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這樣的,可是...】
.
先說個廢話,做這份簡報的時候,我快樂的忘記了時間,想跟大家說如果可以,除了工作之外,還是要培養一下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的興趣啊。
.
這篇上禮拜就想做了,但最近實在太忙了。還遇到私訊問我為什麼沒回留言,是不是怕了...。
.
好啦我怕了你了,對不起我時間比較少,我向你道歉XDDD
.
好我們回歸正題,上禮拜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是有個讀友跟我約了時間,然後說了她的困擾。
.
在兩個小時的對談中,我一直聽到的是一種感覺,她覺得她很努力的在維繫關係,想讓兩個人都變得更好,但她覺得只有她一個人在努力,她真的好累。
.
但畢竟我不是諮商,我只能努力分析兩邊的溝通模式,並回應我的感受。於是我就跟她分享,我感覺是這樣的,你是不是覺得男朋友都沒有努力啊?
.
她就劈哩啪啦的跟我說了她的委屈,她有多忍耐,她有多認真等等。我聽完後,我就問她說,如果男朋友真的沒有想努力,那你覺得她怎麼會看完你的講義,還能夠跟你對話呢?
.
她在語音那端就愣住了,並且問我什麼意思。
.
我認為對方還是有在意的,只是如果我是對方,我一定很難受。因為每次你學完了東西,他就會是那個被數落的對象,每個理論都證明做錯的是他,如果你是他,你會不會覺得很沮喪呢?就像是他說出你是焦慮依附的同時,你會不會想反駁呢?
.
結束後兩天,她傳了訊息給我,跟我說謝謝我的回饋,讓她發現了其實她才是那個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後來她跟男友道了歉,並且提出自己想要的目標和改善方案,神奇的是男友居然也道歉了,現在她們的溝通有大幅進展。
.
然後我跟她說,即便到了現在,我也常常這樣,覺得自己好像學了點東西,於是就想證明對方說的其實是錯的。
.
然而,我想每個人在表達與對話時,都是需要被安撫的。我們想要證明兩件事,一個是《我是對的》,另一個則是《我是好的》。
.
當每次我們都拿出什麼理論或道理來壓制對方的時候,其實我們才真的是那個難溝通的人。所以我才特別不鼓勵大家說情緒勒索,因為沒有人想當那個勒索的壞人。
.
當然,理論很重要,也是前人們的結晶。但如果在關係中,是不是我們可以不要拿理論套用在對方身上,甚至指責對方。而是思考看看我們怎麼樣用理論讓關係變得更好,這才是學習的本意,對嗎?
.
.
.
本來這個沒有想放業配,但是我忽然想到最近皓宜姊跟Skimmy一起開課了。我當時有問皓宜姊怎麼會想開這樣的課?
.
她說她覺得如果能不要都是全部都是心理師來講一個內容,而是能從不同的觀點來聊聊愛情,讓理性加上感性,讓理論加上文學和藝術,這不是很棒嗎?
.
反正沒收錢,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先看試看版本,有符合需求的話再說,雖然我自己看著正妹講課是滿開心的(誤)
.
傳送門:https://www.dada-master.com/lesson/99
.
