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蔣、魏衝突
在歷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中,魏澤爾是唯一在抗日、剿共、軍閥內戰都有所經歷的將領,這也讓他有許多透過實戰證明自身能力的機會,而從戰果來看,除了實力太強的日軍,魏澤爾都能協助蔣介石贏得勝利,而這一切根基於平時的練兵有方,因此魏澤爾的能力之強無庸置疑。事實上,蔣介石在贏得中原大戰勝利後,就將原為中將軍銜的魏澤爾晉升為上將,可見兩人是有一段合作愉快的蜜月期。
但3年時間過去,蔣、魏兩人的關係卻變得惡劣無比,甚至已經嚴重到蔣介石每次發表軍事行動,魏澤爾都會表達抗議,搞的兩人都頭暴青筋、火冒三丈。這兩人之所以從相愛變成相殺,除了都是一副暴脾氣,最直接的引爆點就是對於德式師的使用理念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魏澤爾的想法:「德式訓練的新部隊,應該當作其他部隊的榜樣,不可輕易投入作戰以免耗損。」
蔣介石最初表示:「了解。」
結果當一二八事變爆發,蔣介石立刻把德式訓練最扎實的87、88師推到前線作戰,氣的魏澤爾大罵:「Was zum Teufe(德文的:搞、什、麼、鬼) !不是說好德式師不用於作戰嗎?你把我的話當塑膠嗎!」
如果說一二八事變是因為強敵壓境,不得不讓精銳部隊參戰,等到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又讓德式師投入戰鬥,這更讓魏澤爾暴跳如雷:「就跟你說不要亂消耗新軍!結果連打人絕對弱勢的共產黨都要動用新軍!你腦子有病吧!」
這時我們需要先停下來討論:有關德式師的使用,究竟蔣、魏二人孰對孰錯?
站在魏澤爾的角度,國民政府當時財政窘迫,新軍的成立大不易,要是在戰場上折損,依照國府的財力,不但重建困難,還可能影響其他方面的軍事改革。事實上,一二八事變中,兩支德式師損失4000多人,圍剿戰役裡,不但折損人數更多,甚至有1個旅及1個團的編制被徹底打殘,這表示不少負責帶兵的中下階軍官就此犧牲。從上述經歷來看,魏澤爾的擔憂並非一廂情願。
可站在蔣介石的角度,他卻有魏澤爾不能理解的苦衷,那就是國民黨內部的派系問題。
即便可能說到大家都煩了,我還是要說:國民黨並非靠自身實力獲得政權。正因為本身根基不夠強大,就算擊敗對手,除了共產黨,蔣介石通常不會趕盡殺絕,而是藉機收攏敵對的殘餘或叛逃勢力,成為「名義上」的下屬。
像是中原大戰時期,原屬於西北軍馮玉祥的韓復榘就叛逃到蔣介石麾下,但蔣介石卻根本指揮不動他底下的部隊。所以表面上,蔣介石是掌握軍政大權的委員長,實際上,老蔣真正能調動或值得信賴的兵力並不多。
以第五次圍剿舉例,表面上蔣介石可以動用70萬兵力,但其中屬於南路軍的10多萬人,其實是桂系的部隊,而他們壓根不想為了蔣介石和難纏的共產黨開戰。所以蔣介石只能交待桂系部隊:「無須進攻,只要圍堵。」這才讓想穩守自身地盤的桂系在南路負責給老蔣壯聲勢。
所以老蔣並不是不愛惜德式師,而是他也實在沒有餘裕讓部隊保養生息。
因此單方面來看蔣、魏二人的主張都各有其道理,但兩人身處不同位置下的思考差異,卻成為不可調解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魏澤爾與蔣介石在戰略及戰術上也有著巨大分歧。
中原大戰中,魏澤爾面對敵手會認為用武力直接懟,剛死敵人就完了!但蔣介石卻想盡可能保留自身實力,所以很多時候更喜歡花錢收買對手,這讓純粹的軍人,也就是主張「能動手就少瞎BB」的魏澤爾感到非常不恥。
