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星期三 絕對音樂】
「所謂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
SO~~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
經歷一段努力後,發現,自己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為什麼工作狀況差?因為你連生活都沒顧好】
我曾經在一間旅遊新創公司從事內容行銷的職務,當時的我們掛著「旅遊作家」的美名,經常要到處探聽新的旅遊情報、景點,到餐廳或旅館試吃、試玩並作相關的採訪,再將這些內容轉化成文字或影片作為公司網站的內容。有一陣子,我在工作上出現了很嚴重的瓶頸,明明是做著一模一樣的工作內容,卻一直無法發揮能力,內容產出上也一直遇到靈感乾枯或沒有頭緒的情況。那時的情況似乎慘到就算我不說,周邊的同事也感覺得出來的境界。再加上工作表現與成效數據也受到了影響,讓我想藏也藏不住。某天下午,我的主管把我叫到一旁,說要和我「聊一聊」,那時我一聽,就知道主管是要和我聊工作表現欠佳的事情,帶著皮皮挫的心情,我來到主管身邊,他看著我,緩緩的說:「你最近生活還好嗎?」
一開始我有點吃驚,原以為主管是會劈頭直接與我討論工作狀況,沒想到他突然問我過得好不好,讓我一時之間不曉得該怎麼回答,我支支吾吾地說:「我覺得工作上似乎碰到了一些瓶頸,做內容總是沒什麼靈感。」
主管語氣平穩地跟我說:「你這不是工作上碰到了瓶頸,是生活上碰到了一些狀況。作為一位內容創作者,生活要夠精彩,寫出來的內容才精彩。」主管的一席話讓我一髮牽動全身,回家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生活上出現的狀況,才發現自己當時的私生活真的是一團糟。
當時的我剛好和現在的先生在遠距離戀愛,兩個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也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每天的心情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那時的我也和爸媽同住,開始想著自己搬到外頭租屋的事情,卻又不曉得經濟上與感情上要怎麼做下一步的規劃,我從來都沒想過這麼私人的事情,會開始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表現。然而,身為一位作家或內容創作者,你是否是發自內心的分享著這些內容?似乎都像是一張攤開的白紙一樣一覽無遺。
在以往功利主義且工作至上的觀念裡,生活出現什麼狀況,似乎都只要用課業很忙、公司加班或老闆要求等原因,就能作為所向無敵的擋箭牌,家人也會一致認為:「怎麼這麼晚回家呀?喔!是工作很忙加班呀?那沒關係!有忙就好。」或「最近怎麼一臉憔悴?原來是老闆要求應酬啊,那沒關係,因為是老闆嘛!所以就忍耐一下吧!」
我們似乎都忘了這麼努力工作辛苦賺錢,就是為了好好生活,與家人好好陪伴彼此,然而,生活中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機會能讓我們好好陪伴家人甚至是好好和家人吃上一頓晚飯,我們卻總是用工作太忙等理由拒絕掉那些我們努力想要爭取的機會。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拼命,才能夠給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我認為,社會充斥著一種非常過氣的思維,讓老一輩的人認為:「如果想要賺大錢,犧牲健康或睡眠可能也是在所難免的。」「在事業上很拼的人就是會比較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身為家人的伴侶就是要多多諒解。」然而,我們為什麼不能睡得飽飽的同時也賺大錢?或是同時兼顧家庭生活與工作事業?這其實正是我們在第一章講到的「二選一思維」,我不認為我們一定要在工作或熱情上做取捨,相反的,真正厲害的人應該要兼顧兩者,真正成功的人應該要利用生活的美滿,去創造工作的效率與更高的成就感。
這其實正是一種現代的新思維,甚至也能說是某種思維潮流運動,正是因為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成就,我們才更有責任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正是因為我們如此努力工作,我們才要更珍惜每一次與家人好好吃飯的機會。
現在,我們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會想要來看這本書?為什麼會想打造一份有錢、有愛又有意義的工作?」想必答案不外乎就是為了要成就夢想與過好日子吧,但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理所當然的被忽略、被犧牲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記得初衷?我相信以下這三個信念是對你有幫助也值得被建立的:
一、生活的原則永遠在工作的原則之上
《與成功有約》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曾分享過一個故事,他的上司因為工作需求,希望他能週日加班協助團隊,史蒂芬拒絕了上司,他和上司說:「週日是我的教會日與休息日,我答應自己週日是不能工作的。」上司聽了覺得有點惱怒,生氣的問史蒂芬:「你就不能為工作通融一下嗎?你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都有去教會,錯過這一次真的有影響嗎?」史蒂芬說:「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週日不工作是我對自己和對主的承諾。」上司無奈的說:「好吧算了,那週六總可以了吧?這週六你能不能破例加班一下呢?」史蒂芬回:「不行,週六是我和太太的約會日,我答應我太太週六是屬於她的日子,因此我週六也不能工作。」上司聽了又更氣,他憤怒的對史蒂芬說:「週日不能加班,週六也不願通融,那你週五會不會來上班啊?」史蒂芬說:「會的,週五是我的上班日,週五我可以上班。」
這個故事乍聽之下有點無厘頭,但,就是因為史蒂芬.柯維對生活原則的堅持,才能夠確保「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而不是「工作不斷越 界,壓縮生活的品質」。史蒂芬.柯維說:「100% 的堅持比 98% 的堅持來得更有效。」意思就是,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也許破例一下、通融一下無傷大雅。」但背離原則就是背離原則,並沒有程度上的差別。
你可能在想:「美國文化跟亞洲文化不一樣啊!我們哪能這麼理直氣壯地跟主管討價還價?要是怎麼做早就被炒魷魚了吧!」沒錯,各國風俗民情的確會讓職場文化有所區別,但,你若希望能夠改善這種職場潛規則,你就得先當那個堅持自己原則的人。
倘若每一個人都嫌棄慣老闆,但持續允許慣老闆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對待自己,那我們便不能奢望這個情況會有所緩解,因為我們也成為支持這個環境的參與者。換個角度想,你如果沒辦法接受老闆總是在休假時候突然要求你執行某些公事,你是有權利可以不參與的。你可 能覺得:「我怎麼能夠不參與?老闆假日就是會傳 Line 過來,而且會急著要我回覆啊!」那我們便能思考一下你回覆和不回覆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回應了,雖然能夠讓老闆感到滿意,但這同時也代表著你之後可能都得一直過著假日處理公事的生活,因為老闆心裡知道你是允許的、願意參與的,因此這件事就會變本加厲的發生;相反的,如果你不回覆,你也許會惹老闆生氣,更慘一點,也許你會被炒魷魚,但是往好的方面想,你之後就再也不必面對假日會一直要你處理公事的老闆,因此離開也不盡然是一件壞事,又或者,老闆久而久之就知道假日傳訊息你都不會回應,因此除非有非常要緊的事,不然他是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打擾你的休假時間的。
你肯定有發現,有原則的人比沒有原則的人更容易受到尊敬,雖然有時候這樣的原則看似強硬或不解風情,可是,做人處事就是要有底線,而這些底線絕對不能因為工作而打破。例如說,你本身是一個不抽菸不喝酒的人,那當這個成為你的生活原則時,它就必須要乘載在工作之上,不能因為工作就破例應酬抽個菸,這樣我們便會成為一個凌駕於工作之下並且被工作擺布、為工作犧牲的人;同樣的,如果你在生活上的某個原則是:再忙,假日都要回家和老爸老媽吃頓飯,那回家吃飯這件事情就應該要先被規劃,其他事情再依照這個目標去做相關的配合。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事情用講的比做的容易,但在我個人的經驗裡,其實也是跌跤了好幾次才慢慢學會建立不可動搖的生活原則。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熱愛工作的工作狂,而我身邊親密的人也都得在我工作之餘「撿剩下」的時間來陪伴彼此。為了這件事,我先生和我抗議過很多遍,他曾和我說:「你看你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經營你的事業?你有沒有花至少同等的時間在經營我們的感情呢?」
沒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花到等同的時間在經營感情,尤其是結了婚的夫妻,更容易以為婚姻妥當了、搞定了,就開始任由工作逐漸吞噬相處時光,你可能會覺得堅持這些生活原則有點太特立獨行了,你也許會害怕沒有一位老闆能夠接受這麼任性的員工,但是,因為這樣就屈就於慣老闆的霸凌下,似乎也不太合邏輯,甚至不是什麼有用的解決之道。
因此,我們都得努力成為一個更有能力、更專業、更無可取代的人,讓公司需要你、不能沒有你,你便有更多的籌碼去任性並堅持自己生活的原則,不讓自己和家人成為工作的犧牲品,從現在就開始設立底線、設立人生原則,讓自己的生活繞著這些原則運行,而不是對自己的原則毫無界線,卻抱怨著工作不斷的越界。
