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大千世界】♩.♪ 今天是我曾在德國Koblenz上過一週大師班的已故蘇聯鋼琴家 魯道夫·凱勒 (Rudolf Kerer)逝世七週年,分享他在1963年的一部電影裡為飾演列寧的演員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熱情」!
Rudolf Kerer (10 July 1923 – 29 October 2013) was a much-recorded Soviet and Russian classical pianist.
▪️童年與少年時代
鋼琴家Rudolf Kehrer於1923年七月十日出生於喬治亞首府提比里斯的德裔家庭,其先祖在1816/7年間移民自德國的符騰堡,是當時許多移民至烏克蘭以及高加索地區國家(包括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德國家庭之一。
Rudolf Kehrer成長在提比里斯的德裔社區,附近有一間基督教教堂、德語學校,以及一間固定有德國籍醫生值班的醫院。當地的德裔家庭維持著德國的文化傳統,其中也包括了活躍的音樂會活動。
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奧德薩、基輔等地之外,當時在蘇聯各地頻繁舉行演奏會的眾音樂家也經常到提比里斯演奏。正如同著名的音樂家包括歐伊斯特拉赫、柯剛(Leonid Kogan)、李希特皆來自烏克蘭,巴許基洛夫(註一)、伏拉申科(註二)以及薇莎拉茲(註三)都是出生於喬治亞的提比里斯。提比里斯確實是當時蘇聯的音樂重鎮之一。
(註一:Dmitri Bashkirov 1931-,俄國鋼琴家,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以及馬德里蘇菲亞皇后音樂學院,學生包括Arcadi Volodos、Dmitri Alexeev、Nikolai Demidenko、Eldar Nebolsin以及鄧泰山。)
(註二:Lev Vlassenko 1928-1996,1958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首屆的銀牌,學生包括普雷特涅夫)
(註三:Eliso Virsaladze 1942-,喬治亞鋼琴家,1962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第三名,李希特非常讚賞她的才氣跟舒曼鋼琴作品詮釋,也多次來台演出)
Rudolf Kehrer父親Richard為鋼琴製造師及調音師,繼承了祖父Hermann的小工作坊。在這樣的社經背景中,Rudolf Kehrer與他的弟弟一起成長。家族的其他遠親也都住在提比里斯。
▫️跨出第一步
在父親的鋼琴事業耳濡目染下,Rudolf Kehrer在六歲便開始接受專門的鋼琴教育。Kehrer的第一位老師是德國女鋼琴家Erna Krause,在德國習樂而後來到提比里斯開設私立學校。儘管Kehrer日後回憶起Krause鋼琴班上的六年,認為學習成果相對而言沒有第二位老師Anna Tulaschwili的課程來得豐碩,但兩位老師都幫他打下了紮實的技巧基礎。
父親在各音樂廳以及演奏會的鋼琴調音工作也讓Rudolf Kehrer在很小的時候有機會認識到頂尖鋼琴家們的演出曲目。
十一歲時,Rudolf Kehrer被選為潛力新秀青年演奏家的一員,獲得了蘇聯文化部的支持,得到機會可以進一步深造鋼琴演奏。Rudolf Kehrer一直到十八歲都受教於Anna Tulaschwili的指導。
Rudolf Kehrer在十二歲時就能夠彈奏蕭邦的練習曲集;在著名鋼琴家Egon Petri(註四)某次來訪提比里斯的音樂會中,Rudolf Kehrer有機會在他面前演奏蕭邦的C小調練習曲《革命》,兩年後Rudolf Kehrer則可以彈奏幾乎全部的蕭邦練習曲。
(註四:Egon Petri,1881-1962,受教於布梭尼,其門下學生包括Earl Wild和John Ogdon)
▪️政治迫害和家庭拆散的年代
德裔喬治亞人長久以來安居在提比里斯的德語區,到了1930年代他們被迫愈來愈屈服於史達林政權對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壓迫。
早在1934年,所有居住於蘇聯地區的德裔居民都必須被造冊登記,而蘇聯政府稍後幾年便利用這些名單逮捕德裔居民並且驅逐其出境。
所謂的「俄羅斯化政策」指的是關閉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文化設施,而俄文則是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
Rudolf Kehrer也因此只能在德語學校上到四年級結束,最後在另一間俄語學校拿到畢業證書。
