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中華商場因一部電視劇搭建了還原度極高的場景而成為網路談論的焦點,有一些沒經歷過中華商場歷史的朋友在問中華商場位於哪裡?裡面賣些什麼?為什麼會拆掉?所以我再次分享這部多年前製作的中華商場紀錄片,答案就在影片裡。
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陪沈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有財沈:誠品生活 感謝誠品生活這次的邀約,讓我們一日爆吃三個捷運站, 也拿出我自己平日愛店(兩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有在這三站走跳的朋友想分享你的口袋美食也歡迎留言。 PHYTO髮朵洗髮精試用約一個月, 使用心得:大概可以撐1.5-2天頭髮還是滿乾, 洗的過程中會比較乾...
「綠蓋茶館西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陪沈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食記] 台北西門町-綠蓋茶館- 精華區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Luna's - 有沒有一杯冷飲能想起一段回憶📍綠蓋茶館西門店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綠蓋茶館西門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綠蓋茶館西門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綠蓋茶館西門的菜單和飲料推薦,FACEBOOK、PTT和Dcard手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西門町飲料店:綠蓋茶‧館+小澤宅宅鮮檸茶!西門可久坐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綠蓋茶館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綠蓋茶館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公告] BIO版聚台北綠蓋茶西門店6/11 13:30 - 惡靈古堡 的評價
- 關於綠蓋茶館西門 在 阿爸的芋圓|呷尚寶- 西門町|綠蓋茶|迪化街|江記華隆 的評價
綠蓋茶館西門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0年代茶藝館風潮】
你有沒有到茶藝館約會過?
在古色古香的茶藝館喝茶
店裡服務的小姐穿著民俗服飾
環境音樂播放的是古箏洞簫一類的國樂
30年前的台北西門町和東區
有不少間茶藝館
你記得那一個茶藝館呢?
一起來分享
圖片日期:1989-07-31
圖說:台北市東區的快速變遷,使得已有二十年歷史的愛群商城一樓十餘家廠商,將在今年八月底結束營業。
攝影:聯合報 王贊元
#大觀園靜心園 #傘影箏鳴飛瀑樹石
#凍頂烏龍金箮 #水仙梅杏仁豆山楂果
#小編喜歡去茶藝館點蛋蜜汁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89-07-31/聯合晚報/12版/天地】
港珠寶商揮軍頂好商圈
五百萬訂金進駐愛群商城 台灣最大賣場同業感威脅
【記者蔡春娉】台北市東區的快速變遷,使得已有二十年歷史的愛群商城一樓十餘家廠商,在今年八月底結束營業。佔地七十餘坪的一樓樓面,將在整修後,由香港謝瑞麟珠寶公司駐進,展開在台灣珠寶市場的攻略戰,成為台灣最大的珠寶賣場。
