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抽獎唷!】
上次推薦KOBO的電子書之後收到很多回饋,很多人踏進電子書的領域後就回不去了! 不管是方便性或是閱讀的舒適性都有很大的提升,以前常聽到別人說讀萬券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表示實際經驗的重要以外,我相信也可能是萬卷書太重了,現在有了電子書就能讀萬卷書還能行萬里路。
這次樂天KOBO推出了價格更親民、6吋尺寸也很適合外出攜帶的KOBO Nia,很適合想入手電子書但一直還在觀望的朋友們。這款的外型美觀、輕巧、翻頁也很順暢,小小一台可以收藏超過6000本書,還有強效的續航力以及內建可以調整亮度的閱讀燈來因應各種環境,是一台可以無壓力入手,單手讓你更好上手的電子閱讀器。
✨樂天KOBO週年慶
9/3-9/12購買Nia 6吋入門款送 $600元電子書購書金(需登錄表單),其他機種也有優惠,最高折 $1500 再送 $1000 購書金,快來逛逛吧!
Pchome 24hr : https://bit.ly/2X3cONJ
台灣樂天市場:https://bit.ly/3jMsoWq
Momo購物網:https://bit.ly/3zMe1Hg
-
好書推薦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聚焦是一股強勁的力量,它能讓你找到熱情,而熱情會讓你脫離世俗的標準,以自身的價值為基礎去經營人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才能,然而你會發現,某些成功人士身上會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或者令人驚嘆不已的一技之長,這項技能最後定義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為熱愛某件事,而投入大量時間練習,最後化為技能帶來成果,而成果帶來的滿足感會讓人產生更多的熱情並投入更多的時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最後產生不同凡響的成果。
勇氣使你開始,熱情使你堅持,聚焦使你成功
✨電子書優惠【台灣限定優惠】
首購優惠代碼『wealtholic』享單書7折優惠(9/30前)
9/3-9/12輸入優惠代碼 『5HBD』全站75折!
單筆滿額登錄表單抽獎、送樂天點數 2222 點
連結 : https://bit.ly/38SqBc1
-
💡好書抽獎
我們將於9/15抽出一位朋友
獲得「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一書
抽獎辦法:
1. 按讚投資癮粉專
2. 留言標記兩位朋友
3. 分享本篇貼文至個人頁面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izzybac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izzy Bac 20週年演唱會「鐵之貝克 XX」 2019/12/14 at 天母體育館 特別感謝 Guitar:林維軒(杉特) Keyboard / Synthesizer:蘇玠亘(蛋) 嘉賓:方Q(宇宙人)、Twiggy(旺福)、弘禮(落日飛車) 𝕋𝕚𝕫𝕫𝕪 𝔹𝕒𝕔 𝟚𝟘𝕥𝕙 𝔻𝕣𝕦𝕞 ...
網 路 成 癮 的 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了解自己,便無法做自己
在認識自己的這條路上,最大的阻礙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關注,說得更精確點,其實是他人的肯定。我們發出各式各樣的訊號,期盼他人的回應。試想一下,如果你說了個笑話但完全沒有人笑,你之後再講這個笑話的機率有多少?如果全場笑翻天,之後碰到新的一群人後,你想方設法就是要講這個笑話的機率又有多少?講笑話、觀察現場反應,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喜劇演員也是靠這個吃飯的。
渴望他人的關注,觀察他人的反應以調整自己言行,固然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過去也讓我們為自己添上一層層不同的面貌,長久下來使我們失去自我本來的真實樣貌。我們不再表達自己內心真正所想,只想看場合說話,只想展露最優秀的一面,只想融入人群。臉書很厲害,用按「讚」量化了眾人的肯定。
我的至親好友在我臉書上見到有讀者負面留言,於是問我為何能忍受這些負評。說老實話,我一開始其實也完全無法忍受。二○○八年初踏入這行時,大家給我滿滿的愛。畢竟當時的我只是個無名小卒,每個人都會大方地為我加油。光陰匆匆,若干年後我在網站上開闢了一個評論欄,接受各方的批評指教。看著一則則負面的評論,起初我還會安慰自己:「這些不過是酸民罷了,就是嫉妒而已,不知所云。」後來我學會了不要只想聽好話,我也不在意這些了。
其實正評就和負評一樣,既可好好理會,又可不予理會。留言的人我通通不認識。我不可能一方面輕鬆欣賞網路上的正面評論,又同時不理會那些負評。我要練習的是學會不受任何評論(不管正面還負面)的影響,學會不透過這些評論來定義自己(這是個永無止盡的修煉)。
