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emis 一休運動基地 X 應諾吉運動訓練中心 「功能性身體機能評估檢測培訓」https://pse.is/3pktdq
一個教練什麼能力最難養成,我會說判斷學員的身體現在是什麼狀態的能力
我一路摸索過來,從減肥,愛上運動,自己練習摸索,考上教練證照,再不停學習摸索,到現在開了自己的運動基地
如果說有一個能力是所有教練都需要具備的,我會說是「評估的能力」
為什麼評估那麼重要
因為除了人體非常複雜之外,每個人的目標又都不同
一個想要放假可以更有力氣陪小孩的訓練
跟一個職業選手的訓練,是完全不同的
身體評估就像你出國玩,要去每一個點,都需要先定位自己在那個點,才能知道要往南往北,往東往西一樣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能力沒有先被「定位」現在在什麼階段
又怎麼為他開出一個適合他訓練的課表
即使到現在,我都還是不停的在學評估這件事
這次運動基地我們跟有「人體調校大師小豆教官合作」
小豆老師特別擅長把已經很厲害的職業選手從厲害變的更厲害
我問她怎麼才能做到
她指出了一個關鍵「評估」
透過評估,可以知道學員的強項弱項,身體機能狀況,有了評估結果後
才能依照評估後的結果來安排訓練課表跟訓練的先後優先順序
小豆老師是很多「職業競技選手」的「指定體能教練」
因為她給的訓練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強度
而是合理的安排訓練,讓每一個追求最高表現的選手都能更發揮出身體沒有被串連起來的能力
一般人也是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年紀到了,身體能力好像就變弱了
但其實有時候是我們應有的能力漸漸的沒被使用,而導致身體很多地方失能
而訓練的目的就是先串連起身體應該有的能力
才能更好的使用在自己的目標之中(例運動,更有力氣等等)
當我成立運動基地後
我也期望能夠成為一個學習的基地
讓跟我一樣對幫助人有熱情的教練,能一起有一個好的環境學習
為此我們將在10/6號開啟我們第一場,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培訓課程
「功能性身體機能評估檢測培訓」
透過一天的培訓
來學習如何有系統的判斷跟評估學員身體狀況的能力
判斷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
所以豆姐「滙整了10幾年來的經驗 」
結合「生理學」「肌動學」「生物力學」「能量系統」「筋膜動力鍊」等
「滙整出一套檢測模組」
透過能量系統及動作模組的評估
再給出評分,評分的目的不是好壞,而是定位
最後再安排最適合的課表
邀請所有從事健康產業的教練、朋友,一起來參與
培訓後會有
#研習證書
#成為artemis簽約教練及合作單位
報名表單資訊都在連結裡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報名
https://pse.is/3pktdq
肌動學 是 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umboPelvic Stability Dissection Liveatream〕
這週末參加了 Anatomy Trains 的大體解剖線上課,以前從沒想過可以參加這種課,也算是拜現在線上課已經非常普遍之賜。
一開場 Tom Myers 就說 Anatomy Trains is not the answer to everything。
我覺得點出了有些人學習上的問題,筋膜的確是近年來的熱門主題,但是並不代表之前的“傳統”解剖學肌動學不重要,事實上所有在大體解剖中用到的術語跟動作觀念,依然是“傳統”的領域。
只是,看到實際上人體的構造與連結,我們會更加了解除了傳統的肌動學以外,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考量點。
__
闊背肌
在人體背後,是塊涵蓋範圍相當大的肌肉,它一路從胸腰筋膜出發往上連結到肱骨,看到這種連結,你會想到原來上肢下肢的動作原來是有機會互相影響的,即使單單只靠一條肌肉。
另外透過解剖也看到原來它跟下斜方肌原來是如此緊密,並不如解剖書上畫的如此分明,那如果此處的筋膜滑動不順,你有方法練習或處理嗎?
