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50後增強肌肉量,心臟病風險降8成 「這運動」不只健身還對心臟好】
肌少症不只會造成老年人跌倒,還可能造成另一個要命的疾病:心臟病。
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減少,拖累心臟肌肉與功能,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被稱為心臟型肌少症。
另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此運動」的能力是強大心臟的表現之一,每天能做到40下的男性,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少96%…⬇⬇⬇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三個字SunGut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人都不知道,跌倒對於老年人有多麼可怕,許多長者本來健步如飛,像年輕人一樣,但摔倒之後,餘生都只能臥床,因此這次的影片就來分析一下,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以及你可以做什麼預防吧! 羅布森升降椅 :https://www.lobsanglift.com/...
老年人跌倒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收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健壯的屬靈肌肉,使我們剛強面對一切人生逆境,
在黑暗與死亡的幽谷中,展示蓬勃的生命力。
老年人跌倒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知】大重量也救不了膝蓋退化?
醫界權威的JAMA期刊最近發表一篇研究,認為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對膝蓋退化的老年患者「沒有幫助」,在社群媒體上引發討論。史考特對重訓、關節炎、醫學研究方法都稍懂一點點,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會怎麼解讀這篇研究。
【方法】隨機分組的臨床試驗,377位年齡65歲上下的膝關節炎患者,被分配到三個組別,訓練期長達一年半。訓練時間長是本篇的亮點。
【訓練】一週三次,每次一小時(含暖身及收操),6個下肢固定式器材訓練、4個上肢與核心訓練。
高強度:每個動作三組,一組4-8下,75-90% 1RM,週期化課表,每9週重測一次1RM。
低強度:每個動作三組,一組15下,30-40% 1RM,一樣每9週重測一次1RM。
控制組:上健康教育課(XD),教導各種保健知識如營養、睡眠、用藥。
【結果】三組的膝蓋疼痛都有下降,但進步幅度相同。
【觀察一】訓練扎實嗎?
深入看研究方法,受試者被指定的重量是80%1RM做8下,85%1RM做6下,90%1RM做4下。有認真訓練過的人都知道,這種課表每一組都會把自己逼到極限,完全沒有保留次數。而且組間休息才60-90秒,如果能順利完成訓練,代表當初的1RM一定被嚴重低估。
另一個令人疑惑的點,是高低強度在一年半的訓練後,肌力進步竟然不相上下。以專一性適應原則(SAID principle)來看,我會預期高強度訓練的肌力要進步更多才對。更奇怪的是,高低強度訓練組的肌肉量都沒增加,跟沒練的控制組差不多(?)
雖然這些是年紀大、有關節炎的患者,但這樣差強人意的成果,我猜是因為遵從性不佳(高強度組有1/3放棄),或是訓練的執行不大確實。
話說回來,我也能理解訓練老年患者的種種困難:身體疼痛、觀念改變不易、溝通。能讓六成多的患者訓練一年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還是得給他們鼓鼓掌。
【觀察二】機械式訓練
許多人正確地指出本研究是使用固定式器材訓練,非自由重量訓練。用槓鈴練,結果可能不同。
我也認同自由重量訓練的好處:效率高、全身都練到、功能轉移性佳。那為什麼多數研究都還在用固定式器材呢?因為自由重量的技術性較高,需要密集的指導,又有較高的跌倒風險。
讓關節炎患者做深蹲的研究跟日本製的壓縮機一樣,數量稀少。我期待未來能看到這樣的研究被發表,但在那之前,我也不敢說關節炎患者做自由重量的結果會優於固定式器材。
【觀察三】高強度訓練的風險
高強度組共發生53起不良事件,低強度組30起,控制組僅有4起。其中高強度組有12位產生肢體疼痛(低強度7位)、11位跌倒(低強度6位)。
老年人跌倒非常危險啊!輕則挫傷,嚴重者甚至腦出血、死亡。有這麼多參加者發生跌倒,我看來是覺得怵目驚心。
【解讀一】我的結論
由於執行面可能有些瑕疵,我對這篇研究還是存疑的。過去的統合性分析(Zacharias 2014)曾發現高強度訓練對關節炎患者肌力提升的效果不錯,也與本篇結果稍有抵觸。
我個人下的結論是:用高強度重量下去練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緩解疼痛的效果不會比用低強度練來得好。
但如果改用自由重量練,執行又非常扎實,那高強度會不會勝出?我也不知道,等進一步研究再說。
【解讀二】管理預期
當學生時曾有老師這樣說:當你看到一個疾病有好多種治療時,你就知道沒有一種是100%有效的。
假使重訓能治好100%關節炎患者,那很多復健科、骨科醫師就得轉職了。在我的門診裡,運動與減重仍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線治療,在我有限的經驗中,有認真運動的患者大多都能得到改善。
但運動有它的極限在,因此儀器、徒手、藥物注射、關節置換等治療還是有存在的價值,我也會根據情況與患者討論,再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法。
參考資料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6330
老年人跌倒 在 三個字SunGu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許多人都不知道,跌倒對於老年人有多麼可怕,許多長者本來健步如飛,像年輕人一樣,但摔倒之後,餘生都只能臥床,因此這次的影片就來分析一下,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以及你可以做什麼預防吧!
