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神的代言人,還是真誠陪伴的療癒者】
最近跟Laya正在替下週要到來的「療癒者的生命之歌」系列課程做準備,目前我們已經要完成第二堂課的影片拍攝,我們聊了關於信念如何塑造自己身為療癒者的樣貌,也聊了我們看待金錢與療癒服務的關係。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對話,是關於「神」這件事。
在各種靈性療癒百花齊放的時代中,我注意到有一條路徑特別強調「神」或「宇宙本源」,療癒者會翻譯或解讀從源頭而來的訊息,並提供給當事人,我自己早期也曾接受過這樣的療癒方式,從阿卡西記錄到前世記憶到通靈訊息,所以對於這個取向相當熟悉,而我後來選擇離開,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很有關係。
【看得到當事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帶來某種掌握感】
在我的生命經驗裡,每當我與能夠通靈或是「解讀」宇宙訊息的療癒者相處時,免不了都會感受到一種「神秘感」,當我自己身為這個取向的療癒者時,則感受到當事人投射了某些形象到我身上。
當我在療癒之路上累積足夠的經驗後,我才明白,這種難以言喻的感受,來自於「權威」所帶來的虛幻掌握感。當我暗示當事人,我能透過某種方式,提供他所不知道的資訊,而且這個訊息來自於全能的神或某種源頭時,我其實也在暗示對方,「我比你更厲害」,同時,我也正在示範我跟對方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因為我比你更接近這股神聖的力量。
【成為代言管道可能替療癒帶來的三大危機】
在接觸過眾多療癒途徑後,我觀察到一旦我將自己放在「比當事人知道更多」的位置上,便容易造成三種阻礙療癒的危機:
1.將自己的價值信念透過神的嘴說出來
這是最直接也最難以辨識的的危險,身為人,在轉譯「下載」的訊息時,很大一部份會受限於我們自己的生命經驗,如果想要儘可能的純淨,話語經常會變得太過於虛無飄渺,若要延展出細節,又可能被自己的價值信念所影響,而且當事人基本上沒有力量去反駁這些訊息,畢竟身為凡人,我們怎麼可能有辦法去反駁神及宇宙的觀點呢?
2.造成當事人的依賴
由於在這過程當中,啟動療癒的人經常會是療癒者,當事人不大能有效參與被療癒的過程,無形中很容易形成某種互相需要的結構,療癒者仰賴著當事人的肯定與崇拜,當事人也渴望繼續接受服務,好進一步獲得更多療癒,最後彼此之間的能量形成相互束縛的結構。
3.療癒者逐漸習慣掌握權力
這是影響最深遠卻也最不容易覺察的影響,一旦療癒者越來越精通通靈、能量通訊這類的技術,往往對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少自我省思,又或者是越來越以自己所接受到的訊息為依據,使得整個人越來越在潛意識裡渴望握有影響他人的權力,並養成不容挑戰與質疑的信念,甚至演變成「靈性驕傲」,認為自己所抱持的觀點才是唯一的解答。
【療癒的本質是對人的理解】
我投入靈性療癒的領域已經超過15年,越是熟悉各種療癒方式,越是發現最根本的療癒之道,就在於「人」的本質,當我們能夠理解人的喜怒哀樂,能夠理解自己如何長成如今的模樣,能夠接納人世間各式各樣的現象,並看見其背後的起心動念,並且透過我們對人的理解,提供真誠的陪伴,那麼,療癒就有機會在彼此之間展開。
幾年前很火紅的台灣影集「通靈少女」中,謝雅真就替療癒這件事,下了很好的註腳:「我終於理解,真正的超能力不是通靈驅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對生命中的種種無常,還能坦然微笑,仙姑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通幾次元以外的靈,而是關心身旁的人」
難道說,「通靈」或「解讀宇宙訊息」這樣的療癒方式就不好嗎?我認為真正值得留意的,不只是選擇什麼樣的療癒方式,而是真誠檢視我們的起心動念,如果你也想要知道如何發展成為真誠與成熟的療癒者,我已經把連結放在留言處了,誠摯邀請你一起來交流與學習喔!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2分之一強】專屬頻道會員→https://bit.ly/3cLDzZw 主題:老外體驗台灣廟宇文化 驚喜驚嚇故事一籮筐?! 想看完整版嗎?點我就對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8_yP0ZJZM&list=PLyi-Ztspx3ak8Y5MFFS...