據瞭解,愛群商城包括一樓及地下一樓,分別佔地七十餘坪、三百餘坪。大部份租給服飾、皮件、錄音帶、書報雜誌等業者,可謂小型百貨賣場。即將改為珠寶店的一樓,是由十三位地主共同擁有;而屬於不同持有者的地下樓,營業項目則暫不變更。
【1982-10-01/經濟日報/09版/】
大觀園茶藝館 今開幕營業
【本報訊】茶藝館連鎖店──大觀園茶藝館,今(一)日上午十時開幕,由董事長張家榮主持。
大觀園茶藝館,裝潢高雅清靜,內設有噴水池、小花園等,是市區內適於休憩、談心、品茗的去處。
該館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一二○號愛群大樓四樓。
【1983-05-10/民生報/05版/家庭與消費版】
茶譚
藉「國飲」尋根
茶藝館匯成餐飲界一股清泉
【記者曾素姿】不論你是否到過茶藝館喝茶,開設茶藝館的風潮正由北而南、由西而東蔚為這一代人「飲」的新時尚。
從民國六十六年中國功夫茶館首開台灣地區的茶藝館風氣,迭經貴陽、仙境、陸羽、紫藤廬這些「茶藝館第二波」的激盪,目前在籌備的茶藝館及茶莊內所附設的茶座不算,其分佈情形是高雄七家,台中、花蓮各三家,台南、羅東、台東各一家,加上台北的卅三家,總共是四十九家。
茶藝館的聲勢能日漸茁壯,當初創始業者立意提供觀光客和茶友們富有民族風味的場所,及解決現代人喝茶方式的需求功不可沒。
青年人積極投入
滋生蓬勃新生命
茶,是我們中國人的「國飲」,隨著喝茶相關知識,如茶質、茶具、禮儀的被發掘、整理與廣為傳佈,傳統茶藝中注重品味的能力日受重視,促使今日的茶藝館能逐漸脫離早期只重裝潢或只重氣氛,「華而不實」的範疇。
「人」的因素,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積極參與,也促成茶藝館的成立。一種急於擺脫心無所寄、蒼白迷失的心理,使許多年輕人認為自己親近茶藝館即是在肩負「復興中華文化」、「發揚國粹」的使命,因而樂於前仆後繼地投身於茶藝館業。事實上,目前茶藝館的負責人也泰半是由二、三十歲的青年男女所擔任。
不僅如此,在老成業者奠定的精神指標引領下,年輕業者大多對本行業有出人意外的向心力,在全體業者兢兢業業、維護形象的默契下,使大多數茶藝館慢慢地成為餐飲界的一股清泉,由而滋生出更豐厚、更寬廣的新生命,終使茶藝館蓬勃成型。
常去茶藝館消費的人,把時下的茶藝館歸納成:(一)鄉野式:如竹里館、松谷、客舍、楚留香。(二)日式:紫藤廬、古棠春。(三)民俗式:東坡居、年輪、漢坊。(四)藝廊式:嵐藝廬、太極門、茶藝館。(五)書房式:貴陽、養心小樓、九壺堂。(六)廳堂式:靜心園、大觀園、茶王樓、仙境、楚留香本館。(七)草庵式:西江月、白雲。就中又因陸羽具有多種功能,既是茶藝館又是茶藝講堂,且公認其對推廣國內茶藝功績最著,故不屬於以上七類之內。
傘影箏鳴飛瀑樹石
茶藝館各具情調
事實上,今天在市面所出現的茶藝館,已演變出「各具特色」的綜合式的風貌。也就是說,消費者在各式茶藝館內所能享受到的,實已不止「喝茶」一端。
例如,在藝廊式的茶藝館裡,可以欣賞到名貴的古瓷、古玉、當代的名家木刻、陶塑、繪畫;在廳堂式的茶藝館裡,可以享受流水、飛瀑、樹石盆景,配上古箏、琵琶的琤琮樂聲,令人陶然忘憂;民俗式的茶藝館裡,透過美濃傘影及紙燈籠的黃暈,或可重見寺廟鄉野之美,或可重溫三數十年前的生活情調,而最起碼,也還有幾隻樸拙的藤椅或蓆墊,讓您回味過去席地而坐、依墊而臥的愜意。
如同前面所說的,茶藝館的格式和內部設計既都向別具風格方面去發揮,茶及茶食以外的配合活動,也應運而生。
耗水費電成本高
喝好茶價碼不低
經驗人士認為,茶藝館雖然開拓出今天的局面,但一千八百萬人口僅近五十家的比例,只能判定茶藝館的萌芽期已算較前穩固罷了,為求其能生生不息,像陸羽茶藝館每月固定投資五、六萬元的茶藝講座便停不得。另外,書畫展、插花展、國樂演奏、中國結飾展、潮州式、宜興式、紹安式壺具展、茶藝書刊展、陶藝展、中國茶藝各種泡法示範、茶藝演講等,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舉辦,形成茶藝館所提供的另一種服務。
