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 🇺🇸】華盛頓,那些心痛香港的舊朋友們
—美國參議院《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通過前夕隨筆
香港社會進一步動盪撕裂,政府一如過去數月無視Root Cause,警隊強攻香港中文大學之際,直播畫面令人徹夜難眠。那一刻,我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百感交集。多年前,在這裏的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工作,認識了不少華盛頓學界、智庫、政界友人,那時候,北京還對香港(相對)客客氣氣,中美關係同樣和和諧諧,同時和雙方朋友交往,一切自自然然。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事實上,到了法案第一次在2014年被提出,國會處理外交的某資深大老,依然說「不要浪費時間,100%不可能」。到了今天,中港兩地劍拔弩張,中美新冷戰如箭在弦,看見同樣的面孔,彷如隔世。
布魯金斯元老與香港泛民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外交智庫,屬自由派,不少專家是國務院常客,旋轉門十分成熟,它的東北亞研究中心,是少數研究香港的基地。我在Brookings時,代表香港到哪裏訪問工作,當時香港人有一個單獨名額,但後來被裁掉,據說因為大家覺得「香港已是中國一部份很久,沒有甚麼好研究」;想不到今天,隨著運動發展,香港研究在海外,忽然成為顯學。
當時的上司是中心主任卜睿哲博士(Richard Bush),他是台灣問題專家,曾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實質上的美國駐台大使),著作等身,氣度雍容。月前他接受訪問,談及香港反送中運動,認為抗爭者應「見好就收」、中國很強大、美國很現實、沒有甚麼可做,不幸被斷章取義,成為藍絲群組廣傳的維穩內容,觀點也被葉劉淑儀、梁文道等引述,令一些不認識他的青年感到不滿,就像這一代青年提起民主黨、司徒華,反感程度有時比提起建制派更大。卜睿哲是不是有點保守呢?大概是的,起碼是很傳統的現實主義路線;但他是否不希望幫助香港呢?自然絕對不是。
他和香港淵源甚深,童年在香港的國際學校英皇佐治五世渡過,經常緬懷香港過去。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的《香港政策法》,他是主要起草人之一,據說本來版本比終極版辣很多,有更多美國承認香港不同內地地位的條件,卻被現在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內爾「減辣」掉(外間以為麥康內爾提出法案,理應心繫香港,而不知這只是他避免法案太刺激北京的權宜)。卜睿哲不看好香港抗爭,一來他嚮往中美和好,相信全球化時代的中美只能合作,而在一個和諧世界,香港沒有太大戰略價值;二來他常參照歷史,害怕給予虛假希望,例如對我舉出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例子,當時美國政府說「全力支持匈牙利人民反抗蘇聯」,結果蘇聯鎮壓,美國除了打嘴炮就毫無動作。其實卜睿哲依然深愛香港,只是認為無力挽回,對可見的悲劇,深深嘆息。
尼克遜翻譯到疆藏港研究:Freeman家族兩代人的丕變
同期曾對香港事務發出保守言論的美國外交元老,還有一位傅立民(Charles Freeman)。他在尼克遜訪華時,擔任總統和毛澤東的翻譯,也是海灣戰爭時的美國駐沙特大使,負責處理前線,一直主張尊重中國獨特國情,但難免停留在那個年代。上個月,他曾說「香港激進抗爭者不值得西方同情」,卻對宏觀背景缺乏理解,然後又是受到藍絲群組加油添醋的轉載。
傅立民我並不認識,但和他的女兒Carla是好友。Carla Freeman是貼地得多的中國問題專家,目前在Johns Hopkins的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當外交政策研究所主任,我也曾在那裏工作,和Carla曾合作出版,這天她請我到課堂上分享香港最新情況,想不到我把她和一些學生、包括中國內地留學生說得熱淚盈眶。她對我說,也是從網上看見父親對香港的評論,「嚇了一跳」,笑說父親不代表她,保證美國還有很多明白抗爭者的友人,很同情這些香港朋友面對的大陸高牆。
她家學淵源,小時候就到過香港,及後不時在香港的大學交流,看見中大被香港警察以催淚彈狂攻,感到揪心的痛。她對北京主導的「止暴制亂」言論一笑置之,因為她的研究專長就是新疆、西藏、中國公民社會等議題,對「一國」框架下,少數民族、地方自治、維權議題有何下場,知之甚詳。
