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有有色彩蛋,慎入!
大乘佛教的《維摩詰經》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就是一座超誇張大的高山,高到山頂上是住著帝釋天天王(有點像宙斯的角色)。芥子非常小,可能直徑還不到十分之一寸。
所以一些佛教徒所讚歎佛教的境界,能夠把須彌山藏在一顆芥子裡面。當中漢傳佛教裡面把這種「境界」發揮到無窮無盡的,應該屬於《華嚴經》。
但,這種層層無盡的概念,在印度教本身也已經有了,印度教相信梵天創造了宇宙,但有重重無盡的宇宙,每一個宇宙都有它的梵天和大自在天等。
那麼這種重重無盡的境界,也有英國詩人 William Blake寫過: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大意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掌執無限,剎那持永恆。」看起來那麼佛教徒需要承認 William Blake是菩薩轉世嗎?
當然佛教徒不會這樣做,他們只會說William Blake抄了他們,但沒有反思自己的有沒有抄了印度教。
或者佛教徒會說「William Blake的詩歌,只是文學創作,不是真的境界,不過佛教的這是真的境界,絕對不是文學創作。」
然後把須彌芥子論,牽強附會的套在量子物理學頭上,硬說成量子物理學研究證實的佛教。
一些法師還亂掰的用超弦理論(Super String Theory)來解釋鬼神和靈界,又說量子物理裡面的粒子和波的一體兩面,就跟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
我發現很多佛教界的朋友,先別說有沒有基本的科學精神,往往是基本的邏輯都有缺陷。你不能夠在科學看到更佛教相似的文字,就望文生義的斷言科學研究已經印證了佛教!
你若不覺得佛教有亂扭曲量子物理學的理論,佛教徒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基督徒跟你說:「你們佛經講的不生不滅,其實就是《聖經》裡面所講的上帝是自有永有,上帝是永恆的意思,因為上帝沒有東西生祂出來,祂也不能被毀滅。」
在亞洲區,我們很少真的讀量子物理的專人,所以這些法師和居士可以登堂亂套而不會有人挑戰他們,實際上這些法師和居士是丟人現眼的。
我的朋友一些時候會傳給網絡視頻給我看,是某居士法師說法的,一旦這些法師居士又亂拋量子物理學,我都會勸我的朋友要小心這個人所講的。
這只是一個因美麗的誤會而沾沾自喜的佛教徒,學了那麼多年要對這些誤會這麼興奮的話,應該是沒有料。
請問我已經知道我看到AV女優會硬,然後我看到一個科學報告說男人看AV女優的影片能夠硬的話,90%以上不是Gay的。
請問,我會很興奮的告訴你這個資訊嗎?
如果我還會很興奮的到處演講跟人講,應該兩個可能性:
一就是我很希望你知道我還能硬(為甚麼給你知道是這麼重要,就很難說),二就是,WTF,我很希望大家都知道我不是Gay的。
維摩詰經大意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道德經》名言、綱要 上課地點:大鑑禪堂,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四
日
第十二堂課之二 梁寒衣老師撰筆,黃麗月聽寫
(《道德經》弘法第12堂二○○八年六月六日授課錄音)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描述大道體虛,超越眼目感官、名相思惟所能擬議,乃惟悟方知、惟證方能。惟明道、體道者,始得作為傳承──此即「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無色,古文有「消,滅」意,指不可以眼見。「希」,無聲,古文有「止,歇」意,指不可以耳聽。「微」,無相,古文有「無,隱」意,故不可以手搏取(搏,即「攫取」)。──此處以「夷,希,微」描寫道性一體的三個特質,即非色、非聲、非形相,炯非眼耳感官所能捉摸、撈取、觸知、掌握的範疇,亦非言語、意識、思惟所可擬議、思議──此即「道」不可分割的「一體三面」(乃「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換句話說,「道」不可用眼睛看,耳朵聽,亦不可撈摸、把捏出來,亦非語言、心靈、智識所能擬設、揣測,乃「唯悟方知、唯證方至」的:僅能循著系統,用修法逼近它、驗證它(一旦悟道,則明明晃晃、如掌中菴摩勒果)──倘然僅是看經、聽法,那麼,便僅能是模擬概略……只是「可能如此」罷了,大如盲人摸象般,所摩勒的仍不出意識心的想像、投影和捉捏;正如握有一張英國倫敦地圖,和腳踏實地、走在倫敦、實際感知「本地風光」是兩碼子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亮,光明。「昧」,昏暗,不明。就宗門言,指道「非明非暗」(向上不明亮,向下亦不昏暗,即六祖所謂的「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意」),禪宗用「本地無明」來形容此本初境界(於本覺狀態,連「明」亦不立)──《楞嚴經》一開始便談,於本覺圓明中,正由於忽生一念妄想,欲覺「不明」,由是能/所分立、明/暗對存,而輾轉裂變,由一本體而流轉為宇宙大千、色色類類(參見〈第一章〉)。由是《心經》要強調「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本無所謂的「無明」,亦無所謂「滅盡無明」,唯因「性空」!本無明暗,亦炯非明暗所及。)故「其上不皦」,向上不能以「明」來看它(在於「非明」);「其下不昧」,向下且也不是「暗」:若認它為「黑漆桶」,即錯!緣於「道」本具含本然明性!──卻也絕不是我們意識心底所認解的那個「明」,不屬明/暗相對的那個「明」!