隨著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的基本人權不斷地遭到限縮,位於阿爾泰山脈區的蘇聯德語區主管機關也於1938年十一月遭到強制解散,烏克蘭則在1939年的三月底關閉所有的德語區主管機關。
1937/8年蘇聯政府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逮捕行動,德裔、猶太裔、甚至是俄裔的知識份子都牽連於其中。Rudolf Kehrer的兩個叔叔在1938年遭到逮捕,他們之後便下落不明,唯一的可能就是遭到處決。Rudolf的父親則在1939年被指控擔任德國間諜而遭到逮捕,1943年過世在拘留所裡。母親只收到一張短短的通知信告知其夫已死,信上沒有任何關於死亡地點與原因的訊息。
隨著1941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與俄國的全面戰爭開始,德裔居民在蘇聯的生活情況變得更加惡劣。光在1941年的七月到十月就有大約十萬名德裔居民被強制遣送到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德語區在1941年八月也全面被蘇聯陸軍以及內務人民委員部(簡寫為NKVD,也是日後KGB系統的前身)的特種部隊佔領,與國內其他區域的聯絡也被截斷。
1941年八月二十八日,來自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命令生效,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皆被指控涉嫌與德國通敵且密謀策反,並被大規模地遣送至蘇聯的中亞地區。
光是九月初,就有大約有四十萬名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八萬名左右來自蘇聯其他鄰近歐洲區域,以及約兩萬五千名來自喬治亞與亞塞拜然的德裔人口,被強迫遷徙到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在1942年到1944年之間則又有約五萬名德裔居民從列寧格勒及境內其他殘存的德語區被強迫遷出。
1941年的十月十八日,Rudolf Kehrer和母親、弟弟,以及兩位阿姨一併遭到遣送出境。他們被送上了卡車以及載運牲畜的貨運列車一路被送到了裏海旁的巴庫市(位於亞塞拜然),接著在顛簸動盪中渡過了裏海,繼續被遣送到哈薩克。最後在抵達塔什干(今日的烏茲別克首都)前的七十公里左右,遣送他們的火車停在一片荒漠的正中間。負責遣送的蘇聯士兵讓所有人在荒野中下車,而這些人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最終被運送牲畜的卡車分載到不同的當地村落。
▫️軍隊的監視
在嚴刑的威脅下,這些德裔居民只有得到當地指揮官的允許才能夠離開被分派遷居的中亞村落。這樣的執法嚴格地控制了當地居民的行動。
直到1956年,對於被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才得以解除。只是這並不意謂德裔居民得以遷回到他們被蘇聯政府移居前的居住地區,他們一直等到80年代才得以回到家鄉。
Kehrer一家人先抵達哈薩克南部的村落Slawjanka,1946年後他們住在名為PachtaAral(字面上的意思是「棉花鋪成的海」)的集體國營農業公社。
當地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資源都非常惡劣:住的地方四壁都是乾土牆,沒有窗戶,屋頂是芒草鋪的,地板也僅是夯實的乾泥土;前幾個月配給的主食是玉米,偶爾有一隻陸龜(譯註:原文真的是這樣)。
嚴酷的氣候條件也讓居民吃了很多苦:當地冬天酷寒,而夏天沙漠地區的氣溫則可以來到四十度。
這些德裔居民被迫去做各種不同的勞力工作;Rudolf Kehrer得辛苦地負責照顧好幾片棉花田。
▪️勞工隊的生活
從1941年開始,當地所有能工作的男性都被徵召進勞工隊(Labor Army),1942年開始徵召的對象加入了沒有子女的女性,再晚一點則進一步增加了沒有嬰幼兒的母親們。最後算起來被徵召入勞工隊的德裔人數高達十萬人。
勞工隊負責的工作包括了建造工廠、鐵路、鋪路、以及開鑿運河。極端的工作量和惡劣的伙食條件使得許多人死於營養不良,有些人則是因為在小地方違反了規定便遭到毫不留情地射殺。
Rudolf Kehrer本來也會被徵召進入勞工隊。起初Kehrer因為生了重病而免於入伍,之後他在最後一次動員中受到徵召。正當Kehrer已經坐在準備出發的列車上時,一個舊識在月台上看到了他,讓他下車。舊識並且利用在警察單位服務的職務之便讓Kehrer不會再受到徵召。
▫️沒有鋼琴的十三年
儘管Rudolf Kehrer並沒有受過完整的教師訓練,他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開始在小學校教數學,而他的教學成功也讓他最後得以獲准接受函授教育。
