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今日新增與校正回歸確診493例,單日死亡21人;萬華風險下降,但其他縣市卻微幅增加,公衛教授呼籲別去市場群聚;雙北醫療量能緊迫,醫師工會曝院內確診爆量狀況,喊別「置之不理」】
台灣今(29)天新增320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166例(新增與回歸數共493例),7例境外移入,死亡人數再度破新高。今天公布21人死亡,其中19人有慢性病史,18人年紀超過60歲,年齡最輕僅30多歲,是一名無慢性病史的男性,為全台目前最年輕死亡案例。
以校正回歸後每天確診人數的7天移動平均值顯示,目前台灣確診案例仍在高峰,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目前確診案例持平,萬華相關活動史的確診者雖減少,但其他縣市則增加,疫調後發現足跡曾到過傳統市場、黃昏市場,呼籲大家口罩要戴好,不要到太壅擠的地方,降低家庭聚會人數,維持手部清潔衛生。
另台北市與新北市將在明天一起進行第四級警戒的推演,包括新北市8個高風險的熱區進行防疫的升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北市今天確診案例有趨緩一些,不過雙北有些區域案例仍快要破百,雙北做封城演習是好事,去年他們也做過,現在只是提前部署,記取教訓,不代表就是要封城,演習對雙北公衛措施嚴謹度有提升效果。
■新增486例本土確診者,專家呼籲別到傳統市場
陳時中在記者會中宣布,今天新增320例本土個案,有169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7日至5月28日。校正回歸個案有166例,其中90例男性、7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27日。
總計今天公布的本土個案共486例,仍以新北市22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68例,台中市33例,桃園市19例,基隆市14例,台東縣、宜蘭縣各5例,花蓮縣、嘉義縣各4例,苗栗縣3例,新竹縣及彰化縣各2例,雲林縣、高雄市及新竹市各1例。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36例,茶藝館相關2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58例,關聯不明49例,疫調中24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目前確診案例持平,萬華相關活動史的確診者在減少,但其他縣市則增加,疫調後發現新出現的確診者曾到過傳統市場、黃昏市場,呼籲大家不要到太壅擠的地方,降低家庭聚會人數,維持手部清潔衛生。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分析,如果目前三級警戒措施民眾可以落實到9成,6月14日疫情還是很有機會趨緩,但要守住其他易被攻破的地方,例如市場群聚要減少,減少喪禮、宗教聚會,嚴防長照機構、遊民爆發感染,其他國家過去一年曾發生的經驗,台灣要記取。
■21例死亡再創新高,指揮中心擬公布新指引,醫院優先收治年長者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今天21起死亡案例中19人有慢性病史,18人年紀超過60歲,更有6人是死後才確診。由於近期死亡案例屢創新高,集中在60歲以上長者,許多醫生都紛紛指出不能再以症狀作為送醫或居家隔離的標準。疾管署副署長、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證實,上週四(27日)的專家會議的確有討論送醫標準,以60歲以上或有慢性病者作為住院、送往集中檢疫所標準,觀察血氧濃度和呼吸次數、相關病症,例如胸悶、呼吸急促、意識改變都是警示徵象。60歲以下、無慢性病者則居家隔離,正在做最後確認,近期很快會公布。
羅一鈞補充,指揮中心也購置了1萬5,000台血氧機,提供給地方衛生局,尤其雙北,透過採檢站、衛生局等提供給居家隔離者,偵測血氧濃度,定期回報,希望多一道防護。不過如果居家隔離者相對年輕、沒有慢性病,呼籲大家不要搶購血氧機,否則可能會影響到真正需要的人。
■啟動全台23家傳染病防治醫療網
由於雙北醫療量能滿載,指揮中心昨天啟動全台22縣市、共23家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應變醫院,要求儘速清空病房,支援收治確診者。羅一鈞表示,22縣市都有一家傳染病應變醫院,必要時會執行全院或部分清空,台北市原先只有聯合醫院和平院區,這次多指定一家三總松山分院。目前雙北3家應變醫院已全院清空,專責收確診病人,和平院區有110床,已收治83人;三總松山分院93床,已收治36人;新北市立聯合醫院117床,收治75人。
羅一鈞說,總計全台應變醫院有1,092床,目前已收治520人,桃園的應變醫院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已完成全院清空,部立台東醫院也完成清空,其他醫院則是分階段清空,必要時增加清空床數達到全院清空。
