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卡卡、聲音沙啞、耳鳴,可能是胃酸逆流造成❗一次了解咽喉逆流症🤔🤔
40歲的王小姐一進診間就說自己喉嚨疑似卡痰,卻老是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本以為是感冒,誰知道到診所拿了藥也不見好轉,始終不舒服的症狀困擾了她長達半年以上時間。經過理學檢查和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應是胃酸逆流造成,病人驚訝地說:「可是人家常說的火燒心、胃堵堵,我都沒有耶!」
✅慢性咽喉炎是什麼?症狀有哪些?
像王小姐這樣長期喉嚨不舒服的現象,其實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慢性咽喉炎」,俗稱「#喉球症」,亦即咽喉因受到外來刺激引發不適感,且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與慢性咽喉炎相對的則是「急性咽喉炎」,即大多數人熟悉的感冒之一種,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通常5~10天便可痊癒。
慢性咽喉炎患者常主訴自己喉嚨搔癢、感覺緊緊的、有異物感,甚至像是有一顆球卡在喉嚨部位,或有想清喉嚨、容易咳嗽乃至聲音沙啞等症狀。由於成因很多, 加上難以單純透過肉眼直接觀察得知,往往增加診斷上的難度,所以臨床上我會先從喉嚨發生不適的確切位置,如上、中、下段,以及病人的年齡層、發作時間與個性特質等先做初步的判別。
假如病患反映不舒服的位置是在喉嚨上段,可能的病因多為鼻涕倒流、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或是來自口腔裡的扁桃腺結石、牙周病等;若位置在中下段,則多為抽菸、咽喉逆流,甚至是淋巴腫塊或甲狀腺腫瘤引起。還有些人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或心理因素,例如前陣子國內疫情嚴峻,門診便出現不少病患因緊張、焦慮導致喉嚨變得較為敏感。
✅當胃酸逆行到咽喉-胃咽喉逆流vs胃食道逆流
其中,因胃酸跑錯地方造成的「胃咽喉逆流」或稱「#逆流性咽喉炎」,是喉嚨產生異物感佔大宗的原因之一。如同個案中的王小姐,許多人聽到胃酸逆流都會直覺聯想到「胃食道逆流症」,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
「胃咽喉逆流」顧名思義,是指胃裡面的內容物逆流到咽喉部位,主要是因上食道括約肌鬆弛,致使胃酸直衝到本來不該存在胃酸的喉嚨處,使得咽喉被胃酸刺激而發炎;而胃食道逆流症是賁門(下食道括約肌)發生鬆弛,導致胃酸逆流到食道。不過,由於食道比較靠近胃部,能抵抗胃酸的侵蝕,當有輕微胃酸逆流時不至於帶來傷害,有時也未必會以症狀來做表現。但咽喉可就不同了,因為結構和表面黏膜非常脆弱的緣故,一旦受到些許胃酸的侵蝕便容易紅腫發炎。以研究統計來看,胃酸逆流至食道平均一天超過50次,患者才會有感覺;但胃酸衝上喉嚨一週只要超過三次,喉嚨就會感到卡卡。
✅喉嚨不適,是咽喉逆流還是其他疾病?「詳細問診+內視鏡」幫助診斷
簡單歸納,胃咽喉逆流和胃食道逆流的最大不同,在於胃咽喉逆流患者胃酸向上逆流的位置較遠,但胃酸量不多,所以病人大多不會有胸口灼熱、火燒心等典型胃食道逆流症狀。但伴隨胃酸倒流致使喉嚨發炎的可能表現,則包括喉頭異物感、聲音沙啞,若程度較嚴重也有會喘、呼吸急促症狀;若胃酸跑到氣管造成刺激,會出現慢性咳嗽現象;還有些人會有鼻塞,或是胃酸跑到耳咽管引發耳朵悶塞感,甚至積水而導致耳鳴。
因喉嚨不舒服、疼痛或咳嗽、耳鳴等表現,可能與其他疾病重疊,所以到耳鼻喉科專科診所就醫時一般應包含下列相關病史和理學檢查。
1. 詳細的病史詢問:主要症狀、合併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和頻率、喉嚨不適的程度、何時比較嚴重,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等等。
2. 詳細檢查鼻、咽、喉嚨等上咽喉呼吸道等構造,以確認是否有可見的異常,再根據症狀與理學檢查發現安排檢查幫助確診。
3. 鼻內視鏡檢查:若是胃咽喉逆流,通常便可藉由內視鏡看到胃酸侵蝕導致聲帶有水腫或產生假性聲帶溝,有時也會看到後喉頭紅腫,甚而食道入口處黏膜有增厚現象等變化。
不過,假使是觸診時摸到頸部有腫大或硬塊而壓迫到咽喉的話,會進一步做頸部超音波詳細檢查,當懷疑可能有腫瘤時則會轉診至醫院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認。
✅咽喉逆流怎改善?日常保養做好這6招
因胃酸逆流引發的慢性咽喉炎,除了可使用醫師開立的藥物緩解不適之外,從日常生活做起更有助於改善,避免喉嚨緊繃不適。
1.吃飽飯後不要立即坐著或躺下,保持站立姿或起身散
步、輕鬆走動,可降低腹部用力導致胃酸逆流的機率。
2.不暴飲暴食,少吃過辣、過酸、過甜、過油等刺激性食