──《憨山註》釋為「其上日月不足以增明,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體」,指的則是非常的「大明」;此「大明」,日光、月光不能使它更明亮,幽暗黑昧亦不足以遮蔽、沒污它,使它黑墮損毀;指的仍是「常住不易」的那箇!《心經》用「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來形容。大明,即超越兩極施設、兩極對立的本覺明性,自然,亦炯非明、暗所及。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繩繩,形容「道」的綿綿不綿,如繩串起,繼起無窮;指涉的是道體本具的明性,能創生無際、揮發無盡(參見〈第四章〉),卻畢竟銷歸空寂、至虛無有。其玄奧微妙,畢竟不能以世俗限量的名言、概念去詮述、理解,故「不可名」(關于此有/無之間、明/空二象微妙相生的關係,請詳參〈第一章〉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惚恍」指涉的即《楞嚴經》中,深修禪定,所抵達的五陰魔境中的「識陰區宇」(即所謂「冥諦」)的狀態。於此境界,如曙色已白、大日未出,「八識精明」映現,生命的本源於玆披露。於此境界,說沒有嘛,又宛然有此精明的光芒凸露顯發;說有嘛,卻又難以具體捉捏、描摩其形象(故用「無狀之狀」:沒有形狀的形狀,「無象之象」:沒有形象的形象來形容),乃是一個「非空非有」,亦「亦有亦無」的玄深原點:一個從虛無混沌中可以發生、創源一切的微密境地。也正是《楞嚴經》所指稱的「罔象虛無,微細精想」;正因「罔象虛無」,所以老子用「惚恍」來表述此浩闊的空寂中,所諦顯的極精明、精微、而不可描摩的存在──一個道證的點:極端虛空中、忽露的精明(《楞嚴經》稱之為「微細精想」,正是大日將現的癥兆,只剩此一點幽微薄翳)。既是一個「道証的點」,當然,也只能「唯証方知」,親切處,唯証者會得,並不足以任何言語形容。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此「惚恍」正是宇宙、萬物生發的源點、浩闊無涯,前觀無始,自然是「迎之不見其首」;後觀無終,綿綿不絕,自是「隨之不見其後」──道本「無始無終」,那怎會有「頭、尾」呢?若有「頭、尾」,即是「有始有終」了!(禪宗則用「一圓相」來指涉此無始無終、空明不二、自性圓滿的狀態。也即「本地無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前面詮述道性、道體的本質。此處則談述得道、體道、行道之人。以及「道」足以一脈相承的理由。
──〈憨山註〉解釋,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正因為能執持此從古以來的「道」之本體,依之來調攝、駕御世間,以為應世、處事的法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了知此「無始之道」(此古老的本源、本體)的,則為道統之所繫,則稱為「道紀」(「道」的綱紀與法則,也即「道」的傳統與傳承)。紀,即綱紀、統緒。
── 一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妙道禪師道: 「骨底骨董。」
佛法大意,就宗門,說穿了,也無非為「明得佛性」。而佛性,就是我們的「骨底骨董」,為人人皆具,盡宇宙、器世至為古老的古董(不是甲骨文,更不是周朝的鼎,漢朝的玉佩),因此本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賴此體內的靈知、靈覺之性,我們才能面對、駕馭現前世間的萬象和萬有──這就是為什麼新羅義湘法師悟道時說「法性圓融無二相,舊來不動名為佛」。「舊來不動」指的便是這個從古及今、常住不動的「骨底骨董」(人人骷髏骨架中皆藏有此一只!),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即憨山所言,體解、明悟道的本懷、本體而後,依之來調御自我,來面對、爬梳、對治當代的現象與存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即,須了知「道」的本源──悟道、明道、證道(證幾分,才能知幾分;證得徹底,也才有全面的徹知徹見),才足以傳承和維繫道,始能不廢此綱紀與法統。
