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廁所相親相愛-關於尿道炎》
#女生必看
這週的忙碌讓我喝水量驟減,使我在約定好今天早上七點的搬家日,提早1點多就被不斷頻繁的尿意吵醒,眼看老朋友來了-是尿道炎,開始出現血尿,只好趕緊急診。
活到現在惹過5次尿道炎,都是太忙憋尿、喝水量太少,經驗老道所以體感能感覺到「死定了!又來」,也非常知道去看醫生的流程一定都是「驗尿、問診、等報告、給藥或評估有沒感染至腎臟是否住院」,過程會感覺超~久~極度難耐,因為尿道炎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感覺到頻尿、灼熱感,病程很快就會來到血尿,膀胱尿道疼痛無法站立,非常需要一個行動廁所,在等待的那些時刻根本人間煉獄,但投藥之後加狂灌水,讓尿道細菌趕緊排出,殺菌到恢復正常,其實也很快,大概2-4小時內不舒適感可以排除,不過千萬不要卸下心防,一定要持續多喝水多排尿,不然很容易復發!假如一旦感染到腎臟,會非常危險,腎臟佈滿血管,最後腎炎接著引發敗血,那真的很可怕。
✅怎麼發生?
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因此相對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如果不愛喝水或是憋尿,請相信身體很聰明,它會讓你一次需要狂灌水、狂排尿,而且是「不得不」,就開始需要抱著一大桶水壺跟馬桶相依為命,此刻完全能體會什麼是在廁所很有安全感。除了憋尿、水分攝取不足,老人以及免疫力差時都可能發生。
✅如何預防?
說了這麼多,是想呼籲女性同胞一定「 #不憋尿、#多喝水」,如果也呼籲男性同胞多分擔女性的辛勞,女生生理狀態真的比較無法操勞,尿道炎真的可大可小。
另外,大家可能會聯想到「蔓越莓的前花青素」,常常聽到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不過,從目前研究看來,足夠的劑量確實是會在感染時有所改善,但是沒辦法「預防」的,預防方式還是要回歸多喝水。
今天從凌晨一點多發現去醫院急診到離開醫院凌晨4點多,只有煎熬可以形容。
護士:要先驗尿,至少15毫升的尿液
(有過的人就知道,這時候可能發展到快要尿不出來)
我:我快尿不出來了😖
護士:需要幫妳導尿嗎?
我:我去試看看尿出來..
(立刻怕的回絕,因為聽說過導尿似乎炸痛)
然後等報告、等醫生、打針、等藥…
回家已是清晨5點天已亮。還要洗澡..
除了真的很不舒適很煎熬同時也覺得自己沒把自己照顧好太不應該,沒有保護好醫護量能,疫情期間去醫院,沒有必要性不會讓你進到醫院,所以需要待在外搭的棚子各種等候,瞬間覺得自己像在戰地的醫護站一樣😭
好的,這一長串文字都是在馬桶上分享完,要準備搬家了,大家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泌尿道😔
#泌尿道感染
#女性保健
#圖為身為廁所守護者的時候
老人 憋尿 在 饅頭弟123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前我出遠門都是用護墊,但是我發覺護墊很不透氣又悶,長時間下來,讓妹妹都充滿了異味又很癢>"<
而且夏天又是我最討厭的季節,又熱又悶,一流汗整個身體都黏黏的
不要以為成人紙尿褲就是只能老人穿而已,年輕人也可以穿,成人紙尿褲不分老少
其實年輕人更要穿,因為現在憋尿的都是年輕人,而且成人紙尿褲已經進化到非常的舒適
穿成人紙尿褲就好像穿內褲一樣,乾爽吸收,讓你感覺不到它存在XD
像我就選擇安親活力褲成人紙尿褲,活力褲重量輕,活力褲乾爽吸收,活力褲不佔空間,活力褲攜帶方便
安親活力褲成人紙尿褲獨家全芯體0.2內棉,活力褲不斷棉、活力褲不結塊
活力褲乾爽吸收,活力褲隨意扭動不變形,一整天都舒適
對了!!安親活力褲,吸收力可以約達2-3次尿量,活力褲長時間工作好方便
https://gn0930150655.pixnet.net/blog/post/47767790
老人 憋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求生意志|
最近這幾天台灣開始施打疫苗,有些年長者因為身體不適而過世,讓一些長輩不禁擔憂了起來。其中也包括我母親,她老人家因為多種病症而無法接種疫苗,越洋電話那頭悲觀地跟我說:「如果我不小心被感染了,妳不用急著回來,因為我一定出不了醫院就直接被火化。」
聽到我母親這麼沒有求生意志的話,巴黎女王蜂馬上越洋給我母親長篇大論的說了一個小時。如果各位家中也有求生意志薄弱的長輩,請切記告訴他們,當自己一人面對病魔時,最重要的就是求生意志。一個人在加護病房時,只有求生意志夠強,才有可能走出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老一輩從中國到台灣的外省人,很多都非常的長壽。我父親也是活到八十多歲,雖然生命後期有些病痛,但是沒有癌症。我一直對這個現象感到興趣,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還是因為其他原因?現在我自己也是個移民,我想,應該還有求生的意志力吧!這些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最後能抵達台灣的人,求生意志應該很強。
為什麼我自己跟他們一樣成了移民,才知道求生意志的重要性?先說說我年輕時曾經出過一次非常嚴重的車禍,在我昏迷不醒的時候,只感覺到自己「愉悅的」走在一條黑暗的道路上。然後我身邊一直有一個人在喊我的名字,一直喊、一直喊,那個人就是我母親,她把我從昏迷中叫醒,然後取代昏迷中的「愉悅」,是車禍後肉體上的「疼痛」。
這是我們在自己家裡的時候,身邊可能有父母、有另一半或孩子把我們從死亡中喚回,那如果沒有呢?
我剛來法國唸書的前二年,常常因為水喝的不夠多又憋尿導致腎發炎。第一次發炎時,有一位好朋友照顧我。後來第二次發炎,一個人在法東的南錫唸書。到第三次、第四次腎發炎,我就知道疾病與死亡是自己要面對的。人在異鄉沒有人會照顧我,自己就算用爬的,也要爬著去醫院。更慘的是,還要在醫院急診室等很久沒有治療,最後拿著醫生處方籤,再爬著去找藥局買藥、回家。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場疫情是物競天擇,除了身體上的淘汰,還有心理上的淘汰。當自己一人在加護病房時,我父親以前都會想到他可愛的家庭,就一次次的戰勝病魔。而且長輩們千萬不要像我母親一樣,才七十出頭就覺得自己會被淘汰,不,七十多歲在法國或日本都還算年輕,人家的拜登都要80了還在G7走跳呢!
跟大家分享,疫情期間管住家長長輩不要去菜市場很重要,心理建設也很重要。大家可能驚於台灣這一個月來的死亡率,但各位盆友,我們已經超高死亡率一年多了。而且法國在昨天單日確診3058人的時候發佈,從今天開始戶外都可以不用戴口罩,還同場加映「台灣跟美國、香港一樣都是綠區,就算沒打疫苗也可以來歐洲旅遊」。我想就算巴黎是台灣人喜歡旅遊的城市第一名,應該也不會有人想冒險吧?😂😂😂
下圖:這是我不知道第幾次在路邊看到火燒車,每次看到都覺得像是一件當代藝術作品,卻又同時帶著神秘詭譎的異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