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心事聊聊天】
「妳還好嗎?媽媽!需要聊聊嗎?」洪老師溫柔走到我面前這樣問,我馬上回:「好啊!」但內心其實想著終於....... 真好........,她是一位主攻兒童心理的治療師。
在醫院上早療課,每隔一段時間,不同的治療師就會拿意見表給家長填寫,其中一欄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有的家長會哀愁擔憂寫下,希望幫孩子達到同年齡的能力,有的家長會搖搖頭寫下無意見並說有用嗎?我總是想著,寫這些意見表會有人關心看見嗎?
回到當時Kasper還在讀中班,他剛考完第四次的聯合評估,所有監考官都告訴我:「孩子雖然還是落後同年齡,但持續上課會幫助他進步的。」只有其中一位考官告訴我:「我覺得媽媽要放手,雖然還是與同年齡孩子有落差,但他有進步了,如果還一直佔著資源也不好。」
每隔一段時間裡,總會有人告訴我,不要佔資源、放手這些話,這些年我不知聽過多少回?就傷了多少回?我回那位考官:「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骨折,即使不看醫生我也能平常心看待,因為會有好的那一天,但當所有治療師都告訴我要堅持,那我該放手嗎?」嗯~外人說嘴總是很容易,親自走訪一遭才知苦澀啊!這個答案糾結我很久,因為能看到孩子進步,不就是我沒放手嗎?於是中班那會又再次讓我崩潰一次。
所以拿到意見表,我把自己的心情寫下,其實慢飛家長比誰都想放手,但真的放手又會怪家長沒帶來治療,該何去何從很茫然,那是否就只有死路一條呢?因為怎麼做都被罵卡資源不放手.............
沒記名的意見表,我沒想過可以得到回應,想不到洪老師主動跟我聊起,跟她聊完我整個心情也舒坦多了,她告訴我:「看了幾次媽媽都悶悶不樂,加上意見表的內容大概猜到是我,很謝謝我把內心話讓她知道,才能更清楚家長的不安,因為家長的心情也是讓孩子進步的關鍵之一。」
很謝謝洪老師在走進人心有一套,讓我收穫不少,更讓我確定原來寫意見表是有用的,因此日後我寫得也比較起勁,不管治療師是資深還是實習,我都希望讓治療師了解,在門外等待的家長是帶著許多認可與期待來的,而這些希望絕不是簡單淪為賺取學分就不專心研討,更不希望讓默默耕耘的治療師努力沒被看見,因為微小的初衷也能成為別人大大的收穫。
#第202篇
#拿到意見表您會寫下什麼
#意見表的小故事
#放手的課題很難解
#又再一次崩潰時刻
#媽咪心事聊聊天 #時光小站
#遲緩兒 #慢飛孩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慈悲善終:社工師的臨床陪伴日誌」介紹 訪問總審訂:林怡嘉、吳宛育 內容簡介: 捨得,不捨得────生命有盡,思無盡,告別之前,留下慈悲。 「我在痛苦,別人也在痛苦,我可以再做點什麼。」 一位癌末病友這麼說。 在社工師引導之下,圓滿因生病而匯聚的人...
聯合評估 內容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溫尼考特爺爺的《給媽媽的貼心書》,是阿萍醫師當全職媽媽那幾年的愛書之一,也被我寫進碩士論文裡。
所以當心理師毓芬跟我討論要來開這樣的親職工作坊時,我開心得不得了!
邀請所有準備當父母、正醞釀當父母、或是已經當父母的人來報名這樣的工作坊,相信會收穫滿滿。
沒有人對你說過的貼心話
兒童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同時是小兒科醫師,相信對嬰孩和家庭最好的就是,讓每一位母親信賴自己的直覺.....