加護病房部分,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全國有557張專責加護病床,專門收治重症病患,目前有429張空床,但雙北比較吃緊,截至上午剩97張空床,正在努力擴大加護病床量。全國負壓隔離病房則有919張床,截至上午空床391張,雙北剩43張空床,會留給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的重症。
■雙北醫療量能緊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喊「別置之不理」
柯文哲指出,現在台北市的醫療量能從昨晚開始才足以應付疫情的狀況,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傍晚卻發出聲明稿,指出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確診爆量,今(29日)仁愛院區已收治總共65床病患,24床需要使用呼吸器,其中有13床使用呼吸器的個案因加護病房量能已滿,只能在普通病房繼續治療。除了病房能量不足,醫護人力也窘迫,從5名護理師增加到62名護理師負責輪值專責病房,其中卻只有8名護理師具呼吸器照顧的經驗。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是要先由台北市地方衛生局先調度其他醫院專責病房或醫學中心來提供床位,如果要跨區的話,可以透過區域的指揮官協助。台北市緊急醫療網有各醫院床位資訊,重症在這部分床位本來就比較擠,如果真的沒床位,可以跟衛福部醫事司反應,由中央來協調。
針對聯醫仁愛院區反應北部各醫學中心都有相對應的中南部醫學中心可以備援,聯醫這種區域醫院卻沒有備援,莊人祥回應,目前區域醫院的確不像醫學中心有列出對應的備援醫院,不過可以透過上述那些方式,由地方和中央來協調病床。
台北市政府在發稿前尚未回應此事,柯文哲則在記者會中表示,台北市目前總共有19間防疫專責醫院,總共有1,292張各類病床,預估在31日可以上升到1,333床。其中負壓隔離病床有167床、普通隔離病床有165床、專責病床有960床。柯文哲說,因為在這個禮拜裡,台北市的醫院將960床的普通病房改成專責病房,再加上部分醫院每天都有再加開病床,讓台北市的醫療量能得以緩解。例如昨天全台北的空病床只剩下16張床,但今天北榮再加開了140張床,才讓台北市目前的空床增為156張。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指出,新北市目前1,043間專責病房已經清空出953房,預計在下週可以擴充到1,330張病床,並且會再繼續增開117間加護病房。
■台大、中研院皆表達願支援PCR篩檢,指揮中心:評估中
台大校長管中閔昨(28)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台大樂於提供校內的PCR設備和P2實驗室投入防疫。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證實,昨晚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已經跟台大獸醫學院接洽,確認是否可以符合疾管署規定,「符合的話可以分擔部分檢體檢驗。」
他解釋,要做高危病毒的篩檢,檢體處理有生物安全顧慮,要在P2等級實驗室進行,台大獸醫學院有做過動物方面的檢體操作,實驗室在P2安全等級以上,不過台大可以提供多少量能,還需要昆陽實驗室來評估。
媒體詢問指揮中心未來是否會徵召更多學術單位實驗室支援,例如中研院、國衛院等等,指揮中心沒有正面回答。張上淳表示,中研院也有跟疾管署聯絡,目前都還在聯絡跟評估中。不過他解釋,現在大家以為檢驗有點塞車,問了台北區各實驗室發現,檢驗本身不是大問題,「並沒有量能不足問題」,是在上傳系統有點塞車。
羅一鈞表示,目前指定檢驗機構有145家,檢驗量能全開時一天超過5萬1,744件,前一星期不管是感控或醫檢師,最困擾的都是系統問題,常常在篩檢站已經採檢完,也送到實驗室檢驗,更通知受檢者了,但因系統上傳困難或資料無法核對,沒辦法完成通報和上傳。簡化流程和系統速度加快後,昨天通報和排除數差距有5萬多,今天縮小剩4萬多,會努力讓差距縮小。
■8月底預計擴增1,000家診所打疫苗
首批15萬劑AZ疫苗本週開打,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已施打數約4萬2,920劑。陳時中表示,下週二會把第二批疫苗分發下去,希望第一線人員要儘速接種。為了因應接下來到貨的疫苗,陳時中今天也宣布增加基層診所接種點,6月預計有500家,8月預計增加至1,000家,之後也會透過外展服務,主動讓更多人快速接種疫苗。
近日有企業、地方政府、宗教團體表達希望採購疫苗,疾管署署長、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最近很多人熱心介紹,仲介聯繫,但我們回過頭來問原廠,原廠回覆他們接觸的對象都是各國家,而且買疫苗要確保運送品質、冷藏條件,原廠告訴我們,他們基本上不會賣給中介廠商。」陳時中也表示,感謝這些團體,他們可以提出申請,但要由政府來簽約。
針對中央計畫發出6千億的紓困金,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中央,不如撥出其中1成的金額到國際市場上購買疫苗,盡快擴充台灣疫苗接種率。