在高分通過教師考試之後,Rudolf Kehrer取得了正式的教師證書。Kehrer選擇走入教育事業,卻是因為他很早就放棄了成為職業演奏家的希望。
在這段日子裡Kehrer既不能聽音樂也不能演奏。德裔的蘇聯人民持有收音機是違法的,Kehrer為了能夠記得他最心愛的鋼琴演奏,便在一塊板子上畫上了鋼琴的琴鍵,就著那塊板子舞動手指,讓音樂在腦海中響起。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十三年。
▪️新的開始
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在1956年得以部分地解除。這時終於出現了一道曙光,前往大城市得到進一步的教育或是新的生涯規劃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Rudolf Kehrer這時已經三十一歲了。在家庭會議中,Kehrer向家人表示他打算重新接受演奏家的養成教育,只是這個理想自然被認為只是一廂情願,甚至被懷疑根本不可能實現。
Rudolf Kehrer於是報名了塔什干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順利地通過了考試,馬上從三年級開始上課(五年制)。
在重做學生的這幾年Rudolf Kehrer非常努力,有一陣子甚至是一天花上七到八個小時學習。這些努力帶給他非常傑出的成果:畢業考一結束Kehrer便馬上獲得了該學院的教職。
▫️決定性的大突破
要不是參與了1961年的戰後第二屆全蘇聯音樂大賽(註五),Rudolf Kehrer一定會一輩子都一直待在在塔什干的音樂學院教琴。1945年的戰後第一屆全蘇聯音樂大賽的鋼琴首獎正是李希特和Victor Merzhanov。
(註五:全蘇聯鋼琴大賽舉辦年度以及各次相隔年份實在不可考,可以得知的大概是吉利爾斯為1933年第一屆的鋼琴首獎、Yakov Flier為1935年度的首獎得主)
儘管超過參賽者的年齡限制,Rudolf Kehrer仍然被破例允許參加比賽。這一次的成功再次超乎預期:Kehrer獲得了評審團前所未見的五十分的滿分,抱走了大賽首獎。大賽的評審在參考意見中是這樣寫的:「Rudolf Kehrer絕對是蘇聯音樂界的奇蹟,他擁有非常獨特、個人化且圓熟的天賦,他的演奏也具備了鋼琴演奏所能企求的最完美音色特質。」
Rudolf Kehrer馬上獲得了當時蘇聯境內最聲名顯赫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教職,他同時也成為了莫斯科愛樂固定合作的獨奏鋼琴家。
▪️僅限於鐵幕內的活動
不同於李希特與吉利爾斯等演奏家,Rudolf Kehrer儘管經歷了這些成功卻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踏上西方國家演出。Kehrer的活動被限制在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歐國家。儘管巴黎那邊公布了他的演奏會訊息、美國也發出了無數的邀請函,Rudolf Kehrer卻一直無法得到出國許可,也沒能得知蘇聯當局任何的拒絕理由。其實Kehrer的出國文件一再被擋下的真正原因來自於他父親與兩位叔叔死於史達林政權的冤獄,這讓蘇聯當局擔心Kehrer一旦到了西方國家就不會再回來。也因此Rudolf Kehrer的名聲只流傳於東德小小的圈子裡,這些人認識Kehrer要不是因為在音樂會或是廣播中聽過他的演奏,就是聽過他為蘇聯國營唱片公司Melodiya眾多錄音中的其中一張唱片。
▫️終於到達西方國家
在八零年代的末期Rudolf Kehrer第一次得到允許前往西方國家旅行。在1990年──也是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執教的二十九年後──Kehrer受聘為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在這裡一直教到了1998年。
Rudolf Kehrer最後定居在瑞士蘇黎世,他在那裡待到2013年至他在柏林過世,他下葬在柏林弗里德諾的一個所謂的藝術家墓園區。
Rudolf Kehrer教授一生獲獎無數,他同時也是眾多鋼琴大賽的評審團之一,並且舉辦了許多鋼琴大師班,也有愈來愈多他的學生在國際著名的鋼琴比賽中展露頭角。
Rudolf Kehrer在幾近八十歲高齡的今日才被西方世界所認識並獲得肯定,實在是太遲了。史達林的恐怖政治扼殺了一個本來可以向世界開展的偉大藝術生涯,讓人唏噓不已。
(內文文字引用自:http://mainly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5/03/rudolf-kehrer.html?m=1)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10的網紅顏慶賢Ching-Shyan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
