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壁如 太后,你的論文抄襲也被起底了
踢爆蔡壁如碩士論文抄襲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育
李眉蓁的碩士論文抄襲鬧得沸沸揚揚,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蔡壁如也跟著起哄。奇怪的是,蔡壁如輕縱李眉蓁,卻把矛頭指向蔡英文與陳其邁。蔡壁如道貌岸然的在臉書貼長文,對蔡英文和陳其邁說教,主題就是「學術倫理」。
有句西諺這麼說:「住玻璃屋的人不要亂丟石頭!」台灣人也有一個說法:「刮別人鬍子前,請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蔡壁如顯然缺乏這兩句話的智慧!為什麼呢?
因為蔡壁如自己的碩士論文也涉及「抄襲」,而且罪證確鑿!
蔡壁如碩士論文的英文摘要,有一大段抄襲自谷歌翻譯。蔡壁如明知抄襲不對,所以故意重組某些句型,為的是逃避抄襲軟體的偵測。蔡壁如騙得了電腦,但騙不了我這位資深學者。
以下是我就「壁如版」與「谷歌版」的文詞比對,證明蔡壁如的碩士論文涉及抄襲。我只舉一個例子,那就是蔡壁如論文摘要第二段的第一句:
「在眾多社群媒體中,臉書對於政治人物而言,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行銷工具,不僅可以和選民達成充分的互動以建立自我的支持社群,同時亦能觀察議員關心的議題。」(附圖一)
這個句子在「壁如版」的翻譯如下:
「For politicians, Facebook is a very good political marketing tool. It can not only reach full interaction with voters, but also build self-supporting communities and observe issues of concern to Members. 」(附圖二)
同一個中文句子,「谷歌版」的翻譯如下:
Among the many social media, Facebook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marketing tool for politicians. It can not only reach full interaction with voters to build a self-supporting community, but also observe issues of concern to members.(附圖三)
接著我來比對「壁如版」跟「谷歌版」的文詞:
1、兩個版本都把一個中文句子拆成兩個,而且兩個版本也都把議員翻為「members」。這不是巧合,而是抄襲。
2、「壁如版」刪除「谷歌版」的「Among the many social media」,接著把「important」改為「very good」,即便中文的用詞是「重要」,不是「很好」。另外,「壁如版」又把句尾的「for politicians」拿到句首。這些更動都是為了逃避抄襲軟體的偵測。
3、在下一個英文句,「壁如版」幾乎全部照抄「谷歌版」,只是把「but also」從最後一個動詞「observe」挪到之前的另一個動詞「build」。除此之外,兩個句子「一摸一樣」。
4、中文「自我的支持社群」,英文的「self-supporting community」是錯誤的翻譯。結果「壁如版」與「谷歌版」不約而同犯了相同的錯誤。這不是巧合,而是抄襲。
5、為了逃避抄襲軟體偵測,「壁如版」又把「谷歌版」的「a self-supporting community 」改為「self-supporting communities」。這才是柯文哲說的「脫褲子放屁」,因為兩者的語意完全一樣。
6、因為上述的句型更動,「壁如版」的翻譯反而沒有「谷歌版」忠實。這在學術界有個說法:「倒水連盆裡的嬰兒一起倒掉了!」
所謂的學術抄襲,就是剽竊他人的詞句據為己有,沒有交代引述來源。這是學術不誠信,欺騙、誤導讀者。蔡壁如不是不能引用谷歌翻譯,但必須加註「英文摘要取材自谷歌翻譯」。問題是,這麼加註就無法通過口試,因為論文必須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包括中英文摘要。
短短的摘要就有這麼多問題,我不敢想像整本論文的品質。從這段抄襲的句子,我看到一個「又懶、又壞、又沒格調」的作弊學生。懶在用最方便的方式作弊;壞在用盡心機掩飾作弊;沒格調在抄襲谷歌翻譯作弊。
不過我還是要說:「蔡壁如偷吃還會擦嘴!」這種「明知故犯」的抄襲反而更可惡,因為會「擦嘴」的人知道「偷吃」不對。但不管蔡壁如怎麼擦嘴,都掩飾不了她罪證確鑿的抄襲行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翻譯 論文摘要 在 強尼金口筆譯教學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術日常 ▌
什麼是「掠奪性研討會」( Predatory Conference)?
