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我們對北約,也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印象,都停留在它是一個西方國家的協防組織,這個概念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像是介於歐亞之間的土耳其,其實也是北約最早成員國之一,另外在蘇聯解體後,許多原本隸屬敵對集團──華沙公約組織之下的東歐國家,也陸陸續續都在近年,加入了北約的陣營。很多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川普,都常在私底下或是檯面上公開質疑:北約的原始目的是要對抗共產集團的擴張,或是防止德國在二戰後再起,但這些威脅其實在當下的國際局勢裡,早已消失或者說變得不重要,因此北約也在實質上,等於是失去了它的存在目的。但很弔詭的是,就在許多前蘇聯附庸國,近年來紛紛脫離俄羅斯羽翼之下,轉而加入北約陣營的時候,北約的擴張,反而又把北約陣營的分界線,拉到了俄羅斯邊界的附近,因而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戒,導致了北約組織和俄國之間,對立氣氛逐步升高,有點倒因為果地讓北約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它存在的意義。從2014年的克里米亞半島兼併事件後,防禦俄國的軍事進逼,現在就成了北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不過,另一方面,隨著美中對抗態勢越來越激化,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接連出席七國高峰會,還有北約峰會時,都隨身攜帶著華府現在最在意的外交議題:也就是號召盟友一起加入「抗中集團」的行列,而北約開會之後發表的公報,果然不出意外,也在美方的遊說下,特別加進了關切中國「挑戰」的文字。然而和近鄰俄羅斯的威脅比起來,中國說實在地,並不是此刻歐洲國家最擔心的問題,多數北約成員國也不認為中國是急迫的挑戰,反而是在氣候變遷和抗疫等工作上,歐洲很積極地想和中國進行合作。
{內文}
69年前,北約第一任秘書長,曾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二戰期間最高軍事顧問的哈斯汀斯蘭諾將軍曾說:北約的宗旨,是把蘇聯擋在外頭,將美國拉進裡頭,同時讓德國沒有想頭...
北約組織宣傳影片:
...彼此結盟,意味著將我們的意志和情感,全部凝聚在一起...藉由群體合作,達成個體無法完成的目標...不同身分族群,各懷不同技能,群聚一堂,立下盟約...因為我們都嚮往「自由」,所以我們挺起胸膛,大聲宣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69年後的今天,當拜登的空軍一號坐機,停靠在北約總部布魯塞爾停機坪上,準備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舉辦的第31屆領袖峰會時,重新回味蘭諾將軍當年那段美蘇德論述,除了德國這部分,與當年英美法等創始國所設想的國際局勢,已經恍若隔世之外,讓人驚嘆的是,現在對照彼時,歐亞大陸上的情勢竟是如此相似,就彷彿七十年只是一晃眼,世界仍是沿著意識形態的隔閡,一分為二,冷戰對峙。
14號的峰會場上,各國政要勾肩搭背,呼朋引伴,氣氛熱絡的程度,就彷彿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會,或是同鄉聯誼社、不少人甚至拿下口罩,交頭接耳,扒著肩膀,就談起國家大事。在這場繼七國高峰會後,睽違已久的大堆頭、大規模實體國際集會上,30位歐洲與北美國家領袖和行政首長,與他們的一級幕僚,先把對病毒的憂慮擺在一旁,把迫切待解的集體國防議題,和懸而未決的內部爭議事項,搬上了桌面,尋求協商共識,因為畢竟,這是北約領頭羊美國的強勢回歸,光是拜登一句我們「回來了」,就足以讓在場盟國領袖,心跳加速。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各位先生女士,竭誠歡迎各位來到這裡,非常高興能重新和大家面對面,我們的聯盟正面臨關鍵時刻:地緣鬥爭加劇、區域動盪、恐怖主義、網路攻擊,還有氣候變遷問題。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獨自因應這些挑戰,但歐洲和北美並不孤單,我們擁有北約這個平台。這張會議桌旁的30個國家,
是全球最堅實的民主陣營,涵蓋10億人口,擁有超過全球半數的軍武,只要有志一同,我們可以抵禦任何外來威脅。
荷蘭總理 呂特:
我想拜登給大家的感覺,是比較不「奇怪」...
盧森堡總理 貝特爾:
至少我們知道,現在這位美國總統相信多邊主義...
美國總統 川普(2018.6.10)
我們不能被人家佔便宜,他們一直欺負我們;我們的挹注占了北約經費七成,坦白說,他們是受益者,我們是花錢的人,所以...看著辦吧!
美國總統 拜登:
我要再次重申:北約至關重要──對美國利益來說;如果北約不存在,我們還得「弄」一個北約出來...
