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背叛與我們在太平盛世期間的背叛相較之下是天真無害的。新的戀人是緊張和溫柔的,但是能夠敵擋一切只因為它們炙熱如火的心。」
⠀
關於戰爭可以說的故事非常多,想要從哪個觀點切入任導演選擇,例如:昆丁的《惡棍特工》(2009) 從復仇德軍角度出發、史匹伯的《辛德勒名單》(1993) 從寫實角度呈現、Joe Wright 的《贖罪》 (2007) 則是從小情小愛帶到戰場無情的宏觀。而《英倫情人》雖然是以戰爭襯底,但訴說的內容並不是無情戰火,而是一場浪漫詩意的感官饗宴。
⠀
改編自 Michael Ondaatje 的同名小說,《英倫情人》在1992年出版後一直被認為是難以搬上大螢幕的文學作品之一,其原因不外乎是內容支線龐大導致挑戰度極高,但編劇兼導演 Anthony Minghella 卻做到了,他成功把書中的美好浪漫具象化讓全球觀眾驚豔,並在第69屆奧斯卡以12項入圍9項得獎的傲人紀錄在影史上留下光榮,能夠贏得此殊榮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只要看過就會了解其中的魔力。
⠀
故事分成過去與現在兩方並行,戰地護士 Hana 善良熱心,她願意親吻陌生的病人只為讓對方心情好過,某天深夜從前線回來的士兵口中得知未婚夫已經死亡,而隔日好友在眼前又意外被地雷炸死,心灰意冷的她決定留在一棟棄置的修道院照顧一位嚴重燒傷的病患,由於頭部受到傷害導致失憶身上帶的物品只有一本夾滿照片的小說,無法得知姓名的情況下大家就稱他為「英國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這名病患就成為過去與現在的交集,從 Hana 閱讀小說的過程,病人回憶起他的身粉和往事。原來他是一位匈牙利籍的地圖繪製師 Almásy,在戰爭時札營於埃及剛好遇到一對英國夫妻 Geoffrey 和 Katharine,某次沙漠探險 Almásy 和 Katharine 被風沙困在一起而生情,展開婚外情,Katharine 時而愧疚想終結兩人戀情,但是 Almásy 卻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另一方面,Hana 在照顧病人時遇到一位拆彈士兵 Kip,兩人也悄悄談起戀愛。
⠀
英國身為西方文學重要發源之地,英倫情人的劇本散發濃濃的莎士比亞風情,Almásy 和 Katharine 的情話像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吟詠,Hana 和 Kip 的純愛如同《仲夏夜之夢》的美好,用兩段截然不同的愛情故事讓觀眾看見生命的不同意義。前者是戰爭時期的小情小愛,艷陽天慶祝聖誕節彷彿一切都時空錯置無關緊要,只有眼前的彼此才是最重要的大事。而後者是非常時期的大愛,兩人必須因為各自任務而告別以國家為重。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選擇沒有誰對誰錯,他們都是只是忠於自己。
⠀
劇情雖然有許多支線但絲毫不會有雜亂瑣碎感,反而每個角色的個性思緒都有刻畫完整,導演用非常有效率的方式來呈現整部電影,例如:Hana 的個性,第一場戲和士兵接吻的戲短短一分鐘就立刻讓觀眾明白,還有爆炸後 Kip 立刻趴在地上尋找炸彈的謹慎。這些細節的安排都可以看出導演功力。最重要的是,造就本片會有如此浪漫絕美的氣氛就是在於 Minghella 善用三種藝術形式來架構:台詞、攝影、配樂。
⠀⠀
攝影師 John Seale 把枯燥的沙漠拍成絕美的戀愛聖地,飛機在空中翔翼、暴風沙,到兩人床戲,處處都像是古典油畫一般的細緻美麗。在廢墟教堂,善用不同構圖角度創造空間的大對比人物的小。配樂以鋼琴聲做主旋律配上弦樂器慢慢堆疊出深厚的愛情詩篇,,提琴獨奏段落像是角色心弦上的波動,引起觀眾情緒漣漪。兩種不同感官元素交織在一起,創造出《英倫情人》那不可一世的美麗、浪漫,與殘忍。
⠀
