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 】
帶⭕️⭕️出門玩的回程捷運上,疲累的媽咪已經沒力氣陪玩玩到捨不得回家的亢奮小娃兒,於是請出卡通大神,媽咪得空小休息片刻;路人大姐在旁瞄了又瞄,可以感覺到她蠢蠢欲動想建議點什麼,我盤算著該如何應對⋯。
捷運到站了,小娃兒手機定時也剛巧到了,⭕️⭕️慣性的順手繳回手機,與此同時,母女開始再日常不過的對話⋯
⭕️:「媽咪!影片沒有了!」
我:「時間到了,是嗎?」
⭕️:「嗯!」
我:「謝謝你把手機還給我,你眼睛會覺得酸酸的嗎?要不要閉上眼睛,讓眼睛休息一下?」
( ⭕️⭕️閉眼照做 )
路人大姐終於忍不住停在我們面前開口了:「她幾歲啊?怎麼可以這麼自律?」
我:「圈圈~你想跟阿姨說說你幾歲了嗎?」
⭕️:「⋯2歲半⋯」
路人大姐:「這麼小就可以控制自己看手機的時間呀?」
我:「嗯⋯她知道時間到了要休息。」
⭕️:「時間到了就不能再看了!不然眼睛會壞掉!」
路上大姐:「對啊!小朋友不要看那麼多卡通⋯#%^*+=(繼續唸3分鐘)」
-
⭕️⭕️的人類圖設計裡,有幾個需要修煉的課題就是關於「限制」。
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如何接受?
身為小娃兒來到地球上的第一個嚮導,我很願意陪著她一起修煉這個課題。
我們一起找答案。
我會試著解釋⋯
限制在哪裡?為什麼有限制?可以怎麼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我們一起練習。
而且我們真的練習很多遍~
跟年紀無關,關鍵在於孩子知不知道、有沒有準備好、需要有人陪著一起練習。
所以,不到三歲的小娃兒⋯
✅可以戴口罩搭車上課
✅回到家會甘願洗手/消毒手換衣服
✅生病了會願意配合看醫生吃藥吸鼻涕
✅可以看卡通也知道時間到了要休息
我在忙著整理家務,不能陪小娃兒玩的時候,⭕️⭕️也能幫忙拎著掛好衣服的衣架到曬衣服的陽台,也能幫忙拖著浴室裝著髒衣服的洗衣籃來給我,也能幫忙折小毛巾❤️
遊走在「我要自己來」與「我還想要你陪我」的2歲尾巴,脾氣很大的⭕️⭕️,常常也是一秒融化我的心😍
必須好好記錄下來❤️
#不管是誰在生氣的時候也還是很愛彼此❤️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圈圈2y8m2d
(影片當然有快轉3倍)
-
🟢想找到更適合的親子互動方式
我想邀請你來參加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研習所-六月份[類型]專場(14:30-16:30,線上)
🔺週二-顯示者小孩
🔺週三-投射者小孩
🔺週四-生產者小孩
🔺週五-4類型綜合場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fBC4ukAE1T7WB2yu5
🟢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分享會
5月份~每天陪你聊一小時~
全職媽媽也能戴上耳機就能開聊😍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9tuSFCR5qCeuvqwZ7
5/10(一)10:00-11:00 我的投射者小孩
5/12(三)10:00-11:00 我的顯示者小孩
5/13(四)10:00-11:00 我的反映者小孩
5/17(一)10:00-11:00 該如何邀請投射?
5/19(三)10:00-11:00 顯示者的清楚告知
5/20(四)10:00-11:00 看見反映者變動中的不變
5/26(三)10:00-11:00 人類圖聊親子情緒
5/27(四)10:00-11:00 活力滿滿的是誰?