柯文哲說,中央發下來的2萬2,000劑AZ疫苗,昨天已經接種5,164人,台北市也再向中央申請6萬劑的疫苗,讓第一線的警消醫護人員可以接種。柯文哲說中央已經承諾,下週二將再撥發一次疫苗。柯文哲建議中央,下次疫苗的分配方式不要以全國縣市人口比例作為基準,應該以感染程度高低比例來分配,讓高感染縣市的第一線人員可以先打。
■雙北確診數字上升速度趨緩,明天進行升四級警戒兵棋推演
柯文哲在記者會上指出,接下來的死亡人數出現的高峰會比染疫人數的高峰期來得慢。台北市5月28日各快篩站總共有705人今行快篩,陽性率有4.4%。柯文哲說,台北市萬華區的疫情有被控制住,但其他的行政區仍有潛在的感染源。
侯友宜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北市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共有8個高風險熱區,這幾天確診人數上升的速度降緩,但永和區的上升趨勢需要注意。他指出,新北市在明天跟台北市一起進行第四級警戒的兵棋推演。侯友宜表示,這8個高風險熱區會進行防疫的升級實戰演練。
(文/林慧貞、楊智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許𦱀倩、鄭宇辰、蘇威銘、黃品維)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傳統市場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 #聯合醫院 #台大 #PCR #疫苗 #AZ疫苗
緊急醫療網計畫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台灣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新增7例本土個案,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多;防疫全面升級,室內百人、室外5百人以上活動不得舉辦;專家:社區已有病毒,防疫策略應從全面防堵病毒轉為減害】
華航諾富特群聚感染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案件仍未平息,疫情再度升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宣佈,新增11例確診個案,包含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本土個案包含兩起不明感染源個案,分別在宜蘭、新北,前者更為5人群聚感染。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兩起案件目前疫調認為,與華航諾富特感染案沒有關聯,列為不明感染源個案,國內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且單日新增7例本土,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單日新增最多的紀錄。
由於病毒已進入社區造成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也宣布防疫等級升到第二級,包含室內100人、室外500人的活動必須停辦,營業場所需採實聯制、人流管制等措施,大眾運輸上也禁止飲食等限制。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以及前疾病管制局局長(現為疾病管制署)、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皆表示,當病毒已進入社區,防堵會變得十分困難,疫調永遠只能追著病毒跑,因此除了民眾加強防疫措施外,中央的策略也應從「防堵」轉檔為「減害」,個人做好防護,避免感染人數增加。
■宜蘭羅東出現不明感染源社區感染,已造成5人群聚
一名台灣30多歲女性(案1202),在宜蘭羅東的「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工作。她在5月9日出現發冷、全身無力、咳嗽、發燒等症狀,到醫院就醫採檢確診,Ct值20。陳時中表示,由於該遊藝場是室內密閉且擁擠的空間,傳播風險高,昨晚宜蘭衛生局已初步匡列她的同住家人、同事及常客35人進行居家隔離匡列與採檢,其中有4人確診、17人陰性,其餘檢驗中。
4名確診者有3名是遊藝場女同事(案1208、1209、1211),年齡介在10多歲到40多歲,Ct值分別為11、20及25,前兩人無症狀,案1211在8日曾出現身體不適。而另一名確診者是30多歲男性(案1210),他是遊藝場常客,Ct值12,5月9日曾有咳嗽、腹瀉症狀。
這5名確診者近期都沒有出國,陳時中表示,接下來會持續疫調,將會公布更多足跡,也會盡力釐清感染源。該遊藝場即日起暫停停業,現場也將進行環境清潔消毒,所有員工都採居家隔離。而該遊藝場整棟都是遊樂場所,其他樓層的業者也被要求進行員工造冊、健康監測。
針對這起案件的可能感染源,陳時中說,初步判定跟華航諾富特案的關係極低,由於昨晚才確診,後續還有很多調查工作進行中。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這5名確診者的Ct值都很低(數字愈低,病毒量愈高),代表個案在最早期發病階段就被抓到。
指揮中心針對初步疫調結果,先公佈案1202的足跡,請附近民眾提高警覺,至少觀察身體狀況到5月23日。