而在圍剿戰役中,魏澤爾認為共產黨裝備落後、火力貧弱,所以應該展開更積極的進攻;可是曾有過同樣主張的蔣介石卻在先前的圍剿中吃過不少大虧,所以他更主張步步為營的緩進。雖然最後德國顧問團最中按照蔣介石的理念,制定出深具效果的堡壘戰術,但商議的過程中魏澤爾對蔣介石是罵罵咧咧,這自然讓蔣介石大動肝火。
更令老蔣仇恨值爆表的,是後來有國軍因為執行魏澤爾的積極進攻而遭殲滅時,當時他就把戰況轉給魏澤爾,希望殺一下這魏德國顧問的銳氣。結果魏澤爾卻回答:「不是我的構想有問題,是中國軍隊聯繫太差、支援速度太慢,沒辦法執行我的理念,這才錯失戰機呀。」此話一出,老蔣的小宇宙整個大爆炸:「敢情所有人都有毛病,就你魏澤爾沒毛病!」
同時,不只老蔣,許多國軍將領對於魏澤爾引進的新式德國訓練也反感頗多。
看到這可能有讀者想說:「德國軍事科技以及現代化戰爭經驗,完全凌駕在同時期的中國之上,中國將領哪來的底氣反對德國訓練?」
原因有二,第一,魏澤爾認為德國顧問應該更深介入中國軍隊的訓練,甚至提出應該讓德國軍官統帥部分層級的中國軍隊。這就碰觸到一些視軍隊為私人財產的中國將領底線……你ㄚ的是想架空老子的兵權嗎?
第二,不少國軍將領自認作戰經驗豐富,對德國顧問的新戰術也就不待見;扣除思想較為古板的守舊派,有些比較通情達理的中國將領也不贊同德國訓練的新戰術,而原因卻頗為悲哀……德國戰術太先進,通常要消耗大量但要先進行火力壓制,咱窮,實在玩不起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原因外,最讓蔣介石及國軍將領對魏澤爾忌憚的一點:是魏澤爾涉入到中國政治的派系之爭。
前面提到,主持財政的老蔣小舅─宋子文,為了加強麾下稅警部隊的實力,找上魏澤爾進行合作。說起宋子文,他雖然跟蔣介石沾親帶故,但在許多政策理念上卻與他的妹夫唱反調,這其中就包含對日抗戰的態度。
話說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地區後,隨即成立滿州國,並找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擔任國家元首。但這不是日本陸軍行動的終結,此後,日本陸軍開始向華北地區擴張,持續與國民政府發生衝突,其中在1933年1月,國軍與日軍沿著長城爆發多場戰役,史稱「長城抗戰」。
如果大家能夠記得前文提到的諸多歷史事件,應該會知道1933年1月的局勢相當紛亂,因為除了日軍在北方的衝突,當時國軍(確切來說是蔣介石的中央軍)精銳正集中在江西繳共,而閩變也是在此時爆發。
此時的蔣介石選擇堅持「先安內後攘外」,對於日軍的侵襲,他選擇有限度的作戰,好保留國軍在北方的主力,這樣他才能集中心神消滅共產黨。可宋子文卻在此時大力鼓吹積極抗日,他甚至在一次會議上喊出:「本人代表中央政府,敢向諸位擔保,吾人絕不放棄東北,吾人絕不放棄熱河(註:熱河省是長城抗戰主要的交戰地點),縱令敵方佔領我首都,亦無人肯做城下之盟!」如此熱血的發言,搭配當時因為領土被入侵而激發起的民族意識,宋子文獲得滿堂喝采,同時無疑在打臉因為避戰策略而導致領土丟失的蔣介石。同一時間,魏澤爾也來到長城抗戰前線策畫作戰,對於諸多限制的蔣介石,認真於軍事的魏澤爾不意外地又開始罵罵咧咧,而他對於高調提倡抗日而且早有合作情誼的宋子文自然更有好感,兩人因此時常出雙入對去巡視軍隊。
「宋子文跟魏澤爾走得很近,魏澤爾有挾宋子文以自重的情況。」
當部下回報宋、魏二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狀況,這立刻引起老蔣的注意。想到管經濟的跟管軍事的走到一處,然後管經濟的一再公開反對老蔣對日忍讓的政略,管軍事的則多次反對自己的軍事行動,而且還希望能擴大對軍隊的掌握……娘希匹!你兩人是想搞掉我這委員長不成!
