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賜一台跑步機
#第一次組裝完成發現也太大台
#李太太被嚇到
#慘遭退換貨
#在家就能走跑
#潔西卡媽咪健健身
/
最近我本人很安份的保持有氧運動,算起來也有半年了吧😵 #訓練自己持之以恆做一件事 #對自己負責 #但也還是很怕自己又懶 #我會加油 #美好事物都有代價
/
李先生看我這回有堅持住,而且比他還認真🤣 就是那種即使等李小妹睡了,我會自己去健身房使用跑步機的那種精神在!
/
過年前李先生突然心血來潮說 想在家裡擺一台跑步機,我就不用出門 #多想把我關在家 ,他也不受天氣影響能在家跑步做些有氧運動這樣。
/
沒想到過沒幾天跑步機馬上送到家,效率很好欸吼!
/
就在跑步機組裝完成,跟它第一次見面😱😱😱我真的大傻眼欸😳是一台變型金鋼嗎?? 怎麼這麼大、這麼突兀、破壞屋內擺設~ 太太不順眼、太太不開心~
而且還被先生放話說「妳不要再跟我說什麼」欸?我都還沒開始說欸!
明顯是自己心虛怕被數落!!
/
我就兩天都沒去碰跑步機 #保持全新,只是經過看到那台就心裡翻白眼+心裡罵人😤,但我要撐住!
頂多轉頭跟李小妹說「妳看,那台是不是很高很大一台,很不好看」多講個兩次,李小妹也覺得真的有大台(是不是)
/
第3天,我開口跟李先生說,你自己摸良心說,那台跑步機是不是放在那裡體積太大,是不是跟你預想不同,你沒有先去看實機或看一下尺寸嗎? #他當然說有阿~
/
眼看他都沒回應太多!
我直接跳下一題)))))
請他問商家能不能換其他機型,更換手續費或差價由我來付 #很有姐的氣勢 #自己說 #想換的心很強大
/
後來李先生沒認錯 #好啦是也沒到要認錯 #但那態度真的很想呆下去
閒置到過年後順利的更換了稍微小台點的跑步機,放眼望去順眼多了~
他自己也沒話說 #還是其實很多話想說 #不准說 #哈哈哈哈哈哈
/
/
哎~夫妻溝通真的很需要深呼吸再深呼吸
就一台跑步機 #就很有得吵阿 #喔不是吵是爭論 😆
/
/
/
‼️‼️‼️️來加我好友‼️‼️‼️
日常生活、聊天、穿搭在IG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jessica.si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讓我把日子過得明朗一點: 20個從內到外的生活約定」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林慧雯 內容簡介: 我在做什麼? 我能夠做什麼? 我可以改變什麼? 從最簡單的飲食、呼吸、獨處、時間管理等20個和自己的約定做起, 找到「我」的想法、「我」的能力、「我」的品味…… 化為美好生活...
美好事物都有代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讓我把日子過得明朗一點: 20個從內到外的生活約定」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林慧雯
內容簡介:
我在做什麼?
我能夠做什麼?
我可以改變什麼?