「聖三一堂崇拜」的推薦目錄:
聖三一堂崇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吳偉明教授與《和魂漢神》新書講座記錄文】
「和魂洋才」、「和魂漢才」等等聽得多,「和魂漢神」是何方神聖?在日本與古代中國千百年間交流中,東渡蓬萊的「中國人」不計其數,當中部分去到日本還被「封聖」。
在一拳書館舉辦的《和魂漢神》新書發佈講座中,吳偉明教授妙語連珠,介紹了其中三位耳熟能詳、家傳戶曉的中國歷史人物,並解說祂們如何跟日本本地神靈結合、同化、融合、共生。
吳偉明教授研究的是江戶時代,首先展示江戶著名的漢學家林羅山身穿漢服的圖片。接着介紹京都三大祭祇園祭中「白樂天山」山車巡遊。白樂天就是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在古代日本膾炙人口,白居易自然人氣高企。
雖然現時日本還在閉關,每天五位數字的武漢肺炎感染增長(我都放棄看新聞了),但當教授展示日本各地圖片時,又勾起我去探險的慾望:原來去日本找尋楊貴妃,除了要去山口縣,還要再跑一次名古屋的熱田,因為熱田大明神30番神竟然是楊貴妃!還有京都的楊貴妃觀音堂,我都還未去呢。
教授還展示了徐福東渡蓬萊先到的圖畫。童男童女衣着打扮貌似聖德太子,甚為有趣。要是大家記得日本的七福神,可能也會留意跟中國的八仙有關聯,原來當中有三位來自漢神!教授笑言,佛道還同搭一寶船矣。
講完楊貴妃以及徐福,主菜是三位神祇,祂們分別是:神農氏、關羽、媽祖。
話說江戶時代天花和麻疹流行,民間相傳只要掛上神農氏的圖畫,就可以保佑健康。在大阪的少彦名神社中,驚見少彦名命和神農氏同被繪於繪馬之上!祂們被共同祭祀,保佑日本國民健康。
在京都的二條地區,有三位保佑健康的神明,分別是神農氏、少彦名命、還有大國主。由於少彦名命發現酒和溫泉的醫療功效,所以溝來溝去⋯神農氏好像又跟酒和溫泉扯上關係。至於大國主的畫像更不得了,有神農氏的風格呢!這還不止,本居宣長更言神農氏其實是少彦名命化身,專程去中國拯救當地人民云云(Well…)
第二位被神化的是關羽。關羽成為足利幕府大將軍足利尊氏崇拜的對象,千里迢迢從元朝把神像送到日本,現在還保留在京都大興寺。要數其他名人,還有林羅山讚揚其忠肝義膽、近藤勇少讀三國尊崇雲長為人處事、加藤清正畫中模仿關羽造型,連黑船的Perry都有關羽Look,原來是代表「武力行動」!