5/31(一)10:00-11:00 人生角色大不同
*本活動採用線上軟體ZOOM,請事先自行下載ZOOM視訊軟體(手機/電腦通用)
-
🔴想知道自己的人類圖到底有什麼樣的主題,準備好要好好認識自己及理解孩子⋯
我想邀請你預約 #人類圖專業個人解讀
🔸私心當然也推薦自己☺️
(但全職媽咪很忙碌,而且需要花時間很認真做功課,不接急件)
自我介紹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692100044492395/posts/1235903450112049/
🟢人類圖解讀
*個人解讀 內容包括:整張圖的基礎介紹(類型、內在權威、人生角色、策略、通道的解說),生活應用分享。
*關係合圖解讀(親子/伴侶) 內容包括:藉由合圖認識彼此的同異之處、相互吸引或相互糾結的點,一起討論出個舒服的相處互動方式。
-
☘️取得自己的人類圖可以利用下列網站:
中文繁體 https://humandesignasia.org/
中文簡體 https://humandesign.org.cn/
英文 https://www.jovianarchive.com/Get_Your_Chart
-
🟢人類圖是關於察覺,而非控制。
🟢等待,是主動察覺的過程。
🟢人類圖提供方法,你唯一要做的是不斷的練習,練習在每一個當下做回自己。
By 達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粉紅色到走火入魔的40歲大叔,瘋狂到連職業都必須粉紅色,所以「她」是一位外送員,穿著「絕對領域」招牌打扮,露出整截大腿和若隱若現的內褲,跟一顆比任何人都甜的少女心。 伊醬姊姊 35歲才算正式出櫃,透過可愛的粉色造型包裝這身男人的皮囊、餵養那被壓抑一輩子的少女情懷。 生活就是在戰鬥, 做自己的...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歡粉紅色到走火入魔的40歲大叔,瘋狂到連職業都必須粉紅色,所以「她」是一位外送員,穿著「絕對領域」招牌打扮,露出整截大腿和若隱若現的內褲,跟一顆比任何人都甜的少女心。
伊醬姊姊 35歲才算正式出櫃,透過可愛的粉色造型包裝這身男人的皮囊、餵養那被壓抑一輩子的少女情懷。
生活就是在戰鬥,
做自己的人就是生命的鬥士!
她形容自己的存在就是社會實驗,每天出去外送都會遇到不同的人,那些鄙夷嘲笑的眼光,她早以習以為常,甚至會站在批評她的人的立場思考,別人嫌棄她送的餐不敢吃,就回敬一抹最可愛天真的微笑:「你不想吃,我幫你吃呀!」
伊醬堅持不變性、不動手術,只有打從心底真正覺得自己是女生,這才是真實的!沒有秀氣的臉蛋,就戴一個可愛的髮箍,沒有窈窕的身材,就連屁股蛋一起露出。倘若有人唾棄你的美,就瀟灑轉身,滿足鏡子中的自己還有愛人的眼睛就好。
就算拿到一手爛牌,
也要把這場人生遊戲玩得漂亮!
若是人生是場遊戲,伊醬似乎不小心選到難度最高的等級,放錯了性別,沒有姣好的臉蛋與身材,但是拿到一手好牌的人不厲害,拿到什麼牌都能打贏的人才厲害,讓一切席捲而來,不論是美麗與醜陋,再糟糕的世界,都能用自信與堅定的粉色力量讓一切變得可愛。
-
出 品 方 一件襯衫
出 品 人 黃山料
企劃監製 宋家耘
企劃執行 林子榆
文案撰寫 宋家耘
動態攝影 程鼎暘
助 理 曾家儀
後期製作 程鼎暘
工作人員 林筠瑞、張嘉純、劉玉孝、朱婉寧
場地贊助:9's life北歐漫食光 ㄚ美姨的古早古味
-
By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每週給你一則,能溫暖你的人物故事
IG : the.shirts.t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jNnoBbQB5Y/hqdefault.jpg)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人: 李基銘
實習主持人: 何佳芸、 高玉霖(國防大學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 #陶藝創作展 陳妍臻 (Yan-Jhen Chen)專訪
細微末節間的重複現象
創作者陳妍臻來自苗栗,幼時於鄉間田野中成長,她的兒時記憶中,沿著家門口出來即面對著緩緩的山坡,另一邊則盡覽著廣大遼闊的稻田。尚未搬到那喧鬧的台北前,她的生活被大自然的環境所環繞著,無論是下課時撿取松果,在經常有昆蟲出沒的遊樂器材區玩耍、去學校後山探險、幫忙家裡農務等。
每逢週末假日,陳妍臻與姐姐們常花約3個鐘頭的路程,到十公里遠的外公家遊玩,從田野小徑直到水泥砌成的道路,常一路望著天空唱歌、聊天,閱覽大自然的景色,因而養成這不經意時顯現的習慣:她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得,找尋週遭自然環境間的細微變化。