── 禪門的軌則,不破本參,則不能開禪堂、為人師,便是這個道理。那麼,破了本參、保任不足可以嗎?可以。在於已掌握了開門的關鑰,自然,可以將鑰匙授付予人。只是生命累劫的無明習氣,多如十座、二十座大山的棘草、林木,若保任不足,煩惱、愛染習氣未能銷融蕩盡,率爾為師,則易於引起自、他的瘡瘤與垢患,於道者本身無非是「折松枝拂蘚痕」的行為,於自法身並無利益,反增創害、冤結。這是「損己未必利人」之事。
── 故「能知古始」,就禪門言,即是「破本參」、明心見性、洞破本面。此「知」,不是「知見」、「知識」的「知」,不止於心意識的思考。由是,修行,不止是「理」上的「我知道了!」,更在於能不能「受用」、「行持」,能不能「悟道」、「明道」、「證道」的問題。能如此,則「道紀」有份,把掌玄符有份。
維摩詰經大意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道德經》名言、綱要 上課地點:大鑑禪堂,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四
日
第十二堂課之二 梁寒衣老師撰筆,黃麗月聽寫
(《道德經》弘法第12堂二○○八年六月六日授課錄音)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描述大道體虛,超越眼目感官、名相思惟所能擬議,乃惟悟方知、惟證方能。惟明道、體道者,始得作為傳承──此即「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無色,古文有「消,滅」意,指不可以眼見。「希」,無聲,古文有「止,歇」意,指不可以耳聽。「微」,無相,古文有「無,隱」意,故不可以手搏取(搏,即「攫取」)。──此處以「夷,希,微」描寫道性一體的三個特質,即非色、非聲、非形相,炯非眼耳感官所能捉摸、撈取、觸知、掌握的範疇,亦非言語、意識、思惟所可擬議、思議──此即「道」不可分割的「一體三面」(乃「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換句話說,「道」不可用眼睛看,耳朵聽,亦不可撈摸、把捏出來,亦非語言、心靈、智識所能擬設、揣測,乃「唯悟方知、唯證方至」的:僅能循著系統,用修法逼近它、驗證它(一旦悟道,則明明晃晃、如掌中菴摩勒果)──倘然僅是看經、聽法,那麼,便僅能是模擬概略……只是「可能如此」罷了,大如盲人摸象般,所摩勒的仍不出意識心的想像、投影和捉捏;正如握有一張英國倫敦地圖,和腳踏實地、走在倫敦、實際感知「本地風光」是兩碼子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亮,光明。「昧」,昏暗,不明。就宗門言,指道「非明非暗」(向上不明亮,向下亦不昏暗,即六祖所謂的「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意」),禪宗用「本地無明」來形容此本初境界(於本覺狀態,連「明」亦不立)──《楞嚴經》一開始便談,於本覺圓明中,正由於忽生一念妄想,欲覺「不明」,由是能/所分立、明/暗對存,而輾轉裂變,由一本體而流轉為宇宙大千、色色類類(參見〈第一章〉)。由是《心經》要強調「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本無所謂的「無明」,亦無所謂「滅盡無明」,唯因「性空」!本無明暗,亦炯非明暗所及。)故「其上不皦」,向上不能以「明」來看它(在於「非明」);「其下不昧」,向下且也不是「暗」:若認它為「黑漆桶」,即錯!緣於「道」本具含本然明性!──卻也絕不是我們意識心底所認解的那個「明」,不屬明/暗相對的那個「明」!
