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戀愛診療室lovedo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uorNfA 許多學員在執行60天挽回計劃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錯誤,那就是太過於心急! 好不容易讓前任放下戒心開始恢復聯絡了,卻因為表現太興奮而暴露了需求感,從而讓前任倍感壓力,導致先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一切...
聊天 不 熱絡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養成新習慣,是需要被支持的:加速改變發生的➌個心法】
今早,一位朋友與我進行一對一的聲音教練課,我們聊到,在課程練習中,雖然有進步的感覺,但想到要把這些進步轉換到職場上,就覺得相對的很困難。
你知道為什麼「改變說話習慣」那麼不容易嗎?
小時候,你可能有和同學們玩過一種遊戲,就是大家一起來打賭,在一小段時間內,要熱絡地聊天,但是不能說「你我他」這三個字,只要講出來的那個人,就要買雞排請大家吃。
這個遊戲的贏家永遠是雞排店老闆,因為這過程中,為了避免犯錯,必須用力的抑止自己的慣性,用不習慣方式說話,大家的說話能力會一整個退化回幼稚園,講話都變得笨拙了。
學說話,跟上面所說的狀況很相似,當你今天學了一個新的說話技巧,而你告訴自己要立刻學以致用,你自己為了要能夠在慣性當中安插一點不習慣的行為,說話時自己都會很尷尬,而聽你說話的人也因為你的尷尬,感到不自在。大部分的人,都可能因為這些不好的經驗,不知不覺又回到過往的習慣。
特別是,當人們在不同的情境裡,會很自然的進入你原先的角色,例如你回到家裡,你可能是你爸媽的孩子,或兄弟姐妹,你也可能是某人的丈夫或妻子,也許是孩子的父母。當我們進入角色扮演的時候,你的腦袋就會進入那個角色的功能,自動切換思考和行為的方式,甚至情緒也會瞬間轉換。
雖然朋友在一對一的練習裡,可以抓到一些讓聲音聽起來放鬆且沈穩的感覺,但回到職場上,面對主管和其他同事,可能又會喚起過去的習慣,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太低,導致聲音又沒有自信了。
因此,學說話,除了花時間練習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為自己創造能「讓改變發生」的環境。
我想和你分享,三個能夠讓加速改變發生的心法,我認為這些方法不僅僅適用於學說話,甚至也可以應用在其他新習慣的養成上喔!
➊ 請在「一個人」的時候練習
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話:「我們在有人的地方,最多只能做自己。」我們多少都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制約,所以在別人面前做出跟以往習慣不同的樣子,會感到非常不自在。
不過,在一個人的時候,少了外在的因素,心是更自由的,你想成為誰,就能成為誰!
➋ 請你用「玩」的心態練習
不要給自己要趕快學以致用的壓力,練習過程的「體驗」才是重點!當你放鬆的玩,就能更好地探索並整合自身的資源,讓它們為你所用。
無論是學游泳還是樂器,都會需要一點玩心來培養協調性,更何況,說話的複雜度又更高出許多,才更應該玩呢!
➌ 為自己安排「暗樁」
前面兩個心法,屬於自我的支持,第三個心法是關於環境的支持。
如果要讓改變能發生在職場中,建立專屬自己的啦啦隊,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喔!
找幾個跟自己互動很好的同事,告訴他們你正在做的努力,並且請求他們給予回饋或提醒。這樣一來,當你試著將新的習慣運用在生活情境時,他們的眼神會告訴你,你的努力是有意義的,而且你知道自己會得到友善的回饋,就比較容易放得開。
如果願意協助你的人越多,你的支持系統就越強大,得到的正向回饋和提醒變多,改變就更容易發生了!
希望上面的三個心法,可以為你在改善自己的說話習慣上帶來幫助,也希望它們可以應用在你想養成的新習慣上,讓改變更好地發生!
聊天 不 熱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在群組發言都沒人理我 維持群組熱絡很重要好嗎!