陳妍臻就讀高職時,主修數位媒體動畫,當時因緣際會下進入了畫室,而開始了純藝術的學習。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陶藝的地方,因為在畫室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日後進入大學時,便更加對陶藝及雕塑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期間的創作主題,陳妍臻皆以自己為中心發展,來感受家人、朋友及外在,給予她內心的想法,作為起初創作的養份。直到升上研究所後,她漸漸從過往的創作脈絡裡,挖掘到自己潛意識裡一直關注的題材。
喜歡攝影的陳妍臻,以拍照的方式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捕捉起來,將鏡頭作為她的眼睛,把雙眼所看到的事物紀錄下來。但對於當下所產生的心情與情感,往往難以呈現在一個畫面中,內心的想像更是無法用影像的方式保存。創作,能夠使她心中所有想像具體化呈現,而陶瓷這媒材擁有可保存千年的特性,讓一瞬即逝的風景、甚至是記憶的消退,不會再因為時間而消逝。
親手捏塑的真實感 豐盈了自己
陶土是陳妍臻人生轉折的初始點,代表著新生。初次接觸陶藝時,她感受到這媒材竟充滿了能量,無論是土本身的韌性,或是她本身的力量,在施做的過程的捏塑、堆砌、刮土的動作,都讓她在其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每一次的創作都代表著對自己新的認識,也包含著生活中所帶給陳妍臻的感動、體悟,還有挑戰。
「我不喜歡重複,而我的生活和創作中卻充滿了重複性。」陳妍臻每日從住家到學校之間往返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卓別林在《摩登時代 》中飾演的角色般,重複又乏味。即使不是在創作,她也常常輪播著同一首歌、同一齣電視劇,就像上了癮般的,即便她聽過、看過無數遍,還是得要撥放著甚麼,才能夠使她的內心感到安定,常常因為循環多次培養了慣性,如果一天沒有聽、沒有看,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她跟重複不斷糾結著,於是她便開始從看似充滿重複性的生活裡,尋求微小的差異性。就如同安迪‧沃荷的《康寶濃湯罐頭》,是生活中常見的罐頭食品,也是經常在電視廣告中、大賣場出現的大眾商品,即便看似重複,其實仔細地檢視,當中必然發現有些微的差異。
習以為常的事情 未必如此
陳妍臻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某次與父親一起除草時的事件,當中對一種植物所產生的好奇,使她開始注意到:原來習以為常的自然生態象,都是以人為的角度,將它合理、想像化了,察覺了現實上與想像中的差異,當下的打擊也觸動了她,終於明瞭到自然之於她的意義。
當時她在山谷間看到許多樹木被藤蔓覆蓋著,好似自然編織而成的綠色地毯般,便慣性的將大自然的「美景」視為理所當然。陳妍臻描述了當下的情景,那時父親教她如何將野櫻花樹上的爬藤植物除去,她才驚覺一棵樹長得再好,若只要被爬藤植物纏住,爬藤植物會為了生存攀爬至樹木的頂端,包覆並阻礙樹木的生長,使樹木被攔腰折斷、或是見不到太陽慢慢枯死,無法長久存活。原來這爬藤植物名為「小花蔓澤蘭」,導致其它植物難以生存,影響了自然的生態。
關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
在我們的生活週遭,有許多細微渺小的自然生態,也許大家都曾和陳妍臻一樣,不自覺地用人為的慣性將自然的視覺表象加以合理化,將自然美景當作為生活娛樂的一部分,而遺忘其存在的根本價值與意義。陳妍臻也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能使觀者重新認識生活當中,對生態、對人們而言,最重要的小事。
陳妍臻簡歷:
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研究所 (碩三)
長榮大學 美術系-立體組 畢業
復興商工 美工科-電腦繪圖組 畢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b_qSFlgXE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qtlRqNlSiOy6-Osewj3k4es47dw)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在 【 人類圖育兒|自律是需要練習的】 帶⭕️⭕️出門玩的回程捷運上 ... 的推薦與評價
不管是誰在生氣的時候也還是很愛彼此❤️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圈圈2y8m2d (影片當然有快轉3倍) - 想找到更適合的親子互動方式 ... <看更多>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在 小事生活-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小事生活at Facebook. ... 都是雙雙對對,兩組親子+兩組情侶檔。 ... 她離鄉打造「無塑生活」,演繹台南最美風景| 社企流| 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