任何試圖「告訴」母親如何盡責盡職,都是一種干擾,他寫了一本<給媽媽的貼心書>,整理了他在現代播客podcast大行其道前的BBC廣播內容,主要目的就在主張、捍衛、減少社會或任何因素,對母職的指指點點所造成的困惑和羈絆。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育兒、親職教育的聲量不減反增,日益龐雜喧囂,我們設計了三堂心理工作坊,分別從:夫妻動力、親子關係與嬰兒發展,邀請你一起來辨認、釋放做父母的「原力」。
適合對象:成為父母、即將成為父母、剛剛成為父母,以及已經成為父母多年
常見問題:
1. 我會是個好媽媽/好爸爸嗎?
2. 我要怎麼知道伴侶的想法?
3. 我的孩子不如我的想像怎麼辦?
4. 當媽媽後我是不是就失去自我了?
5. 我要怎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課程大綱
第一堂:史密斯夫婦到捍衛戰士:談夫妻創造性的默契合作
1. 母性渾然天成的貢獻和重要,父性城主般捍衛保守
2. 夫妻之間壓力的因應模式自我檢視
3. 「好」不是只有一種(千面英雄)
4. 夫妻心中的父母親心中的父母親
5. 夫妻依附關係有很多種形式,不見得只有在順遂的時候才存在。夫妻連結關係的發展過程就跟發展其它深厚的關係一樣,彼此分享快樂時光,也一起經歷痛苦,尋求恢復的方式。
第二堂:為新生兒預備心理空間&嬰兒的內心世界與發展
1. 想著他: 允許停留在念頭,就是給予空間。
2. 母親心中專屬的想像與編織
3. 依戀與自主
4. 對生命重大影響的早期經驗是什麼樣的經驗
5. 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大的禮物是,允許他們有空間,去表達他們的感受—不需加諸以言語、想法、解釋或論斷。藉此,孩子知道不被「巨大感受」所威脅,單純地與這些感覺「瑣是」、「所由」一起打滾。感覺進來,感覺消逝。允許孩子作為他們自身感受的船,且不要迫使他們去否認、祕訣或解釋開來,這將會是我們能夠給他們最有價值的禮物。
帶領者
宋毓芬 臨床心理師
宋毓芬心理師目前是 好感父母網站的經營者,雖然持有國家臨床心理師證照,並有十多年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組長、自閉症兒童早期療育中心、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心理衛生中心等臨床工作經歷,仍然持續追求讓心理學結合生活、哲學、文學與藝術,
不侷限在心理治療沙發上,而是設計到可供覺察、感受、執行與修正的美好提案當中。
魏秀年 臨床心理師
魏秀年心理治療師與兒童青少年及家庭工作二十年以上。她在英國倫敦名譽兒童心理訓練機構『The Tavistock Centre』受訓取得英國的兒童青少年治療師資格,成為有此證照及專業的極少數華人之一。她在英國從事臨床工作將近十年,在這之前,她在台灣也領有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證照及教師執照。魏秀年心理治療師精通中英雙語,除了資深的臨床經驗及專業知識外,她親切的個性也讓她提供的專業服務更為平易近人
聯合評估 內容 在 飲食科學家 Alex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瘦身營養學ep165】
看懂這些心理效應,幫你做出更聰明的購買決策。
在《上篇》我們為大家整理了 #太空人維他命 的來龍去脈,這篇文則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儘管存在這麼多爭論,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人購買?
1⃣️ 暈輪效應(Halo Effect)
這個效應是指『對一個事物某方面的認知延伸到整個事物』。
舉例來說,就像 Michael Jordan 飛起灌籃時穿著 Nike,因此很多人覺得買了 Nike 就會跟 Jordan 一樣飛高高;或是一個某品牌找了練得很好的健身教練代言『被動增肌神器』,號稱不用運動也能長肌肉,讓部分消費者覺得只要用了這個產品、就能練得跟這位健身教練一樣。
而在『太空人維他命』中,先很聰明地用了『太空人』一詞讓消費者產生嚮往感,再接著列出 17 種食物,代表 17 種不同的營養素,讓消費者產生『吃 1 顆維他命等於吃了 17 種食物』的錯覺,進而忽略了『每種食物同時也涵蓋了許多其他營養素』。
2⃣️ 販賣焦慮
在市場上,最好賣的永遠不是某個特定的產品,而是『恐懼』與『焦慮』。當一個人擁有這兩種情緒時,就會想盡辦法緩解,也最容易做出衝動購物等不理性舉動。
而『太空人維他命』也在傳遞一個『如果不吃,你將無法跟其他人一樣擁有高速生活,最終在工作或生活上離別人越來越遠』的焦慮感。然而,先不論這個產品是否真有這麼神奇,高速生活真的是大多人該追求的嗎?甚至真的不吃就會遠遠落後別人嗎?