羅布森升降椅 :https://www.lobsanglif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0hVQSxvTvg/hqdefault.jpg)
老年人跌倒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當紅女星丁小芹成通緝犯?👉http://yt1.piee.pw/39ydns
▶女星癌末託孤惹哭世人👉http://yt1.piee.pw/3ajcvy
⭐道歉20次犀利婆婆要人命👉http://yt1.piee.pw/3abydl
▶心疼蔡英文挨轟黃宥嘉動怒了👉http://yt1.piee.pw/3agwp8
⭐李艷秋挨告爆驚人家醜👉http://yt1.piee.pw/39n75m
⭐英國王妃痛失第二胎👉http://yt1.piee.pw/3a7a8b
▶55歲吳淡如不忍了回嗆整形!👉http://yt1.piee.pw/39ynll
▶女藝人癌末託孤公開遺書👉http://yt1.piee.pw/38blrh
▶天生尼姑和尚緣薄命👉http://yt1.piee.pw/3al2y8
▶命理師自帶月老天命爆神蹟!👉http://yt1.piee.pw/38su6b
▶小冬瓜摯愛感動全場!👉http://yt1.piee.pw/39wzve
⭐金馬大導演外遇小三影后👉http://yt1.piee.pw/39ejqh
⭐請訂閱【新聞挖挖哇】👉https://pse.is/39aah4
▶高金素梅爆癌症緊急動刀👉http://yt1.piee.pw/39crss
▶女藝人癌末託孤惹哭世人👉http://yt1.piee.pw/38blrh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21 進入中年,陪伴年老爸媽時間多了?
04:40 健康沒三高老人家,竟備何病擊倒?
11:01 帶狀泡疹會有致命危險嗎?
12:42 老人家為何抗拒助行器跟坐輪椅?
14:43 老人家自尊心作祟,子女照顧滿臉問號?
18:46 請外傭為何還跟外傭道歉?
20:09 老人家穿鞋穿反了,竟然是這原因?
23:03 照顧老人家,醫師給什麼專業建議?
24:54 老人家為何容易黑青?
29:42 老人家不想參加聚會,原因竟是這個?
35:48 看到爸爸跟不上步伐,感觸為何?
43:16 老人家晚上害怕什麼?子女多擔心?
44:48 老人家討厭看病,怎麼騙他去看病?
48:33 子女擔心長輩失智?看到什麼就害怕?
52:59 醫師覺得老後,該怎麼做好準備?
55:19 老人家不要太瘦,比較有本錢嗎?
1:00:55 爸爸交代後事,為何一直罵子女?
1:03:55 跟老人家相處,要多有耐心?
1:05:59 陳安儀老了之後,為何不要兒女照顧?
1:07:13 老人家臉書寫日記,艾菲爾貼心做什麼?
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老人長照#陳安儀#晚年#伴老生活#孝順#長輩#洪素卿#親情#新聞挖挖哇2020#失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HKzxBg_x64/hqdefault.jpg)
老年人跌倒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隨著健身風氣興起,愈來愈多人一下班就換上運動服往健身房跑,認真鍛鍊身體肌肉。但現代人生活忙碌,究竟怎麼運動效率最高?重量訓練與有氧運動又該怎麼分配最好?史考特醫師一次替你解答!
