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NEO Hi-Top 高層大樓挑戰!」這句話展開了日本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經典的一部電視廣告。
日本松下電器自1923年開始生產電池至今已近百年歷史,從 National 系列到 Evolta 系列,皆擁有相當出色的性能。
但,要如何才能簡單地、清楚地表現電池的持久耐用?
1983年,松下電器乾電池部門的廣告負責人在面對「電池能量」這種抽象的東西時,決定在宣傳時放棄同樣抽象的數據,而是改以兒童的眼光,用一種可愛的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大家看,也就是讓一個使用兩顆 Nation NEO Hi-Top 乾電池為動力的機器人,做一件令眾人印象深刻的事!
於是,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重要的商業廣告誕生了!
在廣告中,我們看到一個消防員造型的機器人被裝上了松下乾電池,然後開始攀爬一座倚靠在140公尺高的33層樓建築(在1983年,這個高度堪稱摩天大樓了)外牆上的超長雲梯,並在圍觀民眾的驚呼聲中,成功抵達樓頂,最後噴水熄滅了一個正在冒煙的菸頭。不過,要特別一提的是,這部廣告最初的版本並沒有最後的滅火畫面,而只呈現機器人爬到樓頂就結束了,後來為了凸顯「完成任務」才將結尾改成了我們熟知的版本。我特地在影片裡輯錄了兩個版本,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其中的差異。
當時這部電視廣告大受歡迎,並在許多國家播出(在台灣代理松下 National 品牌的「國際牌」也引進了此廣告),有效帶動了松下電池的銷量。此後,以玩具來表現電池效能的廣告,便成為松下電池一個歷久不衰的系列(例如這部影片後半段收錄的1984年電視廣告機器人游泳比賽篇),同時也是其他競品爭相模仿的對象,例如 Duracell 金頂電池的粉紅兔子打鼓廣告,亦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順便一提,不少人以為「國際牌」是日本松下「National」品牌在台灣的中文譯名,其實並不然,事實上「國際牌」是台灣本土品牌,始於1953年。
國際牌的創辦人洪建全,於日治時代在萬華租屋販售真空管與電子零件,在賺到第一桶金之際,適逢日本戰敗、台灣光復,他別具慧眼地在當時日本移民聚集的榮町,買下現址為台北市衡陽路43號的產業,並於1946年11月8日成立了「建隆行」,拉開至今超過一甲子品牌故事的序幕。
台灣松下董事長,洪建全次子洪敏弘,對於父親洪建全的遠見頗感佩服,他表示「當時外省人住西門町,榮町則是日本住宅區,衡陽路43號位於兩地交會之處,也是發展最快的地方」。戰後物資缺乏,建隆行果真生意興隆,洪敏弘回憶道「日本松下電器在戰後第一張訂單,就是建隆行下的」。
建隆行初期專營電器批發與貿易,直至1953年3月,在政府的「四年經建計畫」中,洪建全從買賣轉向工業製造,將「建隆行」改為「建隆電器廠」。
1953年10月,建隆電器廠以「國際牌」作為品牌名稱所生產的第一項產品就是洪建全賴以立業的真空管收音機,這部貼上「國際牌」商標的收音機,在台灣民眾對資訊的需求下大賣,也打響「國際牌」名號。
1956年1月,建隆電器廠改組為「國際通信機械公司」,專門生產收音機。
洪敏弘說,許多人可能誤以為國際牌是來自日本松下的「National」品牌的翻譯,洪敏弘解釋說「其實是先有國際牌,後來才加上National」,1962年10月,洪建全的國際通信機械公司與日本松下合資成立台灣松下,日本也樂意沿用「國際牌」成為「National」在台品牌名稱,不過,National在香港稱為「樂聲牌」,中國則為「松下電器」,當時在台港中三地的中文名稱均不相同。
儘管「國際牌」與「National」的結合有些巧合,但在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傳記裡指出,他在推敲商標名稱的時候,無意間瞥見報上日文翻譯的「International」字眼,查字典發現這個字是「國際的」意思,去掉「Inter」,就是「國民的」、「國家的」,在產品成為全國必需品的期待下,National成為松下商標名,來台灣,更找到「國際」這個合作夥伴,十分巧合。
聚 衡陽 訂 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ational NEO Hi-Top 高層大樓挑戰!」這句話展開了日本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經典的一部電視廣告。
日本松下電器自1923年開始生產電池至今已近百年歷史,從 National 系列到 Evolta 系列,皆擁有相當出色的性能。
但,要如何才能簡單地、清楚地表現電池的持久耐用?