於是身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授意軍政部抵制魏澤爾在前線提出的要求,結果魏澤爾破口大罵:「軍政部官員有意抵制我建議,使我為數甚多的工作計畫為之流產。中國官員腐敗無能,工作效率低下,我不屑與之合作!」
魏澤爾這一頓怒噴有沒有讓他消氣我不知道,但軍政部官員倒是徹底被激怒,於是狀告委員長:「魏澤爾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他的發言更是傷害中方官員自尊,他的行為已經使兩國共同合作根基為之動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覺得魏澤爾太得罪人?事實上,他連德國以及日本人都一起得罪。
德國顧問團其實最初是以工業建設的名義來華,加上首任團長─馬克思‧鮑爾,本身同時具有經濟與軍事的長才,所以除了軍事改革,顧問團另一大任務是促進中德的貿易合作,並且推銷德國商品,好賺取外匯收入。可是魏澤爾是個純粹的軍人,他致力於軍事的同時,就把經濟合作給忽略了(其實我認為,就算他不忽略也沒用,因為魏澤爾不具備經濟方面的學識),所以德國企業抗議魏澤爾並沒有為德國工業爭取到更大的軍火銷售量以及增加貿易出口額。
而魏澤爾在長城抗戰前線的積極動作,也讓日本人抗議:「德國顧問團怎麼介入中國軍事?這不是違反凡爾賽條約的禁令?德方此一行徑更是破壞德、日兩國的邦交情誼!」這使備受指責的德國政府反感道:「魏澤爾幹的太招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以上魏澤爾被嫌棄的原因,如果要用一句話歸納,我會說:「魏澤爾是純粹的軍人。」他只懂軍事,所以也只對軍事負責。什麼蔣委員長的政治權力、德國的外貿銷售、中國政治的派系……那都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只有一個目標:「善盡自己德國顧問團團長職責,打造現代化且有戰力的中國部隊。」
你可以說他純粹,但也可以說他不夠有智慧,或是直白地說:你不懂中國社會。畢竟許多事情不是單靠拚勁或專業就能成就,而往往需要就不同的人事時地物去做彈性調整,但不能否認:魏澤爾克盡職責且做出成績。連蔣介石都承認:「魏澤爾將軍之忠誠與作戰經驗能力皆極可佩(服)。」
可如今,魏澤爾滿世界得罪人,讓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都向母國報告:「魏澤爾在華與在顧問團內之聲望均已開始下降,彼已無法在領導此一受人尊敬之組織。」而老蔣面對性情暴躁、行動偏激的魏澤爾,則認為:「唯一有效制服而又可使其平心靜氣工作之辦法,似在此人頭尖上加上一頂重帽。」換言之,各界都認為需要更換新任團長,而且這人的能力威望必須在魏澤爾之上。
1933年5月,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抵達中國,隨即前往位在廬山的蔣介石別墅。老者雖然因為長途跋涉的旅程而顯得精神有些困乏,但依舊展現不怒自威的氣質,而他習慣配戴的單邊眼鏡,更是給外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廬山別墅中,蔣介石熱情的歡迎老者,而中國的媒體記者也大肆報導老者來華訪問的消息,畢竟他的名聲是那麼的如雷貫耳。
同時,因為日軍進犯華北,而身處前線處理長城抗戰事宜的德國問問團團長─魏澤爾,也趕緊置信給老者,表達對其來華的敬意以及不克前來迎接的歉意,畢竟老者不但在一戰中建立赫赫威名,還是他的昔日上司,更是德國在戰後軍隊重建的靈魂人物。只是魏澤爾沒料到,這名老者未來將會在毫無異議的情況下取代他的團長職務。
老者名為:漢斯‧馮‧賽克特(Hans von Seeckt),他的到來,同時也將改變中德合作的格局。
圖片為:德國顧問團團長─魏澤爾上將
老子思想重點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師不說不知道 #原來還能這樣解釋
「道可道 非常道」
原來愛蜜麗‧狄更森,
與老子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快來聽廖雅慧老師如何剖析~
-
🎧️現在就來聽 《漫談英文詩-第二季》真理、希望怎麼說才讓人心領神會? -愛蜜麗‧狄更森Emily Dickinson►https://pse.is/3ew4zg
-
本集重點:
✔️00:44〈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 –〉:「道可道 非常道」,婉轉傳遞真理猶如寫作中的隱喻
✔️06:35〈“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無論高山低谷,人的靈魂裡永遠有希望停駐
✔️10:22 延伸賞析,比較「希望」:〈HOPE〉By Emily Brontë
✔️12:04〈Split the Lark – and you'll find the Music–〉:批辦科學實證法,抽象人文無法以實驗證明
-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老子思想重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然地,警方行動,律政署識做,法庭配合。
如果只是整俾他們三人的特別套餐,其他人就可以放心繼續炒樓炒股票了。
《國安法》雖然無所不能,但保佑不了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據《南華早報》獨家報道,原來處長光顧無牌按摩店,碰巧遇到警方臨時查牌,所以,被勒令休假,等候接受調查。
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警區,沒有細節,只是說出處長揼邪骨,撞正查牌,在休假中?