一味關注、在意他人如何看我,並不能幫助我了解自己。唯有關注「我為何在乎他人評論」,我才能更了解自己。我當然在意他人的眼光,每個人都會在意,但我發現隨著年歲漸長,我們會越來越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為何會這樣,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為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會更了解自己的定位;也有可能是年紀大了,懶得迎合他人的目光吧。
旁人的肯定及關注,有可能使我們如藥物般上癮。想想人與人的關係,我們多麼重視身邊有人愛、有人可以說話、有人陪伴。我被甩過幾次,每次都感覺自我價值彷彿蕩然無存。我們害怕被拒絕,因此我們不敢放手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因為一旦被拒絕,我們就直接認為自我價值被降低了。
對孤單的恐懼也會影響自我價值的判斷。我認為有些人之所以不喜歡獨處,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的樣子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期待,或是不習慣與自己相處,彷彿自己是個陌生人似的。人與人的情感關係往往建立在「對方讓我覺得自己如何如何」上。對方能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觀感,若對方離開,我們的失落感更深。畢竟名氣再大,也需要粉絲支持。
我身為公眾人物,當然需要觀眾的支持。仰賴觀眾的支持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了維繫大家的支持,我究竟該做出哪些妥協與讓步。
我這樣說,用意不在於貶抑名人,畢竟我們都需要旁人的支持。媒體實在厲害,總是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需要買些媒體上曝光的產品來改善自己。落人後的恐懼雖真,但你我設想的後果卻是假的;這份恐懼不過是被媒體操弄、利用罷了。在現實世界,我們仰慕的那些人擁有我們渴求的自信(也可能是我們將渴望投射在他們身上),但這些名人是獨特的,是我們想模仿也模仿不來的。自信是買不到的,自信就像學習新語言,需要經年累月的養成。
要想與眾不同,須得不斷向內心探索。欲探索一己之內心,須懂得獨處時與自己對話。這種對話有些人稱之冥想,或是「專屬於自己的時間」、或是「遠離喧囂以求內心平靜」。身為一位得仰賴他人關注以謀生的公眾人物,我可以在此向各位保證:不論有多少閃爍的鎂光燈,不論有多少光彩亮麗,這些都不會帶來快樂。越想從他人眼光中尋找自己的樣貌,則越容易令自己受限制。唯有真正做自己,才能拋開枷鎖。也請鼓勵其他人做真正的自己,肯定他人與眾不同的特質。
唯有開始了解自己,才能開始真正做自己。排除一切紛擾,靜心坐下來,好好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對話—與自己對話。
.
本文摘自
《#從苦境中轉回》
101種帶有力量,能讓生活美好的思考
.
作者: 謙卑詩人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不了解自己,要如何做自己呢?
一旦開始認識自己,那就會自然而然要完成接下來的「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功課。用我自己的說法,他人的目光之所以隨著年紀,可以越來越少影響我們(這不一定,要看人),一方面是我們有智慧選擇適當的場合表現適當的自己,二方面是我們更加注意自己的內在,對他人評價也就逐漸處之淡然。
這本書今天(8/17)晚上9點半會進行直播,歡迎參與。
祝願您,能跟自己好好對話,這個習慣能養成,遭遇苦境能轉回的機會就更高了!
網 路 成 癮 的 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問
在三月的時候我私訊你,我跟小我十一歲男生在一起,一切都看似正常的交往,但每次在他回到家後就是不能講電話,只能傳訊息,於是從網路搜尋到⋯⋯原來他結婚了。
那時候向你求救,你回我,期待別人為你離婚,下場都比原配慘。
我試著讓自己去脫離關係,但就如你說的慾望、期待、癮、貪心⋯⋯讓我怎樣都拔不出來,於是四月我自己跟他說五月如果沒有離婚,我就走。
五月他真的離婚了,但雙方父母都不知情他們離婚了。「前妻」到現在也一直跟他同住屋簷下分房睡。
六月經過他同意,我將我們合照放在臉書,被這位前妻看到了,於是開始了臉書、IG互相的較勁,不然就是說他們睡在一起、情侶睡覺圖她都有,每天我就是要擔心受怕自己愛的男人還繼續跟他的前妻怎麼樣的。
每次問這男生,他都說他沒有跟她睡一起,他討厭她、厭惡她,但我怎麼想都不對,如果討厭一個人怎麼還會說要安撫這前妻,跟她撒嬌的說對不起,還跟一般夫妻一樣出席家庭場合。
母親節後他答應我沒有下次,結果他又瞞著我帶前妻去嘉義拜外婆,這次他的理由是前妻嗆他,他外婆的金子都被他拿去當了,不能去拜一下嘛!叫我不要跟死人計較,我生氣的質問他不是離婚了嗎?他說他是利用她,為了要她幫忙貸款借錢還債!