3⃣️ 聯合評估的巧妙
在評價一件未知事物時,如有其他已知事物可以比較,人們就會『聯合評估』整體的利弊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人們分成 A、B 兩組:
🅰️ 把 7 盎司的冰淇淋裝在 5 盎司的杯子中,人們平均願意付 80 元購買。
🅱️ 把 8 盎司的冰淇淋裝在 10 盎司的杯子中,人們卻只願意付 50 元購買。
也就是透過包裝上的巧妙安排,反而讓人們願意用更多的錢、買更少的冰淇淋。
回到太空人維他命,如果單純講 17 種營養素,大眾可能沒什麼概念。但如果從這 17 種營養素去延伸出 17 種具體的食物,消費者就會自動去做連結,最後再結合前面提到的 #暈輪效應,讓消費者產生『吃 1 顆維他命等於吃了 17 種食物,這個維他命 CP 值超高』的錯覺
—-
🙋♂️ 聽起來很騙,所以這其實是個不好的產品、應該叫大家不要買嗎?
其實倒也不是,寫這篇文的用意並不是要說它有多不好,而是希望大家在資訊更透明的前提下理性購物。如果在評估過後覺得還是想買,那就買啊XD
那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購買呢❓
🔹 想以行動支持自己喜歡的創作者 🔹
一直以來,理科太太確實也做過許多很棒的分享,而我們大部分的人則是被動享受這些免費的內容,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傳達我們對他的支持。你要說信仰也好,但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本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喜歡嚐鮮、對新事物充滿好奇 🔹
其實在產品正式出來前,大家都只能用文字與理論相互辯論,但實際效果還是要等更多人實際吃過才知道。所以如果你本身就喜歡嚐鮮,不妨買買看,說不定這款維他命真的能幫助你在工作與生活上都有更高效的產出!
🔹 以方便為主訴,價格不是首要考量 🔹
確實,要攝取到這產品主打的 17 種營養素,可能至少要吃到 3、4 種,所以如果經濟狀況允許,同時方便性又是你很在意的因素,或許可以購買看看。
—
👨🏻🏫 Alex 小語
其實這整個專案都令我滿佩服的。對於任何一個創作者來說,如何將流量變現一直都是一個問題。而理科太太的團隊,不管在行銷面 (用 太空人/高速生活 的角度去包裝)、還是公關面(持續在社群上回應質疑、並且提出一些科學論證)、以及一直以來理科太太建立起的專業形象與信任度,真的都是非常厲害的。
但回歸一個致力於做『正確知識與觀念傳遞』的創作者,其實我也很不樂見這種過度商業化的專案,因為金錢很容易讓許多原本良善的出發點變質。
最後還是想說,這些保健食品雖然沒有不好,但千萬不要過度依賴。若能在平常就好好吃,其實你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來會持續分享更多正確的瘦身觀念與知識
新朋友歡迎追蹤 ➜ @sci_food_alex
舊朋友也歡迎標記、或分享給你更多的朋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瘦身心理相談間 #瘦身心理 #瘦身飲食 #運動營養 #維他命 #理科太太 #嘖嘖 #高速生活 #增肌減脂
Copyright © @sci_food_alex . All rights reserved @ Taipei, Taiwan
聯合評估 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慈悲善終:社工師的臨床陪伴日誌」介紹
訪問總審訂:林怡嘉、吳宛育
內容簡介:
捨得,不捨得────生命有盡,思無盡,告別之前,留下慈悲。
「我在痛苦,別人也在痛苦,我可以再做點什麼。」
一位癌末病友這麼說。
在社工師引導之下,圓滿因生病而匯聚的人生。
「我只希望,他沒有痛苦的離開……。」
多數人希望自己善終,卻不放心讓家人好走?