茶藝館裡賣茶當然是主戲,其形式已從「茶」的等級到茶的質地、沖泡等的品嚐,可說已經由飲到品的階段。由於茶質不同,收費小有差別,從涼茶三十元起,蓋碗茶五、六十元起,壺茶每壺一百二十元、一百八十元、二百元以迄一壺六百元至一千元不等,新崛起的天目茶碗茶,一碗則是五、六十元起到一百元止。
老實說,到茶藝館喝好茶的平均價碼並不比喝好咖啡低,所予人的觀感也是偏高了些,但根據業者的說法,這樣作除港茶須仰賴進口,冠軍茶原本數量就有限,因而價碼都特別高外,需把整體價格略提高些,一方面是因泡茶費水、場地耗電、人事及附加服務等開銷也大,另方面也是出於「以價制量」,在整肅茶客素質之餘,還須把每個座位輪替使用的成本費一併列入計算,否則茶資低、茶客卻磨菇上一整天,縱使再有服務人群的雅意,若生計維艱,終非久長之計。
業者競爭漸烈
比茶也比茶食
好茶、壞茶,在大家都漸重茶質的時候,終不能太離譜,而茶價在茗者漸多的情形下,茶藝館業者間的生意拚鬥便加進了「茶食」這項。當然每盤三十元至六十元的花生、瓜子是最基本的,魷魚絲、綠豆凸、綜合蜜餞、豬油糕、羊羹、甘納豆,鄉土小吃如麥芽地瓜、豬油、茶麵,進口茶點如杏仁脯、甘草檸樣、水仙梅、杏仁豆、山楂果、餅乾甚至巧克力等也出籠了。為方便茶客,有許多茶藝館也代叫各種麵飯,有的乾脆自己動手供應人蔘雞飯、海鮮粥、快餐、豬、牛排等。
一般認為,茶藝館在國內的現況雖未臻成熟,其帶領人們培養正當嗜好,教育年輕人藉「茶」尋根,助長藝文活動的風氣和研究發展等,頗值得喝采,只要大家肯執守初衷不變,茶藝館的社會功能和未來遠景是一片光明的。
綠蓋茶館西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綠蓋茶館西門 在 陪沈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有財沈:誠品生活
感謝誠品生活這次的邀約,讓我們一日爆吃三個捷運站,
也拿出我自己平日愛店(兩顆✿✿)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有在這三站走跳的朋友想分享你的口袋美食也歡迎留言。
PHYTO髮朵洗髮精試用約一個月,
使用心得:大概可以撐1.5-2天頭髮還是滿乾,
洗的過程中會比較乾,比較不會起泡,我結束後都會護髮。
#沈農氏 #台北美食 #捷運站美食 #中山站 #市府站 #西門站
市府站吃:
✿真芳信義店: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9巷16弄17號
✿誠品生活松菸店
B1F-小南門傳統美食
3F - 綠皮開心果、再來咖啡
✿✿味家魯肉飯: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9巷18之1號
✿二代福林福州乾拌麵: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2弄9號
中山站吃:
✿誠品生活南西 :3F – FLIPPER’S
(南西店大推吃WAKUWAKU BURGER)
✿✿福大山東蒸餃大王: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140巷11號
✿✿葛蕾絲咖啡館: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26之1號
西門站吃:
✿誠品生活西門店 : 3AF – 綠蓋茶館
✿✿蜂大咖啡: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42號
這集逛+玩:
✿誠品生活松菸店:2F - NEST 巢家居
✿誠品生活南西:1F-PHYTO / 4F - 神農生活X食習
✿誠品武昌店:B1 – 遊戲間
✿誠品生活西門店:2F – BIRKENSTOCK勃肯
誠品生活週年慶來啦!指定期間消費滿額贈
誠品生活獨家 與日本潮流品牌NYA-聯名
打造「NYA-要去哪裡?」 聯名款野餐墊
還有誠品行旅餐券/住宿送給你
更多週年慶優惠請搜尋【迷誠品】最新消息
或加入官方粉絲團 @誠品生活 eslite spectrum 。