「維也納音樂學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復校][音精] 維也納音樂學院- 看板DMM_GAM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施孟玟- 來介紹奧地利的音樂學校(大學Universitaten 跟音樂院 ...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維也納音樂檢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維也納音樂檢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復校][音精] 維也納音樂學院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命的領悟》一個願意為了自己的身後,此生吃盡苦頭,全力以赴的音樂家。—Esquire
*陳瑞斌,你可能不熟悉,也可能因為對古典音樂涉獵,你早已如雷貫耳的名字。
他曾經在三十歲前得了近二十個國際大獎,其中五個是鋼琴大賽首獎,他是華裔、台灣、説中文的人史上得最多國際大獎的鋼琴家。但面對其他以色列、俄羅斯、德國、中國、日本、猶太人,有文化部、企業全力協助其古典音樂家在國際樂壇,那些人不必參加比賽,已在國際朗朗乾坤、大放異采。而出生台灣,台灣的文化部對所有國際得音樂大獎的得主幾乎沒有作為,陳瑞斌只是其中之一,加上家境清寒,他註定要走一個人的路,沒有後援,自己努力。於是堅持演奏角色的他,生不逢時,更生不逢地,為了理想,咬著牙走上了難以想像孤獨的路。
「以前我一直作夢,以為比賽完,拿到獎,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從音樂歷史上看來,很多偉大音樂家彷彿都是得了獎就平步青雲。我以為只要做到那樣,就與他們畫上等號,但事實不然。」
*陳瑞斌說,學音樂的他至今不理解也不擅長台灣的商業社交時代,即使如此,他仍得勉強了解音樂以外的世界,與社會、企業打交道:僅管多數時刻在社交場合他是害羞且退卻的。他仍然得想辦法適應,因為沒有人支持,音樂演奏會,根本開不成。
*從童年吃他人所不能吃的苦,不到三十歲得別人難以項背的獎⋯⋯五十歲的陳瑞斌說:「我要面對的不只是音樂而已,我覺得我現在是一個人生半失敗的階段。」
*面對現實的挫折,陳瑞斌換了一個角度看事情。「我不是為了現在而活的,而是為了死了以後而活。」
「如果是為現在而活,我的日子這麼苦,我大概老早就轉行了。」
*音樂的主流已經不在音樂會的舞台上,而是教學收入。但陳瑞斌堅持不走這條路,因為收了學生收入高了,少了練琴時間,琴藝一定會退步。
*他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走了,可以留些演奏、聲音給社會,那麼從我手上出來的東西就會跟別人不同。這也是我對此生的交待,不然我13歲吃盡苦頭、窮苦到難以置信,一個孩子孤零漂泊海外,意義在哪?」
*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選擇人生方向,陳瑞斌相信,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即使成功了,也很痛苦。「我不相信那樣的成功,會很快樂。」
「成功對我而言,不是一個時刻,而是一條路。」陳瑞斌說,很多人看成功,是看一時的,但他看的長遠的,甚至身後的。「對一個音樂奉獻者,成功不是一時的。」
他也指出,人生在世,靠工作賺錢,通常不難,但「如果我做的東西是最好的,你賺再多錢也買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可貴,當然後者通常是傻瓜。」而他正是這樣一個儍瓜。
「我這一生留下的絕對不是錢,而是與音樂有關的東西。」
在音樂演奏路上,他選擇當一個不悔的獨行俠。
Hope you like this interview by Esquire Magazine
🤓 "What I’ve Learned"
揚名國際鋼琴家陳瑞斌 - 孤獨鄉愁下的熱情音符
天使的手指、Lazar Berman唯一亞裔弟子、音樂外交使者 #Esquire #pianist #君子雜誌
>我從小就碰鋼琴(5歲),但在出國以前,其實沒受過什麼正統音樂教育,就是土法煉鋼地練,直到後來去了維也納讀音樂,才開始能比較能夠享受在音樂裡。
>細漢時,父親規定每天練琴都要用錄音機錄音起來給他聽,後來我學會把電視轉靜音,一邊彈琴一邊看卡通。
>剛到維也納時很苦,那時我13歲,德文還不會說幾句,一年只打兩通電話回家(長途電話太貴),申請居留證什麼的都得自己來。到各個國家比賽也是自費,機票食宿幾乎就把贏來的獎金花光了。