如果未來還有機會去日本看祭典,日本三大祭典中東京神田祭、大阪天神祭都有關羽出現。至於地方祭典,埼玉縣和長野縣都能看到關羽,可說是無處不在了。
對於台灣人來說絕不陌生的媽祖保佑出海的漁民風調雨順,安全歸家。明朝遺老東渡日本,媽祖信仰因而傳入。媽祖在日本化名「天妃」,現在還有天妃山神社。只不過後來媽祖跟日本神道教的橘姫結合,後來又演變成弟橘媛神社。四面環海的日本,江戶時期保佑漁民出海的三大船靈本有住吉、諏訪還有弟橘媛,後來各種畫像雕刻普遍也看見女性的形象,就是弟橘媛與媽祖的化身了!有關媽祖的東渡日本,坊間還有幾個說法,例如埋葬屍體說、東渡日本說、飛天說⋯⋯
問答時間,台下有個有趣的問題:「那麼多的中國人,最後誰在日本得到最大的尊崇?」意外吳偉明教授的答案並不是以上三位,是孔子。
我想起了東京的湯島聖堂,這裏有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興建的孔子廟。裏面安放了全世界最高的孔子長,旁邊還有四賢像:顏回、曾子、子思、孟子。
當年考日本語能力試之前,我也去過祈求孔子助我一臂之力合格⋯⋯⋯⋯
聖三一堂崇拜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給自己的一封信
親愛的李女士:
你還好嗎?我是10年前的你,那時候我還是一個醫學生,假如時光倒流,不知道你是否會因為10年後的匆忙而改變對醫師這個職業的選擇呢?是否會對環境體制的無可奈何而堅持呢?我內心還是期許自己堅守這份職業,在我的心中,一直覺得理想,就像是一個指路的明燈一樣,為我們的前進道路照出一片光芒與希望。所以永遠不要說自己的理想不夠滿足,不夠遠大,不夠令人羨慕,但它總是你的目標,是你真心嚮往的啊。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理想,併為之而奮鬥。
我選擇了醫師這個行業,一開始是誤打誤撞,原以為大學聯考分數只能到牙醫學院,但上帝讓我搆上醫學系,自入行實習,以為自己可以勤勤懇懇,但從刻苦熬夜唸書的國高中啃書的日子,一入大學卻如放飛出去的鳥兒;
曾經我還是個孩子就幻想著自己在數學界裏游刃有餘,學著漫畫裏的小當家般,他在刀尖而我在筆尖,在大學的黑板上揮筆如雨,在論文中找到解惑與去解自然的惑。
然而隨著閱歷增加,懵懵懂懂中,「醫龍」、「大醫院小醫師」電視劇裏每個辛勞醫療人員匆忙的背影,曾經的SARS、和平醫院許多醫護壯烈犧牲,而那白袍的血跡是對上生命的責任感,它們好重好重……我想著原來背責任的職業可以這麼帥,醫師也進入我的選擇。
大一大二時候上一些通適課程,還在裝萌賣傻的階段,而大三大四繁重的課業及日以繼夜啃課堂共筆及原文書,終讓我瞥見到醫療業的鋪墊,實習期間看到學長姐們努力,盡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成為他人健康守衛兵,為社會獻出自己青春。如果我成為了醫生,如果我的醫術能救死扶傷;跟其他學長姐一樣,讓臨死的人含笑而終,讓病危的人重獲心聲的新生,讓傷殘人士重新撐起家庭;讓受人歧視的病人擁有被尊重的世界。
我如果成為了醫生,我想的不是用醫術造福人類,也不是世界變美好可愛的烏托邦目標;我願把學的教給病人們,把所擁有的技能治療在傷處,把所知的衛教一點點、一點點的感染其他人,能力所及之處,用我有限的愛來愛所有來看我的病人,我知道越學越覺得自己知識能力有限,我更知道自己學習到的醫術,或許不及我的青春,但使人們不再為自己的病痛而煩惱,是我們的使命。
人們所信仰的醫德是什麼呢?和健保有限底下,在很多病人在門外等著的匆促門診中,每個病人所分的時間有限,要做到什麼程度叫醫德呢?是讓他們不用等太久,還是仔細檢查跟解說?我想我們都一直要學習,無論是醫療知識,還是學長姐口中健保下無奈的生存法則……
我們生逢救贖自己靈魂的世界中,醫生有如上帝派來拯救大家的天使一樣神聖,即便其中包含許多不可預測與困難,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依舊可以不忘初心。
詩人愛默生說過:「只要生命還可珍貴,醫生這個職業就永遠倍受崇拜。」在我記憶裡,醫生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為他們在拯救一個又一個家庭,像蛛網的幾個角維持著網面的支撐,醫師一輩子都在為每個蜘蛛網修補著,維持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還記得一次雨天排隊買飯,一個老人強行插隊卻因為地滑摔倒在地上。大家在抱怨老頭自作自受的時候,老人開始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一下子一群人圍了上去,面面相覷,「這該怎麼辦啊?」「我、我,我去打119」。這時,一位年輕的姐姐走了出來,大聲說:「大家別慌,我是醫生,我來看看。」說完,她跪在老人身邊,摸脈搏、確認呼吸心跳有無,接著用手用力的按著老人的胸,做人工呼吸,時間一點一點隨著女醫落下的汗水及漸促喘氣聲,老人漸漸甦醒了過來。同時,「大家讓一讓,救護車來了!」等救護車停下來後,醫師和老人登上了救護車。所謂的病人,對醫師來說都是一視同仁。我想未來的自己行醫之路也應該同我前輩也,平凡而沈穩奉獻。
學醫的路沒有盡頭,不是在拿到專科醫師執照成為主治醫師時就停止了,每個時刻都是進行的開始。在不同的領域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也有每個行業的翹楚,看得見的輝煌,而看不見所付出的辛酸。不管外界環境多麼惡劣,堅毅勇敢面對,為的是不愧於心中那最單純的想法。
最後希望十年後,幾十年後的我,都可以始終如一的慶幸自己所做的從醫生涯。
祝未來的自己可以一生順遂,越挫越勇。
十年前的自己,李同學
聖三一堂崇拜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加入【2分之一強】專屬頻道會員→https://bit.ly/3cLDzZw
主題:老外體驗台灣廟宇文化 驚喜驚嚇故事一籮筐?!