物。
3.應規律作息,並戒除吃宵夜習慣,睡前兩至三小時勿再
進食。
4.適度補充能促進腸胃機能的益生菌產品。
5.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保持放鬆心情、充足的睡眠。
6.不碰菸、酒、檳榔,如今已知抽菸、喝酒會使括約肌變
得不易緊閉,嚼食檳榔則會讓口腔黏膜發生病變、提升
頭頸癌發生率,因而出現喉嚨相關症狀。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喉嚨卡卡、不舒服,成因十分複雜,背後也可能潛藏較為嚴重的疾病,必須經過一連串詳細的問診與檢查才能做出較正確的診斷、對症治療。因此,建議第一步需尋求具有經驗與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並盡可能至備有鼻內視鏡檢查、頭頸部超音波設備的院所診查,透過更詳細的觀察相對較能找出病灶,早日解除不適困擾。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慢性咽喉炎
#逆流性咽喉炎
#喉嚨卡卡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林復森耳鼻喉科診所- 有時候活生生的小蟲也可能跑進耳朵唷 ... 的評價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屎掉出來Ptt. [問卦] 有人會去耳鼻喉科給醫生挖耳屎嗎? 67o4 的評價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朵有東西滾動的聲音-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 ... 的評價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朵有東西滾動的聲音-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 ... 的評價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朵有東西滾動的聲音-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 ... 的評價
- 關於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醫起聊一聊】EP19 耳屎的迷思及耳朵異物的處理feat.莊智傑 ... 的評價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尛外電 快篩時戳鼻爆痛 才知玩具卡鼻孔長達37年 動手術取出異物
----------------------------
Artist: Eva Pu Illustration
----------------------------
紐西蘭一名45歲女子瑪莉(Mary McCarthy)自小右邊鼻孔就有疼痛問題,去年在進行過棉籤戳鼻孔的Covid-19肺炎檢測後,鼻痛症狀更加嚴重,還引發了鼻竇炎。
雖然看過很多醫師,瑪莉的問題還是沒被解決。最後,她到基督城醫院(Christchurch Hospital)掛急診,所幸這次醫師沒有把她的症狀當成單純的鼻竇炎來看待。
醫療團隊問她:是否曾在鼻子內放過什麼異物?瑪莉回答:「8歲的時候,有放過玩具圓片。」
經過電腦斷層掃描後,瑪莉的右邊鼻孔內的確有異物。醫師想盡辦法要把它取出,但小圓片實在太大了,最後只能幫她開刀。
手術過後,瑪莉在睽違了37年,終於能用讓右鼻孔好好地進行空氣循環了。
瑪莉說,小時候在玩耍時,玩伴們會把小圓片卡在鼻孔裡然後用力噴出。就是這麼一個樸實無華且枯燥的遊戲,讓瑪莉不小心把圓片給吸進鼻子裡。
事後,瑪莉害怕被責罵而不敢告訴媽媽,這個小東西就這麼陪著她長大成人。醫師表示,這個圓片應該是在經過戳鼻檢測後才移位、進而引發感染的。不過也因為這樣,瑪莉才有機會發現並移除這個異物。
瑪莉並不是唯一一個在身體裡埋時空膠囊的人。今年6月,另一位26歲的TikTok女網友喬丹(Jordan)也在耳朵裡發現驚喜。
喬丹在影片中表示,自己因感冒去診所掛號,當醫生用水幫她清理耳朵時,意外清出一個小小的、裹著厚厚耳屎的白色管狀物。
那是醫生在喬丹4歲時植入的中耳通氣管(grommets),它本該在一年後自然脫落到耳道外的,卻意外在喬丹的耳朵深處long stay了長達22年之久。
喬丹的影片意外釣出許多有類似經歷的網友:「我的老天鵝,希望我的已經不在了!我小的時候植入了3組。」、「我被告知我的已經掉出來了,我現在超焦慮的。」
更有網友表示喬丹並不孤單,「不誇張,我也遇到一模一樣的事情。」、「我在跟風TikTok上很流行的耳道內視鏡體驗時,意外看到我18歲時植入的中耳通氣管。」
也有人分享自己的慘痛故事:「我今年27,剛去耳鼻喉科醫院請他們幫我把它取出。」、「我的中耳通氣管把我的耳膜戳破了,我還必須動手術把耳膜補起來。」
尛評:猜猜看你身體裡藏了幾個時空膠囊?