新聞背後的故事,我們嘗試重組畫面,一位兩粒花督察,帶住幾條老散,作例行查牌,在一無牌骨場卻碰到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國安處處長在揼骨中,忠誠勇毅的警察,秉公辦理,向上峰呈報。因光顧無牌骨場,事態嚴重,所以,勒令處長休息待查。
不用當過差,做過記者,我骨場中人,都覺得故事於情於理不合。所以,這篇報道,應該是鄧炳強近日常常掛在嘴邊的別有用心假新聞啦。
但劇情最頂癮的,是鄧炳強第一個跳出來,不是否認這則假新聞,反而驚死你唔信,曖曖昧昧,唔交待案發警區,時間日期,行動細節,只是確認處長休假待查中。
葉劉和謝偉俊,飛身出來,笑騎騎放毒蛇,表面同情處長,其實踩多一腳,最怕市民唔信這宗報道。
咁落力演出,都係想帶公眾去一個方向,警隊上位之爭,另一個梁家輝和郭富城的衝突故仔,合理之至。
不合理的畫面,背後都有故事。
國安處成立幾個月,表面上是警隊的編制,人手是警方的人手,其實是服務中央駐港的「國安公署」,公署署長是鄭雁雄。
鄭雁雄的上司是中聯辦的駱惠寧,駱的上司是港澳辦的夏寶龍。夏是習近平的家臣,當年在浙江協助習拆教堂和十字架的闖將。
夏寶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專職兼任港澳辦,原主任張曉明讓路降一級,他主要直接向習匯報香港形勢,不經港澳小組韓正。
蔡展鵬這位國安處處長,其實是執行這條權力線的下線行動人員,怎麼會因揼骨而被休假?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休假?休假時,誰署理他的職務?
神不知鬼不覺,卻成為馬雲的《南華早報》獨家消息!
這條新聞的重點是蔡展鵬被勒令休假,卻沒有透露出事的警區,只要地點出現,便知道負責的指揮官,架構上該區的警務人員便知巡查人手和細節,這宗事件便會看出破綻。
事件真相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可能知道的了,只感覺到出了大問題,鄧炳強、葉劉、謝偉俊等一眾人等,急於幫忙告訴你,這宗新聞是真的。如果是《蘋果》的獨家,說是外國勢力編導的假新聞便好了,但偏偏是馬雲的報紙。不知消息來源還透露了多少內幕!