但其實她也曾是「大中華膠」,只是近年和一批著名美國漢學家一樣「覺醒」,坦承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時,給予太多浪漫化想像,以為中國強大了,就會和美國共建美麗新世界,對種種問題刻意按下不表,殊不知今天中國強大了,圖窮卻匕見。這天她剛從中國回來,說官方招待她看的、住的,都是最宏偉的外觀,但她研究的新疆、西藏、香港,卻是另一回事,反差得很不平衡,乃至感到內疚。這種情結,近年反映在頗多中國權威身上,例如一度被北京捧為上賓的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近年立場大變,最終推出「中國崩潰論」,令北京目定口呆。
蘭德公司研究員五年前的預言
在維珍尼亞(而不是「弗吉尼亞」)邊境,座落國防部智庫蘭德公司(RAND),北京經常渲染蘭德的神秘,其實也不外是一家右翼智庫而已,只是進行了類似「中美終有一戰」沙盤推演一類研究,被北京視為不友好名單。蘭德有一位香港問題專家Scott Harold,曾長期在港工作,和不少香港學者相熟,這次拜訪他,察覺他對「香港之死」除了痛心,也有先知的無奈。
早在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他的觀點就和接受中國人大「831框架」是合適妥協的卜睿哲不同,認為深層次的Root Cause根本不是普選問題,而是中港矛盾。他從親身觀察發現,香港人擔心一國兩制只是虛言,憂慮逐漸強化的中港融合,會在「831」框架被通過後無限加速,因此才有「佔領中環」出現,這恐怕連戴耀廷、陳健文等當事人也當局者迷,五年後的今天,論證了他先知先覺。他慨嘆香港人不幸運,碰上美國外交大轉型,而最應負道義責任的是英國,但此刻碰到的英美最高領袖,都不是價值主導的人。
Scott在香港有不少愉快回憶,問他甚麼時候再來,他卻苦笑,說察覺不少曾在香港的國際友人,近來都在中國境內出了事,其中一位是曾任加拿大駐港副領事、後來被內地以間諜罪名捉為人質,來報復孟晚舟案的Michael Kovrig,這也是《逃犯條例》為何刺激世界各國神經的原因之一,令他不禁擔心入境會否「被洗頭艇」。坦白說,這種新冷戰氣氛是雙向的,我也認識不少中國的美國研究權威,近年不獲美國發簽證,美國大學也開始對華裔學者「另眼相看」,似乎1992年冷戰終結—2012年習近平上台的蜜月期,不過是兩次大戰之間那段休戰期罷了。
盧比奧參議員身邊的智囊,與香港本土派
美國新生代中國研究學者的研判,和上一代完全不同,與香港的年輕學者、本土派思維,反而先天有血緣的相近。在北京眼中,一切人類行為,「自然只能以「收買」、「權力」一類唯物角度解釋,因為這個政權是不相信價值觀的。然而正是全球科技變革、網絡社群興起、令社會結構重整的「時代革命」,令全球新生代一方面大大加強了對理念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勇於打破常規,發掘了不少前人忽略的盲點,知識變得非脈絡化。解構再重構的學風不容於上一代,在新世代卻成主流,逐漸產生了像劉仲敬、Harari那樣的鬼才,他們眼中的世界,天翻地覆。
Peter Mattis是研究當代中國政治外交的年輕學者,多年前,曾在台灣一個學術會議發表關於「新型大國關係」的文章,當時我是評稿人,早已忘懷,他卻惦記至今。年輕可畏,轉眼間,他剛成為對北京高度批判的CECC(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副幕僚長(Deputy Staff Director),目前在盧比奧參議員辦公室工作,而這位盧比奧參議員,正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最大推手。Peter和卜睿哲一代的中國通有完全不同的成長背景,及早正視中美已完全是競爭對手這現實,也認為上一代對香港不負責任,對中國以自己的方式改造「真香港」為「新香港」,有道德使命式的批判。上一代中國通跟隨北京口吻,說「香港對中國已沒有大價值」,他卻強調香港回歸時只佔全國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40%、現在卻高達七成,反映中國越富有,對香港的依賴越多,加上箇中「貿易」涉及不少敏感技術和材料,北京不可能不知……這些數據,在我面前,他如數家珍。
一些美國政界前輩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潑冷水,他卻懷著傳教士式熱情,協助盧比奧草擬法案所有細節。須知美國國會一向是《紙牌屋》式現實,這條法案對盧比奧而言,一無選票(他的佛羅里達州沒有多少人對香港有興趣)、二無捐獻(不像中國遊說團能給予大量利益)、三不為總統所喜,他卻視之為baby,不惜用盡一切私人關係力推法案,前後五年,最後甚至使出殺手鐧,對推延排期表決的多數黨領袖麥康內爾(也就是剛談及在1992年對《香港政策法》減辣那位元老)攤牌逼宮,才有如今極速表決「hotline」這招。這都是很耗費社會網絡和人情牌的事,可謂all-in,要是沒有堅定信念,怎會如此?
成就解鎖:我城危如累卵,國際關係卻終成香港顯學