>維也納是座非常神奇的城市,我的音樂視野一下子被打開,身在那樣的環境──就像被雷打到一樣被點醒,關於音樂,我什麼都想要,不停地學、不停地聽。
>現在比較不會了,早期歐洲人會覺得在古典音樂殿堂他們才是「正統」,我們這種東方臉孔上台都是異類,我不服氣,我就用比賽去證明他們是錯的。
>第一次離開家鄉,一相隔就是十來年,我在機場等我家人時,我好怕我爸認不出我。
>我很珍惜我每次表演的機會,那不僅僅是一場演奏會,它可以承載著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公益、例如外交。表演之外我還可以做很多有影響力的事,這樣的結果其實遠超過我當初單純彈琴的初衷了。
>在音樂面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音樂無國界這句話是真的,它可以打破疆界、國籍、種族的藩籬,不管出身底層或上流、身分是總統、女皇還是大企業家,人人都可以是我演奏會的座上賓、人人都能為音樂所感動。
>音樂是讓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籌碼,我現在演出常常會跟我們傳統音樂表演者一起巡迴,我們在世界諸多大型音樂廳裡演奏過《愛河暢想曲》、《福爾摩沙敘事曲》等,我希望能讓更多人聽見台灣土生土長的音樂作品。
>關於琴藝,以前是老師教的占七成、領悟占三成,年紀越來越大以後則相反,當然這個道理老師也很早就跟我說了,但沒經過歲月洗禮的無法體會。
>音樂比賽是很殘忍的,我看過太多這種心碎的場合,每個選手準備、練習時間都是以年為單位,但輸了就是輸了,很現實。
>我的老師Lazar Berman年過半百後才揚名國際,大器晚成,成名前他都被蘇聯共產黨鎖在國內,可他就是一直彈一直彈,那種對於音樂的執著,深深地影響了、也支撐了我在音樂這條路上的熱情。
>我是首位受邀去東歐演出的台灣音樂家,亦是羅馬尼亞文化部簽約表演的音樂家。我去烏克蘭表演的時候,他們文化部與外交部長在後台和我聊了三個多小時,談設立在台代表處的事。
>上彈演奏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彈琴。沒有啦!其實都在檢查硬體設備,空調、燈光等因素其實蠻影響演奏狀況的。
>我不太善於言詞,對我來說,音符的想像勝過語言文字,是我連接整個世界的最好媒介。現在想想,這條路的確是蠻適合我的。
>戰鬥民族俄羅斯的聽眾是地球上最難討好的,也不是說他們難搞,因為古典音樂對他們來說是日常娛樂,難免會用高規格耳朵去檢視。有次我在俄羅斯演出,一位老太太淚流滿面地來到後台找我,哭哭啼啼地對我說了很多話,我聽不太懂,透過翻譯才知道她深受剛才演奏而感動。
>人一定要能接受孤獨,唯有在獨處的時候,你才能夠反思自我。
>我第一次遠離家鄉還未成年,多年之後才歸國,這段年齡理應是一般人青春最重要的時刻,然而我是孤身一人,沒有長輩教我要怎麼「做人」,我以東方遊子的身分在西方國家闖蕩,人生的處事應對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我非常享受搭長途飛機的時光,我靜靜地待在座位上,發呆、思考、也可以寫些東西。
>音樂路很苦,因為它沒有一個標準,我覺得我能夠這樣堅持,就是──別想太多。
>我覺得學音樂,興趣培養很重要,但不要設立目標,華人的習慣好像投資一定要有報酬──學音樂就是要換取某種價值,這是不好的,會扼殺小朋友對藝術的參與心。我看過太多例子:小時候學了好久的樂器在長大後因為達不到所期望的地步而放棄,太可惜了。
>樂譜終究是工具,怎麼彈?怎麼詮釋?我想最終還是得靠人生的體悟吧!我大概每半年就會喜歡不同的東西、或說稍稍改變一下演奏方式,音樂的情感很容易還諸在生活的經歷上。
>人生如果遇到了什麼瓶頸,我只要坐回到鋼琴前彈琴,很多事就會有所解。
陳瑞斌,揚名國際的鋼琴家,台灣台南出身,13歲時以跨級之姿攻讀維也納音樂學院(正取生,後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獨身一人在外闖蕩,16歲便在義大利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中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登上歐洲最著名維也納愛樂廳首演,不到20歲就奪得各大國際權威性鋼琴大賽5項金牌、18項國際鋼琴音樂大賽得主,堪稱是重量級國際鋼琴競賽中的常勝軍,被譽為神童,後成為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Lazar Berman唯一一位亞裔直傳弟子,並獲德國漢諾威音樂院最高獨奏家殊榮。其精湛而令人心醉的演奏技巧被國際傳媒讚譽為是「天使之手指」,深具舞台魅力,廣受全球古典樂迷與樂評推崇。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三歲成天才兒童,跳級進維也納音樂學院,沒有退路只能往前衝!