其實,我們可以有更慈悲的選擇!
──原來「生心靈」的平安,才是病人和家人共同期待的善終。──
➤生安|安穩生活,重拾力量
面對末期疾病,有時不只是身體病痛折磨,更受苦的是過往生命經驗的種種缺憾或裂痕,隨之接踵而來,面對孤單生命,社工師陪伴一起重拾力量。
➤心安|安頓情緒,停止折磨
關於死亡的逼近,社工師陪伴病人面對死亡的焦慮,預防無意義感的自殺,也同理照顧者的壓力,停止對自己及對家屬的折磨。
➤靈安|安靜沈著,轉念昇華
透過促成心願圓滿,利他生命價值的展現,這一世旅程的結束,轉變為永恆存在的祝福,自己也可以成為靈性安定的助力。
「善終」的積極意義,或許應該是──好好活著、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四道人生,兩代糾結的生命功課〉
病房裡,除了滿頭白髮的湯伯外,還有一位很積極、很焦慮的女兒……。
服務湯伯的一年三個多月裡,我走進了湯伯家的糾結纏縛,也看見了兩代的情緒衝撞。
〈終止無效醫療,撤除維生醫療〉
兩位白髮蒼蒼老人佝僂的身軀,在病人耳邊呼喚的場景,內心不免揪了起來。
我的出現,代表著醫療團隊期盼我介入關心這個家庭,只是任務有點沈重,我必須告訴兩位徬徨無助的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他可能無法再好轉了……。
〈阿彥的願望〉
腫瘤壓迫頸椎,下半身無力已經持續一年多,終日只能躺床看著天花板。
他不怨天尤人,甚至主動提及捐贈器官,想對社會有些貢獻,只是這些想法,都還沒有跟媽媽及家人商量……。
〈拿生氣懲罰自己的阿雅〉
「你們這樣為難我,讓我的病情加重,我死也不原諒你們!」因為夜診批價時間太久,導致阿雅情緒大爆炸。
心想:「她是我很不喜歡接的那種個案……。」這個不喜歡的病人,竟讓我陪了超過兩年!
〈十歲小太陽〉
「診斷腦幹受損、呼吸慢性衰竭。」聽著醫師專業描述的病情,我沒有孩子病情的輪廓,接了任務才明白,跟著孩子、家屬與團隊,走了一趟生命學習旅程。
因此,我暗自稱這位十歲小男生──小太陽。
〈愛過很多人,卻忘了愛自己的武哥〉
武歌跳樓送急診的第一天,病房就通知我了,心情很複雜,之前一直擔心而且也努力預防的事,現在真發生了
「就讓我這樣一個人吧!」一派無所謂的態度,不希望去找他的家人。
〈你盡力了,也讓我盡最後一份力!〉
「真對不起,因為你發現得太晚,我救不了你……。」主治醫師看到病人這麼勇敢,如此勇於面對生命,可是身為醫師卻無法再為他多做些什麼。
「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這時候反而換病人安慰起醫師。
經歷過許多生死現場的我,看著眼前這幕,也為之動容。
人間安寧.陪愛無悔,
更多社工師陪伴現場的暖心故事,都在慈悲善終。
作者簡介:林怡嘉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東部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社工師
財團法人自閉症基金會社工員
◎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作者簡介:吳宛育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高專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優秀獎章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聯合評估 內容 在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1261 likes · 7 talking about this. 兒童發展及行為科主要服務兒童在發展上有疑問的家庭,因業務上之需要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