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指全日收25,901點,跌188點或0.7%。恆生科技指數報6,728點,跌72點或1.1%。國指跌49點或0.5%,報9,291點。大市成交額1,721.00億元。在新興市場努力復甦的關鍵時刻,IMF擔心的是美國升息將讓新興市場失去資本流動。「聯儲局要從保證提供強力支持的貨幣政策,最終轉變為縮減購債、退出寬鬆,可能得在緊張的時間表下進行靈巧的溝通,避免市場誤解、市場定價波動或金融狀況無端收緊」。而美元是否真的可以維持全球的美元霸權地位?
related topic
騰訊/美團/快手/比亞迪/江恩金融占星/美匯/日經/bitcoin/恆生科技股指數/泡泡瑪特/銀河/港股通
小龍Patreon(kofi): https://ko-fi.com/astrologystar
想學習更多?經濟周期及技術分析入門班
報名表:https://cutt.ly/Lf1Hk2d
小龍九月網聚報名: https://bit.ly/3imAfJF
小龍網聚季票(2021年10月-12月) : https://cutt.ly/qmGKBKW
加入小龍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31042263811479/
小龍newsletter:
https://bit.ly/3vW4sTw
小龍的TG channel: https://t.me/ericresearch
email: ericresearchgann@gmail.com
訂閱youtube: https://goo.gl/tdUADC
請以讚及分享支持
00:00 introduction
免責聲明: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人無涉。證券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買賣證券未必一定能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投資者及客戶應審慎,並在作出其投資決定時僅應視本網頁為眾多考慮因素之一。並請獨立思考。
利益申報︰
本文章刊登之時,筆者個人會隨時買入或賣出相關證券及相關衍生工具。證券價格可暴跌不升至毫無價值,招致損失,投資者及客戶應審慎,並在作出其投資決定時應僅視本文為眾多考慮因素之一。本文所提供的建議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作者合理地認為所提及的資料在公佈時是準確的,但並不保證「包括明確或暗示」該等資料的準確性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icresearch/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icresearch_gann/
http://ericresearch.org/
#美國加息 #股災 #美元危機 #taper #美國taper #港股 #港股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HUjE7p6tOo
美元升息時間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股盤後〉鮑爾鴿派助科技股大漲 標普那指再創新高 蘋果締新猷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上周五拍板縮減購債但不急於升息,鴿派談話激勵科技股大漲,蘋果股價跳漲 3% 至空前新高,艾達颶風 (Ida) 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油價上揚,玉米、黃豆等農作物下跌,標普、那斯達克再度改寫歷史紀錄,四大指數僅道瓊未能收紅。
這是標普 500 指數 8 月第 12 度創新高,也是今年來第 53 度改寫歷史紀錄,那斯達克則是今年來第 32 度改寫紀錄。
艾達颶風登陸美國,芝加哥交易的農作物多下跌,主因在於密西西比河駁船交通運輸中斷、紐奧良電力供應不足,導致墨西哥灣穀物出口停擺,美國國內供給可能因此增加。
政經消息部分,美國五角大廈宣布,美國完成從喀布爾機場撤軍行動,長達 20 年的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從 2001 年 9 月 11 日恐怖攻擊不久後的衝突正式畫下句點。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為了緩解汽油和天然氣價格漲勢,計劃對油氣業者的反競爭行為強化執法,正在研究打擊非法合併的方法,並將調查大型連鎖加油站是否共謀抬價。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2.169 億例,死亡數突破 450.73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793 萬例,超過 63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273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074 萬例。
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 (CDC) 專家小組,為輝瑞 / BioNTech 疫苗提供給 16 歲以上青少年施打的全面授權背書。輝瑞董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前局長 Scott Gottlieb 說,針對 5 到 11 歲兒童施打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EUA),有望在秋天定案。
周一 (30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55.96 點,或 0.16%,收 35,399.8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9.42 點,或 0.43%,收 4,528.79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36.39 點,或 0.90%,收 15,265.89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9.99 點,或 0.29%,收 3,446.44 點。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科技股率領 7 個類股走高,金融股跌最重。(圖: Finviz)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中,科技股率領 7 個類股走高,金融股跌最重。(圖: 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全面收紅。蘋果 (AAPL-US) 勁揚 3.04%;臉書 (FB-US) 漲 2.15%;Alphabet (GOOGL-US) 漲 0.41%;亞馬遜 (AMZN-US) 漲 2.15%;微軟 (MSFT-US) 漲 1.29%。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家得寶 (HD-US) 漲 1.15%;可口可樂 (KO-US) 漲 0.95%;沃爾瑪 (WMT-US) 漲 0.81%。美國運通 (AXP-US) 跌 2.6%;波音 (BA-US) 跌 1.8%;雪佛龍 (CVX-US) 跌 0.25%。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萊迪思半導體 (LSCC-US) 大漲 2.58%;思佳訊 (SWKS-US) 漲 1.44%;邁威爾 (MRVL-US) 漲 1.01%;艾司摩爾 (ASML-US) 漲 0.8%。Cree(CREE-US) 跌 1.43%;美光 (MU-US) 跌 1.14%。