Hana 真的是非常可愛的角色,點亮整部沈重史詩步調的劇情,巴哈笑話畫龍點睛,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也憑此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中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 Kip 給 Hana 的壁畫驚喜部分,音樂有上升浮動的感覺剛好配合 Hana 上升的瞬間,小小的火焰與瀰漫空氣中的煙是 Hana 和 Kip 四溢的愛,吊臂韻鏡超美,非常棒的視覺與聽覺安排。
⠀
《英倫情人》雖然以愛情為故事主軸但絲毫不落俗肉麻,每個角色的心境轉折都清楚合理,讓觀眾可以產生共鳴,不管是原著小說和電影都值得細細品味,非常實在、動人的一部經典作品。
⠀
⠀
英倫情人 (1996)
The English Patient
類型:史詩、愛情、劇情
⠀
🎈R2D2
⠀
⠀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 #film #英倫情人 #TheEnglish Patient #雷夫范恩斯 #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 #茱麗葉畢諾許 #威廉達佛 #RalphFiennes #JulietteBinoche #WillemDafoe #KristinScottThomas
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整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說《紅樓夢》林黛玉弱不禁風懷春少女從清朝到今天一直是被研究的對象,再早的明朝戲曲《牡丹亭》中的幽靈系女孩杜麗娘也不遑多讓。
你或者未必聽過「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但總會聽過「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兩句的前設更是家傳戶曉—「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這些句子林黛玉都很熟悉。沒有好好閱讀杜甫,卻為《西廂記》《牡丹亭》心神蕩漾。
從明朝到今天一直膾炙人口的牡丹亭故事,講述官宦小姐杜麗娘在睡夢中遇到男神柳夢梅,一覺醒來鬱鬱寡歡最後一命嗚呼。悲痛的父母把愛女埋葬在梅花樹下,終於有日愛感動天,男神上京赴考路過墳前與女鬼相遇,兩人難分難捨,最後杜麗娘復活,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者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雖然感人的愛情故事通常都很老土,但是賈寶玉林黛玉、羅密歐茱麗葉、杜麗娘柳夢梅等這些幾百年來的情侶,我們未出生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名人;我們過身了,他們都會繼續千秋萬代存活在文學歷史。
今次為大家送上的是仿戲曲漢服造型體驗,我身上穿着的是明制立領大襟花鳥長衫,配以直領對襟蝴蝶繡花比甲及漸變色馬面裙,整體造型參考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形象。
造型師說現代戲曲造型由明代服飾發展而來,在清代「剃髮易服」的政令下,唯優伶(戲子)和僧道袍服得以保留前朝衣冠。就戲曲表演一般來說,小姐夫人穿長衫、丫鬟奴婢穿短衣,以作身份區分。
雖然只是漢服體驗活動,但是化妝以及髮型毫不馬虎。仿戲曲造型使用頭飾大概會有20件以上,這次頭飾共27件。假髮並不是完整一個戴在頭上,而是用多件配件組合而成。額上每一個圓形都逐一以人手排列,27件頭飾再加上多件頭髮部品,頭部負重量直逼京都的舞妓、藝妓體驗時的假髮。
雖然造型指導曾經苦心教授拋水袖之法,原諒我天資魯鈍,練習結果實在難登大雅之堂;感謝女攝影師Aki Cheng,和陽光玩遊戲的結果很完滿,無論是後期製作還是捕捉的角度,把活在現代香港的女性拍成古代中國筆記小說、戲曲少女。
果然大家都是很專業的!