●5月7日至9日:
00:00-08:00@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42號2樓)
■新北蘆洲出現不明感染源社區感染,活動範圍廣,初步匡列人數超過百人
今日另一起不明感染源社區本土案例,是一名台灣60多歲男性(案1203),他近期沒有出國史,5月7日出現疲倦、咳嗽、畏寒等症狀,9日發燒至醫院就醫採檢確診,Ct值18,衛生單位初步匡列115人列為居家隔離,疫調持續進行中。
陳時中表示,此案為一名退休人士,時間相對寬裕,因此參與活動多,短時間已匡列百人,也正陸續檢驗、擴大匡列中。
對於媒體報導此案為新北市某獅子會前會長,陳時中不願證實,僅表示將會進行更多疫調再確認。今日也公布此案的初步疫調足跡,附近民眾應觀察身體情形至少到5月20日。
●5月4日,晚上@晶華亭餐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港路199號)
●5月6日,16:00-17:30 @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116號)、晚上@大風車婚宴會館(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395號)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下午亦緊急召開防疫應變會議,宣布蘆洲、新莊等足跡風險區校園暫停對外開放,希望各學校暫停校際交流、畢業旅行延後,也強調會加強稽查八大特殊娛樂業場所,配戴口罩、實聯制等防疫措施是否到位。
■專家:防疫應從防堵轉為減害,目標是守住醫院、減少感染人數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社區長期存在感染者,此次看來疫情也已經在社區蔓延,即刻能做的就是守住醫院體系。「在找不到感染源的情況下,要比病毒還要快做到防堵,現在看來已經過了時機,也已經很難全面把病毒都抓出來,因此現在能做的就是減災,避免更多人被感染,醫院好好照顧病人,才能減少重症患者的比例。」
黃立民說,防疫要從全民做起,才能避免病毒到了社區不斷散布,民眾應戴好口罩、勤洗手、減少聚會,盡可能待在家中;較長期來看,打疫苗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SARS時期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現為疾病管制署署長)、現為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的蘇益仁也同意,他表示,疫情一但進入社區感染,唯一能做的就是減災。他也認為,指揮中心應會有一套新的防疫標準,不再要求沒有個案,而是從防堵,轉檔為減災。
疫情爆發的現在,除了民眾做好防堵外,第一線的社區醫療網也極其重要,藥局、醫療院所,對於發燒、疑似個案,都要抱持高度警戒增加通報,揪出隱形病人,「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他也表示,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台灣已經很幸運,全球疫情嚴峻狀況下,台灣沒有疫苗的保護,幾乎等於防疫完全不能有任何漏洞,要完全沒有本土案例非常困難。「防疫未來還有他國接種完疫苗,要求邊境開放的壓力,台灣不止本土疫情,還有邊境壓力,這是台灣將遇到的兩難。」
■指揮中心:已進入社區感染,防疫升到警戒標準第二級
陳時中表示,今日爆發兩起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社區案例,一起造成5人群聚,代表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今日上午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臨時前往指揮中心視察開會,表示台灣防疫成績很好,但時間久了容易鬆懈,呼籲國人「該收心了!」,應提高警覺做好防疫措施。
陳時中也宣布,根據指揮中心頒布的《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已符合防疫警戒標準第二階段「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因此防疫即刻升級:
1.全國醫院、長照機構至6月8日前,停止開放探病,陪病至多1人。
2.避免出入人多的場所,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違規不聽勸者將嚴格開罰。
3.集會活動需落實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或使用隔板、「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4.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集會活動,但主辦單位若能採固定座位、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可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構核准後實施。