二、你的外在成就鮮少超過你的內在成就
我們以往在定義一個人是否成功,都會先採用外在標準來評判他的資產、頭銜、權利與外在形象,然而,這樣的定義在現代逐漸受到質疑。質疑其實是一件好事,畢竟身心靈的富足也是成功的衡量標準之一,如果只看一個人的外在成就而忽略了內在成就,就顯得太片面也不夠真實。
我們總是認為要先搞定外在成就,才有閒錢與時間來優化內在條件,我們想著「如果我談成這筆生意,晚上就能一夜好眠了」或是「只要我早點達到財富自由,我就能睡到自然醒,每天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過回過頭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它想成:「只要我今晚能補充充足睡眠,隔天精神百倍,就能談成這筆生意」或是「只要我能用心挖掘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找到那些讓我迫不及待想要起床做的事情,我似乎就可以去算出我真正需要的生活費,提早達到財富自由。」
一個人的外在成就,很少能夠真正超過他的內在成就,意指一個人能真正擁有良好的聲譽、成功的事業、和諧的家庭與完整的自尊,絕對都是因為他本身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富足且健全。健康出狀況,似乎也會連帶影響到家庭相處與事業版圖,心理出狀況,可能也會影響到自我的人格與外在的名聲;相反的,如果一個人缺乏內在成就,那儘管他擁有成功的事業與奢華的生活,可能都只是短暫或虛無的。
就像前主管曾給我的叮嚀:「生活要精彩,工作產出才會夠精彩。」好好生活可以促進我們的健康指數、快樂指數,同時能夠增添我們生活中的靈感,讓我們有足夠的意志力去面對挑戰、用同儕與家人的支持來度過逆境。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這個主題越來越流行的原因,因為人們慢慢了解到,想要工作狀態變好,生活得先變好,想要生活變好,自己得先變更好。
在個人成長的領域裡,我們可能會探討要如何面對低潮、如何戰勝拖延、如何提升自信遠離自卑、如何和其他人化解心結重新合作⋯⋯,這些主題乍聽之下也許會覺得有點私人,但事實是,我們在工作上無時無刻都在面對類似的問題,人生中各方各面的疑難雜症其實都有連貫性與相似之處。也許,你會發現行銷技巧可以用在約會交友上,也許,商業思維的管理模式可以用在教育小孩跟處理家庭問題上,我們正走向一個全方位的世代,以前,我們可以將工作與私生活做切割,但在未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則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你工作上的好點子皆是從生活中而來的,你在工作中學到的技術能夠在生活中派上用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再將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分開衡量,我們要認知到兩者的關聯性,我們要相信把生活過好也是對工作負責任的做法之一。
因此,不要再對自己說「因為我工作太忙,所以沒辦法運動」我們應該要改成「最近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我應該更要每天勤奮運動來緩解這個情況。」想要打造一份有錢有愛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就從打造理想生活開始吧。
作者:佐依Zoey
(文章來源:https://babyou.nownews.com/news/heart/300009121192)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罹癌又怎樣」介紹 訪問作者:孫維瑄(2019年抗癌鬥士) 內容簡介: 我們都在經歷最艱難的成長,鬥士精彩的未來,由此開始…… 抗癌,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即使年輕,健康也不能是最後順序★ 為何愈來愈多人年紀輕輕就罹癌? 現代社會的步調較以...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的推薦目錄: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進階護理職務之臨床護理專家角色職責】
在念完護理系,依照父母與社會期待進入了護理職場,畢業後我選擇進入安寧病房,一個住滿著大量靈性與心理需求病人與家屬的集中營。
大學實習期間,我曾收過一張來自末期肝癌病人家屬的手寫卡片,病人因食道靜脈曲張破裂走得突然,來不及赴約我們已預定的空中花園輕旅行,卡片內容充滿遺憾與感謝,異常衝突。