迥異於他的前任川普,曾經放話北約已經過氣,不再具有存在的意義,甚至批評德國形同是俄羅斯的俘虜;美國總統拜登親訪布魯塞爾,重新擁抱北約,與盟友肩並肩,對著攝影機露出微笑,這些動作的本身,就已經釋放出拜登此行最想對外釋放的訊息:也就是美國不再是過去四年那個無法預測、脫軌暴走的美國,今天的拜登政府已經重拾起多邊主義,走回了以禮相待、溫和漸進的國際外交中道路線。然而,在歡樂大合照與溫馨開場白、替歐洲做足面子之後,拜登想從峰會場子上拿回來的裡子,卻是個歐洲國家一時間有些尷尬的承諾:由於美中矛盾加深,拜登希望北約,這個原本視野只及於大西洋周邊地帶的協防組織,能夠就過去歐洲並不熟悉,也無意插手的亞洲威脅,做出表態。
英國首相 強森:
我認為中國,就如我過去一再強調的,中國已經是個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對北約來說也是必須思考的策略因素,畢竟過去72年當中,北約大多數時間,都聚焦在蘇聯...那個前蘇聯,與其陣營所帶來的各種威脅當中。但我覺得中國問題必須要...我不認為,今天在場人士中,有誰想要和中國爆發一場新冷戰,我不認為如此,但我想大家確實,確實看到了挑戰
延續拜登此趟歐洲行,從G7到北約一以貫之的外交戰略目標,中國,也首度赫然紙上,在北約峰會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被點名是北約必須關注的對象之一。公報文中第三條,直指北約現在面臨來自專制強權國家,多面相的威脅,和系統性的競爭,而除了傳統宿敵,來自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對北約形成的威脅之外,公報中也應美方要求,特別載明了中國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和其外交手段,對於北大西洋公約國家帶來了「挑戰」,其中包括解放軍軍火庫裡,不斷充實的核武軍備。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我們關注中國的脅迫手段,因為這完全違背了我們在華盛頓公約中樹立的基本價值。中國正快速擴張其核武軍備,包括了核彈頭,與大量先進載彈系統。
短短一星期內,兩大國際集團,都在美方策動之下,做出堪稱是有史以來,對中國最強烈的言詞表態,先是七國高峰會後的共同宣言,洋洋灑灑羅列了香港、台海、南海、新疆維吾爾人權和新冠溯源問題,再加上中國的一帶一路,逐項給予針對性的批判,提議抗衡舉措;緊接著,北約峰會也把北京向外擴張,靠著投資、貿易、與科技設備,輸出影響力到歐陸內部的行為,貼上紅色標籤,發聲示警。而中國官方對於華府接連出招的聯外抗中,也隨即重砲回擊:環球時報社論聲稱美國的終極目標,顯然不是與中國熱戰,而是要炒作美中緊張氣氛,升高各國危機意識,藉此拉攏盟友,孤立中國,收割霸權角力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美國紐約時報則是觀察到,雖然北約國家樂見美國重回領導地位,但不少歐洲領袖卻對拜登會見普丁,向俄羅斯伸出橄欖枝,回過頭卻要求北約搖旗吶喊,充當美國抗中啦啦隊的做法,並不認同;東歐外交人士甚至警告,白宮明顯地厚此薄彼,忽略俄羅斯威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踏進莫斯科的戰術陷阱,賠上歐洲邊境安全。
德國總理 梅克爾:
從中俄聯合陣線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忽略中國問題,但我也覺得不應該過度反應,要嘗試拿捏分寸,中國在某些領域是勁敵,但其他方面卻是夥伴,這我昨天在G7峰會就說過了。
法國總統 馬克洪:
我必須再次強調:七大工業國不是反中俱樂部。七國集團是一個民主國家集團,我們設法解決全球問題,而中國也願意和我們合作,不管是在氣候議題,還是世界貿易協定的規範,還是國際開發,或是在非洲債務問題上,雙方都有合作空間。
對多數歐陸國家,尤其是那些蘇聯解體後脫離華沙公約,獨立建國並加入北約的東歐政體而言,俄羅斯在邊境部署大軍、近在呎尺的武力威脅,對東歐而言才是具體,又迫切的危機,相較之下,中國不但缺乏地緣關係,雙方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共通議題方面,更是合作的好處遠遠大於對立的必要性,而德、法、英等歐洲大國,則是在私底下擔心原本區域性的北大西洋防禦聯盟,有可能因為轉向遙遠的亞洲,而稀釋有限資源,在不知不覺中,無故被扯入另一場,意識型態掛帥的東西新冷戰。
美國總統 拜登:
...因為有很多獨裁國家都自認,他們的政府可以比我們這些民主體制,更有效率、更成功、更能因應變換的世局。我們將證明他們大錯特錯。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由兩位美國政治學者聯合撰文的評論指出,近年來,由於美國頻傳內部分裂、種族衝突等問題、又遭受疫情重創,國際間也開始響起有關民主與極權,到底誰是王道的論戰;拜登上台之後,為了重振民主陣營聲勢,一馬當先地高舉意識形態大旗,加入了制度的論戰,其結果,卻是和北京的大外宣正面碰撞,導致美中進入了準冷戰狀態。學者認為,華府現行的抗中策略,並不聰明,只會重演冷戰的空轉和虛耗;事實上,今天的美中關係,並不同於當年的美蘇態勢,北京對外輸出影響力的方式,主要是透過經濟和科技力施壓,而非政治思想的滲透;而美國的內部分裂,也唯有透過自身制度的改革與政治和解才有望解決,不可能光靠誇大外來的威脅轉移焦點;因此,對於華府來說,如何建立一個有彈性的新國際秩序,嘗試與北京共存,而非激化對立,才是穩定局勢、找回美式民主的優越性與自信的有效策略。
https://youtu.be/rba_EpkCk5I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VBS%E6%96%87%E8%8C%9C......
