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錢進來興人才,台灣5G有機會】
這周美國商會的謝年飯,我跟台灣第一大外商美光同桌,美光目前在台員工人數已經高達8000人。美光是全球市占第三的記憶體大廠,看好台灣重要的原因,不僅台灣是美國「遵守規則、可信賴」的半導體製造夥伴,美光認為台灣在5G時代將扮演重要的地位,力圖把台灣打造成美光全球唯一具有 DRAM 製造與封測垂直整合能力的生產基地。
而今年謝年飯,也慶祝了台灣關係法與AIT在台四十周年,美國國務院經濟暨商業事務局副助卿米德偉,特別從美國飛來台灣,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謝年飯」,連續兩年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都出席謝年飯,顯示對台關係與經貿的重視。
事實上,美商對台灣的投資,除了美光以外,小英總統執政三年來,強化與矽谷的連結,努力帶動台灣產業跟上國際趨勢,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了AWS簽約進駐林口新創園區、微軟兩年內加碼投資10億元、Google成為台灣第二大外商,進駐板橋並開出2500個職缺⋯。這些數位經濟的投資,對台灣未來能否納入全球數位經濟新序列來說至為關鍵。
不過,要能保持台灣與美國高科技公司如美光間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我們就必須加緊速度防堵對岸偷竊我國境內高科技公司的營業秘密。因此包括提出《營業祕密法》的修法版本,加強保障企業的智慧財產避免遭中方竊取,同時搭配《證券交易法》的修法版本,增加員工認股權轉換或轉讓股份的福利誘因,減少優質人才被紅色企業挖牆腳。相關法案已經提案等待協商,期待能盡快三讀上路。
美光員工認股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信傳媒》這一篇「跟川普站在一起 德英法義等六國聯手阻中收購關鍵企業」報導指出,西方國家警覺到,中國在全球收購港口和配電網路等關鍵基礎設施之後,取走敏感的核心技術。
這絕非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反中」,而是西方國家的國安與公共秩序真的受到中國的威脅。
這與我上周訪問美國華府的所見所聞,非常吻合。美國國會目前兩大政黨最有共識的法案之一,就是「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FIRRMA)。
今年6月底,美國眾院強力通過FIRRMA法案,擴大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職權,CFIUS的功能類似我們的經濟部投審會,對外商投資美國的資金進行調查。FIRRMA法案通過後,將對進入美國高科技的外國資金加嚴審核及限制,相關產品也會實施出口管制。
FIRRMA法案明顯是衝著中資而來,美國的產業創新競爭力尤其是高科技業,近年來面臨中資的摧毀。
中資在美國的動作很多,連新創都受影響,目前美國矽谷的創投圈,或多或少都有中資入注。這一類中國資金在矽谷的投資行為相當異常,往往都在早期進場,將估值拉高,不利其他創投理性的市場競爭,這引起美國政府與國會的警戒。
此外,華府官員、美國國會議員在與我們的參訪團對話時,不約而同都會提美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在台灣的機密技術被中方竊取,透過跳槽到中國的台灣人送到對岸,美光在中國的智財官司因此遭到挫敗。美光血淋淋的教訓,讓美國人有深刻的切膚之痛。
中國的產業發展,尚未脫離「計畫經濟」的思維,也尚未建立民主國家自由市場普遍具備的法治觀念、道德自律,智慧財產權的意識非常薄弱。
這導致外商進入中國之後,專利與商業機密屢遭侵權,其實也不利自家中國企業的發展,「Made in China」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或關鍵零組件外銷被查出有後門程式,中國企業到華爾街上市則被質疑財報不實、法遵不足。
未來,歐美國家對「紅色資本」的防堵與戒心只會更嚴苛。我們台灣應該儘早看清這一個趨勢,更重要的是,這剛好是台灣的機會。
我的國會辦公室已經著手準備,將在立法院下一個新會期調整國內法制,在智財的保護上有更完備的法遵,讓台灣順著這一股國際趨勢,及早取得有利的經濟地位。
包括提出《營業祕密法》的修法版本,加強保障企業的智慧財產避免遭中方竊取,同時搭配《證券交易法》的修法版本,增加員工認股權轉換或轉讓股份的福利誘因,減少優質人才被紅色企業挖牆腳。
台灣與中國相比,我們是民主社會,法治的觀念比較高,對智財的保護比較好,而且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聚落完整、人才充沛,不僅可以繼續強化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可以增加外國高科技企業對台灣的青睞。
外商越青睞台灣,就等於世界越需要台灣,這更可以確保台灣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