如果你對中國歷史上的各朝代的漢服有興趣,希望穿上喜愛朝代的服裝,都可以透過Instagram聯絡這次合作的造型師以及攝影師報價:
@riyuebinggan @akilokyicheng62
*部份攝影套餐價格及服務請參閱留言位置
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整故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明節遇到真愛?最悲情的人妖戀傳說!超催淚傳說故事【白蛇傳】
-
上週跟各位說了經典的戀人羅密歐與茱麗葉,
這次要跟大家說的一樣是對悲劇情侶,
他們在清明節相遇,
卻因為一個是人類一個是妖精而被強行拆散,
他們究竟該如何才能重逢再續前緣呢?
今天就來說說《白蛇傳》的故事
🎬去YouTube看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Lm-w4WtwsIo
📣每週日晚上八點準時開講:
https://reurl.cc/drWGxk
📩聯絡我們:chenyufiles@gmail.com
👍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https://reurl.cc/0zMKYl
#白蛇傳 #中國傳說 #清明節
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整故事 在 [好雷] 羅密歐與茱麗葉2013,浪漫的古典情詩-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本文無雷,因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誰人不知?根本不用談劇情也不用放雷,僅
在此分享一下我欣賞這片的觀點。
羅密歐與茱麗葉,2013 的最大遺珠
羅密歐與茱麗葉,自電影發明的一百多年以來,各種改編版本層出不窮,台灣觀眾熟知
的有 1968 Zeffirelli 版《殉情記》、有 1996 巴茲魯曼+皮卡丘版、有 1957 美式音
樂劇與 1961 電影《西城故事》、有 2001 法式音樂劇,甚至另類改編還有 2013 初的
《殭屍哪有這麼帥》... 等等。
不過就在去年底,最新一部大手筆製作的《羅密歐與茱麗葉2013》在歐洲與英語系國家
悄悄上映了,台灣觀眾一無所知,直到現在 DVD上市才有機會看見。可惜,本片雷聲大
雨點小,有大筆資金超強編劇與一時之選的中少年卡司,仍然在英美影評與票房一片慘
澹,甚至許多大報的影評很殘忍地在五顆星中只給它一顆。不過,英美影評有這麼了不
起嗎?本片真的這麼一無是處嗎?
直到今年二月 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
協會」的頒獎中榮獲三項大獎(感謝 bill93557063 於二月底 po 文分享情報),我才
注意到這部電影。看電影,一般人最愛的討論的「劇情」與「演技」絕不是全部,音樂
服裝場景與攝影等等技術面也一樣重要,甚至有時也可以比劇情和演技還關鍵地支撐起
全片。無論如何,《羅密歐與茱麗葉2013》還是值得我們先看看,看了再批評不遲。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lMzHSNNk
傳統製作:電影院裡的舞台劇
本片導演是義大利人 Carlo Carlei ,名氣不大我也不熟,不過編劇兼製作人可是《唐
頓莊園》的 Julian Fellowes,他可是風格鮮明又在今日影視界能呼風喚雨的一號人物
;而背後金主還有另一個大勢力 Swarovski。看到這些名號,我們大概可以對本片的風
格有種心理準備:這是 Julian Fellowes擅長的考究歷史莊園劇,也會有 Swarlovski
如水晶般的招牌華麗燦爛風格。
這個 2013 版本的最大特色就是傳統,最受到垢病的也就是傳統的另一面:了無新意。
對呀,本片的確了無 21 世紀的年輕新意,更遠遠不如 20 世紀末巴茲魯曼的新意;不
過本片就是訴求傳統,訴求在 21 世紀的今天,大致原封不動地把莎士比亞舞台劇搬上
大銀幕,這可能是劍橋文學戲劇出身的古典老派 Julian Fellowes少年的懷舊夢想吧?