▶ 完整版於 6/17 (三) 11:30上線
-
《#茜問》每週三 11:30 更新
追蹤頻道不錯過 ➡ https://tw.tv.yahoo.com/asksisy
#陳文茜 的台灣網路節目處女秀,#茜婆婆 來跟大家交朋友!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為歷史背景。全曲通過《霸柳曲》《涼州樂》《樓蘭夢》等篇章,描寫了處在中國內陸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風情。
對於這首樂曲,著名作曲大師趙季平是這樣解釋的:我對古絲綢之路的印象是從繪畫中得來的,記得少年時代我在父親的畫案旁看他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給我留下了神奇的幻想,我總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任我的樂思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經過時間的孕育,我用音樂結構了《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等。傾聽它,你徬彿是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著別樣的音樂之旅,感觸良多。
通過趙季平大師對這首樂曲的描繪,使我們隨著音樂遊歷著神奇的絲綢古道,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金黃色的沙漠、動聽的駝鈴、和瀰漫的大風沙……
2005年11月,吳曉鐘隨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首作品,也獲得了當地樂評家們的高度贊揚。
趙季平大師的這一首幻想組曲, 全曲由五首曲子組成, 分別是:
1. 長安別 (又名: 霸柳曲)
2. 古道吟
3. 西涼樂
4. 樓蘭夢
5. 龜茲舞
長安別可以算是序曲, 點出即將前往西域的淡淡離愁心情及悵然離去的無奈,樂曲中間樂段很是壯觀,像是描述長安城的宏緯以及出行隊伍的壯闊。
古道吟一開始 在低音的襯底下, 頗有一種駱駝商隊緩步沙漠的味道. 由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A 段, 彷彿聽著駱駝穩重的腳步聲; 進入 B 段則以大樂團表現出沙漠廣闊浩瀚無垠的風光, 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節, 卻是氣勢磅礡, 實為神來之筆. 而最後一段回歸 A 段, 在低音的駱駝步伐下, 商隊緩緩消失在大漠中. 很有味道的一首曲子......
涼州樂是愉悅的快板, 彷彿大夥兒踏上絲路之後, 終於能夠放鬆心情, 進入這個未知的西域.
樓蘭夢這首曲子,像是述說著-樓蘭,在漢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商賈雲集的古城。時光的洗禮,讓樓蘭這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地方褪盡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成為「沙漠中的龐貝」。殘斷的城垣、乾涸的湖泊、枯朽的胡楊、神秘的美女,積澱成了獨特的美,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樓蘭。趙季平大師讓人們帶著自己的猜度,踏上了漫漫黃沙的尋夢之路,讓塵封千年的樓蘭在人們的想像中復活。
龜茲舞是整首組曲的高潮, 輕快的節奏, 揉合了新疆和波斯風味的旋律, 是一首舞曲,這一首也是採用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B 段頗有抒發鄉愁的意味, 全曲在這輕快活潑又有韻味的龜茲舞曲作結,今日演奏的版本由演奏家顏慶賢將「管子」獨奏部分改成「高音薩氏管」擔任獨奏,相信顔慶賢老師的思路必定帶給聽眾很特別的絲路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xideTQLXa8/hqdefault.jpg)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為歷史背景。全曲通過《霸柳曲》《涼州樂》《樓蘭夢》等篇章,描寫了處在中國內陸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風情。
對於這首樂曲,著名作曲大師趙季平是這樣解釋的:我對古絲綢之路的印象是從繪畫中得來的,記得少年時代我在父親的畫案旁看他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給我留下了神奇的幻想,我總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任我的樂思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經過時間的孕育,我用音樂結構了《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等。傾聽它,你徬彿是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著別樣的音樂之旅,感觸良多。
通過趙季平大師對這首樂曲的描繪,使我們隨著音樂遊歷著神奇的絲綢古道,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金黃色的沙漠、動聽的駝鈴、和瀰漫的大風沙……
2005年11月,吳曉鐘隨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首作品,也獲得了當地樂評家們的高度贊揚。
趙季平大師的這一首幻想組曲, 全曲由五首曲子組成, 分別是:
1. 長安別 (又名: 霸柳曲)
2. 古道吟
3. 西涼樂
4. 樓蘭夢
5. 龜茲舞
長安別可以算是序曲, 點出即將前往西域的淡淡離愁心情及悵然離去的無奈,樂曲中間樂段很是壯觀,像是描述長安城的宏緯以及出行隊伍的壯闊。
古道吟一開始 在低音的襯底下, 頗有一種駱駝商隊緩步沙漠的味道. 由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A 段, 彷彿聽著駱駝穩重的腳步聲; 進入 B 段則以大樂團表現出沙漠廣闊浩瀚無垠的風光, 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節, 卻是氣勢磅礡, 實為神來之筆. 而最後一段回歸 A 段, 在低音的駱駝步伐下, 商隊緩緩消失在大漠中. 很有味道的一首曲子......