先重訓再有氧效率高
很多人會疑惑,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該如何分配最有效?史考特醫師回應,其實現代人要能夠維持運動習慣就已經很難得了,所以建議大家視自己的時間分配,「維持運動習慣遠比順序來得重要。」
史考特醫師也說,若今天你是運動員、很在意自己運動表現,或時間上沒問題的人,最好的情況是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分天」進行,彼此比較不會互相干擾。
「若要集中在一天做的話,絕對是先重訓再有氧。」史考特醫師舉例,假設我今天上健身房先跑步30分鐘,接著再去重訓的時候,可能早已手抖腳抖,重訓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此外,由於身體已經疲勞,若還要負重訓練,就有跌倒受傷的風險。
30、40歲推薦重量訓練動作
1、徒手訓練:後弓箭步
史考特醫師說明,後弓箭步是將全身重量分布在一隻腳上,就能提升訓練強度。
STEP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STEP2:挺胸收腹並往後跨一大步,後腳的膝蓋往地面彎下,前腳的小腿盡可能保持與地面垂直。
STEP3:當後腳膝蓋輕微碰地後,大腿與臀部發力將自己撐起,回到原先站姿。
小提醒:下蹲時動作放慢,避免讓後腳膝蓋大力撞擊地面,造成受傷。
2、器材訓練:槓鈴深蹲
史考特醫師分享,槓鈴深蹲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動作,更是有「訓練之王」的美名。下蹲的動作再加上槓鈴的重量,能夠有效的鍛鍊全身大肌群,包括背肌、核心肌群、大小腿及臀肌等,是一個全面性的運動。
STEP1:面對蹲舉架(槓鈴),先將槓鈴調整至低於肩膀2-3公分的位置。
STEP2:雙腳與肩同寬站穩,背部打直、穩定核心,槓鈴放置於脖子後下方,斜方肌上,雙手抓穩槓鈴。
STEP3:與徒手深蹲技巧相同,臀部像找椅子一樣向後推,彎曲髖關節,膝蓋彎曲下蹲。
STEP4: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用大腿及臀部發力站起。
小提醒:槓鈴深蹲的危險性較高,初學者建議找專業教練指導動作,確保安全。
有氧運動推薦
史考特醫師分享,雖然自己平時運動多以重量訓練為主,但每周還是會安排有氧運動的時間。「有氧運動對於身體健康,以及其他的運動表現都非常有幫助。」
1、走跑步機上坡
「這是我很喜歡的有氧運動,」史考特醫師說,自己家中有一台小型的跑步機,在家跑步樓下住戶可能會抗議,此時建議可以將跑步機的斜坡調至最高,並用走路替代跑步。這樣一來關節的負荷也會小很多,很適合沒有跑步技巧或年紀稍長的朋友執行。
2、爬樓梯
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器材,又不想上健身房的話,史考特醫師則推薦:爬樓梯。他分享,自己在醫院時若是想要運動,就會去爬醫院的樓梯,爬到最高層再坐電梯下樓,如此重複幾趟,也能達到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效果。「比起下樓梯,上樓梯的動作對於膝蓋的壓力也比較小。」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3月號《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40
【相關影片】
練下半身全身受益!醫師2招增肌抗老防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lYpe6ogB9hM
肌少症非老年人專利!40歲後每年流失1%肌肉【宋晏仁醫師】
https://youtu.be/iLwQwlqAGy4
復健科醫師詳解,姿勢對了!疼痛不再來【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TBnQxNz6JUA
【相關文章】
35歲後長壽必先強肌力,一窺3位名醫的私房養肌秘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78
深蹲重點不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醫師親自蹲給你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44
深蹲有比慢跑還傷膝蓋?醫師這樣說給你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762
#史考特 #深蹲 #重訓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ZlLdoDu6o/hqdefault.jpg)
老年人跌倒 在 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康健》教你預防老人跌倒的方法 的推薦與評價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分析造成老人跌倒的原因,可歸納為兩大類: 1.內在因素:包括身體機能退化(視力、聽力、平衡感、協調性、骨骼肌肉系統)、內科疾病(例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