並開啟🔔
羅列將軍 在 Like Magazine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ike生活】洗手間係商場嘅「隱形親善大使」,唔知大家會唔會同小編有無一樣諗法呢?洗手間乾淨、企理、令人體驗舒服,心裡面會幫商場加分,下次再去呢個商場購物意欲會高啲!
近年唔少商場裝修大執時,都有花唔心思喺洗手間設計上。有網民就大讚K11 Musea嘅洗手間有智能座廁,另外Elements嘅洗手間都唔錯。
商場整靚洗手間,有啲的確能改善洗手間體驗,但有啲只顧在格調上扮高檔豪華,但無認真考慮使用者感受。小編羅列咗商場洗手間6宗罪,大家又認同嗎?
#likemagazinehk #lifestyle #enjoy #hkshoppinghk #departmentstore #mall #假日好去處 #香港好去處 #商場 #靚裝修 #北歐風 #廁所 #打卡 #尖沙咀 #將軍澳 #九龍站
*** *** *** *** *** *** *** *** *** ***
| #讓生活多一點Like | FB / IG: Like Magazine HK |
🔔想搶先睇Like資訊?
喺網頁版嘅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
然後選擇「See First」
—————————————————————
👇快啲Like我哋,追蹤至新生活資訊啦!
網站: https://bit.ly/3aORwYi
Instagram: instagram.com/likemagazinehk
Facebook: fb.com/likemagazinehk
羅列將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四
歷史春秋網
母子之爭
武皇后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武天後,而且從幕後走到台前,成功打造了「二聖臨朝」的局面。但武後想要在宮廷權力鬥爭中走得更遠,就必然和當朝太子發生矛盾衝突。故太子李弘突然病死,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接受了冊立,成為新的太子。沒有想到的李賢後來竟然因為企圖謀反,被廢為庶人。人們都說,是武則天安排導演了這一切。這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她能夠如此狠心呢?
高宗想遜位給武則天,遭到群臣反對。這件事使武則天產生了我也可以做皇帝的念頭。而一旦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武則天看待自己的兒子的角度就不一樣了。如果說他們母子之間原先還只是權力之爭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已經演變成為皇位之爭了。
太子李弘暴薨
太子李弘是在武則天入宮兩年以後在昭儀位置上生的。他是武則天坐穩位置的重要的一個砝碼。武則天對他寄予厚望。後來李弘成為太子,武則天又成為天後,這母子兩個人,他們的地位是可以互相保障的,大權不可能旁落。為什麼武則天這個時候會轉過頭來對付她的親生兒子呢?