豎脊肌群/多裂肌
透過肌肉顏色跟走向,以及連接點,更能去理解當初人被設計出來的時候,大範圍的豎脊肌就是負責動作,而旋轉肌多裂肌就是局部負責穩定,很多時候過度強壯的豎脊肌,背後也許是深層多裂肌失能的徵兆。
腹內外斜肌/腹橫肌
有趣的是透過解剖,真的看得出肌肉明顯如教科書的走向,例如腹內外斜交叉的X以及橫向的腹橫肌。
腰大肌
腰大肌是有趣的肌肉,當你真實看到它與多少內臟跟神經緊密相連時,下次你覺得腰大肌緊繃而要瘋狂的按腰大肌前,不妨先想一下腰大肌真的緊,需要你這樣暴力放鬆嗎?
SI Joint
在大體解剖中,老師要試著暴力把SI分開,但其實超難的,代表它本身就是一個微動關節,原則上它就是需要穩定,但當然卡住是另一回事。
髂腰韌帶
從L4-5連到骨盆,裡面Tom特別講到一個跟瑜伽有關的討論,他說有的老師說扭轉的時候骨盆不要動,但其實長期的這樣做可能會過度拉扯這條韌帶,而一個自然的扭轉,其實骨盆是會有連動的。
有趣的地方當然還有很多。
__
當然也有同學曾經有疑惑,像我們這種只教動作的,需要學到觸診,甚至看大體解剖嗎?
我覺得這不會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但除了教科書以外,我會把觸診甚至看大體解剖當作一種經驗累積,我並不需要非常精通,但透過這些學習可以讓我對人體有更深刻跟精準的了解,而不只是書上的分類圖解,長期下來培養出的直覺也會對動作練習跟設計有更多的想法。
__
而真實看到人體的解剖,也會有一種超脫的感覺。
一來是覺得人體的設計真的是鬼斧神工,打從心裡有種讚嘆跟尊敬,另一方面也會覺得,人生在世,最後的終點就是離開這具皮囊,除了要珍惜以外,也更需要把握自己的時間實現自己想做的事啊,雖然不是看天葬,但某種程度來說也有點這種味道。
不過說到味道,線上大體解剖的好處,應該就是有最好的鏡頭以外,不用擔心會聞到什麼其他味道吧。
下次有機會,應該也還會想參加其他主題,真的很有趣。
#anatomytrains
#解剖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肌動學 是 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不在順位中迷路?】
瑜伽練習中常聽到要找到順位Alignment,但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真正下去練習了,看起來一樣,感受起來不一樣,以為很輕鬆,其實很累,這中間的差別其實在Action,有人叫做行動,而Action不代表movement移動。
(註:這是我個人解釋方便的定義)
「不只需要知道擺位,還要知道行動。」
回到肌動學的本質,只要你搞清楚以下幾件事,就能夠幫助你更有系統的分辨出動作本質上的差異。
1 位置 position
2 行動 action
3 狀態 status
舉個例子,舉手好了。
1 位置
以解剖中立位當標準,手在前方叫做肩屈位flexion,手在後方叫做肩伸位extension。
2 行動
手由後往前舉叫做肩屈flexion,手由前往後伸叫做肩伸extension。
3 狀態
是動態還是靜態。
好,燒腦的繞口令來了。
所以你可以在:
肩屈位做肩屈動作
肩屈位做肩伸動作
肩伸位做肩屈動作
肩伸位做肩伸動作
再搭配動態還是靜態,動態就有向心離心收縮的差別,靜態為等長收縮。
以上搭配出不同的口令,另外在chaturanga時的肩胛骨動作,也可以以此類推,上過課的同學不妨自己腦力激盪一下。
當然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背後可能有不同的目的,但了解這些動作的基本原則,可以讓你更容易上手順位的練習跟有概念。
希望這些解釋可以讓你更了解動作的分析方法。
#看見動作的本質
#順位 #Alignment #肌動學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肌動學 是 什麼 在 基礎肌動學(第三版)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基礎肌動學》一書希望能為學生在人體動作之肌動學上建立紮實的基礎。本書主要著重於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是物理治療科系學生必須修習的 ... ... <看更多>
肌動學 是 什麼 在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