Peter不過「打份工」,卻是以完成博士論文的吹毛求疵態度,去完善這條法案,背後反映的全球新生代connected思維,不但中國學者、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永不能明白,就是卜睿哲、傅立民那樣的美國前輩,也難以理喻。世界是前進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依歸,《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重要性,除了上月在這裏分析過的外交、經濟部份,還縮影了世代交替:盧比奧三年前提出法案時,只有45歲,屬新生代參議員;法案一位co-sponsor、上月到訪香港後高調聲援抗爭者的Josh Hawley參議員,今年更只有39歲,是美國最年輕的參議員;Peter Mattis大概也在三十多歲這範圍;在幕後穿針引線、成立HKDC向國會游說的lobbyist Samuel是香港出生的同齡人,朱耀明牧師的公子。當何韻詩、黃之鋒,張崑陽等到訪華府,自然啱嘴型;反而李柱銘、陳方安生等造訪,雖然英語無疑更勝一籌,但對口畢竟是上一代人,新世代卻可能格格不入。
昔日大家對國際線多有顧慮,畢竟在北京動輒都是「勾結外國勢力」的帽子下,強行自我克制,這也是昔日一國兩制僅存的互信之一。但事到如今,香港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居然有超過一半香港人認為,當自身問題不能由特區政府、北京解決時,就應該訴諸國際社會,反映北京昔日多少還有點阻嚇力的「漢奸走狗賣國賊」標籤,已被不屑一顧。香港新生代反正已不能回頭,被美心集團創辦人千金為代表的上一代權貴「放棄」,上綱上線的批鬥文宣正排山倒海湧現,卻因此突破了思想局限。我們也如夢初醒,恍然大悟,一旦每四人就有一人具有緊密國際聯繫的香港人,投身真正的國際關係,足以令世界從此不一樣。
假如他們能利用這機遇,建立屬於自己世代的全球網絡,和各國up-and-coming一代識於微時,配合截然不同的國際環境,綻放的無限潛能和榮光,或能令香港人成就解鎖。即使是不同意這條法案的朋友,當串連到背後成事的全方位立體圖像,相信也很難否定:萬物盈虧,自有其道,物極必反,當中國要打破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原有微妙平衡,在香港實施「全面管治權」,公道自在國際人心,蝴蝶效應下,看,這卻真是催生了一場全球範圍的「時代革命」。
星期日明報,2019年11月17日
「翼管神經截除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喬幼-芒果公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Re: [問題] 兩難,診所醫生們不建議做鼻神經截斷- 看板allergy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想請問,有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鼻神經手術分享:不再鼻塞、滴鼻水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心得]鼻過敏:"單側"翼管神經+ 下鼻甲切除手術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請益】 有人翼管神經切除後,又再去做一次手術的- 過敏板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翼管神經切除術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ptt - Rpetp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過敏性鼻炎手術治療心得(翼管神經切除術 ...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ptt 【心得】 - Napf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ptt - Boutia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問題] 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paulyanzi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Fw: [心得] 鼻翼管神經截斷手術- 慈濟- 蘇旺裕醫師- 看板HsinTien 的評價
- 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心得] 鼻翼管神經截斷術- 台北慈濟- 蘇旺裕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644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綠另類算盤 丁守中當選也沒不好
對綠營來說,姚文智要拚到第一,在戰術上已無可能;但在整體戰略上,姚姚的選情仍具操作性價值。近期即傳出,綠營黨政高層沙盤推演中的命題之一:「丁守中當選也沒什麼不好!」但誰能保證落選的柯P就會夾著尾巴退出政壇,不參選總統呢?