想看完整版嗎?點我就對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8_yP0ZJZM&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index=1&t=37s&ab_channel=2%E5%88%86%E4%B9%8B%E4%B8%80%E5%BC%B7
台灣代表:禹安、楊子儀
各國代表:杜力、賀少俠、吳子龍、舞陽、姜勳、小玉
台灣走完一圈都是廟!在地廟宇文化好特別?杜力看到神明臉黑黑,誤以為台灣人都崇拜黑人?!舞陽帶女友去廟宇約會看夜景,女友大怒覺得是要和她分手?!在台灣廢墟模樣的廟拜拜,朋友擔心吳子龍會被不好的能量附上?!阿拉耶穌佛祖都在一間廟,賀少俠看了覺得超傻眼?!台灣人拜廟規矩多、而且超愛燒金紙,連台灣媳婦小玉都被練成燒金紙高手?!在老外眼中,還有哪些廟宇文化讓他們大吃一驚?各國大寺廟名教堂都是當地觀光朝聖景點,但背後有什麼神祕傳說?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8點《2分之一強》!
#廟宇 #文化 #外國人 #神明 #信仰 #耶穌 #厄運 #十八層地獄 #平安餐 #景點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I2kN1rxVak/hqdefault.jpg)
聖三一堂崇拜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7): 1、磐安:傳統文化的活化石; 2、磐安煉火:神秘的火上舞蹈; 3、磐安:花溪村的幸福時光; 4、磐安櫸溪:活著的孔氏文化。
煉火源於古時對火神祝融的崇拜,現代少數民族中的傈僳族、珞巴族就以火和灶炭為崇拜。《雷濤叢談》“遇夜炳燎,其光燭天”、《建水州志》“於燃松炬……以炬插田,設牲致醴禱”的記載,都屬以火祭神,煉火是崇拜火神的一種古老習俗的遺存。 是一種植根于南蠻巫覡文化的祭典活動,通常以舞蹈的形式興胡公或驅瘟逐邪,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一個較大的部落在磐安群居生活。今天,在磐安縣的深澤、雙峰、仁川、盤峰等近10個鄉鎮的山區,都有煉火的傳統,其中尤以深澤鄉深澤村的煉火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煉火活動一般由村裡的“頭首”(行政或宗教負責人)負責組織籌備,由“山人”(道士)負責各種祭祀儀式,“降侗”則負責帶領煉火隊具體表演。“煉火活動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宋代。煉火傳承到近代,請神、送神及表演陣式等內容都日漸豐富,煉火班的組織也越來越健全。”據磐安縣文化館館長陳永崗介紹,如今,煉火已經成為當地最隆重、參與面最廣、場面最壯觀的一種大型民俗活動。文身、赤腳的煉火者手執響鈴、鋼叉等,繞東、南、西、北4道水火門巡行一周,先從北門沖進火壇,踏著烈火從南門殺出;再繞到西門沖入火壇,從東門殺出:這樣反復穿梭,在烈火上踩過,一刻鐘為一壇,一般煉三壇即告結束。磐安煉火的歷史經歷了從娛人到娛神再到娛人3個階段:煉火在起源時是娛人的活動,到了巫覡時代,就開始了向娛神的轉化。巫在當時的地位很崇高,“巫”字上面一橫意指天,下面一橫意指地,中間兩個人在跳大神,表示巫是可以與天地(神)進行溝通的人。那個時候,先民對火非常崇拜,煉火就成為娛神祭神的最好形式。因此,煉火是當時不可或缺的娛神祭神項目。煉火又是古代祓除習俗的遺存。這個時期,煉火在慶豐收的同時,又融進娛神祭祀、防病保平安的意識。人們一旦生了久治不愈的病,就要請人煉火,無法進行煉火也要烙火浴,或是背著病人跨過火堆,認為這樣做就可以把病去掉。到了宋代,磐安的煉火活動進入鼎盛時期。據《宋史》記載,北宋天聖年間,永康胡庫人胡則官至兵部侍郎,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曾奏請免除衢、婺兩州身丁錢。胡則死後,百姓懷其德,在方岩立廟祭祀,尊為“胡公大帝”。據傳胡則生前喜歡觀看煉火,他死後,當地案堂每年都要到永康方岩煉火,意為胡公“跑煉烏金”。另外,據《磐安縣誌》載,宋越國公盧琰因“柴周大臣,義不臣宋”,攜柴榮之遺孤柴熙誨出京,輾轉來至浙江,最後隱居于磐安縣靈山之麓。