從最簡單的飲食、呼吸、獨處、時間管理等20個和自己的約定做起,
找到「我」的想法、「我」的能力、「我」的品味……
化為美好生活的力量,從內到外,整頓身心,為生活注入屬於你的清明微光。
你可以這樣喜歡生活──
日日安眠,對生活的期待讓你自然醒;
認真呼吸,吸進平靜,呼出煩悶;
好好吃飯,把營養變成你的力量;
動動身體,別再把沉重背在身上;
減少雜物,把空間留給自在與舒適;
靜靜獨處,聽聽自己內在的人生智慧;
拓展見識,培養品味與好習慣,讓生活精采不無聊;
真心感恩,當你領悟到什麼都不缺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屬於你;
設定界限,別讓阿貓阿狗都能攪亂你的生活;
釐清價值觀、設定目標與願景,別用你的生命活出別人的夢想;
發掘潛力,盡情過你最想要的生活;
培養正念,享受每個當下;
書寫手帳,日日與自己對話;
掌握時間,才能把時間用在美好的事物上。
如果你像他們一樣
對有關人生意義的提問避而不答,
或是陷入自己做不到、對生活感到挫折和壓力的負面情緒裡。
不妨按照本書,實踐20個簡單、基礎的生活約定,
就可以變得更開朗自信,從容駕馭生活。
作者簡介:香娜‧甘迺迪&琳黛‧密契爾 Shannah Kennedy&Lyndall Mitchell
香娜和琳黛,無論就團隊和個人來說,都是澳洲公認的生活與福祉教育領袖。她們結合了三十多年的教學、演講、執行教練經驗,對象遍及全球的公共與企業單位。她們的著作《從混亂到平靜:懷抱信心掌控情勢》(Chaos to Calm:Take Control with Confidence)幫助許多人打造卓越的人生。
她們規劃的生活福祉和人生教練課程,具有極大影響力,挑戰客戶去質疑不計代價追求「成功」的做法。明瞭找出核心事務正是關鍵所在,而她倆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遵循著這份宣言。
香娜和琳黛攜手提供豐富的經驗,以及互補的專業和方法,將她們對全球客戶的影響極大化。她們身為職業婦女,在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業之間奔忙,對自己的健康與福祉卻抱持不可妥協的立場,並且忠於核心的基礎生活技能,使得她們能夠持續留在正軌上,於人生的旅程中日益成長。

美好事物都有代價 在 11點熱吵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沒有原因,是天性。走在路上常見到衣著漂亮,髮型美觀,氣質不凡的女人,根本就讓人無法分辨他們究竟是40歲還是30歲。因為愛美讓人年輕。但是追求美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以外,還要付出辛苦的代價,有時簡直就是受罪。更甚者為了追求美還要冒一定的風險。
》主旨: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但追求美除了付出辛苦的代價,如果過了頭還會陷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地獄裡
》來賓:蔡逸帆、李愛綺、葉庭蓁、孫國豪、楊學穎
【上班這黨事】
TVBS歡樂台(42台) 每週一到周四晚間23:15首播
主持人:陳建州 舒子晨
【上班這黨事】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BS42.work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美好事物都有代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會不會感覺到有些人,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似乎不願意去理解,從別人的觀點跟角度,怎麼認知眼前的事物。甚至於你會感覺,他好像不是沒有「意願」,而是沒有「能力」 。
的確喔~在心理學裡面,這種認知的落差跟認知的障礙,有很多的研究。今天我就想要跟你分享,一個很經典的研究。這個研究跟你分享完之後,我或許沒有辦法提供出,怎麼樣去面對這樣的人,或者是你就是這樣的人的時候,該怎麼辦。
但是呢,我覺得透過這樣的一個理解,不管你是不是這樣的人,或者是你有沒有遇上這樣的人;多一份理解,就會多一份包容。而有了這份包容,很多不必要的爭執,就不會發生。
這個實驗呢,我們在心理學裡面叫做是「麗莎跟安妮」的實驗。麗莎跟安妮,其實是兩個娃娃;一個叫做「麗莎」,一個叫做「安妮」。那實驗者呢,就用這兩個娃娃,來跟孩子們演出一個小故事。
做實驗是嚴謹的,所以呢,他們在孩子面前先幫這些娃娃命名。讓大家很確定知道,誰是麗莎、誰是安妮。在最初的實驗當中,所有的兒童在問他們,哪一個是麗莎、哪一個是安妮?
所有的兒童都答對了。所以,可以確定不管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如何,他們至少在確認事物的名字,這個連結上是沒有問題的。
接著呢,他們用這個娃娃玩一個遊戲。這遊戲就是,麗莎把一個彈珠放到籃子裡面,然後離開。而安妮這個時候出現了,安妮把彈珠拿出,來藏在自己的盒子裡面。也就是說麗莎原本自己的籃子裡,已經沒有彈珠了。
於是故事到這裡,實驗者就問孩子,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麗莎會去哪裡找彈珠?如果孩子是指向麗莎自己原本的籃子,這就通過了信念問題的考驗。
代表他們能夠理解,麗莎現在有一個錯誤的信念。簡單來說呢,就是麗莎並不知道,她的籃子裡面的彈珠,被安妮拿走了。
所以,如果她回來再去找她的彈珠,自然而然會先從她自己的籃子裡去找。但是如果這些孩子,他們指向安妮的盒子,那就沒有通過信念問題的考驗。因為這代表他們知道彈珠藏在哪裡,卻沒有辦法理解,麗莎為什麼不知道彈珠在哪裡。
接下來,實驗者還重複演出整段的情節,但是最後把彈珠藏到自己的口袋裡。那每一次情境結束之後,實驗者都會問兩個關鍵的問題。包含一個叫做「現實的問題」叫做,彈珠到底在哪裡?