中國監管失策 P2P淘汰賽難免
中國這波P2P風暴的成因,除了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外,也跟中國官方為去槓桿化,大力整頓網路金融的亂象有關。中國對金融科技政策一向是先開放再緊縮,去年中國官方開始監管P2P業者,今年更加強業者立案,因而導致這波倒閉潮。
女性裂解藍營 素人翻轉舊政治
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受理候選人登記在8月底完成,中選會統計,共2萬993位候選人完成登記,將角逐1萬1047個名額,一場激戰正式開打。其中,縣市長選舉共93位候選人競逐6都16縣的首長,比2014年多9位挑戰者。
在國民黨方面,主席吳敦義最近為女人的事情很煩心!國民黨籍的楊麗環、蕭淑麗與鄺麗貞,以及民國黨的徐欣瑩,這4個被國民黨稱為「難纏」的女人,分別在桃園市、嘉義市、台東縣與新竹縣登記參選,讓這些地區的藍營陷入分裂麻煩。她們會不會在11月24日讓國民黨拿下半數縣市的壯志豪言破功?這是吳敦義最大的夢魘。
《新新聞》1643期提到,柯文哲所象徵的「白色力量」、「素人參政」其實是全球「反建制」趨勢的一環,建制化的政黨政治依賴政治資本的再生產,只是同一群政治幕僚在不同位置輪替,排除沒有政治經驗的人參與,施政方法沒有改變,選民就會反感。
本屆「素人參選」成為最大特色,無論選戰結果如何,對比仍陷於傳統思維的藍綠政黨老化,政治素人的參選呈現多元訴求,且讓《新新聞》告訴您這些小人物如何改變台灣的選舉。同志媽媽、罕病童媽咪、科學博士、陸配、新住民為何想投入政治染缸?網紅「呱吉」要怎麼把議場當成政治實境秀的攝影棚?一級貧戶家扶兒、區長畫家劉米山又是如何回饋鄉親?
小人物的公民覺醒,一群素人想要改變台灣的選舉文化、翻轉舊政治。
加入新新聞LINE好友,一手掌握社會脈動!
http://bit.ly/2M9oE1a
四個難纏的女人正在撕裂國民黨
藍營在桃園市、新竹縣、嘉義市及台東縣都陷入分裂麻煩,楊麗環、徐欣瑩、蕭淑麗與鄺麗貞這四個女人,會不會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讓國民黨拿下半數縣市的壯志豪言破功?這是黨主席吳敦義最大的夢魘。
小人物的公民覺醒 素人參選風潮正熾
年底九合一選舉已在8月31日截止登記,「素人參選」成為最大特色,無論選戰結果如何,對比仍陷於傳統思維的藍綠政黨老化,政治素人的參選呈現多元訴求,且看這些小人物如何改變台灣的選舉。
馬哈迪翻臉無情 「一帶一路」受考驗
八月底是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中國高調召開紀念大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發表〈大道致遠,海納百川──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記〉為一帶一路唱讚歌,所有中國的「姓黨」媒體當然也不免紛紛表態堅決支持一帶一路。接下來是中非合作論壇十八周年,北京將舉行中國—非洲國家的峰會,中國預料繼續「大撒幣」。
柯P認同卡很卡 另類組織戰失敗
柯P認同卡應被視為全台組織戰利器,只是沒想到一推出,卻造成最具指標性的民國黨新竹縣長候選人徐欣瑩、時代力量等政治勢力的嫌隙,反成向外擴張的絆馬索。柯文哲已指示由陳景峻組成專案小組,審核「同框」合影要求。
姚蘇終於合體 蘇幕僚:一定還有未來
綠營雙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姚文智合體「千呼萬喚始出來」,為了此次「姚蘇容」,雙方幕僚繃緊神經,事前走了三小時市場實地場勘,前一個晚上又開會沙盤推演,為表尊敬誠心,姚文智還提前在清晨五點便到定點等候。
曾是左翼青年 楊偉中為愛女隕命
八月三十日傳來黨產會委員楊偉中救女喪生的消息。楊偉中從一個左翼社運分子變成國民黨要員,還迎娶財團家族之女,最終,為盡一個父親的責任而離開人世。他的高中死黨、清大中文系副教授許銘全,在這篇追憶中透露了楊偉中學生時代鮮為人知的故事。
加入新新聞LINE好友,一手掌握社會脈動!
