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當的、不顧他人意願的行善,就是作惡。
我們關心或幫助完他人之後,對方是否真的得益或得到了對方想要的益尚且不知,我們自己是肯定先得了益的,因為遂了自己的心願。所以,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得看清真正的受益者是誰,而不該先假定對方必然受益。
如果說劃清自己的領地界限,是我們在交往時擁有安全感的先決條件,那麼尊重他人的界限,則是維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讓自己保持愉悅,後者讓他人感到愉悅。只有同時滿足了這兩個因素,有品質的交往才能長時間地維持下去。
摘錄自《#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在我們的文化裡,常常有那種「我是好意,所以你一定要接受」這種論述。其實,同樣的情況,現代人慢慢會用「強迫」的眼光來詮釋。
「一定」要付出,「一定」要對人表達好意,即使他人「不願意」。那我們就得好好問自己,到底這麼做,是要滿足自己什麼樣的需要?
有一種人是一直要人接受他的「好意」,儘管這些好意比較像是順水人情。然後,一旦好意被接受了(有時只是基於禮貌),這樣的人就覺得有正當性,一直要求要有回報,不斷施加壓力。
我常常看得到,很多付出或好意,常常要求有各種回報,不管是物質或心理層面。但是當事人否認,卻又對關係造成困擾,「關心」常常變成「打擾」,難以解套。
祝願您,願意維持健康的界線,這能讓關係久遠!
... ... ... ... ... ... ... ... ... ... ... ... ... ... ...
人和人之間,需要一點界限
【文/ 蔡壘磊】
■ 行善有時是作惡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什麼樣的相處模式才是最優的?
有人覺得相處嘛,很簡單,我總是給他人提供關心和幫助總是不會錯的,只付出而不求回報,這應該是最穩妥、最不容易得罪人的相處模式了吧。很可惜,有這樣的想法就入了誤區,關心和幫助他人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有些人內心強大,不那麼需要他人的關心,於是你可能很容易就會掉入「過於熱情」的陷阱,反而給對方造成困擾。
關心,在我們的世俗認知裡,似乎一直是一個褒義詞。在很多人心裡,只要是出於關心的初心,那麼無論是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頂了天也就是「好心辦壞事」,是方式和方法應該改進的問題,而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
其實,這種對關心世俗的理解是有很大問題的,關心和打擾是一對雙生兄弟,只是後者看上去似乎更不禮貌一些。但其實在很多時候,兩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就跟我們行善一樣,我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講過,行善也是需要經過他人同意的,能理解的人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我們捧著一顆善心做善事,問心無愧,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我做不做是我的事,為何非要經過他人同意不可?
■ 因為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
有一個認知希望大家扭轉過來,我們行善的這個行為,其實是在幫助自己,而非他人。不管我們是想讓自己更高尚,還是更有優越感,抑或是更有同情心, 總之,我們是真心實意地想讓自己更快樂。除非我們是在受到了某些壓力的情況下做出的非自願「行善」行為,這就跳出了我們通常講的行善範疇,因為目的就已經不是出於善本身了。
關於「施」和「受」,有說施比受快樂,有說受比施快樂,那麼到底是哪個更快樂一些,這得看哪一方的意願更強烈。在自願的前提下,從快樂的角度出發,其實雙方一直都是平等的。施也好,受也罷,並不存在誰欠了誰一說。
回到我們剛才的疑問,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隨意行善嗎?顯然不能,因為你想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靠著影響他人而給自己帶來快樂,這幾乎肯定是不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影響到了他人而未經他人允許。之所以多數人認為這一行為沒問題,是因為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缺世俗資源的一方,於是才對他人「施」的這個行為的需求更大,對獲得世俗資源這件事也更能感同身受。
但其實關心也好,行善也罷,在對方沒有提出明確請求的時候,僅僅是我們自己有意願。而在我們關心或幫助完他人之後,對方是否真的得益或得到了對方想要的益尚且不知,我們自己是肯定先得了益的,因為遂了自己的心願。所以,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得看清真正的受益者是誰,而不該先假定對方必然受益。
不恰當的、不顧他人意願的行善,就是作惡。很多人在行善時遇到對方不領情的情況,都會迸出對方「不識好歹」的想法,雖然不會說出口,但其實僅是想想,就已經不是行善,而是作惡了。你想想,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快樂,強行與他自以為的別人的快樂綁在一起,當發現兩者並不一致的時候,竟然不立足反省自己,反而用偏見去看待和鄙視對方,這不是作惡,又是什麼呢?