涼州樂是愉悅的快板, 彷彿大夥兒踏上絲路之後, 終於能夠放鬆心情, 進入這個未知的西域.
樓蘭夢這首曲子,像是述說著-樓蘭,在漢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商賈雲集的古城。時光的洗禮,讓樓蘭這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地方褪盡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成為「沙漠中的龐貝」。殘斷的城垣、乾涸的湖泊、枯朽的胡楊、神秘的美女,積澱成了獨特的美,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樓蘭。趙季平大師讓人們帶著自己的猜度,踏上了漫漫黃沙的尋夢之路,讓塵封千年的樓蘭在人們的想像中復活。
龜茲舞是整首組曲的高潮, 輕快的節奏, 揉合了新疆和波斯風味的旋律, 是一首舞曲,這一首也是採用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B 段頗有抒發鄉愁的意味, 全曲在這輕快活潑又有韻味的龜茲舞曲作結,今日演奏的版本由演奏家顏慶賢將「管子」獨奏部分改成「高音薩氏管」擔任獨奏,相信顔慶賢老師的思路必定帶給聽眾很特別的絲路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Lo8uIQgKrc/hqdefault.jpg)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為歷史背景。全曲通過《霸柳曲》《涼州樂》《樓蘭夢》等篇章,描寫了處在中國內陸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風情。
對於這首樂曲,著名作曲大師趙季平是這樣解釋的:我對古絲綢之路的印象是從繪畫中得來的,記得少年時代我在父親的畫案旁看他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給我留下了神奇的幻想,我總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任我的樂思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經過時間的孕育,我用音樂結構了《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等。傾聽它,你徬彿是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著別樣的音樂之旅,感觸良多。
通過趙季平大師對這首樂曲的描繪,使我們隨著音樂遊歷著神奇的絲綢古道,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金黃色的沙漠、動聽的駝鈴、和瀰漫的大風沙……
2005年11月,吳曉鐘隨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首作品,也獲得了當地樂評家們的高度贊揚。
趙季平大師的這一首幻想組曲, 全曲由五首曲子組成, 分別是:
1. 長安別 (又名: 霸柳曲)
2. 古道吟
3. 西涼樂
4. 樓蘭夢
5. 龜茲舞
長安別可以算是序曲, 點出即將前往西域的淡淡離愁心情及悵然離去的無奈,樂曲中間樂段很是壯觀,像是描述長安城的宏緯以及出行隊伍的壯闊。
古道吟一開始 在低音的襯底下, 頗有一種駱駝商隊緩步沙漠的味道. 由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A 段, 彷彿聽著駱駝穩重的腳步聲; 進入 B 段則以大樂團表現出沙漠廣闊浩瀚無垠的風光, 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節, 卻是氣勢磅礡, 實為神來之筆. 而最後一段回歸 A 段, 在低音的駱駝步伐下, 商隊緩緩消失在大漠中. 很有味道的一首曲子......
涼州樂是愉悅的快板, 彷彿大夥兒踏上絲路之後, 終於能夠放鬆心情, 進入這個未知的西域.