──《憨山註》釋為「其上日月不足以增明,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體」,指的則是非常的「大明」;此「大明」,日光、月光不能使它更明亮,幽暗黑昧亦不足以遮蔽、沒污它,使它黑墮損毀;指的仍是「常住不易」的那箇!《心經》用「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來形容。大明,即超越兩極施設、兩極對立的本覺明性,自然,亦炯非明、暗所及。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繩繩,形容「道」的綿綿不綿,如繩串起,繼起無窮;指涉的是道體本具的明性,能創生無際、揮發無盡(參見〈第四章〉),卻畢竟銷歸空寂、至虛無有。其玄奧微妙,畢竟不能以世俗限量的名言、概念去詮述、理解,故「不可名」(關于此有/無之間、明/空二象微妙相生的關係,請詳參〈第一章〉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惚恍」指涉的即《楞嚴經》中,深修禪定,所抵達的五陰魔境中的「識陰區宇」(即所謂「冥諦」)的狀態。於此境界,如曙色已白、大日未出,「八識精明」映現,生命的本源於玆披露。於此境界,說沒有嘛,又宛然有此精明的光芒凸露顯發;說有嘛,卻又難以具體捉捏、描摩其形象(故用「無狀之狀」:沒有形狀的形狀,「無象之象」:沒有形象的形象來形容),乃是一個「非空非有」,亦「亦有亦無」的玄深原點:一個從虛無混沌中可以發生、創源一切的微密境地。也正是《楞嚴經》所指稱的「罔象虛無,微細精想」;正因「罔象虛無」,所以老子用「惚恍」來表述此浩闊的空寂中,所諦顯的極精明、精微、而不可描摩的存在──一個道證的點:極端虛空中、忽露的精明(《楞嚴經》稱之為「微細精想」,正是大日將現的癥兆,只剩此一點幽微薄翳)。既是一個「道証的點」,當然,也只能「唯証方知」,親切處,唯証者會得,並不足以任何言語形容。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此「惚恍」正是宇宙、萬物生發的源點、浩闊無涯,前觀無始,自然是「迎之不見其首」;後觀無終,綿綿不絕,自是「隨之不見其後」──道本「無始無終」,那怎會有「頭、尾」呢?若有「頭、尾」,即是「有始有終」了!(禪宗則用「一圓相」來指涉此無始無終、空明不二、自性圓滿的狀態。也即「本地無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前面詮述道性、道體的本質。此處則談述得道、體道、行道之人。以及「道」足以一脈相承的理由。
──〈憨山註〉解釋,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正因為能執持此從古以來的「道」之本體,依之來調攝、駕御世間,以為應世、處事的法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了知此「無始之道」(此古老的本源、本體)的,則為道統之所繫,則稱為「道紀」(「道」的綱紀與法則,也即「道」的傳統與傳承)。紀,即綱紀、統緒。
── 一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妙道禪師道: 「骨底骨董。」
佛法大意,就宗門,說穿了,也無非為「明得佛性」。而佛性,就是我們的「骨底骨董」,為人人皆具,盡宇宙、器世至為古老的古董(不是甲骨文,更不是周朝的鼎,漢朝的玉佩),因此本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賴此體內的靈知、靈覺之性,我們才能面對、駕馭現前世間的萬象和萬有──這就是為什麼新羅義湘法師悟道時說「法性圓融無二相,舊來不動名為佛」。「舊來不動」指的便是這個從古及今、常住不動的「骨底骨董」(人人骷髏骨架中皆藏有此一只!),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即憨山所言,體解、明悟道的本懷、本體而後,依之來調御自我,來面對、爬梳、對治當代的現象與存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即,須了知「道」的本源──悟道、明道、證道(證幾分,才能知幾分;證得徹底,也才有全面的徹知徹見),才足以傳承和維繫道,始能不廢此綱紀與法統。
── 禪門的軌則,不破本參,則不能開禪堂、為人師,便是這個道理。那麼,破了本參、保任不足可以嗎?可以。在於已掌握了開門的關鑰,自然,可以將鑰匙授付予人。只是生命累劫的無明習氣,多如十座、二十座大山的棘草、林木,若保任不足,煩惱、愛染習氣未能銷融蕩盡,率爾為師,則易於引起自、他的瘡瘤與垢患,於道者本身無非是「折松枝拂蘚痕」的行為,於自法身並無利益,反增創害、冤結。這是「損己未必利人」之事。
── 故「能知古始」,就禪門言,即是「破本參」、明心見性、洞破本面。此「知」,不是「知見」、「知識」的「知」,不止於心意識的思考。由是,修行,不止是「理」上的「我知道了!」,更在於能不能「受用」、「行持」,能不能「悟道」、「明道」、「證道」的問題。能如此,則「道紀」有份,把掌玄符有份。
維摩詰經大意 在 [討論] 文殊菩薩為何不請佛陀浸維摩詰水桶??? 的推薦與評價
buddhanature:建議看過大意說明,才會知道維摩詰居士的能耐與示現 08/16 01:41. → poohkoala:佛陀如果浸了維摩詰水桶..那哪裡這部[維摩詰所說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