#忘形流簡報
#學理論很棒
#但學習是為了教育自己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理論是讓關係變好的工具
#不是證明對方做錯的證據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三波疫情持續,羅卓堯(Ivan)是第二次披甲上陣的醫護人員,他更是自願舉手加入Dirty team,「相對其他同事,我未有家庭和小朋友,父母又不用天天回去照顧他們,所以相對沒有牽掛。」 他預計,待在隔離病房工作日子為期八星期。這段日子期間,他特別搬到醫管局安排的酒店隔離居住,免得傳染他人。他的生...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三波疫情持續,羅卓堯(Ivan)是第二次披甲上陣的醫護人員,他更是自願舉手加入Dirty team,「相對其他同事,我未有家庭和小朋友,父母又不用天天回去照顧他們,所以相對沒有牽掛。」
他預計,待在隔離病房工作日子為期八星期。這段日子期間,他特別搬到醫管局安排的酒店隔離居住,免得傳染他人。他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從醫院乘坐穿梭巴士回酒店,在那暫時的住所中倒頭大睡。那些一人住酒店的晚上,他看看書、健身、吃外賣,沒甚麼正常社交活動。
家人有時會來探訪,帶了些日用品及水果給他,雙方珍惜隔着口罩相見的日子,他形容:「有得見吓都好嘅」。面對疫情的未知之數、不斷攀升的死亡人數,他承認有心理準備,始終沒有人會知道死神何時會叩門,但他不是最擔心自己性命:「未至於寫遺書,但做這一行,一定有心理準備。我最怕是傳染到家人或者老人家。」
今年度,醫管局宣佈全體員工凍薪,前線醫護雖然不解,卻仍然選擇緊守崗位,他更是自願舉手加入Dirty team:「我們都不是為了醫管局做, 不是為了香港政府做,而是當我們投身醫護這一行開始,就是為了救人,希望幫到人拯救人命。」
是的,訪問間,他真的花了很多唇舌說別人的情況,對於自身卻是輕描淡寫。說到同事的辛勞、病人的痛苦,他的表情特別肉緊:「有個八十多歲的伯伯,天天去老人院看他的老婆,最後就永遠看不到了。這些其實是人命來的,她覺不覺得這些生命是要負責的?」他認為,政府未有做好邊境防疫,去到第三波疫情仍然沒有汲取教訓,導致很多病人受苦,尤其是年紀大的病人……
前線醫護辛勞,但他念茲在茲,卻是別人的生命。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蓬佩奧恐怕也不會不知道,這張曬狗照就引發聯想了,難道是在暗指「咬殺維尼」嗎?怎麼不找個跳跳虎、米老鼠、不然凱莉的妹妹凱蒂貓都好啊?但偏偏是小熊維尼,這真的沒有故意嗎?還好那個梅沙看起來慈眉善目,年幼無知的樣子,要是換這隻來就更不得了。
而就在這張照片引發政治解讀的同時,美國又傳出,川普政府打算禁止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入境美國,再為美中關係投下震撼彈。美國聯邦法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裡面規定,如果美國總統覺得哪些外國人入境後,可能危害美國利益,就可以宣布禁止他們入境,禁多久也由總統自行裁量。川普2017年就曾經援引這條法律,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發布旅遊禁令,雖然鬧上最高法院,但最後是被裁定合法喔~所以川普現在打算如法炮製,這次把目標換成中國共產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人,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紐約時報》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爆料說,這紙禁令還在草擬階段,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共產黨員約有9200萬人,但美方估計,如果把家屬計算在內,禁令可能影響2.7億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
中國全部人口突破14億,2.7億是20%的人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而且人家臉上不會寫著「我是中共黨員」啊,美國政府要怎麼確認?真的要執行起來難度很高吧?
況且「入黨」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部分,想要升官升學發大財,入黨者得優勢,但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官方的意識形態呀;對川普這個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嗆聲說:如果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但民間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他支持!因為他們不爽高官捲款赴美安享晚年,還拜託川普「認真處理」,幫中國老百姓抓貪官。但專家認為,禁令一旦上路,勢必會引發中方報復,同樣拒絕美國公民入境中國,讓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跨海叫罵升級到相互制裁階段。這場新冷戰開打,美國真的挺得住嗎?還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中真的會走向這條路嗎?