這應該算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之一。
基本上是指純粹為獲利而舉辦的研討會。
通常會冠上名校校名,並謊稱會邀請專家學者評論,
只為引誘論文、期刊作者投稿,而後收取高昂的報名費;
發表人到場後,只是走走過場,
以研討之名,行大拜拜之實 🤔🤔🤔
碩博士生、教授、學者通常都有發表或投稿壓力,
為了畢業、履歷、點數、升等,
參加研討會是必經的過程,
看到名校掛名的國際研討會,
大家必會爭相報名。
掠奪性研討會就是抓住大家這種心理,趁機大撈一筆。
總之只要有錢,誰都能參加這種研討會 😵😵😵
《天下》雜誌就曾花 20 分鐘,
隨意拼湊出一篇論文摘要,
論文定題為〈Study of Inarticulate Effect in Pricing Model of India MRT System〉(印度捷運系統定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
繳費後,經過六天時間,這樣亂七八糟的內容竟也順利通過審核,如願可以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因主辦方租借校方場地)💰💰💰
這個現象不只國外有,台灣也有。日前就有日本的學者來台發表,回去後大肆批評台灣的研討會品質,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樣的研討會已經出現在台灣。
🗣 要如何避開「掠奪性研討會」呢?
「掠奪性研討會」通常有幾大特徵:
■ 1. 報名費明顯特別貴
一般研討會四、五千塊台幣就算不便宜,而「掠奪性研討會」的報名會卻遠遠不只如此,所以只要看到研討會報名費破萬,就要特別小心。
■ 2. 研討會題目包山包海
一般研討會通常都會針對特定領域或某項專業徵稿,而「掠奪性研討會」則會訂出非常廣泛的主題,例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討會」,這樣一來就能囊括所有論文主題,增加報名人數 😢😢😢
■ 3. 研討會地點離觀光景點很近
「掠奪性研討會」時常會強調地點離觀光景點很近,讓論文作者在發表完後,方便順道旅遊,一舉兩得。就曾有日本某研討會大打廣告,說舉辦地點離迪士尼樂園很近,如果台灣學者揪團參加,就能一起去迪士尼樂園玩(傻眼)。
■ 4. 冠上名校校名
「掠奪性研討會」時常會租借名校場地辦理,畢竟大部分的人還是都會有名校迷思,很容易看到名校以為很有保障,就此掉入陷阱之中 😱😱😱
學界自然是不會認可「掠奪性研討會」發表的經驗與論文,所以就算花了大錢參加,也是徒勞無功,所以學術圈的朋友絕對要特別小心,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強尼我現在除了翻譯外,
也開始研究和寫書,
因此往後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資訊和經驗愈來愈多,
可以小小期待一下😂😂😂
翻譯 論文摘要 在 強尼金口筆譯教學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術日常 ▌
什麼是「掠奪性研討會」( Predatory Conference)?
這應該算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之一。
基本上是指純粹為獲利而舉辦的研討會。
通常會冠上名校校名,並謊稱會邀請專家學者評論,
只為引誘論文、期刊作者投稿,而後收取高昂的報名費;
發表人到場後,只是走走過場,
以研討之名,行大拜拜之實 🤔🤔🤔
碩博士生、教授、學者通常都有發表或投稿壓力,
為了畢業、履歷、點數、升等,
參加研討會是必經的過程,
看到名校掛名的國際研討會,
大家必會爭相報名。
掠奪性研討會就是抓住大家這種心理,趁機大撈一筆。
總之只要有錢,誰都能參加這種研討會 😵😵😵
《天下》雜誌就曾花 20 分鐘,
隨意拼湊出一篇論文摘要,
論文定題為〈Study of Inarticulate Effect in Pricing Model of India MRT System〉(印度捷運系統定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
繳費後,經過六天時間,這樣亂七八糟的內容竟也順利通過審核,如願可以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因主辦方租借校方場地)💰💰💰
這個現象不只國外有,台灣也有。日前就有日本的學者來台發表,回去後大肆批評台灣的研討會品質,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樣的研討會已經出現在台灣。
🗣 要如何避開「掠奪性研討會」呢?
「掠奪性研討會」通常有幾大特徵:
■ 1. 報名費明顯特別貴
一般研討會四、五千塊台幣就算不便宜,而「掠奪性研討會」的報名會卻遠遠不只如此,所以只要看到研討會報名費破萬,就要特別小心。
■ 2. 研討會題目包山包海
一般研討會通常都會針對特定領域或某項專業徵稿,而「掠奪性研討會」則會訂出非常廣泛的主題,例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討會」,這樣一來就能囊括所有論文主題,增加報名人數 😢😢😢
■ 3. 研討會地點離觀光景點很近
「掠奪性研討會」時常會強調地點離觀光景點很近,讓論文作者在發表完後,方便順道旅遊,一舉兩得。就曾有日本某研討會大打廣告,說舉辦地點離迪士尼樂園很近,如果台灣學者揪團參加,就能一起去迪士尼樂園玩(傻眼)。
■ 4. 冠上名校校名
「掠奪性研討會」時常會租借名校場地辦理,畢竟大部分的人還是都會有名校迷思,很容易看到名校以為很有保障,就此掉入陷阱之中 😱😱😱
學界自然是不會認可「掠奪性研討會」發表的經驗與論文,所以就算花了大錢參加,也是徒勞無功,所以學術圈的朋友絕對要特別小心,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強尼我現在除了翻譯外,
也開始研究和寫書,
因此往後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資訊和經驗愈來愈多,
可以小小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