開始工作後遇到第一次的CPR,只有半年年資的我,除了記得慌亂的腳步、嘈雜的機器逼逼聲夾雜著醫師充滿醫學術語的命令聲,我根本不記得自己是如何把病人送到加護病房,以為終於可以逃離現場好好回家整理混亂的思緒時,卻看到病人的先生到護理站致謝並告訴我病人還是過世的消息。
在他深深地一鞠躬中,我無法自處,那一刻我才發現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原來是這麼真實與貼近。我自責是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造成一個生命在我手上消失,這個鞠躬我沒有資格收下,帶著滿滿的歉疚我選擇離開臨床,但我知道我會再回來,但在這之前我要先強壯自己的身心【註1】。
健康照護專業人員的素質是提供高品質健康服務的基石。因應疾病型態日趨複雜及醫療科技發展迅速,護理專業必須持續精進實務能力與拓展進階角色功能,對多元健康照護需求做出回應,以符合社會的期待,並促進護理專業發展。
2002年國際護理協會定義進階護理師為「具碩士資格,有專門知識、複雜的決策技能及能勝任額外臨床實務能力的註冊護士」。為接軌國際並符合國情,美國護理學會定義四類別的進階護理師,我國已陸續發展專科護理師、麻醉護理師及助產護理師等臨床進階職務,並明確界定其執業範疇及角色功能。
然而,目前多數醫院並沒有臨床護理專家的職稱與職位,僅少數醫院設置教學進階護理師及護理研究員的臨床護理專家職位。台灣護理學會於2017-2018年執行之「台灣進階護理師現況與政策展望」調查結果顯示,臨床護理專家的職稱多元且不一致,角色功能多為提供特定疾病病人的照護、諮詢、個案管理及監督,以及護理人員的教育者,對於應具備的護理實務核心知識、專業能力認證標準、獨特的專業角色功能,尚須建立科學性的共識。
發展銜接基層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進階(N1-N4)的進階護理師制度,可促進護理人員職涯發展,進而對提升健康照護品質做出更大貢獻。臨床護理專家相關政策及制度的建立尚須護理專業團體、政府及醫療機構共同努力【註2】。
▶ 完整全文,詳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進階護理職務之臨床護理專家角色職責」:https://forum.nhri.edu.tw/r15/
■撰文者:
廖美南副總執行長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
■審閱者:
王秀紅諮議委員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Reference】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109年研議議題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議題召集人:王秀紅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https://forum.nhri.edu.tw/109-pp-3/
1. 資料來源
【註1】
民報 【醫病平台】我的護理在陪伴中自我成長 成為病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http://bit.ly/3nSeXnx
【註2】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現代南丁格爾-COVID-19疫情的省思」
https://forum.nhri.edu.tw/r14/
2. 照片來源
【註1】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從未聽過P講任何一個人壞話,就算遇到很離譜的狀況,她總是用平實的語調敘述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無論誰有煩惱,我們會一起「俯瞰」整件事,拋出想法或感動,盡量不帶批判。
「妳從這次事件中,學習到什麼?」
「妳這次遇到的狀況,跟上次事件有點像,當類似的事情反覆出現,有沒有覺得老天要給妳什麼樣的提醒?」
避免圍繞在無意義的蜚語流言,把焦點拉回跟自身相關的人事物上,多分享自己的夢想計畫、生活體驗、生命省思,或對社會世界有益的議題上。把每次相聚當作寶貴的交流機會,為實現夢想注入養分。話題可以輕鬆,插科打諢無傷大雅,但請不要太偏離內心的一把尺。
高品質的聊天,最能激發創意與促進知識交流。「主題式」的聚會最容易達到效果,例如品酒、外拍攝影、登山健行,其他開放填空。
取自《質感說話課》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直播跟高姊談交朋友的話題,我就想到這篇即將分享的摘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68995333684609/
如果互動常在批判或嘲諷他人,這樣的聚會參加多了,真的很傷神。心不清靜,是非也多。
剛好今天要跟潘姊直播,潘姊的新書便是專攻「說話」這件事。我身邊也有這種益友,我常能因為他們的分享,引導我有更深的思考。
祝願您,能跟朋友產生建設性的對話,彼此滋養成長!