http://bit.ly/2M9oE1a
蔡清祥開了蔡政府死刑的第一槍
法務部長蔡清祥就任當天針對是否執行死刑,他透露「會重視外界聲音」。然而只花四十六天,他就批准槍決死囚李宏基,李伏法後,還親上火線證實,用行動打破蔡政府的不執行壓力鍋。
「種房子」瘋潮襲台 究竟誰買房子?
房地產業者認為,今年是房市反轉修正以來,建照、使照兩大指標首次回春,顯示房市正在回溫,建商態度轉為樂觀。令人好奇的是,新落成的房子還沒賣完,新預售屋建案又如潮水氾濫般湧現,究竟房子誰買走了?是年輕首購族?投資客?還是中產階級?
水淹南部選情 賴揆勘災三跑嘉義
南部大水,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不諱言:「對年底選情至少會有短暫衝擊。」卓的說法,若干程度已表達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危機感,他頻頻向災民致歉,並連續下鄉安撫災民,光是嘉義就連去三回。
日人防災靠自己 台灣還在等「聖君」
西日本水災、喪生上百人後的八月,安倍內閣滿意度竟升到四八%,日本「冷靜」的民情簡直不可思議。相對日本社會對政治人物的期待感相對較低,台灣這個新興民主國家,恐怕還含著「人治」奶嘴,災難時總期盼明君救世。
環評疑慮 賴揆「電力保證」有變數
未來半年因中美貿易爭端,是吸引台商回流的關鍵時刻,電力供應須讓台商安心。為此,賴清德首度表態,將力拚中油觀塘工業港區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九月過關。然而,環團反對立場堅定,也為能源政策埋下變數。
七十周年國慶 中國會給北韓什麼禮?
二○○五年胡錦濤訪問平壤時,拜見金正日時帶了「大安玻璃廠」做為禮物。十三年後,這次聯合國制裁北韓禁令尚未解除,習近平還同意加碼對北韓制裁,北京會藉這次北韓建國七十周年大典,送什麼大禮給金正恩?
落實普世價值 讓大國主動為台入聯發聲
現今台灣的邦交國數,要藉由入聯案來測試忠誠度已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台灣的真實心聲傳達到全世界,今年五月的世界衛生大會就是一大創舉。台灣只要找對主題,在普世價值的考量上,即使是非邦交國,仍會與理念相近的台灣站在一起的。
加入新新聞LINE好友,一手掌握社會脈動!
