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不只預防,更要能治療!HPV疫苗的現況與前景】— 國衛院感疫所生物製劑廠 劉士任執行長 專訪
由於難以預防及治療,癌症一直是許多人心頭揮之不去的夢魘,只是儘管醫學尚無法完全確定多數癌症成因,仍有一些癌症已知可透過注射疫苗預防病毒感染來大幅減少罹病機率,像是在台灣好發率相當高的肝癌、子宮頸癌便同屬這種類型。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劉士任博士解釋,這兩種疫苗之所以具有這種特殊性,是因為肝癌、子宮頸癌均與慢性病毒感染密切相關。以肝癌為例,目前已知台灣有近 8 成肝癌患者為慢性 B 型肝炎感染導致,而子宮頸癌更有近 9 成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接種 B 肝、HPV 兩種預防病毒感染的疫苗同時也能大幅降低未來罹患相關癌症機會。
然而就像所有疾病一樣,預防與治療手段必須並行發展才能有效圍堵疫情,除了傳統預防型疫苗和治療藥物,全新的治療型疫苗也正在發展中。
■HPV 病毒與現有疫苗介紹
■治療性疫苗是什麼?
■預防治療並行打造病毒防護網
■也許有一天,WHO 消除子宮頸癌的願景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在 HPV 預防型疫苗和定期抹片檢查的推廣下,先進國家子宮頸癌的罹病率與死亡率已逐年下降,未來 HPV 治療性疫苗的問世可能幫助這一切更往前進一步。雖然現在仍無法斷定能夠達成什麼樣的效果,但有時候生活中最微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改變一切的關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8 年全球約有 58 萬人罹患子宮頸癌,是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症,儘管 HPV 疫苗現在已經相當有名,但第一款 HPV 疫苗其實直到 2006 年才正式上世,許多人早已錯失施打的黃金時機,更何況並非所有人都能注射到預防性疫苗。「即使有了預防型疫苗,能夠施打的也都還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婦女沒有這項選擇。」
在預防性疫苗、藥物、各種治療手段結合的防護網下,治療型疫苗或將能補足缺口,打造全方位的病毒防護網來協助人們對抗難以痊癒的疾病。
■完整文章,詳( 科技部 科技大觀園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eb9daf5-df02-4357-b618-05bf8ae4f7e5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Zoebitalk肉比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國旅遊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尤其是到一些蚊蟲或是食物水源較有疑慮的國家,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集分享了一些疫苗施打的小提醒唷!讓你出發前先做好萬全準備~ ▲提前預防可以省去很多後續的辛苦! #肉比頭自助攻略 : 這篇分享了該在哪邊施打疫苗種類比較齊全,以及我們該從哪些地方可以得到相關的資訊!讓你可以...
肝炎疫苗種類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藥署終於公告 EUA 審查標準,稍後的高端二期解盲報告,我們又該怎麼看?
在總質詢 3 位時代力量立法委員對陳時中部長的連番追問後,食藥署今天終於在網站上公告「國產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標準(EUA)」了(https://reurl.cc/eE3Doj);恰巧的是,高端疫苗也宣告今天下午五點將發布二期試驗的解盲報告,預期也有可能在解盲後,送交食藥署進行 EUA 的審查。
因此,在解盲前,我想再簡單談談這次解盲和緊急授權審查的幾個重點。
過去陳時中部長曾說過,國產緊急授權審查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與「有效性」,而有效性應該也是在「國產 COVID-19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標準」中,最重要、也最被外界關切的一部分!
審查標準中寫到,「針對療效評估部分,考量臺灣與美國疫情差異,難以直接在我國執行大規模疫苗療效驗證試驗,食藥署於年初即開始思考如何支持國產疫苗療效」、「五月初起陸續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商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衡量國產疫苗誘發產生的免疫原性結果是否與國人接種國外已核准EUA的疫苗相當,作為支持國產疫苗療效的佐證」。
最重要的是,「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所得中和抗體效價,必須證明不劣於 AZ 疫苗。」
這些內容,其實也和我上週的猜測相同,當時我就提到,食藥署預期會以已獲認證的疫苗來作為標準,讓國產疫苗根據中和抗體作為替代性指標,只要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濃度,即可證實他的保護力,這樣的技術在過去的流感、肝炎等疫苗都曾應用過。
對此,確實不論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團隊刊登在知名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醫學》( Nature Medicine 的論文,以及 WHO 在 5 月 26 日 邀請高端及各大藥廠參加的會議,都認同中和抗體作為替代指標的方向。
但是,我要強調的是!
當天 WHO 的會議,並沒有做成任何有效決議!!
而且,也沒有完成「抗體保護力關聯指標」(COP)的訂定!!!