在這各種電影技術與藝術都更紮實、國際資金與人才調度都更大規模的 2010s,今日已
位高權重的 Fellowes 聯手 Swarovski大手筆打造古典夢想,其精緻富麗絕對遠勝所有
2000s 前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經典。
本片絕對沒有任何「原創」,沒有任何「新意」,只是把屬於 20 世紀中的老派夢想,
用 2010s的最新成熟技術完美呈現罷了。觀賞本片如果帶著想看點「創新」的成見,會
很痛苦,不如把它當作在華麗電影中看舞台劇吧。多年來,我們已經能在場景華麗、服
裝道具精緻、又能自由變換無限視角的電影中,以全新眼光看傳統歌劇(譬如 1975 魔
笛與 1984 卡門)與音樂劇(譬如 2004 歌劇魅影 2008 媽媽咪呀 2012 悲慘世界),
那何不在此用這樣的眼光,敞開心胸,欣賞這齣電影院裡的舞台劇呢?
傳統戲劇,華麗舞台
本片的確是舞台劇的電影版,許許多多重要場景的台詞都是採用莎劇中的台詞與主題,
只稍作更改而已,而次要過門場合就算不用莎劇台詞,也由 Fellowes 仿照莎劇的風格
自己寫新台詞。觀眾們如果不喜歡看舞台劇,可能看了真的會有點痛苦;不過本片勇奪
三項大獎的配樂發揮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成功地將對年輕觀眾來說有點無聊的舞台劇台
詞,推起一陣陣波瀾壯闊的情感;本片也善用在了故事場景 Verona 與周邊的北義大利
文藝復興場景,讓每一個慢步調的鏡頭本身都豐富美麗地讓人可以多看幾眼也看不膩。
1. 古典的台詞口條:
這是個年輕人的舞台劇,充斥自言自語、文謅謅的對話、天馬行空的譬喻與修辭、混合
著莎士比亞原劇本台詞與新創的仿莎士比亞舞台劇台詞... 若把本片當一般現代劇情片
看,真令人處處出戲,也令人覺得矯揉做作,更令人對兩位主角之間的一見鍾情感到如
速食戀情般莫名其妙。能不能欣賞這種表現方式,就是我們今人能否敞開心胸接受的問
題了;今日看來是古典老套的,何嘗不是 16 世紀時莎翁說故事的超現實再現手法?
2. 巧奪天工的音樂:
從頭到尾一幕一幕從不間斷、富有多變主題又有完整過門的音樂,是本片最精華的背景
,抽掉配樂的本片恐怕會流於無聊劣作,反之加上這配樂後本片任何無聊緩慢的場景通
通變得靈活而充滿生氣。音樂的高潮迭起,配合劇情進展與動作,準確地絲絲相扣,就
是以劇情為尊、以配樂烘托的電影配樂之精神,渾然天成。儘管全片由配樂主導的節奏
感幾乎從頭到尾速度不變,因而可能讓喜歡強烈對比與張力的現代觀眾感到乏味如流水
,但這是一幕幕優雅而引人入勝的流水。
本片作曲家 Abel Korzeniowski在我們熟知的電影配樂界沒沒無聞,不過他一口氣拿了
本屆 IFMCA電影音樂獎三項大獎,被評為「毫不畏懼地用音樂帶起電影更深層的觸動」
,我認為這就是對電影配樂之綠葉角色的最貼切讚譽。詳細得獎名單與報導請見以下連
結:https://filmmusiccritics.org/2014/02/ifmca-winners-2013/
3. 華麗真實的舞台:
在英語製作中史無前例地,本片大舉開到了 Verona 取所有的景,有幾乎完全真實的北
義街道、宮殿、市場、教堂、修道院、城牆、原野、墓穴、維洛納河畔、曼都瓦四湖場
景;這次的樓台會擁有史無前例的五彩繽紛文藝復興穹頂畫,有最真實的斑白磚牆與綠
意佔領的石欄杆;這次的城堡宮殿與決鬥的橋樑,處處是北義大利波河平原地方特色的
磚造與紅磚白石混合建築,更有此地獨特的扇形城垛。
除了真實建築外,場景設計有紮實考究的服裝與舞會,有改編過的文藝復興宮廷音樂,
也拍出了懷舊優雅的文藝復興年輕男子帶劍身段(男生都非常可口,只有飾演茱麗葉的
Hailee Steinfeld 現代感稍微重了一點... );一場場宮殿大宅與修道院的室內戲,
不但有華麗建築優雅壁畫,更有擲地有聲的回音,讓父母、王子與神父的長輩話語聲聲
莊嚴而震撼。細緻考究的場景塑造,就是時代劇大師 Julian Fellowes 的拿手好戲。
浪漫的古典情詩
本片有很多缺點,全球影評也都毫不留情地一一點出了。但我個人認為,這些都只是我
們用我們在 2010s的觀影喜好去期待而已,不符合我們期待的菜我們就批評;換個角度
想,Julian Fellowes 正是要端出一盤 1960s的老派餐點,在這個已經搞創新、搞前衛
、搞顛覆、搞黑暗寫實、搞強烈對比搞習慣了的 2010s,回歸老派的傳統,何嘗不是一
種另類的「創新」?