爭吵時前妻一直傳訊息過來,我要求看內容,只看到一小部分,我心裡也很明白,這男生也許愛我,但對她不是沒有感情,兩個都安撫,兩個都騙,兩個都借錢。
兩個女人都要他做選擇,他說他選擇我。
但是對前妻,他覺得有情債跟金錢債。
我一次次問他給的承諾做得到嗎?他說他每天都陪我了還不夠清楚嗎?但最簡單的是他與前妻保持距離給我安全感,他都做不到。
我知道我該離開了,但就是放不下,心一直糾結在胸口,整個人不知道要怎麼辦?我曾在直播問,男人真的為了女人離婚,代表什麼 ?真的要跟我長相廝守嗎?每次質問他,他就回答我離婚是為了妳?既然是為了我,怎麼還是跟前妻斷不掉?他們沒有孩子。
回
最慘烈的三角關係
就是三個人都很蠢
三個人都看不到自己在辛苦的掘自己的墳墓
一個是疲於奔命兩個女人用錢困他又不停逼他專一的男奴
一個是不甘心人財兩失的前妻對小三的復仇
一個是小三逼離婚成功卻所有權未明的焦慮
三個人必須有一個人掛掉
才可能透過葬禮找到平靜
男人的脖子似乎繫上兩條狗鍊
他之所以被兩女乖乖拉住
一定是債務已是天天都要過關才能活命的處境
但兩女沒有能力或也沒打算讓他一次輕鬆完債
怕債ㄧ還清
她們就成一對告別式的怨念信女
如此殘酷又難看的現實互卡
沒有一點愛
需要很多很多忍耐
三人什麼都達不到渴望的終點
因為脖子上的狗鍊
雙人兩邊拉扯的用力身影
灼人的太陽
眼神只剩下邪惡的放不下
完美的三角制衡
人間地獄變
愛成了獠牙
每個人的內心如果有一句獨白
前妻應該會說:讓她什麼都得不到
男人說:你們都是病態的吸血賤人
你則說:我難道一點安全感都不配得到嗎
當你限他幾號前離婚
一定是因為五月有筆錢沒你幫忙是不可以的
當前妻要他一起去掃墓可見錢也是重要因素
你們對他如同最惡毒的放高利貸的蛇蠍
一圈一圈捲死著他
讓他乖乖在你們中間孤魂輪迴
如果有一天命運肯讓他中樂透大獎
若這是部電影
觀眾最想看到一定是他怎麼全面大反撲的復仇
當然結局誰都不能避開貪婪又變態的業力懲罰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讓手作的飯碗,溫潤你的五感,重新定義餐桌的溫度
.
「餐桌上的溫度,是一個家的溫度。」有人等待的餐桌,就是回家的想望。
.
吃飯不僅是飽餐一頓,
如果可以透過食器與食物之間的交融,
開始與自己對話,與你關心的人對話。
那便是尋得歸屬感的開始。
.
「豐衣足食」不再是寫在紙上的空想,
而是可以一起完成的人生目標,
.
#千秋陶坊 #台灣職人手作 #豐衣足食日本瓷碗
花費2年,為求符合台灣人的手掌比例與飲食習慣,
找出陶土的真摯質感,重複試做上百個樣品,
透過手作的溫潤,連結屬於人與器物之間的情感。
.
#碗口手工刻劃弧線
讓口腔在最放鬆的情況下享用食物
.
#恰如其分的重量
讓飯碗在手中帶來身心的安定感
.
#黃金比例斜角設計
讓一起吃飯的對象也能看到一幅優美的畫面
.
#碗底拋光大圈口
手指易扣舒適,置於桌上不易傾倒
.
#日本26號瓷土
碗身顏色清透如玉,適合各種風格家居搭配
.
讓愛吃飯的人,愛不釋手
讓吃飯匆忙的人,能夠放緩步伐
讓不愛吃飯的人,找到吃飯的樂趣
以上是產品介紹文字,包含網址
https://storearisto.com/early-bird/product/abundance/
網 路 成 癮 的 定義 在 tizzybac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izzy Bac 20週年演唱會「鐵之貝克 XX」
2019/12/14 at 天母體育館
特別感謝
Guitar:林維軒(杉特)
Keyboard / Synthesizer:蘇玠亘(蛋)
嘉賓:方Q(宇宙人)、Twiggy(旺福)、弘禮(落日飛車)
𝕋𝕚𝕫𝕫𝕪 𝔹𝕒𝕔 𝟚𝟘𝕥𝕙 𝔻𝕣𝕦𝕞 ℂ𝕒𝕞 精選【安東尼 / Tissue Time / 我不想一個人睡】
▎COVER老杯難易度等級★★★★☆
▎關於這首歌......祖媽の碎語......