台股 ADR 攀高 。台積電 ADR(TSM-US) 上漲 0.42%;日月光 ADR(ASX-US) 漲 0.65%;聯電 ADR(UMC-US) 勁揚 0.53%;中華電信 ADR(CHT-US) 漲 0.83%。
企業新聞
蘋果秋季上市的 iPhone 13(暫稱) 傳出可能支援低軌道衛星服務,可能透過電信商與低軌衛星業者 Globalstar(GSAT-US) 合作推出,蘋果大漲 3.04% 至每股 153.12 美元,市值突破 2.5 兆美元,Globalstar 狂飆 64.34%。
尾盤時段,MacRumors 報導,蘋果宣布完成收購古典音樂串流平台 Primephoni。
Paypal(PYPL-US) 大漲 3.64%,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考慮推出股票交易平台,讓客戶交易個股。
網路券商羅賓漢 (HOOD-US) 和同業嘉信 (Charles Schwab)(SCHW-US) 股價暴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主席詹斯勒 (Gary Gensler) 接受巴隆周刊 (Barron’s) 訪問表示,全面禁止訂單流的措施「已經擺到檯面上」。
航空股普遍下挫,歐盟國家鑒於美國疫情反彈,周一表決通過,建議成員國限制美國非必要旅行入境。
在美國上市遊戲股壟罩賣壓,中國政府下令多項措施限制未滿 18 歲打電動,包括平日每天不得玩超過 3 小時,網易 (NTES-US) 重挫 3.39%,嗶哩嗶哩 i(BILI-US) 下跌 1.59%。
視訊服務商 Zoom(ZM-US) 盤後公布第 2 季 (7/31 日止) 財報,每股盈餘 1.36 美元,營收年增 54% 至 10.2 億美元,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但和前一季的 191% 增幅相比,成長明顯趨緩,股價應聲暴跌 11%。
華爾街分析
鮑爾上周五表示,Fed 每月 1200 億美元的購債計畫將在今年開始縮減規模,但並未點名具體縮表時間,他也把縮減資產負債表和升息分開,強調不急於升息。
Baird 投資策略師 Ross Mayfield 說:「市場上個禮拜針對縮減購債時間表已經做好完整的心理準備,結果鮑爾並未明確點出時間,為市場增添一些希望,認為在美國確診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寬鬆政策會再維持一段時間。但另一方面,如果 Fed 在 9 月決策會議上還是這麼鴿派,市場將開始擔心經濟復甦是不是遭遇某些問題。」
投資人如今把焦點轉移到本周五公布的 8 月非農就業報告,這可能為 Fed 在 9 月 21 日到 22 日的例行會議立下基調。
LPL 金融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 說:「精明的投資人應該採取『股重於債』的資產配置。這不意味著外部衝擊不會導致股價回檔,但從最近財報、政策環境和市場歷史來看,我們並未看到任何不利股票的強力理由。」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Arone 則說,美國企業已經連續五季交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財報數據」,但如果陸續有其他公司和科技業一樣成長開始減速,可能敲響投資人警鐘。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13786?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8-30(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美元升息時間表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其實昨晚FOMC會議記錄,我認為沒有那麼鷹派的,搞不好年底才會縮減QE,而不是9月,但是市場就是先殺科技股和成長股,扣除大型的科技權值股,很多成長股其實跌得東倒西歪了。」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美國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並警告正出現物價持續上漲的風險,可能需要提前升息,這可能導致全球金融情勢急劇收緊,新興、開發中經濟體的資本大量流出,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說,美國正從疫情中加速復甦,預計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達到7%,這會透過增加貿易使許多國家間接受惠。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6%。然而,通貨膨脹持續上升情形比預期還要持久。
IMF表示,其他國家面臨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上漲,目前正處於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儘管市場預期未來幾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受到抑制,但已開發國家通貨膨脹發展各不相同,英國、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將上升更快,而諸如日本等其他國家則保持低迷,雖然美國等一些主要已開發國家考慮進一步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將有利更普遍的成長,但也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若價格持續上漲可能使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這恐對新興、開發中國家造成特別嚴重的打擊,擴大經濟復甦程度的差距。
Kristalina Georgieva再次呼籲G20國家採取緊急行動,應加快對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她還示警全球正出現「雙軌復甦」惡化的現象,美國、中國、歐元區等國家正在迅速反彈時,許多國家經濟復甦狀況正在落後,若接下來6個月迅速採取行動便能拯救超過50萬人的生命,IMF正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計劃推動500億美元資金以終結疫情,越快接種疫苗將能使全球經濟產出增加數兆美元。