5.營業場所、公共場域應確保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或使用隔板、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前述措施的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將強制關閉。
6.餐飲業應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併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或使用隔板;無法落實的店家,建議民眾外帶用餐。
7.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禁止站票、高鐵不販售自由座。
除了上述規定外,國中會考將在本週舉行,陳時中表示,會考不會暫停,但按規定不能陪考,試場也要維持通風、若有較高風險的考生,應在不同教室、單獨應試。
今日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單日新增最多本土個案的日子,陳時中評估,社區本來就可能有一些隱形、未爆發的帶病毒者,但長期社區民眾都有戴好口罩、避免接觸,因為阻擋了一部分的傳染。而今日爆發的個案因為有症狀採檢而被查出來,希望透過逐層匡列,讓疫情不要持續擴大。「去年世界疫情剛起,大家的緊張度很高,過了一年多少有些防疫疲乏,還是呼籲提高警覺,守好個人防線。」
■華航機組員擴大採檢完畢,並維持「清零2.0計畫」降低擴大感染風險
華航諾富特群聚案今日也再新增一例機師家人確診,是一名40多歲的女性(案1201),他是昨日(10日)確診機師案1187的同住家人。此案沒有症狀,因為9日被安排居家隔離採檢,結果確診,Ct值為22,沒有額外匡列接觸者。
目前華航群聚案件一共有36人確診,包含13名機師、1名空服員、6名飯店員工、1名飯店外包商,以及15名確診者家人。張上淳表示,華航諾富特案至今一共5人重症,其中一人已順利移除呼吸器、拔管,準備離開加護病房,但也有一人進入加護病房插管,這幾天狀況正改善中。
針對華航擴大採檢1279人,現已完成1261人採檢,18人屬於國外休長假或留職停飛中的機師,會等回國後再採檢,但目前整體機師採檢已結案。
陳時中表示,除了加強機組員個人防疫之外,外站加強管理也是必要措施。這次要求機組員陸續檢疫14天,原先飛航規定,機組員飛航達某時數需要有一定休息時間,此次清零2.0計畫,希望在合法範圍內,讓機組員短時間排班密集一些,等達到當月飛行時數上限規定後,就進入檢疫期,期滿14天後再進入社區,並希望航空公司可以給予相關防疫假,完成檢疫後再重新出勤,檢疫完畢的機組員,需要接種疫苗,就可以從風險組歸類為安全組。
他說明,清零2.0方案可以確保機組員在進入社區前,都已完成14天檢疫,且華航評估認為運量可維持8至9成,「但確實機組員會變得很辛苦」。
■新增4例境外移入,皆自印度入境
今日也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都是從印度入境。
一名台灣50多歲男性(案1204),於2019年12月至印度工作,至今沒有症狀,Ct值29;另一名為台灣40多歲女性(案1205),2021年3月至印度工作,4月24到26日陸續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嗅味覺異常等症狀,Ct值30;還有一名是台灣20多歲男性(案1206),5月3日出現咳嗽、胸悶及胸痛,Ct值29。
3人於5月8日搭乘同一班機返台,都持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今日確診,他們跟昨日確診的兩名民眾(案1192、1193)搭乘同班機返台。該班機一共73人,其中5人陽性、陰性41人,其餘27人檢驗中。
另外還有一名印度籍20多歲女性(案1207),長期在台工作,2021年4月22日返回印度處理事情,5月9日返台,持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入境後到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10日接受採檢確診,Ct值30,已匡列同班機機接觸者1人列為居家隔離。
(文/陳潔 ;攝影/楊子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機師 #華航 #防疫旅館 #群聚 #感染源不明 #社區感染 #印度
緊急醫療網計畫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災難後的下一步,籲新北市府盡速與相關中央部會協調、溝通,提供所有救災人員、罹難者家屬、傷者及其家屬必要的「災後心理衛生重建」,協助走出傷痛。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意外事件發生至今已邁入第四天,我們要再次向所有的罹難者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之意,同時也希望所有的逝者能夠安息、傷者可以早日康復。我們也要感謝所有搜救人員的辛勞,尤其是新北市此次共派出了136位救難人員、41部車輛前往事故現場支援,不分晝夜,全力搶救,謝謝你們!