這種古怪新聞會愈來愈多,殺光真正的傳媒機構後,香港便只有這些別有用心竹傳言和各方有心人,刻意透露的秘密消息。語言口耳相傳,以後真真假假,就方便官商勾結,混水摸魚了。
明天是佛誕公眾假期,四月初八日,是佛陀出生的日子。
在古印度恆河流域,有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在今天生下太子悉達多。
悉達多成長期間,眼見眾生多苦,世事無常,終於廿九歲出家,尋找人生離苦得樂的根本法門。
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過程,及終止痛苦的方法。悟道成佛。
二千多年前,人類智慧發生了一次奇妙的大躍進。
在中國,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的哲學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本。
在中東,耶穌誕生,建立耶教文明,成為西方的精神支柱。
在希臘,有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智者。他們的學說,影響了人類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在印度,釋迦牟尼的出現,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的思想。
目前的人類文化,基本上是根據這四位思想家,在同一段時間裡,爆發出智慧火花而來。
所以,佛陀與孔子、耶穌、蘇格拉底,被後世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
四位聖哲,留下的智慧,都是教人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留下了“如來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三法印,是佛陀一生印證出,離苦得樂的次第過程。
世間事物,永遠變化不已,從無一刻停頓。
人,基於自我的利益考慮,卻期望好的時物長存,壞的東西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種想法當然不能如願,因而生出了苦。
諸行無常。佛陀對弟子阿難說: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死亡;
美好的都會變壞。
期望永遠美好,不死,便生出痛苦了。
諸法無我。環境在變,這個「我」,也因應時空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人會產生痛苦,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明的“我”存在。若能無我,“苦”便無從生成,無處可以依附。
好壞善惡,都是以我為中心,對際遇反映出來。赤子之時本無分別心,隨著成長,種種錯誤價值觀念形成,痛苦煩惱也隨之而來了。
沒有永恆不變的客觀宇宙,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因緣變化中。
涅盤寂靜。一個人無論多長壽,生命的總長度,都是由無窮的當下剎那,相加總和而成。每一個當下剎那,無所謂好壞順逆垢淨,所有都是你生命組成的部份,沒有哪一個“剎那”不是自己,這便是生命的實相。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而達至“苦”不再生的境地。
能夠“涅盤寂靜”,因為了解“諸法無我”,諸法之所以無我,因為明白到“諸行無常”。
三法印,一環扣一環,根源在於我執。一個我字,就是痛苦的根源。
凡有我,就有貪嗔癡的本性。
對順境的貪住;
對逆境的嗔恨;
對人事的癡迷。
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中國人講佛理,很多時候與宗教無關,純是從文化角度入手,追求那種心無罣礙的和平寧靜。
像佛教的《心經》,就很受香港人歡迎,不必佛教行人,一般人都愛背誦抄寫。
梅艷芳、王菲、劉德華、容祖兒,都各有唱法演繹,國語、粵語,有多個不同版本。
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即是智慧;波羅蜜多,是過渡的方法;心經,是心法。
只要是佛教徒,不理是大乘八宗,或是小乘二宗,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渡過輪迴苦海,到逹彼岸。
過渡方法,佛門提供六種,合稱六波羅蜜,即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觀音以智慧過渡輪迴苦海的心法。很受歷代中國人的歡迎。
心經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卻令很多人惘然,大家熟識的觀音,叫觀世音,為何這裏要叫觀自在?
兩晉時期,鳩摩羅什,來到漢土,將梵文觀音菩薩,譯作「觀世音菩薩」。
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師,認為觀自在更合梵文本義,他所譯的心經版本,遂稱「觀自在菩薩」。
這個心經,在中國流行了千年,深入民間,但奇怪地,觀音,人們只接受觀世音,不接受觀自在的譯法。