■ 劃出自己的領地
人與人相處,多少都需要一點界限。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該做獨行俠,就該冷漠,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與各種關係人的交往中,應該保持怎樣的分寸。同時,劃出自己的領地,警戒他人應該跟我們保持什麼樣的分寸。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領地界限,雖然範圍可大可小,但絕不能沒有。沒有界限,領地就無從談起。
劃出界限,就意味著你在自己的領地四周築起了高牆,我們有時候也將其稱為「原則」。高牆以外的公共區域,是交流區;高牆以內的私人區域,是警戒區。警戒區是不可侵犯的,一旦有人闖入,你就得端起自己的槍,告訴別人誰才是這裡的主人。
社會上會有很多人教你說「不」的藝術,告訴你要如何委婉地拒絕,如何為對方保留足夠的面子,如何解釋自己並非不想幫忙等。但這些圓滑的策略也並不總會奏效,很多時候,模棱兩可的說辭只會讓對方認為事情有轉圜的餘地,心可能會更加反感。「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費口舌了,浪費我這麼多時間」,他可能會這樣想。因此,當你想說「不」的時候,你只需說「不」,可以禮貌一點但無須過於謙卑。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領地,無須經過對方允許才能拒絕。
領地界限並非固定,也是無時無刻不在動態調整著的。小時候當別人調侃我們的某個缺陷的時候,可能觸及了我們的界限,但長大後再提起,也許就不會太在意了。這說明我們在這件事上的界限範圍往裡縮了,我們留給他人可供交流的區域變大了。往外擴也是同理,不同時期在不同環境下,我們會一直微調自己的界限。
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當平行交流或實力不明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想爭得比對方更大的話語權以建立交往優勢。因此我們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試探他人的界限範圍,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盡量保證和平的前提下,替自己謀到更多的利益。
當我們通過擦邊球觸碰到他人的警戒區,察覺到對方的抵觸心理時,會暫時退出來,然後在潛意識裡畫上一條警戒線。在重複上述行為幾次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區就這樣被建立起來了。
■ 尊重他人的界限
如果說劃清自己的領地界限,是我們在交往時擁有安全感的先決條件,那麼尊重他人的界限,則是維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讓自己保持愉悅,後者讓他人感到愉悅。只有同時滿足了這兩個因素,有品質的交往才能長時間地維持下去。
尊重他人的界限看上去很簡單,很多人也是這麼認為的,但事實上卻並不容易。在同陌生人的交往之中,我們很容易就能做到尊重他人的界限,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對彼此並不熟悉,我們小心謹慎,保持著足夠大的安全距離,這也是建立一段淺關係總是很容易的原因。
但在熟絡了,甚至是交往的頻次變得很高了以後呢?我們走愈近,工作、生活的交集愈來愈多,尤其是當我們在人情往來之中,都自以為對對方還有一點恩惠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控制住自己不踩過界呢?很難。
根據對自己的界限和對他人的界限的處理態度,我們很容易就能將身邊的人分為以下四類:
#占便宜型人格,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多說無益,對這類人避而遠之就是了。
#老好人型人格,常見於某些公司同事,對人和氣、人緣好,但很容易被人當作情緒垃圾桶和保姆,長久下去自己痛苦,別人還容易不把你當回事。
#共用型人格,常見於好兄弟或無心機的七大姑、八大姨,他們通常會非常熱心地幫助你,但同時也很容易踩過界,入侵你的私人空間。雖然他們可能沒有壞心,但有些時候會令人很不自在。
真正的高效交往源於兩個擁有「獨立型人格」的人之間的交往,他們從不以愛或關心的名義踩到對方的界內,而是只在公共區域進行交流與合作。他們會詢問對方的建議,但從不對對方的決定進行干預。他們可能會請求或接受對方的幫助,但從不會為幫助對方而過度犧牲自己。
這種交往界限才是剛剛好的,是溫暖而有安全感的,獨立而又負責任的。
.
以上文字摘錄自
《#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讓你不迷茫,突破盲點的33則人生指引(二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167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https://www.facebook.com/Walkers.Cultural/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