1983年,松下電器乾電池部門的廣告負責人在面對「電池能量」這種抽象的東西時,決定在宣傳時放棄同樣抽象的數據,而是改以兒童的眼光,用一種可愛的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大家看,也就是讓一個使用兩顆 Nation NEO Hi-Top 乾電池為動力的機器人,做一件令眾人印象深刻的事!
於是,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重要的商業廣告誕生了!
在廣告中,我們看到一個消防員造型的機器人被裝上了松下乾電池,然後開始攀爬一座倚靠在140公尺高的33層樓建築(在1983年,這個高度堪稱摩天大樓了)外牆上的超長雲梯,並在圍觀民眾的驚呼聲中,成功抵達樓頂,最後噴水熄滅了一個正在冒煙的菸頭。不過,要特別一提的是,這部廣告最初的版本並沒有最後的滅火畫面,而只呈現機器人爬到樓頂就結束了,後來為了凸顯「完成任務」才將結尾改成了我們熟知的版本。我特地在影片裡輯錄了兩個版本,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其中的差異。
當時這部電視廣告大受歡迎,並在許多國家播出(在台灣代理松下 National 品牌的「國際牌」也引進了此廣告),有效帶動了松下電池的銷量。此後,以玩具來表現電池效能的廣告,便成為松下電池一個歷久不衰的系列(例如這部影片後半段收錄的1984年電視廣告機器人游泳比賽篇),同時也是其他競品爭相模仿的對象,例如 Duracell 金頂電池的粉紅兔子打鼓廣告,亦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順便一提,不少人以為「國際牌」是日本松下「National」品牌在台灣的中文譯名,其實並不然,事實上「國際牌」是台灣本土品牌,始於1953年。
國際牌的創辦人洪建全,於日治時代在萬華租屋販售真空管與電子零件,在賺到第一桶金之際,適逢日本戰敗、台灣光復,他別具慧眼地在當時日本移民聚集的榮町,買下現址為台北市衡陽路43號的產業,並於1946年11月8日成立了「建隆行」,拉開至今超過一甲子品牌故事的序幕。
台灣松下董事長,洪建全次子洪敏弘,對於父親洪建全的遠見頗感佩服,他表示「當時外省人住西門町,榮町則是日本住宅區,衡陽路43號位於兩地交會之處,也是發展最快的地方」。戰後物資缺乏,建隆行果真生意興隆,洪敏弘回憶道「日本松下電器在戰後第一張訂單,就是建隆行下的」。
建隆行初期專營電器批發與貿易,直至1953年3月,在政府的「四年經建計畫」中,洪建全從買賣轉向工業製造,將「建隆行」改為「建隆電器廠」。
1953年10月,建隆電器廠以「國際牌」作為品牌名稱所生產的第一項產品就是洪建全賴以立業的真空管收音機,這部貼上「國際牌」商標的收音機,在台灣民眾對資訊的需求下大賣,也打響「國際牌」名號。
1956年1月,建隆電器廠改組為「國際通信機械公司」,專門生產收音機。
洪敏弘說,許多人可能誤以為國際牌是來自日本松下的「National」品牌的翻譯,洪敏弘解釋說「其實是先有國際牌,後來才加上National」,1962年10月,洪建全的國際通信機械公司與日本松下合資成立台灣松下,日本也樂意沿用「國際牌」成為「National」在台品牌名稱,不過,National在香港稱為「樂聲牌」,中國則為「松下電器」,當時在台港中三地的中文名稱均不相同。
儘管「國際牌」與「National」的結合有些巧合,但在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傳記裡指出,他在推敲商標名稱的時候,無意間瞥見報上日文翻譯的「International」字眼,查字典發現這個字是「國際的」意思,去掉「Inter」,就是「國民的」、「國家的」,在產品成為全國必需品的期待下,National成為松下商標名,來台灣,更找到「國際」這個合作夥伴,十分巧合。