樓蘭夢這首曲子,像是述說著-樓蘭,在漢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商賈雲集的古城。時光的洗禮,讓樓蘭這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地方褪盡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成為「沙漠中的龐貝」。殘斷的城垣、乾涸的湖泊、枯朽的胡楊、神秘的美女,積澱成了獨特的美,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樓蘭。趙季平大師讓人們帶著自己的猜度,踏上了漫漫黃沙的尋夢之路,讓塵封千年的樓蘭在人們的想像中復活。
龜茲舞是整首組曲的高潮, 輕快的節奏, 揉合了新疆和波斯風味的旋律, 是一首舞曲,這一首也是採用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B 段頗有抒發鄉愁的意味, 全曲在這輕快活潑又有韻味的龜茲舞曲作結,今日演奏的版本由演奏家顏慶賢將「管子」獨奏部分改成「高音薩氏管」擔任獨奏,相信顔慶賢老師的思路必定帶給聽眾很特別的絲路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CKK7Q1Wuk/hqdefault.jpg)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施孟玟- 來介紹奧地利的音樂學校(大學Universitaten 跟音樂院 ... 的推薦與評價
來介紹奧地利的音樂學校(大學Universitaten 跟音樂院Konservatorien ),最最知名的,就是跟茱莉亞音樂院齊名的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我們俗稱的國立維也納 ... ... <看更多>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維也納音樂檢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維也納音樂學院 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維也納音樂家、維也納音樂檢定、維也納音樂之都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維也納音樂學院排名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維也納音樂學院 在 [復校][音精] 維也納音樂學院- 看板DMM_GAM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篇廢文,不喜歡廢文的人可以左轉離開了。
應該是中午開的吧?
反正我一點多看的時候就已經開了。
J服網址:
https://www.johren.net/games/symphony-ec-zh-tw/
基本上這是日服最後一版的修改版
修正的地方如下:
1.音精→音靈(不是陰靈)
2.音晶石→音虹石(一樣叫音晶石不是很好嗎?)
好的,以上不重要,重點是下面:
A.角色育成系統變更
・初始稀有度下修,練滿都是★5。
・性能悉數修改,你各位也不用去看11區資料了。
・覺醒改用小花,抽到重複角色全部轉成小花。
・裝備格剩兩個,預設給一格,滿覺開第二格。
B.戰鬥相關
・關卡掉落物拔光光
・掉落率低到靠杯(個人體感)
・沒有圖書館
其它不重要的東西
・首抽無限刷,固定一個★3
露露娜(ルルーナ)、德爾芬(ドルフィン)、彭露(ペンルー)
唐唐(タムタム)、伊莉絲(イリス)、安吉莉卡(アンゲリカ)
蒙特威爾第(モンテヴェルディ)、艾露(エイル)
哈迪恩加(ハーディンガ)、鄧斯泰布爾(ローズ・ダンスタブル)
坎緹菈(カンティラ)、吉嘉(ギーチャ)、古琳德爾(グリンデル)
德彪希(クレール・ドビュッシー)
霍爾斯特(テオドーラ・ホルスト)
・特典角直接入抽池,泥開不開勳啊~
・沒有每日免費抽
・非洲人好朋友浮士德大神?
沒有哦~要的話請花錢買~
・演奏會維持日服最後一版的狀態
不會玩的請自己去看那個騙吃騙喝算命仙的玄學文章
(拿掉前置,統一兩秒半。)
・掛zh-tw然後你又用cn區譯名是怎樣?
・第一個活動就開RB是在哈囉?
・開服就把後面的角色混進抽池
說真的我看不懂這是什麼操作
直接放棄前面的活動基本上就是折壽
就這樣,反正我不看好,擺明就是來騙錢的。
1批幣賭一年內收。
====== ✂ === 請沿此線剪下 === ✂ ======
被荼毒了一天一夜之後,再來多寫點東西。
・角色立繪動畫調整
大家變得更‧‧‧搖擺了‧‧‧
這個改動好不好見仁見智,
我只能說:這麼搖擺的腹黑長直‧‧‧我‧‧‧我不行‧‧‧
・一般演奏會現在只會噴錢和旋律,沒有其它東西。
活動演奏會不知道,反正大概也好不到哪去。
・裝備能力有上修,畢竟現在裝備格只剩兩格。
但是目前取得管道只有遠征,所以‧‧‧嗯‧‧‧
・開服第一個活動是太陽劇院,
下個活動94.87%是維也納大搜查線。
加上上面提到的已經有少部分活動的抽角被混進抽池了,
太陽劇院前面的12個活動有87%的機率直接作廢。
大音樂祭不算的話,日服到結束為止共有40個活動,
扣除這13個的話剩餘27個活動。
如果全部以14天計算的話,距離關服公告還剩54週。
當然,這是不出亂子,沒有任意縮短活動時間的狀況。
・剩下的不說了,反正想玩的人就自個兒去適應新環境。
====== ✂ === 請沿此線剪下 === ✂ ======
(本文不對營運日後之任何修改負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8.2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MM_GAMES/M.1637851253.A.9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