*********************************
讓相處時光更有價值
【文/ 潘月琪】
「我們藉由批評與嘲諷他人所建立的關係,並不是真正的連結。」
──TED人氣講者/布芮尼.布朗博士(Brené Brown)
有部喜劇電影《高年級姐妹會》(Book Club),描述四位熟齡閨密組成讀書會,平時會交流各自讀過的好書,當然也會相約吃美食,互相揶揄,聊聊婚姻、舊愛與身材變形的煩惱。某日,個性較開放的其中一位女主角薇薇安,興奮拿出全球暢銷情慾小說《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強力推薦姐妹們一定要看,意外掀起一連串「愛」與「性」的精彩討論,也活化了這四位「黃金女郎」遭遇瓶頸的熟齡生活。
且慢!先別急著轉身溫習《格雷》三部曲,讓我們回想一下――噢!不是要你幻想拿著皮鞭的性感總裁,而是最近一次跟朋友聚會,你們都聊了些什麼?返家路上,你覺得滿足還是空虛?還期待下次跟同樣的朋友相見嗎?
當我們成為大人,有越來越多的責任,數不清的待辦事項,時間如此寶貴,好不容易跟朋友聚餐,作為辛苦勞動的犒賞,什麼都想聊,就像走進限時九十分鐘的吃到飽餐廳,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什麼都想吃,但時間永遠不夠,這時候,需要有「選擇」的智慧。
談到吃,我的朋友K可來勁了:「先進攻那些成本最高、品質最好的料理,龍蝦、生蠔、菲力牛排……也要搭配一些青菜水果,營養要均衡嘛!」語氣一轉:「可是我兒子每次都先倒一大杯可樂,又夾一堆薯條,光吃這些就飽了,氣死我了!」看他一副「恨鐵不成鋼」氣呼呼的模樣,我放聲大笑。
胃容量有限,若先吃薯條,容納龍蝦的空間就少了。攝取太多垃圾食物,不會得到對心血管有益的蛋白質,只會得到脂肪肝。
相處時間有限,如果先花十分鐘抱怨店員送錯餐點,再追問同事的愛恨糾葛、部門主管的職場角力、明星八卦,然後花更長的篇幅,數落分手多年的前任情人,最後重複問朋友一樣的問題:「當年他這樣,究竟是什麼意思?」聊完這些,差不多該散場了。這些話題像冰可樂一樣,當下暢飲很爽快,但對於想要追求美好人生的你,真的「營養又美味」嗎?
「我們藉由批評與嘲諷他人所建立的關係,並不是真正的連結。」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也是知名TED講者――布芮尼.布朗博士這麼說。
聚會中常見的「營養失衡」,包括太冗長的情緒發言,抱怨天下不公,「同仇敵愾」謾罵、批評、訕笑討厭的人,還有炫耀新買的戰利品。除非是復古黑膠唱盤,那值得給它一個舞台,外加二十分鐘的亮相時間。
想要讓相聚時光更有價值,何不換個方式,以「高品質的閒聊」取代上述內容,也就是增加建設性、成長性、知識性、趣味性,以及有療癒作用的對話,聊著聊著,心情和思緒會逐漸澄澈清明,腦子會蹦出靈感,大家都開心笑個不停,或太感動而落淚,那就對了!