聚 衡陽 訂 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年4月發行的in季刊《因影癮映_報》第16期裡,有我的專訪喲!歡迎大家前往臺灣各地的in89影城免費索取。
因懷舊感激未來
張哲生專訪
文/游婷敬
在台北飄著細雨的午後,我們訪問了擁有25萬以上高人氣臉書專頁,YouTube頻道11萬以上訂閱,近期出版《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的台灣懷舊教主張哲生。他日日筆耕上傳台灣各地的人文地景影像,頻繁書寫記錄庶民、影音圖片等史料,累積已逾萬筆。今天我們請懷舊教主和我們聊聊西門町電影街和懷舊浪漫情懷。
談到西門町的電影街,一定得提「西門町電影街之父:周陳玉樹」,他於台灣光復,協助國民黨在台灣處理一些日本人留下來的土地,後續始蓋戲院,先後開了新生、樂聲、國聲三家戲院。新生戲院於1956年創立,位於衡陽路與中華路口;1964年位於武昌街上的樂聲戲院開幕,是當時台灣最大戲院,有1600多個座位,也是西門町歷史最久的戲院;1966年在寧夏路上創立國聲戲院。當年周陳玉樹擁有豪華大戲院(1965年創立,是in89豪華影城前身)和樂聲戲院中間的土地,由於買賣契約上有購得土地一定要蓋戲院這項但書,所以後來蓋了日新戲院(1966年創立),也因此讓武昌街成了西門町電影街。由於張哲生從小在西門町長大,對於西門町戲院如數家珍,對於各戲院的轉變也瞭若指掌,他提到萬國戲院後來改建成商場,就是現在的UNIQLO;新世界戲院現在是H&M和真善美劇院;大世界戲院改建為星聚點;中國戲院就是唐吉訶德日本量販店;國際戲院是萬年大樓。
台灣的流行文化在一波哈日風氣之下,從卡通、任天堂、sega遊戲,80-90年代是哈日的時代,形成整個流行文化。現今西門町所象徵的文化不再是主流的文化,但對於懷舊的人來說,卻是值得回味的好地方。張哲生說:「當時間過的愈久之後,愈能突顯出來。時間愈久,越具保存的歷史意義。超過六十歲的老房子,歷史與生活的痕跡,建築保存原貌的方式,使我們的歷史更具厚實感。」
對張哲生來說,因懷舊得以面對、安身未來。所有的未來都是過去所累積的,將這些過去的娛樂、流行歌曲、文化作為一種「素材」的再製造和再詮釋。「懷舊」正如1985年這首歌《明天會更好》,懷舊過去的美好進而展望未來,透過對於過去的回憶與記憶,我們想起過去美好的事物。張哲生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整理的昔今對照人文地景影像,因此常會收到網友們傳一些老照片給他,張哲生說:「我承載了與大眾們的情感,也與大眾集體參與了大歷史。我土生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熱愛這裡的一切,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我爸媽、爺爺奶奶時代的台灣是什麼樣的情景,我熱切渴望能多知道一些他們的故事。這份好奇帶我走到現在,也唯有回到過去,才有參與的感動。」
聚 衡陽 訂 位 在 聚日式鍋物-台北衡陽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聚 北海道鍋物台北衡陽店| Order now! inline online ordering ... 歡迎介紹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台北衡陽聚人團! ... 線上訂位>https://reurl.cc/OAGmO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