意外事件發生至今,已造成50人罹難、198人輕重傷 (其中有15位罹難者、77位傷者是新北市民),是台灣鐵道意外事件中,最嚴重的一次。對此,除了釐清事故發生原因、追究後續相關人員與部門的責任歸屬、檢討改進,以避免不幸事件再次發生外,我們也要呼籲新北市政府,重視 王婉諭 委員於昨日所提出的「災難心理衛生機制」的啟動,給予家屬、倖存者以及救災人員足夠的心理支持。
#災後心理精神衛生的支持不亞於生理上的醫療,#缺一不可
針對這此不幸事件,中央及新北市府皆已成立捐款專戶,將專款專用於本次事件的傷亡者,提供接下來必須的生活與醫療支援。但災後心理精神衛生的支持,與生理上的醫療與生活上的協助同等要重,缺一不可。
包括有家屬哽咽自責,表示「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又或者幼小倖存者因為突然的意外,導致在一開始時,不願意回應醫護人員的詢問。此外,這幾天我們也看見了不少救難人員描述道「只要閉上眼,到現在能會浮現罹難者的神情」、「隧道內瀰漫著血腥味……我們是聽著哀嚎聲,盡量去每一個變形的座椅下,搶救被壓在下面的生還者」。
#社會支持力越大受傷的心越強韌
生理上的傷害社會看得見,也已啟動必要的援助機制,但心理上的傷害恐需要社會全體長期提供心理層次的關懷,始有復原的可能。
如同王婉諭委員所言,需要從中央到地方、包括社政、衛政、勞政、教育、犯保等服務體系共同來協力,提供及時的轉介與支持。此外,包括協助救難的軍警消、醫療、社工等第一線人員,目睹或經歷慘重死傷的現場,更是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群,他們在救災工作結束後,可能持續出現的壓力反應,包括經驗重現、神經緊繃、逃避與麻木、惡夢連連、錯覺「回到過去」等等。
對此,時代力量新北黨部在此呼籲新北市政府:
1⃣ 依據「災難心理衛生緊急動員計畫」啟動災難心理衛生服務。
由衛生局等相關單位,結合新北市內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的力量,減輕倖存者、罹難者家屬、以及救災人員心理壓力,避免轉換為PTSD等類似身心疾病。
2⃣ 強化「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絡,普及心理衛生教育,啟動自殺防治業務。
包括結合社區、學校及機構的心理衛生資源,提供長期的追蹤,用各方的集體力量,給予頓時失去重要親人、自責無法救活自己的親人、又或者目睹生命消失時的悲慘畫面的倖存者與救災人員足夠的心理支持,強化心理韌性,避免發生憾事。
心理復健工程或許是條漫漫長路,但從中央、地方到民間組織,只要能夠齊心協力,避免各自為政,相信就有機會可以防範下一次傷害的發生。我們也將克盡社會責任,和大家一起努力,盡己所能,一起協助度過這次的傷痛。
==延伸閱讀==
王婉諭 - 啟動「災難心理衛生機制」:https://reurl.cc/a58ZaQ
緊急醫療網計畫 在 醫療網計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醫療網計畫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照護制度、公共衛生溝通、台灣醫療體系發展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緊急醫療網計畫 在 醫療網計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醫療網計畫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照護制度、公共衛生溝通、台灣醫療體系發展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