20週年演唱會的歌單當時討論很久,後來安排了兩段組曲,這是其中一段。
〈安東尼〉創作的靈感就是Red hot chili pappers主唱安東尼;〈Tissue Time〉是很早期我們還在唸大學、在熱音社練團室就寫好的作品,沒有放在第一張反而放在第二張,只是想用鋼琴寫寫看龐克歌曲會是怎樣;〈我不想一個人睡〉印象中是先完成了編曲,聽起來好像很性感,所以嘗試寫點成人取向的歌詞,MV倒是很好玩( https://youtu.be/UgppI7wDSZo ),我們還做了一個泰文歌詞版但是用google 翻譯的,完全是因為覺得畫面很泰、我造型也很泰,覺得很酷這樣。
#TB20 #鐵之貝克XX #DrumCam
════════════════════
「鐵之貝克 XX」演唱會藍光BD
▸ 相信音樂購物網:https://reurl.cc/Ezkq4n
▸ 博客來:https://reurl.cc/MdrYOX
▸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Y6LM04
▸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EkWV
════════════════════
【安東尼】
再來 我從來不曾放棄忍受
再說 怎麼說都沒有用
這個世界有的時候總是美好幻象太多 殘酷現實太難接受
hit me just prove it how you dare
hit me just show me how you care
hit me 看看你成了什麼模樣 掉進自己的陷阱了啊
我不想生活太過明明白白 那麼聰明 究竟是要給誰交代
這樣是對 那樣是錯 又如何 反正從來不曾認識真正的我
hit me do you think I really care
hit me I only want to hold myself
hit me 沈默固執 任性遊走 不讓任何人定義我
但唉 回頭看這過往 不能說這人生得足夠堅強
都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只是快樂悲傷 最後我會遺忘
沒有例外 只剩這路是我確實經過
年輕時候默默流過的淚
伴隨說過的謊不停後退 帶走了最在乎的夢 錯過的該怎麼解脫
我又如何能夠再次安慰 所有靈魂超載的負累 只能一再相信
我還有不絕的力氣
【Tissue Time】
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遺憾
笑的時候卻又不知所為何來
所有情緒複雜狂亂沒人明白
但我的沮喪不安誰都看得出來
翻來覆去 難以成眠 自找麻煩
有沒有人願意和我一起發呆
聽你說著他和他和她的舊愛
但人來人很我卻懷疑是否有誰真的傷了心
But I don's wanna take all this responsibility
Can't you just be stronger for all your needs
cause you're like a baby sitting on the ground
and crying for someone to come to ease your bleed
so meet my army here and I'll carry you to whatever
where that you've never been
【我不想一個人睡】
好難吶 戒不斷這貪戀
對你成癮的我沒有藥可解
緩慢地 你手中裊裊的煙
好羨慕 我也想燒灼在你指間
淡淡的哀愁在撫慰 這痛卻更美
我不想一個人睡 我不要一個人睡
溫柔的預感在作祟 感性在蔓延
我不想一個人睡 我要大人的滋味
擁抱吧 親吻吧 末日前 佔有吧
真叫人無法自拔 在你懷裡融化
給我再多疼愛別放我荒涼
淡淡的哀愁在撫慰 這痛不很美?
我不想一個人睡 我不要一個人睡
溫柔的預感在作祟 感性在蔓延
我不想一個人睡 我要大人的滋味
網 路 成 癮 的 定義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他是一位「生產力專家」。在這本書裡,他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digital-minimalism-2/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範例檔案下載:《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手機網路成癮,30天實踐心得範例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Podcast 留言:非蘋果用戶,如何在Apple Podcasts五星吹捧留言評價?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apple-podcasts-review/
《原子習慣》幫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小改變帶來大成就
https://readingoutpost.com/2-books-to-quit-social-media-addiction/
看膩了繽紛的子彈筆記?手殘派科技人的6個月實踐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極度專注力》戰勝分心的6個技巧,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
https://readingoutpost.com/hyperfocus/
為什麼早上起床不要滑手機?30歲前你應該學會的晨間習慣
https://readingoutpost.com/my-morning-routine/
《自由書寫術》透過寫作大幅提升創造力的4個訣竅
https://readingoutpost.com/free-writing/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網 路 成 癮 的 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