http://bit.ly/2M9oE1a
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喬幼-芒果公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ω・)♥★✰
喬幼健康新知
打鼾、呼吸中止症─溫差大 鼻過敏患者應慎防
今年氣候讓人覺得反常,前陣子冷氣團接連來到台灣,讓大家出門依然裹得緊緊,絲毫沒有春天氣息,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因此拉警報;沒過多久氣溫又回暖,但伴隨大陸霾害,使得原本就有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國人苦不堪言。日前就發現一名十歲男童因為霾害刺激導致輕微氣喘,甚至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冷空氣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鼻子,鼻炎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功能本來就不好,遇上動輒十度左右的溫差,鼻甲過度充血就會讓鼻涕流不停,而且春天空氣中的花粉等懸浮物多,呼吸道容易因為鼻甲或扁桃腺肥大等因素,造成鼻咽喉腔狹窄造成呼吸不順,嚴重鼻塞導致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發生機率增高。
鼻過敏患者因為鼻黏膜有太過密集的神經,只要稍微刺激就會出現過敏症狀,春天本來就會容易出現花粉等困擾,現在又有大陸霾害的問題,空氣中懸浮的顆粒或塵埃過多,使得有過敏性鼻炎困擾的人,鼻塞問題變本加厲,除了鼻塞、打噴嚏跟流鼻涕,夜間更有打鼾與睡眠品質不良的狀況。
夜間睡眠品質不佳,影響最大的就是白天疲勞與嗜睡,造成工作或是學習效率不彰,對於職業駕駛來說更是末大的潛在危險。季節交替之際,溫差加上空氣中污染物增加,鼻過敏患者經常止不住鼻水跟噴嚏,若沒有正視這個問題,一旦形成慢性鼻炎,可能會引發呼吸不順暢,晚上睡覺時就會因為呼吸道受阻發出陣陣鼾聲,嚴重的打鼾症狀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是健康一大隱憂。
呼吸中止症及打鼾的主要原因,就是鼻黏膜腫大而阻塞鼻道的呼吸。鼻腔構造為長方型的立體空間,而鼻腔被其外側壁所突出的上、中、下鼻甲,區分為上、中、下鼻道。而鼻腔與鼻甲表面附蓋的一層鼻甲黏膜呈半球狀體,一旦過敏成慢性發炎時則會出現腫大,導致呼吸不通暢。由於沒有鼻塞的感覺,而容易疏忽因鼻過敏神經導致的呼吸中止症。
此種情況下,只要鼻過敏及鼻黏膜肥大症得到妥善的治療,則打鼾及呼吸中止症便可迎刃而解。然而如何治療主要病因則成為最大的挑戰,進一步解釋,鼻過敏黏膜腫大的主要病理為鼻黏膜之過敏神經發達,而易發癢猛打噴嚏,又黏膜內之血管過度發達而易充血腫大,因此治療的原則是將鼻過敏神經截除,即可抑制鼻過敏發癢打噴嚏等症狀,黏膜內之血管叢黏膜就不會再充血腫大而鼻塞,以此達到根治的目的。
上述手術的方式,早期必須掀開嘴唇,打開鼻竇後再進行鼻翼管神經截除,故傷口大又深且進行不易。目前改良由鼻腔進入到鼻腔最後端,同時達到截除神經與凝固血管的效果,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鼻過敏神經截除後,則不再猛打噴嚏;另血管凝固則黏膜不再充血腫大,因而鼻塞、頭痛、呼吸中止或打鼾、鼻過敏等症狀約可改善八九成。許多施行過手術的患者在網路分享與見證,深受病人及家屬肯定,實為患者一大福音。
鼻過敏患者除了保持住家及工作環境的清潔,飲食方面少吃一些涼性食物,還記得要多運動,才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將鼻過敏症狀降到最低,遠離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等風險。
" 喬幼點歌站" 蕭瑟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l6XRSHJQ
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想請問,有關於翼管神經截除術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得知有種手術,叫做【 翼管神經截除術】 號稱可以有效的根絕鼻塞和鼻涕倒流(近年來又多了鼻涕倒流以致我喉嚨時常有透明果凍狀的東西會堵塞我呼吸 ... ... <看更多>
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鼻神經手術分享:不再鼻塞、滴鼻水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接著醫生開始說明要開刀的部分,主要是翼管神經,是一定會做切除,再來是 ... 手術時間大約3個小時⛔️麻醉是全身麻醉⛔️術後要注意鼻孔的棉花有沒有 ... ... <看更多>
翼管神經截除術 在 Re: [問題] 兩難,診所醫生們不建議做鼻神經截斷- 看板allerg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eySh0 (小生怕怕)》之銘言:
: 因為有感於長年過敏發作時帶來的不舒服,著實影響學習和上班、社交,所以前陣子開始
: 有了做鼻翼管神經截除術的念頭。
: 但是知道神經切了就切了,不可逆。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希望能多參考不同醫師的意見
: (其實是希望有更多醫師的背書,讓自己更有信心去做這種手術)
: 我特意在每個月回診所拿口服抗組織胺藥時,順便問問醫生的建議。
: 所以這幾個月內,我刻意去不同的耳鼻喉科、家醫科,問了3個醫生,但出乎意料地都是
: 持反對的意見。
: 我的問法大概就環繞幾個重點:
: 1.醫生 我想去做手術改善,翼管神經截斷術和後上鼻神經截斷這兩種似乎各有各的好,
: 我明白有的有副作用,但另一個效果可能沒這麼好,我怎麼去做取捨,您比較推薦去做哪
: 一種?