因為,大家在看這個故事演出的時候,是用一個全觀者的角度,所以你自然而然會知道,現在彈珠在哪裡。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記憶的問題」,就是彈珠一剛開始在哪裡?
毫無例外的所有的小朋友,都回答對了這兩個問題,代表他們知道彈珠當下的位置,還有他們也記得最剛開始彈珠在哪裡。然而,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那這個時候,麗莎會去哪裡找彈珠?
在這個問題之上呢,孩子的回答產生了一些不一樣的結果。「一般組」的兒童,這邊所謂的「一般」就是他們在身心檢核上,他們並沒有泛自閉傾向,或者是其它的障礙。
「一般組」的兒童,他們的答對率是85%,指向麗莎她自己本來的籃子。而「唐氏症組」的兒童,答對率是86%。所以跟「一般組」的兒童,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如果面對「自閉症組」的兒童,就是他們在身心評估上面,他們有自閉症的傾向。
這些兒童,他們的答對率只有20%。所以,這也意謂著,對於多數的自閉症患者來說,他很難去「換位」到別人的位置,去理解別人其實不知道,或者是別人其實知道某件事。
他只會從自己全觀的角度,覺得自己知道的,別人也「應該」知道、自己認為的,別人也「應該」要這麼認為。所以,這個經典的實驗,最後的結論就是,自閉症的孩童沒辦法理解,自己和娃娃對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這個研究,充分的支持自閉症的兒童,沒有辦法用我們一般人的心智理論。簡單來說呢,就是他們沒有辦法推己及人。他們很難理解別人的信念跟觀點,因而在需要預測別人的行為,跟情緒的時候,處於一個很嚴重不利的位置。
那麼當你瞭解,這個經典實驗到這裡,可能你的腦海裡,已經連結到某些人的臉孔。但是呢,跟你分享這個,並不是要你直接貼他們標籤,說他們就是「自閉症」或者是「泛自閉症」的患者。
我真正希望你能夠接受的是,第一個,你必須要知道有些人真的就是「不懂」。他們就是沒有辦法運用一般人的心智理論,去理解你的理解。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有很大的情緒的,往往不是在於相關的人,他本身沒有「能力」,而是在於他沒有「意願」。
當你意識到這些人的白目,他可能是沒有「能力」的時候,這時候你還需要發這麼大的火嗎?你會對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生氣,說他為什麼不會自己走路,你會嗎?其實沒有必要對不對?因為,他還沒有能力啊。
然而第二個部分,就牽扯到實際的教學經驗了。在我的實際教學,跟教練的經驗當中發現哦,在我們成人的世界裡,這種所謂「泛自閉」的人,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來得更多誒。
然而這些人,往往不是一般認知裡面的「低成就」,反而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只是他們在人際裡,真的非常的辛苦。所以,你也是這樣的朋友的話,可能你所需要的,是第一步「接受」自己的狀態;而第二步,做一些適當有效的學習。
對一般人來說,學習人際是不能「套公式」的。因為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可是對於「泛自閉」的朋友來說,我就會給一些系統性具體的方法。哪怕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刺激一個反應。
你要知道這些朋友,在他們的生命裡面,他們非常的認真努力,他們在專業裡面站到了一個高度,可是他的靈魂中也有一份渴望,渴望跟人好好的連結。
但是當我們認知到,他有一些功能上的障礙的時候,就好像是當你近視,戴眼鏡就可以了。所以囉,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第一,這世界上,真的有人跟你不一樣;他認知的世界,真的跟你不一樣。
他可能不是沒有那個「意願」好好跟你在一起,可是他沒有「能力」,請你包容這件事。
而第二,當你發現自己在人際裡面,還有生命當中,很多關係的辛苦的時候,為自己付出學習的代價,這永遠是值得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為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一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學會,怎樣建立一份美好的親密關係,怎麼樣讓自己長出愛人跟被愛的能力。
不管你現在已婚未婚,不管你現在有沒有伴侶,這個『工作坊』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