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可以》
跟雲科大第三堂課愉快地結束了!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從同學報告,可以感覺出同學超認真,超級用心地幫我想「線上經濟」各種可能性,感恩哪~!
針對我們在沙漠經營生態旅遊的不易,此時更是面臨疫情嚴苛考驗,同學給出數個方案,例如線上旅遊、部落格與podcast、網紅跟群眾集資,很殘酷的是沙漠生活條件之差,恐怕遠在同學想像之外,以上四個可能性,不管哪一個,背後都有一定的條件,成功案例很少不是出自專業團隊之手,而我跟貝桑呢,要設備沒設備要器材沒器材要人力沒人力要團隊沒團隊外加網路不穩,醬.
例如網紅方案,同學實在太看得起我了,還好摩羯座以務實聞名宇宙,人貴自知,正妹當網紅的成功率比較高啦,人家都嘛青春貌美身材好,哪管正妹說啥,至少視覺上賞心悅目,像我這種臭臉歐巴桑,很難啦!更何況我不愛上鏡頭老實說,貝桑比較愛演,但目前就是沒有最基本的條件來撐這個可能性呀!
討論到後來,為了不浪費時間,我也很直白地說,疫情之下,旅遊業會整個停頓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不敢想像啥時能接到下一團客人,當務之急不會是推廣我跟貝桑獨家的深度旅遊,而是剛啟動的方格子專案《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生活很辛苦,我已經沒有餘力空耗了,對我來說,平台文字發表的門檻最低,成本最少,以阿任此時手邊現有資源跟條件,這是最能讓我有發揮餘裕的新方向,如果這個專案轉得起來,我相信會有其他機會慢慢出現.
此時網路是一個分眾的時代,我相信自己書寫的《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肯定會有人樂於付費閱讀,關鍵在於如何找到這群人,並成功地說服他們訂閱,這個問題,跟我們帶導覽所遇到的難題是一樣的,深度旅遊的市場雖小眾,但這樣的客群是存在的,關鍵在於如何找到他們,或說被他們看見.
討論的時候,我輕描淡寫地講了一下沙漠艱難的地方,一位同學說:「這個比我之前上課的案例,都要難.」
是啊,啊就真的很難啊,不然我早就忙著發大財還順便開線上發財課程再賺N筆,哪來時間跟大夥兒聊天呢,丟唔丟?!
但,這麼真實而現實的難題,不正是我們這個愈來愈仰賴網路的時代,千千萬萬個獨立工作者所面臨的共同處境?
阿任面對的難題沒有比較慘,而是世界共通,就只是沙漠條件讓情況更加艱難而已.
但我這人吼,就是正向樂觀啦!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地球。」
我的直覺告訴我,疫情下,這個支點,是「文字」,我可以穩穩地站在我身所處的撒哈拉大地,至於平台,我選擇了方格子,如果能夠找到適合的方式,我相信可以扭轉出一個新局面,讓目前僵局有個破口,即使只有一點點,都能讓新鮮空氣進來,誰都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新的可能性因而發生.
「撒哈拉」這一題是真的很難,我身在其中十年了,還是覺得爆炸難!但我相信,若神讓來自我的故鄉的高等學院的師生走入這一題,其中必有寓意.
今天呢,貝桑也有演一下下哦!不過只有一下下,因為課程討論占了泰半時間.
今天終於讓貝桑如願以償講了他的「駱駝笑話」,而且還連講兩個!事實上,這不算笑話,比較像猜謎,答對的人有獎品,就是等他們來撒哈拉的時候,貝桑會免費讓駱駝載他們遊沙丘,然後真的有同學聽懂他的笑話,有答對ㄟ!只不過呢,要領獎品的話,啥機票簽證旅費都要自己搞定就是惹~,哈哈哈!
貝桑本來還要講第三個笑話,我跟他說夠了,差不多了,結束後,貝桑問我,為啥今天時間這麼短?我說因為下課時間到了,貝桑還是很困惑,一直問,為什麼今天只有聊一點點?很像他才剛講個笑話,只是暖身而已,怎麼就沒他的戲份了捏……!
喔好哦!身為「業主」,我已經把沙漠整個狀況跟同學解釋過了,也明確指定要同學協助推動《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接下來就靠同學幫我指點出網路上一條迷津,感恩蛤~!
相信我,所有事情到了沙漠,往往加倍艱難!
但也無所謂啊,難就難咩~,啊布蘭呢…….
照片上這四隻石刻駱駝是我為了《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而特地去找來的,之後訂閱者會在付費文章中,讀到關聯.
對啦,我現在就是很認真要把這個專案給寫好啦,除了感謝訂閱者,當然也想試試看自己可以走多遠,固執的摩羯座認真起來吼,連摩羯座都怕!
啊所以吼,才會一直「鼓勵」臉友訂閱並幫忙分享訊息呀!這件事對我來說,啊就真的很重要咩!
今天有同學問到沙漠中人為啥都穿藍袍?