: 2.我們桃園的大醫院也不少,為什麼這些手術桃園沒有一家醫院有在做,好像我只能非得
: 往隔壁台北跑。
: 那他們的回答有很多面向,也有些老生常談的建議
: 像是盡量別養貓狗、別喝冰的、要我不要讓室溫低於27度c 等等
: (但問題出門在外、社交需求、工作場合不是我可以完全單方面控制的,怎麼說呢,就有
: 種醫生活在自己世界的感覺)
我覺得講得很對啊。
: 很有意思的是,當我問到怎麼我們桃園的大醫院都沒有耳鼻喉科在做這種手術只能往台北
: 跑時,有個醫生越講越起勁,他要我別迷信這種手術的效益會有多好,做這些手術的醫生
: 多半是小咖(?),所以多數耳鼻喉科醫師不會去做這種手術。
: (我聽起來有點像是搞這種手術的都是劍走偏鋒的感覺,可感覺人家比較像個專精於此道
: 的大咖ㄟ?)
我遇到過的醫生也少有用這種手術的,
我去過台大、馬偕、榮總、長庚。
: 還有耳鼻喉科醫生說這手術到時候在進行是在上嘴唇牙齦切開,用手術刀切除,非小手術
: (可現在不都改以內視鏡去做了嗎,我還刻意去這家,因為這個醫生以前還在慈濟做過總
: 醫師、主治)
: 不問還好,一問反而腦子多了很多衝突和問號,不知道是我問的醫生不夠多還是運氣不好
: ,居然沒一個鼓勵我去做。加上問診當下也不能耽擱詢問太久,我明白醫生可能不方便在
: 看診時細講太多太久,可是回家看著版上和網路上多數的心得文,以及自身的感受
: (吃藥的困頓感、口罩、衛生紙的不離身),那種治療效果看起來真的很讓人心動
: 我自己猜想,難不成醫生不鼓勵是怕我不知道這手術費用嗎?還是因為神經截斷是不可逆
: ,加上手術本身也有風險,所以他們正規的訓練裡非必要是不會主動採取這種治療手段?
: 不知道版上的大家是怎麼看這種情況
一、你得去評估失敗後的後遺症,
我是覺得站在醫生自已的立場,
不會想替自已惹麻煩。
能夠盡量沒有後遺症,不會有醫療糾紛的手術,他們才敢動。
我去過馬偕問過兩位不同派別的醫師,一個說吃藥就行,另一個說得開刀,
兩個根本就是對著幹的。XD
所以到底誰有理也真得是很難判定。
二、碩博士論文可以看一下,多少有些中文的說明。
三、飲食控制比較沒有風險,但也只能夠抑制無法根治,至少不會讓你一直戴口罩,
我也是1個月的幾天才用幾次衛生紙而已,通常是控制不了嘴去買牛奶喝才有
這種事。基本上1整年大部分的時間都舒服。
四、我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有些動過任何的鼻子手術有根治的,都是沒過多久就
會繼續下鼻甲肥大或是流鼻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62.2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llergy/M.1540881205.A.00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