也就是說,這樣的方向雖然有法規科學背景,但是過去僅適用在流感疫苗等成熟技術上,即便國際上對於 Covid-19 也適用這個方法具有高度共識,但目前國際標準就是還沒出來,也就是說,台灣很可能會領先 WHO ,率先採用。
對此,我在週二時也以此問題質詢陳時中部長,部長也不否認地表示,一切都尊重專家的專業審查,但也不能排除在國際標準出爐前就審查通過,他也提到,「這代表確實可能存在無法得到國際認證的風險」。
然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希望執政黨必須要妥善思考,僅通過二期試驗就取得國內 EUA 的國產疫苗,到底在我國的疫苗接種次序上要如何定位?
是和國際大廠疫苗一樣,作為主要施打的種類?還是僅適用在緊急情況下適用的「備位疫苗」?這對於未來大量施打後民眾的選擇權,會有很巨大的影響。
總歸而言,目前公佈的審查標準內容,與我先前文章所提的差距無幾,從國際標準來看,台灣的審查方式目前確實有許多「未經驗證的創舉」;但我也必須強調,要自創標準也沒有不行,那麼就必須要用科學、實證醫學的證據來說話,而最最最重要的是,這個審查過程必須要是公開、透明的。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近日也提到,食藥署應該將標準、過程、結果都要公開透明讓社會知悉,才能回應外界質疑。
最後,我們衷心期盼待會高端的解盲結果不僅順利、甚至可以超乎預期,而後續的聯亞亦同;然而,我也要不厭其煩地再次提醒,疫情期間,政府與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信基礎;而信任,只會奠基在公開、誠實、透明的社會溝通上,也希望衛福部能謹記在心。
肝炎疫苗種類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後疫情時代的最後一哩路:今起AZ疫苗自費接種;疫苗開打1個月進度緩慢,恐難與國際邊境開放接軌;國產疫苗完成二期試驗在即,下一步怎走國內尚無共識】
自去(2020)年底英國開打全球第一劑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後,開啟了後疫情時代。台灣開打疫苗屆滿1個月,接種狀況不甚理想,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優先施打疫苗的四類族群共61.8萬人,僅3萬4,000人施打,接種率約5.5%。前任副總統陳建仁16日也在Facebook上疾呼:「台灣的COVID-19疫苗接種率亟待大幅提升,才能走完成功抗疫最後一哩路!」。
今(21)日起指揮中心再開放1萬劑AZ疫苗,供商務人士、需出國工作、留學、就醫等原因者可自費施打,前天(19日)開放預約申請,今日預約已達5,000多人。4月23日起,將再開放第五、第六類族群接種,分別為5萬名警察、憲兵等維護社會運作必要人員,以及20萬名長照社福機構、社福照護人員與受照顧者。
由於AZ疫苗不斷傳出血栓疑慮,其他進口疫苗又沒有下文,台灣兩家國產疫苗高端、聯亞則加快腳步研發。高端疫苗已於3月底、聯亞則於4月中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收案,進行受試者研究統整後,申請食藥署緊急授權,期望讓國產疫苗加入台灣下半年疫苗接種的選擇,但相對國外疫苗研發都是在三期試驗期中時緊急授權,對於是否二期試驗通過就能直接上路,國內專家尚無共識。
■AZ疫苗接種一個月僅3萬多人,23日再開放軍警與長照機構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多次呼籲,未來防疫政策的方向就是全民接種疫苗得到一定的涵蓋率,即全台至少6成人口施打疫苗,才能放寬檢疫強度。他呼籲,台灣社區防疫做得好,民眾沒有接種疫苗的急迫性,但「打疫苗是為了未來開放國門,必須增強整體民眾對病毒的防禦率而打。」
但台灣的接種速度自始至終都相當緩慢,儘管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陳時中,到縣市首長都帶頭示範接種,也開放到第四類(包括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人員,以及外交等因公務出國人員與運動選手)。但接種人數只有3萬多人,平均一天接種約1,000多人,總接種數只佔優先開放人數的5.5%。
更緊張的是,目前分兩批到貨的AZ疫苗,分別於5月31日、6月15日到期,陳時中表示,就算一天接種數達2,000人,也接種不完,如果藥廠沒有提出可延長效期的證明,這些疫苗只能報廢處理。
■國產疫苗高端、聯亞皆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力拼夏季前通過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說,台灣下半年預計還有國產疫苗,也還有莫德納疫苗將抵台,AZ疫苗並非唯一選擇;尤其社區感染病毒的風險,目前趨近於零,民眾很難有急迫的動力去接種疫苗。
台灣目前有兩家國產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二期,分別為高端、聯亞。前者於3月30日完成3,700人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收案;後者則於4月16日完成收案。兩家疫苗廠都在拼進度,希望能在6、7月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並加入台灣接種疫苗的選擇。