拍攝設備:SONY RX100 M7
收音設備:Saramonic blink500
✿✿✿ 沈及其友人IG ✿✿✿✿https://campsite.bio/yuus2.0
✿✿✿精彩幕花都在臉書追起來:https://reurl.cc/vDr9l1
許願更多強心臟的財沈找我們合作。
歡迎財沈有合作需求可寄信至:ssyuss00@gmail.com
本頻道為個人經營,不隸屬於任何MCN旗下。
綠蓋茶館西門 在 Luna's - 有沒有一杯冷飲能想起一段回憶📍綠蓋茶館西門店 ... 的推薦與評價
有沒有一杯冷飲能想起一段回憶 綠蓋茶館西門店108台北市萬華區峨眉街54號3F 想當年綠蓋茶正紅(是否透露年紀 高中下課三五好友必約綠蓋聊天看書吃薯條(一定點三色 ... ... <看更多>
綠蓋茶館西門 在 西門町飲料店:綠蓋茶‧館+小澤宅宅鮮檸茶!西門可久坐 的推薦與評價
連鎖王知識通,2017年12月25日— 在台北西門町誠品西門店看書累了,三樓的綠蓋茶‧館西門店是個打發時間好去處,平價消費、不限時間、部分座位有插座是這間綠蓋茶的特色 ... ... <看更多>
綠蓋茶館西門 在 [食記] 台北西門町-綠蓋茶館- 精華區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餐廳名稱:綠蓋茶館(台北西門店)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峨嵋街誠品西門店3樓(捷運西門站 附近)
價位:綠蓋茶60元!薯派對120元!
網址:https://www.lattea.com.tw/
圖文網誌版:https://www.wretch.cc/blog/ajay81104&article_id=24084172
--
高雄新堀江的名店~綠蓋茶館~在台北西門町有開店~
就在誠品西門店三樓上去~
其實最近很常聽到~就超想喝的~不過人在台北~(這篇是08年228當天去吃的)
就先去西門店喝喝看~改天在回高雄總店喝看看有啥不同好了~
這家店佈置的很漂亮~
在誠品書店旁就有擺這麼一幅廣告~
在高雄還挺出名的~
似乎還行成一種文化~
這是菜單~
幾乎都是飲料~最下面則是點心~
我們就點了一份薯派對(1份120元)~
和兩杯綠蓋茶(1杯60元)~
這價錢其實在南部算貴了~而且是超貴~
那他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高雄人迷上呢?
就喝看看吧~
飲料上桌~感覺好像啤酒~
是大杯的~總之就是綠茶上面加一層類似泡沫的東西~還有一些綠粉~
但喝了之後發現那不是泡沫~
原來白色的部分是鹹的奶酪加綠茶粉~
奶酪相當濃~喝起來很順口~綠茶也很好喝~
而且不能用吸管喝(也沒吸管~)
直接沾著奶酪喝到綠茶~
真的是蠻好喝的~
不過一定會沾的嘴巴一條奶酪就是了~
總之很棒很推~
有機會來高雄或在西門町的朋友可以去喝喝看~
從上面看~
另外就是我們點的薯派對~
因為人很多~等了一些時間~
不過上桌的時候~份量還真不少~
就一堆薯條(脆皮薯.格格薯.波浪薯等等)~
真的很多~附上三種沾醬~
白色的好像就是奶酪~因為只有鹹味~我反而覺得不太好吃~
綠色就是芥茉醬~剛開始不習慣~但會有越吃越爽的感覺~(因為他也不會太嗆)
紅色就是番茄醬囉~我們用最多的~
當然醬料不夠可以再補~
薯條真的很多~我們吃了好一陣子~
而且炸的真的很棒很酥脆~也不會炸到太脆而傷牙~
總之也是很推薦的~
也決定近期在多去幾趟~
他們網站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算是挺有趣的~有空也可以去他們網站看看喔!
完畢!
--
圖文網誌版:https://www.wretch.cc/blog/ajay81104&article_id=2408417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56.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