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注音改用羅馬拼音方便和大陸統一?!那要不乾脆改用簡體字好了?!
等等~妳不是在參選台南市長嗎?怎感覺像是在選總統?!
------
葉宜津表示,從擔任立委開始,就提倡義務教育應該往下延長一年,教育重點應該要放在「與國際接軌」,台南市小朋友應該大膽拋棄注音符號,改學羅馬拼音,可以拼出任何語言,達成國際接軌第一步。
議題在網路上引起討論,許多網友大罵,「方便跟對岸統一嗎」、「順便用簡體字好不好?DP都出這種立委嗎」、「綠皮紅骨」、「怎不直接廢掉中文學英文」、「到時候中英文混在一起都念不準」、「標準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的心態」。
綠 簡體 拼音 在 美國奧斯汀的日光 Bueno in Aust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安份的家庭主婦,寫了一篇很長的雜言,有關我工作的轉折與如何開始在家進行網路教學工作,以及我個人所觀察到在美國華語網路教學的情形。
我從2003就在大陸工作, 一直待到2015 年底,一待近13年,在大陸的我的工作是零售地產投資管理,在一家西班牙流行服飾公司工作(大家應該都買過他家衣服),工作很忙都是在出差,一個月只有幾天會在辦公室,其它時間就是我、電腦、電話的旅行,同時我還拿到EMBA 獎學金,曾經工作念書同時進行,我只睡一小時,連過年我都沒回台灣。 直到後來有一次,出差發生車禍,雖然沒出大事,但車子劇烈撞擊震盪間我才想到,原來我的生命就要在工作,唸書之間消失!? 事後我當時的男友,說這不是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子,因他求婚,我從上海又搬到美國結婚,開始我的家庭生活。 我先生跟我說,家庭是我們兩的,他不想我因為工作而瘋狂,我曾經狂起來一個月沒跟人聯繫,就是工作睡覺、唸書,有人找我還會暴躁,他就是天天跟我視訊 【當時遠距】,忍受我不正常的情緒。所以婚後他告訴我,他不願我變成工作狂情緒不穩,生活上的一切他會照顧我,我很感激他給我的愛與照顧。
接著不到一年,我有綠卡,我又開始想大冒險,應徵了一家公司,需要70%都出差回亞州,他們也願意培養我,但我沒駕照,不會開車,上班地點跟我先生反向,還有塞車問題...。重點來了,Turbo員外說他從沒要求我當女強人,為何我總往極端方向發展,他說一直在出差,何必結婚,家庭不算什麼嗎? 他提醒了我當初離開我在大陸工作的理由.
可是...在家待久,莫名的發現自己,開始沮喪,生活安逸,但好像不踏實,總覺得自己不工作,好像不對,Turbo沒跟我提去上班的事,但我自己潛意識就是覺得該作點什麼,所以我開始想我能在家作什麼,我開始寫部落格,終究不算一個工作,只能說是一個嗜好,內心還是有種不安,有一天看到朋友在網路上po文招聘線上華語教學,我想這正是我需要,經過一週自修,
2016年9月底,我也順利開始網路中文教學的工作,同時也在10月經朋友介紹接了5位學生網路家教,都是固定時間上課。薪水如何? 很實際的說在美國網路中文教學的基本時薪,其實就跟紐約最低時薪是一致的 【台灣華語線上教學平台時薪是比紐約最低時薪低,本文僅究美國德州狀況討論】,另外還要扣稅,自己準備網路教材,是最耗時的,但我也有看到有人網路教學收費1小時25-30美金,普遍的收費還是我前述的最低基本時薪,用最低基本時薪收入要在美國生活其實很難,剛說了要扣稅,即時妳以天安排8小時全滿,也不大可能,連續講話8小時,無縫接軌,這也不大可能,除非自己已經有現成所有教材,且所有學生同意排期,但目前我覺得尚有難度。 我現在時間主要是在整理我的網路教材,根據學生的程度、編輯內容,又要能在Skype等播放, 時間成本不符效益。大盖一年後教材編輯完成,才有效益出現。
對我而言,雖然這不是一個足夠養家活口的工作,可是我很開心也很充實,之前失落的情緒也恢復,線上教學這是一個適合在家的媽媽或已婚太太的工作,時間很有彈性,又可以有自己的小私房錢。
實體教學-面對面家教,我所知道有每小時20-65美金。 但美國很大,同一個城市,最近的距離,也有可能要30分鐘車程,油費要自付,萬一塞車...兩個學生在不同地點,來回奔波中,也不太可能如上班族排滿8小時,但是中文家教還是一個有彈性的工作,適合在家的媽媽,太太,學生。
此外還有語文學校,中文學校都是私立,就像台灣的美語補習班地球村,我查了一下Austin中文學校也只有週末才上課,我們家是週末一定是家庭生活,休息日,這樣子的課程我沒法接,薪水多少我不清楚。因為只有週末,所以要依靠中文學校生活,是有難度。生活有需要: 那就是線上家教+實體家教+週末中文學校=可能收入會好些如。
要穩定收入,又不用被綁在家,建議就是考美國州立的教學職照 »»»這要另外請有經驗的老師補充。
我在美國的經驗線上教學,線上私人家教,以及詢問過我這城市的中文學校,都沒要求有中文教學證造,只要求大學學歷,要求繁體、簡體、拼音、注音的能力,但是如果能具備證照,一定有加分的功能。
如果你人是在台灣,希望出國穩定,由國家外派到指定學校,那就可以考慮教育部華語證照。
相較其他工作,在美國線上華語教學投資報酬率其實不高,但是時間、空間是有彈性的,重點是個人選擇,這是一份需要熱誠的工作,教師授業者還是要不斷進修精進。
後記:可以確定一點,我是無法被包養的,每天沒事太閒,會讓我得憂鬱症 ! 我還是適合當個有點忙又不太忙的太太。
綠 簡體 拼音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軟實力系列] 台灣書院:中華軟實力再思
本欄早前談及孔子學院與中國軟實力,與之最有趣的對比,大概是海峽對岸創立的「台灣書院」(Taiwan Academy)。