撒哈拉的天空可以是湛藍而帶有透明感的,又或者是波光瀲灩的藍色湖泊,藍色是天與水的顏色,行走大漠,藍色身影尤其搶眼.
在沙漠走出一條生路,確實不易,但堅韌的駱駝可以.
網路學院雲科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天晚上,我們在雲科大 :)
【哲學星期五-雲林‧雲科】-城市的邊界,流動的家族
【時間】2016年 11月 07日 (一) 19:00-21:00
【地點】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院二館DS120-1 小咖啡廳
【主講】陳又津 | 台灣當代年輕寫作家
【主持】陳昇嘉 | 哲學星期五志工
今日,作家又津向我們分享了許多關於認同的故事,對又津來說,做這樣的寫作並非是為了要代表哪個族群提出什麼樣的不公或是抗爭,只是單純地想要將這些故事傳出去。
認同,簡單說就是我們「入戲太深」。
一生中我們總會扮演各種角色,有些角色,我們不太喜歡當,有些角色我們則是可以接受,或是非常自豪,而後者就是所謂的「認同」。
而人的一生中則是不斷地尋求認同,並劃分認同與不認同的界線,而隨著年齡成長,界線則愈來愈向外擴張。舉例來說我們小時候的認同僅限於家人,接著有認識的同儕、親戚等不斷擴大,慢慢出現對於族群以及對於國家的認同。
而今天的講座主要提到三種認同的概念,分別是地方認同、自我認同、他者認同
地方認同─就像是大家常說的台灣人、雲林人等,主要構建於人們對於地方的認知與感受,與時間長短無關。
自我認同─主要就是對於自身扮演的角色或是被貼上地標籤,採取接納或是自豪的態度。主要構建於自我對此角色的認知與感受
族群認同、地方認同都是自我認同的一種,僅是標籤的分類不同而已。
他者認同─主要指他者認可或接受你成為團體的一份子,或是可代表標籤所屬的團體。就像是作家又津提到的阿才,即便他不是本籍人,但她依然被鄰里所愛戴,這就是取得了他者認同。
講者最後提出一個問題,她說,其實他想研究的不是新移民的歷史淵源,而是為何這一代的我們,會如此的不注重自己的淵源,以及父母輩的想法。
小編在這簡單做個回答,在現代社會,人們不用再依附家族,社會的最小單位已經變成了核心家庭、甚至有更小的趨勢。透過網路、以及各種機制,我們跟大量的陌生人進行合作,個人的影響力不斷提高,相處的人也不再局限於空間。個人也能擁有經濟能力來支撐生活,當然就不需要在意自己是哪個家族,而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減少,時間一減少,當然也就無法了解他們。
然而,小編預測這樣的變化會成為趨勢,人們愈來愈趨向個體化、而各式各樣的標籤將漸漸無效化,工具化,而減少其背後的刻板印象。
網路學院雲科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越濁水溪,拜訪雲林!
【時間】2016年 11月 07日 (一) 19:00-21:00
【地點】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院二館DS120-1 小咖啡廳
【哲學星期五-雲林‧雲科】-城市的邊界,流動的家族
【時間】2016年 11月 07日 (一) 19:00-21:00
【地點】雲林科技大學人文科學院二館DS120-1 小咖啡廳
【主講】陳又津 | 台灣當代年輕寫作家
【主持】陳昇嘉 | 哲學星期五志工
※場地空間有限,盡請大家提早入場(約容納20人)
「你是哪裡人?」相信不管是東南亞移民、新移民二代或島內移民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被問過這個問題,而有時人們會因你的身份背景而對你產生某種既定印象,甚至貼上標籤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每個人本來都是各自相異的存在,一個人來自哪裡往往不代表那個人就是怎麼樣的人,因此尊重與瞭解也就更加的重要了。
陳又津,台灣大學戲劇系劇本創作組碩士、台灣當代年輕寫作者、《印刻文學生活誌》十周年封面人物。新移民二代身份的她曾以長篇小說《少女忽必烈》勾繪新世代文化氛圍,以散文《準台北人》探觸個人身世與族群境況,敘事明快犀敏,不落陳語俗套,本次【哲學星期五@雲林.雲科】邀請陳又津老師來與大家分享新二代的故事,也讓大家更瞭解台灣社會的多元面貌。
參考資料:
陳又津官方網站 http://dali1986.wixsite.com/yuchinchen
博客來專訪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8359
天下雜誌報導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994
【主辦】哲學星期五雲林‧雲科志工團 雲科教學卓越中心
【活動企劃】哲學星期五雲林‧雲科志工團
【行政總務】江昀霑、周依慧、林鈺廂
【美術設計】陳昇嘉、鄒雯如、李佳芸
【網路宣傳】馮凱亨、許潔慧
【文字記錄】許乃心、趙詠安
【攝影影像】江昀霑、陳昇嘉、范萬基
【哲學星期五@雲科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techPhilosophy/
【哲學星期五@雲科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UC60bwYzUAL7jl44ZrRZoJUg/videos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