南宋初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孫孔端躬為避戰亂,舉家南遷至此。這些本地歷史名人都積極參與煉火,他們的子孫至今仍舉行煉火活動,這也對煉火藝術的流傳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煉火又從娛神轉到了娛人。每到煉火的節日,到訪者絡繹不絕,比過春節還要熱鬧,大家喜氣洋洋,空氣中洋溢著歡娛的氣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xj01AswPL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8ci94WwEp8hagOfqyQUGXegW7cw)
聖三一堂崇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出的各個文化面向,一向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無一不是宗教文化的產物。而在世界上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不論是中國先秦的銅器與玉器、漢代的帛畫、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達文西與拉菲爾的聖壇畫、聖母像等,皆是宗教文化的展現。
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的神像、寺廟建築等,雖然無法和這些世界頂尖的宗教作品相提並論,然而由於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內容豐富,除了起源自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與巫術信仰之外,更有儒教與道教、佛教的巨大影響,面貌十分多元化。這些宗教文化的內涵,也隨著各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各自呈現出其特殊的文化形貌,再加上台灣民間的廟會活動興盛,無形的信仰文化資產更讓這些以寺廟建築為主的有形文化顯得活潑而生動,而不再只是脫離當代生活經驗的「遺產」。
台灣的社廟宛如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我們用心加以深入觀察,都可以編織、描繪一幅十分生動而精彩的「圖畫」,而且更是年復一年不斷上演的「動畫」。《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所呈現的文字與圖片,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全台踏查之下所累積的成果。以筆者一己之力,雖然無法將全台每一座社廟及其廟會活動都考察一遍,但是從數萬張的圖片中逐一檢視而挑選出較具有代表性者,對於年近花甲的本人來說,也是視力與記憶力上的一大考驗。因此,若是以「圖文書」的標準來說,這本《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無疑是全新的呈現。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yqfxZQuwAI/hqdefault.jpg)
聖三一堂崇拜 在 本堂六月十二日設有早午堂崇拜, 早堂九時設有YouTube 直播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6月11日. 六月十二日(今主日)舉行聖三一主日早堂及午堂崇拜(現場)。早堂(上午九時)設有YouTube直播,敬請弟兄姊妹留意。 早堂. YouTube 直播連結 ... <看更多>
聖三一堂崇拜 在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 · 11.6.2023聖靈降臨期第二主日聖餐崇拜 · 4.6.2023三一主日聖餐崇拜 · 28.5.2023聖靈降臨日聖餐崇拜 · 21.5.2023復活期第七主日聖餐崇拜 · 聖三一座堂13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