不然我乾脆全部退掉 只要有廣告群陪我就好了😒😒
完整版:https://tgop.pros.si/3n44ra
還有花絮喔: https://tgop.pros.si/3l3j52
#群組聊天的經典語錄
#我多說話要罵 #我不說話也要罵
#這群人 #TGOP
聊天 不 熱絡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uorNfA
許多學員在執行60天挽回計劃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錯誤,那就是太過於心急!
好不容易讓前任放下戒心開始恢復聯絡了,卻因為表現太興奮而暴露了需求感,從而讓前任倍感壓力,導致先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一切都打回原型重頭來過!
其實開始與前任恢復聯絡前必須先注意以下兩個階段,並且做出正確的應對方式,才有利於後期的挽回!
階段一:對方突然提分手,不願意見面溝通
階段二:跟前任有了些許互動
瞭解以上的感情階段以後的兩種應對方式:
步驟一:尊重對方
步驟二:多發社交動態
因此今天我將會分享如何發送無傷大雅的訊息給前任,讓對方放下戒心重新接受你,促使你們的互動越來越熱絡,感情也越來越親密的30天簡訊挽回法!
如果你跟前任的互動越來越冷淡,不知道如何改善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我們分手了一個多月,分開時只用訊息告知沒見面,
後續都沒有任何聯絡,但他有看我的限時動態,
目前他的東西還在我這裡,我打算在我生日時讓他取回,
請問是否需要補上分手信?也是否該繼續冷凍直到30天?
可否藉由疫情當作理由,請求對方協助我搬家?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uorNfA
#戀愛診療室 #愛情時光機 #失戀 #挽回 #復合 #朋友挽回法 #60天挽回計劃 #簡訊挽回 #聊天技巧 #互動
聊天 不 熱絡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gO78yn
很多人在做挽回的時候,會選擇放低身段且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出很從容的樣子,
尤其是用朋友挽回法的時候,前期很有效果都可以建立愉快的溝通模式,但不知為何遲遲無法回到情人的感覺,
其實這時候就要去思考是否是你的聊天的話題是否太無聊了?還是說你的展示和改變在前任看來實在是太刻意了?
因此今天我將會分享三個跟前任熱絡聊天的技巧,以及教你避免聊天禁忌,用雙方最舒服的方式相處,進而增加前任對你的好感,最後答應復合的挽回方法!
如果你跟前任的互動越來越冷淡,不知道如何改善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我們交往八年,因為遠距離的關係,
開始出現摩擦及爭吵,後來因未來觀不合提分手,
結果對方答應後我卻後悔了,我們變成朋友關係後,
讓我很沒有安全感,擔心有潛在情敵等因素,
她也表示近期不想談感情,請問下一步我該怎麼做?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gO78yn
#戀愛診療室 #愛情時光機 #失戀 #挽回 #復合 #冷淡 #聊天技巧 #朋友挽回法 #互動 #前任
聊天 不 熱絡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sGv1dE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一句話: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在兩性的交往關係中男女之間長時間相處起來,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與摩擦,這是因為男女間不同的思維和溝通方式。
一般情侶在發生爭執的時候,有的些人會選擇當下馬上解釋,並且嘗試溝通來化解中間的誤會!
但部分的人會選擇沉默,造成後續累積了很多不好的情緒,進而導致誤會造成彼此的不信任,最後選擇分手!
那情侶之間如果產生誤會導致分手了,該怎麽處理才能順利挽回成功?
步驟一:盡快處理問題
步驟二:配合對方步調,同時讓互動變正常
步驟三:用行動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改變
因此今天我將會分享三個挽回攻略,教你怎麽化解與前任的誤會,並且做出正確的改變,慢慢適應彼此的步調,才能最大化成功挽回機率!
如果你也遇到被前任誤會的窘境,不知道該如何化解且挽回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我們分手不到一個禮拜,因為做了讓她失落的事情,
沒有及時處理,還有溝通上有誤會導致分手,
剛開始分手時聊天都蠻熱絡,直到我做了一些地雷,
造成現在聊天的熱絡度變低, 所以我正在冷凍和改變,
想聽Max的意見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sGv1dE
#戀愛診療室 #愛情時光機 #挽回 #復合 #失戀 #分手 #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