IMF敦促各國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並密切關注通貨膨脹和金融穩定風險。美國銀行認為,未來2~4年內美國通貨膨脹率至少有2%到4%,而全球央行未來6個月內就將開始緊縮,只有一場大崩盤才能防止他們這麼做,推升通貨膨脹的主因是資產、商品和住宅的漲價。事實上,5 月美股財報季中,美國企業提及通貨膨脹次數是2020年3倍之多,美銀策略師當時就示警,「暫時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已在不遠處。德意志銀行日前也警告,聯準會對於高通貨膨脹現況無視,使全球經濟坐在「定時炸彈」上。儘管對於Fed所謂的「暫時性」,市場一直是持高度懷疑態度,但這還是被Fed作為決定貨幣政策的基礎,從目前的點陣信號看,Fed要到2023年才升息,而那時候,通貨膨脹率很可能已經來到了兩位數。
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雖然美國過去10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3%,2010年代為2%,2020年為1%,但 2021年迄今,通貨膨脹的年化成長率為8%,在財政刺激、經濟成長、商品及住宅通貨膨脹實質上已經永久化的情況下,還是有這麼多人相信通貨膨脹只暫時性的,這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雖然美股幾乎每天都在創下歷史新高,但是這超級派對現在正在走向散場,而導致其落幕的因素包括高價股票的通貨膨脹,轉向鷹派的央行,疲軟的經濟成長等。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6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Fed官員在會議中談到了縮減購債,部分官員暗示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來得更快,並且當中伴隨著通貨膨脹升溫過快,不過官員多數心態認為不應操之過急,並且任何政策轉變必須在市場做好充分準備下進行。多數官員同意,經濟尚未達到重大政策轉變所需的「實質進一步進展」標準,部份官員認為,縮減購債的標準比原先預期的還要更快達到,其他官員則表示應該在評估進展及宣布改變購債計劃上保持耐心。
Capital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表示,6月份會議紀要顯示「Fed不如我們所想像一般那麼鷹派」,特別是Fed對於短期內縮減購債的支持力道有限。在6月份的會議中,Fed維持利率接近於零及購債速度不變,不過暗示可能開始討論調整政策,官員也預測可能提早升息。自上次利率決策以來,多位Fed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是時候啟動如何縮減購債的進程。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Mary Daly表示,聯準會(Fed)或許會在年底前開始縮減購債,稍微收回對美國經濟的額外支持,但主張 Fed 不急於升息,美國經濟表現良好,考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縮減購債是合宜的,「當然時間表可能隨著時間推進而有變化,但我認為經濟的確開始靠自己運轉得愈來愈好,代表我們可以收回一點貨幣寬鬆,但當然不是全部收回。」
Fed內部正在辯論何時與如何展開縮減購債。目前Fed透過每月收購800億美元公債和400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MBS)支撐經濟,直到就業和通貨膨脹朝Fed目標有「顯著的實質進展」,Daly是今年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成員,有貨幣政策投票權,亞太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aphael Bostic預測Fed最快將在2022年底前升息,到了2023年Fed將會有兩次(升息)行動。Bostic還提到,經濟正朝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方向前進,預估2021年稍晚 (多月後) 放緩購債步伐。
Bostic:「若接下來數據與近期水平相當,我會感覺我們已經達到那個標準。鑒於可能性極大,我認為未來數月籌劃啟動減碼購債是完全適合的。」
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obert Kaplan表示,今年和明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超過2%,失業率降至4%以下,因此預測Fed 最快明年會升息,Kaplan不是今、明年FOMC票委,但到2023年將有投票權。他提到,經濟可能會比人們預期地更快達到Fed減碼購債的門檻,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呼籲Fed要盡早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計畫。
截至目前,聯準會已有三位官員表態明年升息,包括Raphael Bostic、Robert Kaplan,還有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Bullard為明年FOMC票委,他表示,在經濟成長快於預期,尤其是通貨膨脹速度,物價壓力正處於上世紀80年代初來的最顛峰,預測Fed將在2022年末首次升息,因為Fed在遏制通貨膨脹壓力,傾向更為強硬是很自然的。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3705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7899?exp=a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708/5ZXLVYBYJFAMDNOXAI5DFFQRCA/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0307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4743?exp=a
美元升息時間表 在 【全球政經周報】升息時間表曝光!解讀聯準會FED講稿線索11 ...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政經周報】 升息時間表 曝光!解讀聯準會FED講稿線索11月啟動縮減購債150億 美元 !鮑爾背後沒說的事... @CtiFinance 20211114. Watch lat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