台灣書院在2011年10月成立,至今規模很小,僅僅維持在美國紐約、侯斯頓、洛杉磯三間。2010年初上任的台灣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曾表明,礙於經費、人員、據點等現實限制,台灣書院必須走所謂「小而美」的路綫;「小而美」也在之後為文化部長的龍應台強調,成為台灣官方的宣傳口號。數年來,雖然台灣書院在擴展規模上絕對難跟孔子學院匹敵,但孔子學院屢傳出干預學術自由、遭合作海外大學師生反對、甚至考慮停辦等消息,台灣書院未必不能憑「小而美」競爭。
說到台灣書院的誕生,要從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說起。當時馬英九宣佈一旦當選,將「廣設」台灣書院,以抗衡孔子學院。在馬英九個人看來、也是不少海外漢學家看來,台灣理應較中國大陸更完整地承傳了中華文化,正如他在「文化白皮書」寫道:「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舉凡儒教、佛學、禪宗、文學、建築、工藝、傳統民俗等,均得到較其他華文地區較為完整的保存與發揚。」。雖然大陸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才令外國人有集體學習中國文化、簡體字中文等趨勢,但台灣未嘗不可搭便車。
了解背景,我們自能明白台灣書院與孔子學院之間最常被比較的,必然是兩者所持的「傳統中國」概念。孔子學院以向外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以「孔子」命名學院,不過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孔子的批鬥,以及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負面影響廣為人知,而孔子學院教授的亦是簡體字,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在接受傳統漢學教育的那些西方人眼中,始終存在矛盾。除了文化上的「傳統中國」,政治上因為要堅持政治正確,漢辦主任許琳接受BBC訪問時,亦不諱言孔子學院所聘任的教職員,均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與西方主流社會容許的模糊空間,亦有所距離。這些線索,難免令不少西方受眾人質疑孔子學院弘揚的「傳統中國」文化,僅是為中共的政治觀點背書,並非為發揚中國「軟實力」的學術機構,卻是宣傳「硬實力」的政治部門。當然,基於現實考量,他們還是可能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但這並不代表必然認同北京。
相反,台灣書院在文化上,以整合華文教學和正體字推廣為宣傳重點,似乎更符合傳統中國的概念,對海外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人而言,更有助了解漢學的文化脈絡。台灣書院網站上的宣傳文案寫到:「正體字是中國社會自商朝起、三千多年來所使用的文字,是認識中華文化無可取代的鎖匙,全球使用正體中文的人 口主要在台灣,台灣對正體字的發展及保存自有重要且不可取代之地位。」加上台灣書院強調透過多元、開放的華語教材、教法,呈現台灣的民主自由、學術自由理念,標榜「中華民國和平、自由、多元的基礎上所蘊育出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起碼符合西方口味。台灣書院也處理了台灣作為非「中原」而推廣中原文化的尷尬背景,刻意提到將「台灣研究」與「漢學研究」融匯結合,也對境內綠營有所交代。
不過,台灣書院在理念上雖然比孔子學院更切合西方口味,但也「完美」地繼承了西方官僚體制的弊端。由14個機構「整合運作」的台灣書院被指是疊床架屋,在效率上不及孔子學院由國家漢辦主理。而以正體字、注音符號教授中文,雖理念上更切合中國傳統文化,但例如在美國,「中文熱」早被簡體字和漢語拼音所主導,除了學院派外,一般西方人未必能明白繁體字對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民間也未必有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務必使用繁體字的需要,因此台灣書院的繁體字教學並不被看好,起碼相關宣傳並未能在海外落地生根。
今年中共全國兩會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央)提交了《關於孔子學院與台灣書院合作共促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提案》,呼籲建立孔子學院與台灣書院的合作,互補教學、交流文化傳播經驗,當然,也總結出提案的終極目標是「擴展『一個中國』的共同影響,加強兩岸統一的文化心理基礎,對復興中華文化軟實力、共圓中華民族夢具有歷史意義」。雖然估計台灣書院不會買帳,但兩岸在文化傳播上的合作和合作形式,確實值得進一步研究。畢竟兩岸都無法完全代表中華文化,只有將自己包裝成中華文化的「正統」,或是比對方更完整地繼承了傳統中華文化等等的不同論述,這樣一來,中華文明的整體軟實力,才能真正發揚光大。
沈旭暉 亞洲週刊 2015年3月
延伸閱讀:孔子學院與中國軟實力
https://www.facebook.com/…/a.1045089915525…/96399412363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