐淨零排放目標重要的一環,也期許發揮綠色影響力,帶動產業共同邁向永續供應鏈目標。
台灣中油將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的「#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與「#國際碳中和實施標準(PAS2060)」,經由盤查(量化碳排放)、減量(進行減碳作為)、抵換(以碳權抵換無法減少碳排放)三步驟,並委由第三方公證公司認證,提供符合碳中和標準的天然氣。
綠色產品規範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塑化、鋼鐵業的大麻煩!歐美開徵「碳稅」箭在弦上 台灣還有哪些沒準備好?(08/09/2021 今周刊)
歐盟與美國在近期釋放出將課徵碳稅的計畫,歐盟甚至提出全球第一個「碳邊境稅」計畫,尤其是對低環保標準國家的水泥、鋼鐵、鋁等產品課徵碳稅,一旦通過此法案,開徵碳稅將從2026年起分階段實施;此外,美國國會也正在研究推動對高碳排進口產品開徵碳稅的可能性,以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台灣製造業可謂壓力山大!尤其是塑化、鋼鐵,甚至是資通訊產業強烈意識到,在整個製造生產環節,必須大幅降低他們的排碳指數,提高乾淨能源的使用,必要時必須投資於新的碳權交易作為避險工具。簡言之,降低碳排對於台灣的一級製造業而言,將攸關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未來的行業發展。
隨著全球碳中和壓力和公司內部對ESG的日益關注,企業或機構投資人正在轉向進入碳排放交易市場。在歐洲,碳權交易基金市場是過去一年表現最好的商品市場之一,僅次於木材。歐洲碳權價格在過去一年中漲了數倍,並創下歷史新高。下圖是國際知名KraneShares全球碳權ETF價格走勢。
既然世界各國已經陸續訂出碳中和的達標時間表,那麼完整的碳權交易市場框架,建構企業對於碳權供給與需求的平台,將可以促進整個碳權市場的交易效率以及價格透明度,最終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完整交易市場框架 有助於企業碳權買賣
國際碳權交易的合約規格,基本上分為兩種(Carbon Credit)類型,一是自願減排(VER),在非規範或自願市場中交換的碳抵減;二是經認證的減排(CER),通過監管框架創建的排放單位(或信用額度)。基於此兩大類碳權規格,所謂完整的碳權交易市場框架,必須包含三個層次的交易市場。
1、除碳(或碳抵消)現貨市場(Carbon Offset Spot Market Place):主要目的是解決產業的碳權供需買賣、碳權國際認證問題及協助企業找到各種潔淨能源、技術資源等等。
2、碳衍生品交易市場(Carbon Derivative Exchange):主要目的是碳權價格發現及投資機構(或企業)的避險需求。
3、數字化的綠色金融交易所(Digital Green Finance Exchange):主要目的是容易進行跨國碳權買賣、加速碳權市場發行及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第一層是市場除碳(或碳抵消)現貨市場,例如北歐的Puro.Earth、新加坡今年5月剛成立的Climate Impact X(簡稱CIX)交易所,以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這三家交易所都屬於碳權現貨交易市場。首先我們來介紹Puro.Earth。
Puro.earth是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工業除碳工具的市場,這些工具可通過開放的線上平台進行驗證和交易。該平台已經為一些世界領先的公司提供除碳服務,包括微軟和SEB(瑞典北歐斯安銀行)等等。
今年6月,美國那斯達克併購了這個除碳交易平台。那斯達克與Puro.earth的合作,將使全球企業能夠進入一個獨特的除碳市場,並使Puro.earth能夠通過那斯達克網路和技術平台,創建一個全球化、透明和經過認證的除碳現貨市場。
Puro.earth擁有嚴格的碳權驗證流程和驗證除碳方法的可信度,那斯達克將與 Puro.earth合作,通過建立一個由產業、學術界、買方和供應商代表組成的外部諮詢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綠能與新除碳技術方法的檢驗。Puro.earth是世界上第一個專注於除碳的B2B市場。
至於Climate Impact X是一家由星展銀行、新加坡交易所、渣打銀行和淡馬錫聯合成立的碳權交易市場。Climate Impact X主要包含兩項服務功能,一是提供企業投資自然保育計畫;二是提供企業交易大規模高品質碳權的交易場所,該交易平台主要服務對象是跨國公司和機構投資人。
今年5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在媒體表示,CIX有望解決東南亞「碳權交易市場分散」、「市場流動性低且碳權品質堪慮」的問題。
國家級碳權交易平台上路 中國進一步實現碳中和
第三家是近期開始交易標準化碳權合約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2021年7月7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決定7月擇機啟動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標準交易合約。最後,中國國家級碳權交易平台於7月16日正式開市。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在其官網上發文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相關規定,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帳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中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又邁出實質一步,此次選擇發電行業作為碳市場的優先實施行業,後續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亦將陸續跟進。
第二層市場是碳衍生品交易市場,例如那斯達克商品交易所(Commodities Traded on Nasdaq),這是那斯達克在北歐的單一金融能源市場。在2010年11月1日之前,它被稱為「北方池」(Nord Pool)。
「北方池」是歐盟最大的電力衍生品交易所,也是歐盟排放限額(EUAs)和全球認證減排(CER)交易的第二大交易所,這個交易所提供各類能源的衍生品交易,例如天然氣、潔淨綠能等等,主要提供企業及機構進行期貨、選擇權避險買賣。
第三層市場是數字化綠色金融交易所,例如持有新加坡合規交易所牌照的Cyberdyne Tech Exchange (CTX)。CTX是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的牌照並受其管制的數位資產及綠色金融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2018年,為合格的資產所有者和機構投資人,提供全方位服務基礎設施,包括資產型及綠色金融產品通證的初次發行、二級交易、結算和托管。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CTX交易所,其目標是成為全球綠色金融中心,以及成為第一家為發行商和投資者提供碳足跡揭露的交易所。就在5月份,CTX獲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及認可市場運營商牌照。鏈聞媒體曾報導,CTX即將推出的資產支持代幣交易所,預計開啓其專有的碳中和代幣(CNTs)跨境交易。
世界主要先進工業生產大國,陸續訂出碳中和的具體實現目標及時間表,台灣在加速邁向碳中和的過程,必須考慮完善整體碳權交易市場框架,一次到位、具體佈署。產業、金融機構、碳資產管理公司、諮詢機構、主管機關、碳權監測機構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協助企業面對未來減碳的挑戰,以及達到碳中和甚至零排碳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108090001
♡
綠色產品規範 在 有害物質要求 -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的推薦與評價
綠色產品 暨風險管理部彙總各國法令並訂定符合各客戶規範之供應商有害物質管理辦法,並經由華映首創之供應商管理機制「供應商端採購下單完全符合機制」針對各材料進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