#突然覺得鼻子癢癢的 #耳朵也癢癢的 #尛編
--
Source: LAD BIBLE, Mirror
➤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 你知道尛? https://reurl.cc/4mjkGD
➤ 我們的MeWe https://mewe.com/p/ani3small/
➤ 我們的YT https://www.youtube.com/c/Ani3small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柚子醫生的診間故事—延伸衛教:鼻孔異物】
🍃前情提要
昨天早上的門診柚子醫師在櫃檯接到一通電話,電話中焦急的媽媽說她的孩子早上塞了一個橡皮軟墊到鼻孔裡😰
在第一間診所拿不出來,幫她轉診到醫院去,到了醫院卻發現要等到下午2:30過後才能處理。
最後她帶著孩子來到柚子小兒科診所,現場由柚子醫師和歐醫師加上一位護理師,聯手幫孩子從鼻孔裡把橡皮軟墊夾出來。
🍃鼻孔異物
如果鼻孔君能夠發言,我猜他的內心戲台詞之一會是:
『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學齡前的孩子因為處於探索發展期,他們常常會把各式各樣的東西塞進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巴、肚臍、甚至是會陰部!
常見的小物品有:
筆蓋、小橡皮擦、貼紙、訂書針
彈珠、小積木、BB彈
果仁等食物殘渣
嬰童用品配件、小釦子
衣架前端的紅色塑料
🍃症狀
👶會表達:
孩子可能會說(尤其是單側)鼻子卡卡的、鼻子會痛、鼻塞、聞不到。
👶不會說:
揉鼻子、打噴嚏、流鼻涕、黃膿發臭的鼻涕、甚至是流鼻血。
🍃治療
👨👩 家長請先冷靜,別急著生氣、斥責孩子,因為孩子哭鬧可能會導致異物往後跑到鼻孔更深的地方,甚至是嗆入氣管那就麻煩大了!
不要自行幫孩子挖出異物,因為鼻黏膜相當敏感脆弱,很容易腫漲甚至是流血🩸,會妨礙後續醫生幫忙取出異物的可能性。
👩⚕️👨⚕️就醫時可以帶孩子到兒科或耳鼻喉科,醫生會用專門的器械,在安全的狀態下幫冷靜的孩子取出異物。
(取物的過程中可能會流血,因為此時的鼻黏膜非常脆弱)
如果孩子無法冷靜下來配合治療,可能要用麻醉的方式再取物,以免因為掙扎導致異物嗆入氣管、有窒息的風險。
🍃藥物
有時候會視情況開立相對應的藥物,治療因為異物而腫脹發炎、敏感的鼻黏膜,或者是傷口。
🍃預防
請不要有不該出現的物品出現在幼兒觸手可及的範圍,因為不只是異物塞入,還有誤食的風險!
例如:
電池
巴克球
清潔用品
藥水
成人服用的慢性藥
肛門/陰道塞劑
尖銳物品
🍃故事結尾
小男孩全程非常配合、超淡定地看著歐醫師把橡皮軟墊從他的鼻孔裡夾出來,媽媽跟奶奶在一旁鬆了一大口氣!
我們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最後歐醫師仔細再檢查了一次孩子的鼻腔、咽喉與呼吸,然後開立了相應的藥物。
#鼻孔異物 #幼兒安全 #居家環境安全 #兒科診間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屎掉出來Ptt. [問卦] 有人會去耳鼻喉科給醫生挖耳屎嗎? 67o4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民眾習慣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清理耳朵,不過耳鼻喉科醫師建議,清潔耳朵或是耳朵感覺有異物,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幫忙;不過一名網友在PTT表示,. 耳鼻喉 ... ... <看更多>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耳朵有東西滾動的聲音-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 ... 的推薦與評價
耳朵有 耳屎聲音- 可能是耳朵裡面有異物以及耳垢建議您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找 ... 去一般耳鼻喉科看診時以為是耳朵有個大塊耳屎所造成. 棉花棒把耳屎往內推 ... ... <看更多>
耳朵有異物看什麼科 在 林復森耳鼻喉科診所- 有時候活生生的小蟲也可能跑進耳朵唷 ... 的推薦與評價
【外耳道異物病例報告】 20歲年輕女性,睡到半夜四點,突然右耳劇痛而痛醒,且右耳聽見有東西一直在衝撞的聲音。 媽媽說:可能是蟲爬進去啦!不然用燈照看看,蟲會不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