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的科學實驗室]煞車系統之血液:煞車油
煞車油,又叫做”Brake Fluid“,是煞車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煞車系統之中,它是作為一個力傳遞的介質,因為液體是不能被壓縮的,所以從總泵輸出的壓力會通過煞車油直接傳遞至分泵之中,般對煞車油的性能要求是:粘溫性好、凝固點低、低溫流動性好、沸點高、高溫下不產生氣阻與使用過程中品質變化小,並不引起金屬件和橡膠件的腐蝕和變質,煞車油同樣也是根據標號來分等級,煞車油的標號大致上可以分為DOT (數字)來標號,一般常見的煞車車油為DOT 3、DOT4,而DOT3和DOT4級煞車液是非礦物油系,是以聚二醇為基礎和乙二醇及乙二醇衍生物為主的醇醚型合成煞車液,再加潤滑劑、稀釋劑、防銹劑、橡膠抑製劑等調合而成,也是各國汽車所用最普遍的一種煞車液!
-
狂人日誌:http://madvnz.com
狂人日誌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K6e7ynljCtU
狂人日誌微博平台:https://www.weibo.com/6339865792/profile?topnav=1&wvr=6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不可不知 #有馬力也要煞得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功靠父幹」,又是這五個字的老生常談? 眼前這位年輕人,自小留學英國,讀書很精,跳了兩級,大學一畢業挾着個International Business(國際商業)學位回流香港,不找工作,零餐飲生意經驗,卻有家人打本七位數字開高檔日本餐廳,這個人叫Kelly,今年剛好十九歲。 或許與一般富二代不...
總泵 數字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燒車,有什麼好意外的?>
昨天火燒車奪走26條生命,令人遺憾,
不過還是要先弄清楚火災原因,
不然之後類似事情一再發生,再來遺憾,一點意義也沒有~
台灣大部分遊覽車都是拼裝車,應該已經不是新聞了,
廠商為了節省成本,
先進口底盤引擎(車子最重要的東西我們還是做不出來),
在這個基礎上改裝,
座椅要多豪華有多豪華,
客人要唱歌,就加裝卡拉ok,
客人要看電影,就裝電視,
至於車體結構是否安全,線路有沒有亂接亂繞?
反正都被包覆起來,大家看不見,
看不見的東西,是不值得下功夫下成本的~
而台灣的法律,其實是不反對拼裝車的,
你去看看稅法,
進口一輛遊覽車,跟進口底盤,稅率是一樣的,
一輛外國遊覽車動輒千萬起跳,
底盤只要兩三百萬,
進來後加上車體改裝,費用500~700萬,甚至更低,
遊覽車業者怎麼算,都是進口底盤再改裝來的划算~
另外,交通法規對於大客車改裝,
僅限於底盤跟引擎不得改裝,
至於車身設備,雖有一些規定,
但是那些大部分都是數字,
比如:安全門要幾公分寬?乘客座椅距離要幾公分?
至於座椅材質(要不要用防火材質?)或線路配置,
就沒有規定,
(關鍵字: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新型式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規定)
也就是,
這是一個重視『尺寸』大於『材質』『結構』的規範,
基本上只要符合一堆數字,車體要怎麼弄都可以~
結語:
法律是分流器,法律怎麼規定,業者就往哪裡走,
在台灣現行法律下,很難要求遊覽車業者不弄拼裝車,
只要是拼裝,追求的都是舒服舒適,
至於車體結構是否強韌?安全設備是否足夠?
就不是業者優先考慮的範圍了!