高端疫苗總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去(2020)年底歐美已開始接種疫苗,預計今年下半年,國外可能已接種到一定比例,台灣可以買到哪些種類的疫苗、COVAX又能供應多少疫苗數量,很難有定論,因此最安全保險的作法,就是發展國產疫苗,尤其希望趕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接種。
「目前國際緊急授權的標準跟台灣的標準相同,會看受試者打完兩劑疫苗28天後,體內中和抗體的生成性、安全性,來判斷疫苗是否有效、可以通過緊急授權,」謝思民說。
所謂緊急授權是指,當大眾健康受到威脅時,所採取的特殊授權方式。主要方式是讓未被核准的醫療產品上市,或擴大產品的適應症範圍。這次所有的COVID-19疫苗,從輝瑞、莫德納等,都是在三期期中臨床試驗下,就先開放緊急授權上市施打。
■以抗體保護力取代三期臨床試驗當作替代指標,可不可行?國內尚無共識
由於一支疫苗從研發到拿到許可證,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此次疫情緊急,目前所有的疫苗都採緊急授權。但國內遇到的困難是:國外疫苗如輝瑞、莫德納即便是緊急授權,都是第三期試驗期中報告釋出後緊急授權,也會繼續將三期試驗,也就是大規模的社區試驗做完。但國產疫苗僅做完二期試驗,是否就可以接種呢?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日前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國產疫苗二期試驗若確認安全性、有效性,則可先緊急授權100萬劑疫苗使用,但還是得做完三期臨床試驗,證明疫苗有效,才會核發合格的藥證許可。
但謝思民認為,中和抗體保護力濃度若達到標準就能取代三期試驗直接接種,是國際共識,包含B型肝炎、水痘等疫苗也都是如此。他表示,台灣如果做大規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不僅沒有環境,即社區沒有個案;也無法輕易拿出大筆資金來協助試驗;若進行三期試驗,做完也至少到年底,拖慢了疫苗接種的時間。
「遇到這個問題(三期試驗無法進行)不是只有台灣,現在還有上百種疫苗在研發,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正研擬一個抗體保護力濃度COP(Correlate of Protection)來作為取代第三期臨床效果的指標,讓各國疫苗廠遵守,只要疫苗試驗抗體保護力超過COP,就能緊急授權。」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解釋,過去無法做三期試驗的疫苗,主要原因可能是疾病發生率太低,無法用臨床試驗看出結果;另一種情況是其他疫苗廠已經做過第三期試驗,收集了相當的有效性臨床資料、累積抗體數據,可以很明確知道,多少抗體就能讓人體得到保護力,「後面的疫苗廠做時就不需要第三期,只要把抗體做出來,一群人接種、抽血,抗體達到標準就能證明有效,這也能讓國產疫苗做不了第三期試驗的困境得以解套。」
■COP出爐時間未定,疫苗未做三期試驗,未來恐不被國際承認
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則有不同意見,他表示COP若制定出來,確實將成國際共識,但這也代表目前並無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發布最新的緊急授權準則雖肯定抗體保護力的重要性,但也加上但書:「現有疫苗形成的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還未有解釋,而且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的有效程度,可能會因爲疫苗種類而有所差異」。他表示,「我們都希望國產疫苗能夠成功,但是科學只走到這步,就不能直接跳到結論。」
陳建煒說,COVID-19疫情爆發一年多,各國確診者數據、資料都在收集研發中,第一代疫苗最早研發出來的疫苗如莫德納、輝瑞,即便追蹤時間也不長,但都已完成三期試驗,如今這些廠商擴大試驗對象到兒童、孕婦、預防變種病毒,而研發新版疫苗時,就可加速疫苗試驗,僅需觀察抗體保護力濃度即可。但國產疫苗的狀況不同,沒有前一代疫苗可相比,「過去也有二期做完結果不錯、三期卻失敗的例子,美國食藥署在2017年公布資料,有2個疫苗在二期試驗表現良好,三期卻完全失敗,這也是我們要考量的。」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COP的標準比較容易針對「病症清楚」的疾病來制訂,但COVID-19病況多樣,不容易判斷疫苗對民眾的保護力程度,「接種疫苗的人,未來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被感染,這樣很難確認多少程度的抗體保護力,可以預防感染;也因為需要觀察的人數、數據龐大,很難定期追蹤、驗抗體,因此要知道多少抗體就能預防感染,並藉由這個標準讓全世界都能互通,是非常困難,COP恐怕在幾個月內不會訂出結果。」
他認為,國產疫苗做完二期試驗,國內可採緊急授權接種,但因為沒有做三期試驗、也沒有拿到國內藥證許可,未來若接種國產疫苗的民眾入境其他國家時,恐不被國際所承認。
■「疫苗護照」國外試辦惹議,「免疫/抗體護照」也有執行困難度
根據數位出版機構「Our World in Data」全球疫苗串接資料,目前全世界已有173個國家/地區開始接種疫苗、至少32個國家實施接種疫苗後,程度不一的減免檢疫政策。