雖然「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主打歌,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翻臉百害無一利,還恐怕出現嚴重「戒斷症」。我們舉幾個例子,先拿禁中共黨員入境這件事來說,將直接衝擊到旅遊消費和房地產板塊。
在疫情爆發前,赴美外國旅客人數,中國排名第五,2019年共有280萬人次,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中國遊客卻是最會買的,他們停留期間平均會消費6700美元(約20萬台幣),比其他國際遊客多了50%,許多高檔精品店根本是靠中國遊客的荷包吃飯的。
另一份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旅遊支出增長了8倍,2015年中國遊客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而許多中國高官雖然嘴巴上反美,但都私下在美國置產,拚命把小孩往美國送,根據全美不動產協會(NAR)的數據, 2018年中國人購買的美國房地產,總價值高達320億美元,其中10%是買給留學子女住,比例超過任何國際買家。
出口上,美國農業部門十分仰賴中國市場。根據統計,美國的三大出口國,冠亞軍是鄰居加拿大(18%)和墨西哥(16%),第三名就是中國,2019年出口額佔了6.6%,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先前的美中貿易戰,就導致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大批美國農產品賣不出去,2019年家庭農場破產案例比前一年增加近20%。
就算美國人能撂下狠話,說你中國人的錢我不賺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叫假的?現在美國吃的穿的用的,連保險套都是Made In China。最傷感情的就是,川普天天在那邊Chinese virus,Chinese virus罵中國是病毒發源地,但美國還是跟中國買了一大堆醫療器材。從4月起陸續空運到美國,光是第一架就載了80噸,舉凡口罩,防護衣,手套,溫度計,呼吸器,測試劑全都要跟中國買,連挖鼻子做採樣的棉花棒,這麼基本的東西都要跟中國買。
但是中國的產品良率有問題啊,N95不是N95,只有N而已,no good。你當他不知道嗎?都知道,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芬蘭,加拿大,都抱怨過了,美國怎麼會不知道?但不買行嗎? 你美國企業為了省錢,把所有的工廠搬過去一二十年了,美國國內自己根本都不產了。美國現在給COVID-19教訓了一頓,知道不能這樣搞,兩黨有共識,這些要救命的器材不能仰賴別人,要自己做。現在美國死了十幾萬人,確診病例快四百萬,夠急了吧?連這麼急的產業,據估計美國製造業能趕上進度,都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比較不急的,沒有一下子不會死的,像汽車,你覺得要花多少年製造業會搬回美國?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研究,中國的製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衝擊就高達650億美元,川普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恐怕經歷多年陣痛期。而且中國其實是美國的海外金主爸爸喔,目前中國持有1.08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僅次於日本(1.26兆美元)(第三名英國3935億美元),為美國預算赤字提供了大筆資金。
這波疫情讓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等級」的經濟危機,目前經濟學家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應該放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美中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升級貿易戰,一方面向中國索討更多利益,同時也能報復中國的防疫不利,但其實兩派殊途同歸,都不能否認在疫情後,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需求勢必增加,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出於政治利益,預料美國將繼續攻擊中國,讓貿易戰持續升級。如果川普連任成功,「去中國化」可能成為第二任施政重點,就算民主黨拜登當選,在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的氣氛下,也不至於貿然向中國靠攏,因此無論民主黨、共和黨誰執政,未來幾年內,美國很可能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中攜手發展經濟,已經20多年,短時間內想要無痛脫鉤,專家學者們都打了大問號。蓬佩奧坦言,美中經濟一體化程度高,中國外長王毅也說,美中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很難「不顧實際強行脫鉤」。雖然美中不至於真的實質上開戰,但你認為這場貿易版的「修昔底德陷阱」,有可能避免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禁中共黨員
#脫鉤美恐重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在 親愛的,你不是為了滿足別人而活- 個人看板板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總是嘗試著滿足自己身旁在乎的人,就因為自己在乎對方,但其實你不該活在別人的期盼裡,而是要活在自己想要的人生裡。從小到大,從學校中的學習 ... ... <看更多>
而不是為了教訓別人 在 「打臉」教訓人,你有多用力打臉對方 的推薦與評價
堅定的態度是在尊重自己與不刻意傷害他人的前提之下,捍衛我們自己的立場。至於別人接受與否,那並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有時候對方會因為我們的拒絕或堅持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