相關法條:
貨物稅條例第1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
車輛類之課稅項目及稅率如左:
一、汽車:凡各種機動車輛、各種機動車輛之底盤及車身、
牽引車及拖車均屬之。
(二)貨車、大客車及其他車輛,從價徵收百分之十五。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23條之1第1項:
汽車下列設備規格不得變更:
一、底盤設備:
(一)方向盤位置。
(二)傳動系統設備:指汽車之排檔型式、驅動方式、變速箱及齒輪箱。
(三)煞車作用設備:指煞車作用種類(總泵、分泵及油管)及防滑煞車系統。
(四)懸吊系統:指支臂、三角架與連桿機構。
(五)軸距規格。
二、引擎設備:指引擎之機械或渦輪增壓系統、氮氣導入裝置設備。
三、車身設備:
(一)車身外附加燈飾。
(二)車燈噴色或貼膠紙。但黏貼電子收費裝置後符合規定者,不在此限。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項目。
同法第39條第1項第17款:
汽車申請牌照檢驗之項目及基準,依下列規定:
車輛之車身變更打造全高為三.四公尺以上大客車
或三.五公尺以上其他車輛或特種車者,
應檢附汽車底盤製造廠之符合安全書面證明文件,
特種設備應符合規定,並取得合法車身打造工廠之施工證明。
總泵 數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成功靠父幹」,又是這五個字的老生常談?
眼前這位年輕人,自小留學英國,讀書很精,跳了兩級,大學一畢業挾着個International Business(國際商業)學位回流香港,不找工作,零餐飲生意經驗,卻有家人打本七位數字開高檔日本餐廳,這個人叫Kelly,今年剛好十九歲。
或許與一般富二代不同,Kelly在英國讀書時,除了學費及住宿,其餘支出也是自己在餐廳工作中賺取,自問娛樂不多的他,朋友自然亦不多,「在我十六歲的時候,我跟兩個朋友爭執,他們說我不合群,常常自己一個人在房間。我在想,來到英國,我是為了甚麼,我不是為了一張證書,我是要學會怎樣依靠自己生存。」十九歲大學畢業,是他第一個成就,回到香港,他便急急想要成就自己另一個成就—創業。向家人借了七位數字,開了一間佔地3,000呎,走高檔日本菜路線的餐廳,人均消費$500至$800,跟他的背景一樣,一點也不貼地。「我的硬件及軟件也是最好的,由服務、舒適度、食材、整個presentation我都要做到最佳,我要客人滿載而歸。」主打日本直送海鮮浜燒,店內有四個魚缸,每一個都有獨立水泵及冷水系統,確保海鮮的新鮮度。
言談間,他不只一次透露,不喜歡別人稱自己為富二代。既然如此,相信大家也會問,何不乾脆先打工儲錢,然後再用自己儲回來的錢開一間真真正正屬於自己的餐廳,封住大家的嘴巴。他直接道出:「機會不等人,我想善用我手上的資源。」自問是個進取的人,既然看準了現在香港的浜燒市場,便想趁還未飽和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創一番事業,「反正怎樣做,也總會有批評。」他笑說。
所以,當拿下家中那七位數字的一刻,他亦同時準備了接受流言蜚語的胸襟,準備付上再多一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
說到煮,Kelly還未夠火候,他請的夥計,又是每一個都比他年長,經驗比他豐富,他做不到最好,惟有做最勤力,每天最早回來最遲離開,樓面、執枱、落單、倒垃圾,只要用得着他的地方,他通通都願意做。餐廳至今開業近三個月,雖未完全上軌道,但在營運上也漸現系統,每晚也有固定客人,看他開店前帶領員工們的簡介會也做得有板有眼,這個年輕老闆,似乎做得不錯。
十九歲的他,已手持一間過百萬的餐廳,似乎與十歲儲十萬的城中名人有得揮。不過這位年輕人,起碼也願意承認一個事實,並擲下一句座右銘:「我認我幸運,但並不等於我不需要付出努力,誰人敢肯定你家裏沒錢便一定失敗,也有誰人能保證你家裏有錢便一定能夠成功?」七位數字的支持,無疑是在起點為他送上一對名牌跑鞋,但這終歸也是場個人賽,如何漂亮地跑到終點,還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採訪:張靜雯
攝影:周義安
南瀛水產
地址:尖沙咀金馬倫道5號太興廣場5樓
電話:2368 8028 / 2368 808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3pm / 6pm-12mn
詳情: http://bit.ly/2D4maLc
更多新店食評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 http://etw.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