事實上,如果用這樣老派的方法來拍一部新劇,可能真的很無聊,或著頂多拍成像《唐
頓莊園》一樣可以當一週一集的連續劇卻無法成為兩小時的獨立電影。不過《羅密歐與
茱麗葉》這個故事與主題早就被講到爛也拍到爛了,所有雷都不算雷了。要欣賞本片,
就要帶著早已對《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概要耳熟能詳的心理準備,盡情發揮我們自由
的「腦補」能力,看看我們 2010s的新新人類們還有沒有本事欣賞傳統舞台劇。
缺點一:缺乏戲劇張力
本片從頭到尾節奏統一,儘管羅茱兩人的故事本來就有大劇情起伏,本片卻沒有刻意拍
出劇烈起伏,尤其是主導全片的配樂完全沒有塑造各種強烈對比與掙扎。這是本片缺乏
的「戲劇張力」,其實只是缺乏今人喜愛的戲劇化重口味罷了。事實上,只要我們不求
重口味,從節奏感類似的每個片段中,用簡單的演出與台詞看出不需過度包裝的平靜張
力,就能看出戲劇本身的鮮明對比。
缺點二:演技造作令人出戲
的確,本片舞台劇演法,若用我們習慣看劇情片的眼光看來就是造作演技;當然啦,本
片若要純以舞台劇的觀點來看,也會覺得這些電影演員來演舞台劇未盡戲劇化地理想。
不過,本片以傳統舞台劇為基底,讓演員用較折衷的、較隨性的、較平易近人的演法來
演出,是讓舞台劇與現代一般觀眾的距離小了點。這樣折衷的策略大家喜不喜歡,就見
仁見智了。
缺點三:劇情跳太快
本片許多重要情節都快速帶過,包括點到為止的戰鬥場景、點到為止的樓台會、點到為
止的舞會一見鍾情、點到為止的末日性愛,全部用同一個節奏同一個速度,同樣如舞台
劇般造作演出,同樣點到為止把劇情鋪陳出來就好,而如同舞台劇一般,完全忽略這些
劇情本身的現實細節。不喜歡這種手法的觀眾,會覺得這沒有細火慢熬、沒有完整鋪陳
、沒有合理轉折,往往失望「啊?沒兩下樓台會就接完吻了?沒兩下羅密歐就殺死提拔
特了?」
的確,如果沒有完整讀過《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本或故事,或是沒有看過各種改編的
電影與音樂劇,如果把本片當成第一次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確會覺得處處都非常
跳 tone ;不過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知識背景,在觀賞本片時請盡情
腦補,把本片省略掉的鋪陳與過門自行腦補出來,將你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在本片鋪陳的
平凡雋永戲劇張力、本片渾然天成的配樂、與本片目不暇給的華麗場景。
全片如流水般走古典優雅步調的《羅密歐與茱麗葉2013》,沒有激烈的劇情,沒有狂放
的飆戲演技,只有一條矜持靦腆的浪漫旋律與光影,貫串全片。如果觀眾不喜歡本片說
故事與鋪陳劇情的方法,那就當這是一首浪漫含蓄的古典情詩,盡情欣賞它的美感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20.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395825457.A.64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