觀世音菩薩,字義是關注世間苦難聲音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字義是關注自在得樂的菩薩。
三藏法師的自在本義,可能更合菩薩精神;但中國人,苦難的多,中國社會,不平事衆,中國民眾,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公義,總希望在形而上的領域,有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救苦救難,關注人間的苦難不平。
所以,觀世音的譯名,很合中國人的胃口。觀世音菩薩,就自然地在漢土普及起來。
中國人的世界,是特權世界,人人追求特權,人人服膺特權。
既有特權,何來公義?沒有公義,幸福就只能是水月鏡花。
中國人愛拜鬼神,因為,除了仙佛,世上無人代抱不平。
老子思想重點 在 【老子】道德經教你回歸赤子心,修煉精氣神。老子的「萬物作 ... 的推薦與評價
道德經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老子教我們學習自然無為,回歸天真的赤子心~這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佛家說「如來」, ... ... <看更多>
老子思想重點 在 從老子哲學思想析論學校領導之道 的推薦與評價
三)根據前二項之重點,擬探究並歸納老子思想中領導管理之精要。 (四)從本研究對老子思想與領導之探究,期能在現今學校組織生態中,提出具體. ... <看更多>
老子思想重點 在 [道家] 認識老子的三個難關- 看板Tao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十幾年來 看了許多解讀道德經的文章
總有些遺憾
隨處可見的預設立場 常常讓人忽略文意的本質
這些危險的預設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 以莊解老
莊子的內涵很大部分在於混沌觀以及對於秩序的質疑和默視
老子的思想 則在於 有常
他認為世事一切是有潛在的規則的
所以著重的是 有序 的那一面
並非徒談瀟灑 隱世避俗 虛無無序 的自然主義或無政府主義者
在大處的觀念上 莊子跟老子的思想甚至是相反的
老子不反智 也不反學習 除了個人安樂以外 他還講社會責任
以應用面來看他講的道 完全是行得通的一種潛在規則
然而多數人仍將莊子視為老子思想的承繼者
以致很多文章內容 總是難以跳出以莊解老的窠臼
第二類 是以釋詮老
這是比較後期的現象
在一般人的認知上 道佛兩門 總不免出世觀感
既然都是要求出世解脫 難免就混而談之
然而老子的時代是沒有唯識論這種東西的
而且老子的思想本質相當的"現實"
即便當時有唯識的思想
他也不會認為唯識的作法足以解釋世事萬物
更不會把與環境相應的一切行為
以思想懶惰的心態完全歸因給 人心
老子也不是用 道 來替一切世事找尋個懶於求真的藉口
而是藉由求真的行為 去發現 世事的一切潛在規則和意涵
它可以說是一種靈性和理性的活動 絕非思想懶惰的無所作為而已
現實層面就是 很多事都需要方法去解決
能成功的有心人 不是因為他的心夠執著
而是因為 有心 所尋得的 方法
漠視 方法 而執迷於 心性
天真的以為這樣必能成功
這便是本末導致了
學道的人 絕不會把一切事都推托給 因果
而是積極的去尋求 原因 或是 應對方法
否則何必學道 求佛保佑也許就是萬靈丹了
但在苦境中 苦中作樂 把傷痛用唯心的方式轉移開
仍然不如自己改變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創造或尋求好的環境互動來得長久
第三種危機 在於以唯靈的角度認識老子
這雖然是種比較進步的觀念
但仍然容易把老子錯認
老子雖認為萬物有靈 也希望人類能加強自身的文明性和靈性
但他不否定 身 與 心 的價值
身 的欲望 仍然可以去滿足
否則老子何必寫 甘其食 美其服的文章
去詮述適當生活環境的重要
若一個人身體和生活都受到困擾
心理要怎麼安穩 又要怎麼去尋求靈性的提昇呢?
而 心 的作用 也是有必要的
雖然 心 會產生差別的意識 也會造成認知的落差
但人本身仍需要適當的差別意識
否則走路會撞牆 毒物和食物也會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 老子不叫人 捨棄 這種 認清差異 的能力
他的前三章討論名象
重點在於叫人 不昧於分別
而非 不留存分別 或 隨分別心而妄動
否則文字本身即是分別
他五千精妙又何苦留存於世
是故
即使以恆常不變的性靈為名
也不能擅自將其詮釋為 老子要人完全放棄 知識 腦袋 理性
縱然靈性的認識 無分別 無端見
但這不代表 分別 沒有存在的必要
人的身心靈是需要相互平衡的
正如人和環境的關係
一言以蔽之
道家哲學 在性質上 強調方法和環境觀 重視身心靈全面的平衡
並非以前述三種預設角度所思考的那樣簡單
--
La la la... La la la... ◢\/\/\◣ ◢██◣ ˋ︱ˊ
大丈夫 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いんだぜ ⊙ ⊙ ▇v▇ –●–
大丈夫 うまくいくさ 諦めんなよ!! ◣ ▆ ︶ ︶ ˊ︱ˋ
ㄥ
﹏﹏﹋﹋﹋﹏﹏﹏﹏﹋﹋﹋﹋﹏﹏﹋﹏﹏ )) ))
<<Vijandeux WAVE>> ▃ ▃ ( ︶ by chen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227.6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