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佈局看防疫作戰 談台灣目前抗疫兩大「破口」
--------------------------
從軍事的觀點來看,#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有二大漏洞:在境外決戰上,對「空間抑菌」幾乎沒有作為;在邊境防禦上,只做阻絕,不做殲敵,沾了病毒的口罩,成了另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
---------------------------
#防疫作戰的戰術目的是 #阻絕病毒進入人體,目前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指導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就是「阻絕病毒進入人體」每個人都該設立的「最後」防線,這部分類似軍事上的 #邊境防衛。
若邊境防禦失手,病毒進入體內,這人就是病毒帶原者,身體也就跟著進入 #國土防衛 的作戰模式。免疫力強者,戰勝病毒,成為無症狀帶原者;免疫力弱者,發生呼吸道症狀,開始進入所謂的「療程」,也就是國土防衛失敗, 需要外力救援。
雖然,Covid-19的致死率約2.8%,然而患者呼吸道纖維化的後遺症,將伴隨確症者一生,還是辛苦。
病毒突破「邊境防衛」的防線後,病毒找到宿主,病毒將大量繁殖,無論這位帶原者是有症狀或是無症狀,病毒大量繁殖的作用是一致的。此時,經由帶原者的呼吸或接觸物品,空間中的病毒量將會大量增加。
當空間中的病毒量高時,其他人被感染的機率也就大增,有時病毒量會大到口罩的防護力無法阻絕病毒,被感染者大量增加的地步;醫院就是病毒量高的風險區域,在醫院,只戴口罩是不足夠的,第一線的醫護除了口罩外,防護衣也是必備的「邊境防衛」裝備。換句話說,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降低空間中病毒量,也應該是防疫作戰中,必須要納入的作為。
依目前新加坡政府所做的統計,群聚感染的破口主要在與帶原者「共處」,暴露在病毒量高的空間中,卻「沒戴口罩」;沒戴口罩,空氣中的病毒就有可能經由空氣、呼吸進入人體內。新加玻的群聚感染集中在二種情境:與無症狀帶原者「共餐」、或居家隔離的帶原者「共同生活」。
用餐,無法戴口罩,所以,中央防疫指揮中心鼓勵大家用餐外帶,不要在餐廳中與陌生人用餐是有道理的,但是,通常會共餐的「無症狀帶原者」不是陌生人啊。在家裡,與家人共處,用餐、盥洗、睡眠時,都很容易「沒戴口罩」,若家中有帶原者,「家」反而是群聚感染的溫床。
去年,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發生群聚感染,與家庭中的群聚感染的「共同生活」模式類似,在在都顯示「空間抑菌」降低空間中病毒量,在防疫作戰中是不可忽視的區塊。
軍事上有一種作為叫 #決戰境外,就是讓戰爭不要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若能在國境外消耗敵之軍力,必大量舒緩「邊境防衛」的壓力。將「決戰境外」對應到防疫,就是減少空間中的病毒量。
除了人人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的個人「邊境防衛」外,並針對交通工具,辦公場所、學校等必須群聚的空間,做好「決戰境外」,有效降地空間中的病毒量。
#口罩是防疫作戰大破口
防疫作戰的「決戰境外」又可以分成二塊:#物體抑菌、#空間抑菌。物體是指容易被多人接觸的物體,例如:門把、開關、或是公共空間中的桌椅、電梯按鈕等。物體抑菌,避免了因物體被重複接觸,而成為病毒傳染的途徑。用酒精擦拭物體作消毒,就是「決戰境外」的物體抑菌。
空間抑菌指的是降低空氣中的病毒量,從新聞畫面上看到國軍化學兵部隊,帶著霧化器做環境消毒,除了做物體抑菌,也同時做了空間抑菌。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化學兵部隊「決戰境外」的防疫作戰,通常都在疫情發生後的處理,而不是超前部署。
空間抑菌有它的科技含量,就是如何「便宜」且「有效」地將病毒消殺藥劑氣化在空氣中,且不能造成對人體的傷害。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注意到物體抑菌,似乎還沒關心到空間抑菌的重要性。
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還有一個大破口,就是口罩。口罩有甚麼問題?我們目前口罩,無論是醫療型口罩或N95口罩,只能做到阻絕病毒,無法做到消滅病毒,也就是說,口罩雖然阻絕了病毒進入體內,口罩本身卻又是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不安全的口罩延伸出來的,例如:口罩的收納、攜帶,都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染的途徑。
從軍事上來看,我們「戴口罩」,只能做到「邊境防禦」的阻絕,無法做到 #邊境殲敵,口罩甚至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另一個途徑。
從軍事的觀點來看,我們目前的防疫作戰有二大漏洞:在境外決戰上,對「空間抑菌」幾乎沒有作為;在邊境防禦上,只做阻絕,不做殲敵,沾了病毒的口罩,成了另一個病毒傳染的載體。 其實,「空間抑菌」國軍有準備, #不沾病毒口罩 需要科技,總工程師有想法!
#雄三飛彈總工程師 張誠
同時也有4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70的網紅誠實大叔張誠博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影片:https://youtu.be/2QYObirTB-w -----------------------------------------------------------------------------------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
羅斯福號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羅斯福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時間 2100,我先講 #美軍 航空母艦 羅斯福號嘅挑機臂章,其實反映 #Trump 真心有準備打
-
成為會員:https://member.martinoei.com/checkout/?rid=pIOrwc
買嘢就:https://shop.martinoei.com
羅斯福號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原影片:https://youtu.be/2QYObirTB-w
-----------------------------------------------------------------------------------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
更多張誠: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加入Line@: http://bit.ly/2wgSMi4
追蹤Youtube:http://bit.ly/2wrnt3y
羅斯福號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美國海軍公布柏克級(Arleigh Burke-class)神盾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 89)4月4日在菲律賓海近距監控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的照片。該艦長甚至將脚翹起。】,雖然有說法說這照片後來刪掉了,但其實還是很容易找到,也有人說他們軍紀渙散云云,但這顯然是美軍宣傳的一部分,代表的又是甚麼意義呢?
另外,根據中央社四月初的報導:【中國智庫北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平台指,美軍驅逐艦馬斯廷號3日凌晨出現在東海長江口海域,「針對性明顯」。又指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今晨駛入南海。「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3日透過社交平台微博發文指,根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信號,3日凌晨馬斯廷號(USS Mustin,DDG 89)出現在東海長江口的附近海域,並一路向南。智庫稱,馬斯廷號3月27日從日本港口橫須賀出發,「徑直前往東海,針對性明顯」。屬勃克級(Arleigh Burke-class)導向飛彈驅逐艦的馬斯廷號,2月19日也曾航經台灣海峽。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3日的報導則整理美軍近期動向,指美軍近期在東海「動作頻頻」,並提到美軍第7艦隊「藍嶺號」(USS Blue Ridge LCC-19)兩棲指揮艦3月29日和日本神盾神盾艦「金剛號」(DDG-173)在東海聯合演習;以及「魏柏號」(USS Curtis Wilbur)27日也曾在東海演訓。】
今天就跟 #施孝瑋 好好的聊聊吧!
@RJ台灣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羅斯福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防部證實,中國解放軍昨天派出多達25架次共機擾台,創下單日最多架次的紀錄。專家分析,是因為美國羅斯福號航母與中國遼寧號航母打擊群,都同時現蹤在巴士海峽海域,推測共軍是在進行海空演訓,模擬打擊美航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44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羅斯福號 在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或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四號艦,起造於1981年,於1984年正式下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