比方為剛升職的好友慶祝,當大夥兒紛紛用叉子進攻土耳其知名甜點――糖漿甜甜球(Lokma),你順口一提:「這甜點超好吃的!有句土耳其諺語說得好,吃甜點就能說好話。(Eat sweet, talk sweet.)為了世界和平,我們不多吃一點怎麼行呢?」
悲慘事件剛發生不久,想尋求朋友們的情感支持,絕對無可厚非,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也絕對沒問題,宣洩完情緒後,不妨多拋出幾句話來延伸話題:
「會發生這樣的事,有沒有我沒注意到的盲點?」
「我好生氣,○○不做事又愛在老闆面前邀功,換成你們會怎麼處理?」
用開放性的問題,聽聽朋友們的建議,釐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起激盪未來可以怎麼改善。千萬不要一個人唱獨角戲,除非你是脫口秀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
P與L是我非常喜歡相處的兩位好友,P是室內設計公司副總,性格沉穩內斂,出國旅行會帶筆墨紙硯在飯店房間抄心經。L是國中音樂老師,一雙巧手能夠輕易做出極美的手工蠟燭,還會製香。
有次聚會,L教我們分辨天然「大豆蠟」與一般坊間常用的「石蠟」的差別,原來石蠟是由石油精煉過程中的副產物,即使有精煉石蠟及食品級石蠟等差別,仍然會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P長期資助印度偏鄉孩童,去年她寄給我們每人一張空白卡片,並體貼附上回郵信封,邀請我們寫幾句話祝福這些遠方的孩子們。我們的聚會從不冷場,每次都像度假般身心舒暢。
我從未聽過P講任何一個人壞話,就算遇到很離譜的狀況,她總是用平實的語調敘述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無論誰有煩惱,我們會一起「俯瞰」整件事,拋出想法或感動,盡量不帶批判。
「妳從這次事件中,學習到什麼?」
「妳這次遇到的狀況,跟上次事件有點像,當類似的事情反覆出現,有沒有覺得老天要給妳什麼樣的提醒?」
避免圍繞在無意義的蜚語流言,把焦點拉回跟自身相關的人事物上,多分享自己的夢想計畫、生活體驗、生命省思,或對社會世界有益的議題上。把每次相聚當作寶貴的交流機會,為實現夢想注入養分。話題可以輕鬆,插科打諢無傷大雅,但請不要太偏離內心的一把尺。
高品質的聊天,最能激發創意與促進知識交流。「主題式」的聚會最容易達到效果,例如品酒、外拍攝影、登山健行,其他開放填空。
我的作家好友G在人物傳記、報導文學領域是個中高手,學識淵博,如果以台灣山岳來比喻,在我心中,她就是玉山主峰的等級。
G跟我都很喜愛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這本教導創意寫作的小書,成為我們頗長一段時間的共同話題。我們曾經持續半年的「心靈寫作」聚會,每週見面坐定後,先聊聊天,然後各自振筆疾書半小時,寫得盡興時再延長時間,等時間一到,交換剛剛的即興書寫,邊討論邊延伸其他話題。
「做任何事都要有中心思想,寫作也是。」撰寫這本書時,我想起聚會時G分享的寫作建議,至今依然受用。
「那要不要大家先靜坐冥想五分鐘,用湯匙敲敲杯子,輪流發言五分鐘,再開始吃眼前的蛋糕?」另一位好友開玩笑說。這樣做也不錯,但也不用那麼拘謹,只要鼓起勇氣,婉拒充斥負面言談、空洞無趣的邀約,聚會品質就會產生改變。
當然,每個人對「高品質閒聊」的定義和需求略有差異,調整過程中,可能會流失一些曾經「無話不談」的朋友,因而感到失落。就像剛開始減少攝取糖類、加工食品,會覺得很不適應。等時間拉長,聚會成為滋養你的來源,你將會感謝自己做了這些取捨。
達賴喇嘛與南非屠圖大主教曾在印度達蘭薩拉(Dharamshala)相聚五天,那時,達賴喇嘛邁入人生第九個十年,大主教也已經八十多歲,兩位宗教領袖年事已高,又各有艱難的政治處境,幾乎可斷言那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相處。那麼他們都聊些什麼呢?兩位老人家心繫人類更廣大的自由、生死、和平,盡情談喜悅的本質、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支持喜悅的八大支柱,以及人們該如何練習喜悅。
如此高瞻遠矚的境界,並非遙不可及,想讓聚會時光更有價值,不妨改變一下閒聊的內容吧!
.
以上文字取自
質感說話課:言語的溫柔力量,是送給自己和他人最美的禮物
博客來 https://bit.ly/2VATkuU
誠 品 https://bit.ly/2RPj9Gw
金石堂 https://bit.ly/34QssLQ
博識網 https://bit.ly/3cuM5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重新開放報名人數上限150人)6/14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已額滿_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罹癌又怎樣」介紹
訪問作者:孫維瑄(2019年抗癌鬥士)
內容簡介:
我們都在經歷最艱難的成長,鬥士精彩的未來,由此開始……
抗癌,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即使年輕,健康也不能是最後順序★
為何愈來愈多人年紀輕輕就罹癌?