因為有一件事發生了,致使母子之間產生了裂痕。武則天幫助唐高宗打理朝政,那個時候宮中稱為二聖,和高宗比肩而立,很多國家政事是武則天來處理的。武則天希望這個兒子成為她的助手,但李弘卻開始有一些和母后不和諧的行為。
咸亨二年,高宗帶著天後武氏,他們一班君臣到洛陽去了,李弘就以太子的身份進行監國,代理朝政。
有一天李弘走到了掖庭宮。在那裡,李弘見到了他的兩個姐姐,蕭淑妃為唐高宗生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宣城公主。這兩位公主被幽閉在宮中十幾年之久,不讓見人,後來連話都不會說了。李弘看到她們,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了。李弘給唐高宗打了一份報告,希望能夠可憐這兩位姐姐,把她們放出來許配給人家。武則天是氣不打一處來。本來這個事情,十幾年過去了,可能人們都已經忘掉了這件事,現在太子弘又把這個事情給提出來,而且把我武則天作惡人的一面也給放大了。所以這對武則天的心裡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是一個比較集中的導火線。
上元二年,高宗和武則天帶著太子一起去洛州巡幸,突然太子暴薨於宮中的綺雲殿。關於李弘之死,《新唐書·武則天皇后傳》中說「蕭妃女義陽、宣城公主幽掖庭,幾四十不嫁,太子弘言於帝,後怒,鴆殺弘」。《新唐書·高宗本紀》也是非常明確記載,武則天殺了太子弘,一點都不含糊。
在674年前後,高宗身體情況更加糟糕,動過念頭,要把皇位禪讓給這個太子李弘。而恰恰在高宗有了這個念頭的時候,李弘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暴薨,所以給後人的想象空間是非常大。
但我認為,李弘之死是武則天下的手這結論有問題。不,他是病死的。首先我們根據《舊唐書》的記載,李弘的身體一直就不好,他得了一種病,當時就叫做「癆瘵」,用今天的話就是肺結核病,那在當時是很難治療的。其次太子李弘和武則天之間的矛盾,並不足以讓武則天要下決心把兒子給殺了。說武則天想當皇帝,急急忙忙把太子李弘給害死了,這是宋朝人的思維,《舊唐書》和《新唐書》上面的記載不太一樣。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採取的說法比較籠統,「時人以為天後鴆之也」。也就是說,司馬光沒有自己做結論,我想這是比較慎重的說法。一千多年後,我們在敦煌的殘卷中,發現了武則天為孝敬皇帝寫的七萬多卷的《一切道經》。所以史學家們認為武則天的這種悲痛是真實的。
廢黜太子李賢
太子李弘死了以後,很快第二個太子就被確立下來了,那就是武則天的二兒子李賢。李賢在武則天的兒子當中,是一個文武雙全,天分極高的人。在被立為太子之後,還做了一件很有文化品位的事情,那就是注了《後漢書》。清朝學者王先謙認為李賢召集的人對《後漢書》的注,不亞於大學者顏師古對班固《漢書》作的注。
李賢注《後漢書》背後貫穿著很重要的政治意圖。他們大量地羅列兩漢歷史上女主幹政的事情,說當初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這很讓人容易聯想起武則天對待王皇后、蕭淑妃骨醉之刑。尤其是這班文人在評論東漢女主干政的時候,專門強調了一句話,「外言不入於閫,內言不出於閫。」這就讓人想起武則天,當初褚遂良不同意她做皇后的時候,她居然直接跳出來開罵了,內外言不相干的這個規矩完全破壞掉了。
更讓武則天受不了的事情,就是那個時候高宗的身體狀況是越來越惡化了,實在是干不動了,就想遜位給武則天。把權力交給武則天跟交給兒子是不一樣的,我想,高宗還沒有完全死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太子背後有一種力量,這批人堅決反對,直截了當地對高宗說,「陛下奈何不傳子孫,而委之天後乎?」這件事情,後來就在眾大臣的反對當中不了了之了。
但這事對她有一個很深刻的影響,就是讓她從此萌生了我也可以做皇帝直接執掌皇權的念頭。說武則天想當皇帝的念頭什麼時候開始有,我寧願把它放在這個時候。而一旦有了這個念頭之後,就像魔鬼(被)放出了瓶子以後,收回來很困難,所以武則天看待自己的兒子的時候,她的角度就不一樣了。如果說他們母子之間原先還只是權力之爭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已經演變成為皇位之爭了。
武則天親自操刀寫了兩本書給他,一本《少陽政範》說,你處於太子之位的人,該如何找準你自己的位置。還編一部書《孝子傳》給他,你應該做一個孝子,其實是嚴重地告誡他。
您瞧瞧,武則天和李賢雙方對抗的時候,都是用寫書來打仗。這個李賢畢竟沒有經過太大的政治風浪,在武則天這種威權之下,他的表現就有點失常,開始放縱自己,縱情聲色。據說當時李賢有一個男寵趙道生,李賢賞賜了很多的金銀財寶給他。武則天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就上報給唐高宗。趙道生就是一個缺口。武則天就讓趙道生來承認,太子要謀反,太子的東宮藏了很多武器。
唐高宗下令成立一個專案組對李賢進行了調查。後來這個專案組在武則天授意之下果然就在太子宮中的馬房中搜出來幾百領的皂甲,這個謀反的罪證就坐實了。
公元680年,李賢被廢庶人,幽閉宮中,政治生涯徹底終止。武則天還不甘就此罷休。她又把太子私藏的那些甲冑搬出來,搬到洛陽城郊的天津橋南當眾燒燬,把這個太子的謀反的罪行曝光於天下。最後,李賢被安排到巴州重慶地方禁閉了起來,文明元年,就是武則天臨朝稱制的時候,武則天派將軍丘神績到巴州去,逼令李賢自殺。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