現代社會的步調較以往快許多、工作難以跟生活切割,
若未能有效紓壓,罹癌的機率自然容易增加。
罹癌年輕化|罹癌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醫病也醫心|你的心,準備好抗癌了嗎?
重返職場競爭力|熟讀《勞基法》,不怕丟飯碗!
風險規劃怎麼找|保險、社會資源補助,最堅強的經濟後盾!
☆走過荊棘之路,十位抗癌鬥士的生命故事★
面對生命中的困厄,正是這十位抗癌鬥士成長最快的時候,
只有在低潮才可以看到站在巔峰的自己,展現生命的高度。
披荊斬棘,一路奔向那熠熠生輝的未來。
⊙癌症,讓我知道自己的堅強、勇敢…… —─彭智良 / 肺腺癌
家人的健康接二連三發生問題,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他竟被確診為肺腺癌四期,治療後平均每半年就產生抗藥性,不斷換藥、治療方式仍然不見成效,難道他沒想過要放棄嗎?面對年幼的兒子、家人,他該如何重拾信念,透過抗癌實踐生命的價值?
⊙罹癌後,才發覺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 ──湯佩姿 / 卵巢癌
剛從校長手中接下獎座,規劃著未來夢想的藍圖,一夕之間,卻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才十九歲的她,如何面對人生難關?又怎麼逆轉命運,重新站上夢想的舞台?
⊙罹癌,我成為別人的力量…… ──歐庭華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從上山下海的女孩,變成躺在醫院的病患。血癌就這樣突如其來,闖進她的生命,一連串的治療過程,經歷希望到絕望的骨髓移植,她該如何調適心態,靠著開朗重新定義「癌症」?
作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作者粉絲頁: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罹癌又怎樣」介紹
訪問作者:蔡建民(2019年抗癌鬥士)
內容簡介:
我們都在經歷最艱難的成長,鬥士精彩的未來,由此開始……
抗癌,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即使年輕,健康也不能是最後順序★
為何愈來愈多人年紀輕輕就罹癌?
現代社會的步調較以往快許多、工作難以跟生活切割,
若未能有效紓壓,罹癌的機率自然容易增加。
罹癌年輕化|罹癌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醫病也醫心|你的心,準備好抗癌了嗎?
重返職場競爭力|熟讀《勞基法》,不怕丟飯碗!
風險規劃怎麼找|保險、社會資源補助,最堅強的經濟後盾!
☆走過荊棘之路,十位抗癌鬥士的生命故事★
面對生命中的困厄,正是這十位抗癌鬥士成長最快的時候,
只有在低潮才可以看到站在巔峰的自己,展現生命的高度。
披荊斬棘,一路奔向那熠熠生輝的未來。
⊙癌症,讓我知道自己的堅強、勇敢…… —─彭智良 / 肺腺癌
家人的健康接二連三發生問題,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他竟被確診為肺腺癌四期,治療後平均每半年就產生抗藥性,不斷換藥、治療方式仍然不見成效,難道他沒想過要放棄嗎?面對年幼的兒子、家人,他該如何重拾信念,透過抗癌實踐生命的價值?
⊙罹癌後,才發覺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 ──湯佩姿 / 卵巢癌
剛從校長手中接下獎座,規劃著未來夢想的藍圖,一夕之間,卻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才十九歲的她,如何面對人生難關?又怎麼逆轉命運,重新站上夢想的舞台?
⊙罹癌,我成為別人的力量…… ──歐庭華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從上山下海的女孩,變成躺在醫院的病患。血癌就這樣突如其來,闖進她的生命,一連串的治療過程,經歷希望到絕望的骨髓移植,她該如何調適心態,靠著開朗重新定義「癌症」?
作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作者粉絲頁: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職場健康促進法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職場健康促進法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何謂職場健康、職場健康促進法規、職場健康促進定義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職場健康促進法規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職場健康促進定義 在 職場健康促進法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職場健康促進法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何謂職場健康、職場健康促進法規、職場健康促進定義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職場健康促進法規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