(推薦閱讀:【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例如,以色列是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政府發綠色通行證給接種完兩劑疫苗及確診康復者,出入大型活動、酒吧、餐廳等場所都須出示通行證;其他如丹麥、歐盟、美國加州等也正採用或研擬疫苗護照。
不過,疫苗護照的爭議頗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聲明不支持疫苗護照,因為這會加劇不公平的現象,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夠接種疫苗;美國、英國也同樣因為公平問題與護照會侵犯個人隱私等考量,疫苗護照推行的十分不順利。再者,黃立民也表示,不同疫苗的效力不一,是否要採用相同的隔離檢疫減免方式?若不同,也可能會引起各家廠商的抗議。
謝思民指出,除了各家疫苗認定困難外,接種疫苗的人,是否真的有產生抗體?打完疫苗之後,多久時間內確保體內還有抗體?自然感染病毒者也會有抗體,這類人是否也發護照?「種種問題,因此要用接種疫苗與否,來認定是否可以給予國際通行護照,愈想愈不可行。」
而「免疫/抗體護照」,是專家們正討論的解套方式。謝思民和陳志榮都認為,不管打什麼疫苗、何時打,只要在出國前驗抗體,符合國際標準COP的抗體濃度效價,就能全球統一認定,民眾也能安全出國。
但抗體護照還有不少技術性問題需要克服,包含測量的設備、標準,「COP如果真的制訂出來,會改變很多未來防疫的準則跟方向,」陳建煒說。在COP順利出爐之前,免疫護照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嬌生疫苗也傳血栓疑慮,應與腺病毒機制有關,但引發原因仍在研究中
4月13日,美國CDC宣布,暫停接種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嬌生疫苗在美國已接種680萬劑,但陸續出現6例接種後嚴重血栓的案例,其中1名死亡、1名病危。
陳志榮表示,嬌生疫苗和AZ疫苗的製作方式,都是採用腺病毒當作載體,將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送入體內,雖然發生血栓的原因目前仍不明朗,但各界都在研究,血栓副作用的原因與腺病毒相關,但引發機制還不明確。
陳建煒說,這次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與一般臨床常見的血栓並不同。過去的血栓西方人發生率比東方人高,多是手術後臥床,下肢出現血塊凝結。「但這次的血栓出現在正常血流的部位,如腦部,接種疫苗後造成大的血塊凝結,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容易大出血而致命。」
黃立民也補充,AZ疫苗接種後出現的血栓是全新的副作用,無法得知我們接種後發生率有多少,且較晚接種的東方國家看到歐美的接種狀況,也導致AZ疫苗的接種率下降,劑量數不足就難以比較、證實血栓的發生率與高風險族群。
而英國將30歲以下年輕族群接種疫苗改成其他疫苗,也並非年長者比較不容易發生副作用,而是年長者自然感染的重症比例較高,施打AZ疫苗是利大於弊的考量。
■疫苗接種是未來趨勢,急得總統呼籲「繼續幫忙」
如今歐美各國都以極快的速度大量接種中,有些國家已開始討論接種後可縮短檢疫、隔離與自由通行的可能性,也是未來各國恢復通行的解方之一,若台灣若疫苗接種比例太低,未來面對國際趨勢難以接軌,也沒有條件開放國門、放寬邊境。
疫苗接種人數低落是台灣目前的難題,儘管疫苗無法完全取代防疫措施,但仍可以有效提高民眾對病毒的抵抗力,面對疫苗施打意願不高的狀況,急得連總統蔡英文也趕緊呼籲:「這部分非常重要,還需要大家繼續幫忙。」(文/陳潔;攝影/余志偉 )
#延伸閱讀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https://bit.ly/38IiBdp
#報導者 #疫苗 #COVID19 #接種 #進度
肝炎疫苗種類 在 Zoebitalk肉比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出國旅遊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尤其是到一些蚊蟲或是食物水源較有疑慮的國家,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集分享了一些疫苗施打的小提醒唷!讓你出發前先做好萬全準備~
▲提前預防可以省去很多後續的辛苦!
#肉比頭自助攻略 :
這篇分享了該在哪邊施打疫苗種類比較齊全,以及我們該從哪些地方可以得到相關的資訊!讓你可以在出國旅遊或是留學前,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唷!更詳細的資訊還是請洽各大醫院的家醫科旅遊、留學門診:
✔︎ 更詳細的疫苗內容,請向(衛生署國際旅遊處方箋:
https://goo.gl/RRjUXu )/ 大醫院尋求醫師專業建議喲!
✔︎ 肉比頭並非醫療相關專業人士,因為自己在為明年的冒險準備所以資料蒐集與大家分享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的小知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補充資訊:
Music:
Song: Ikson - Friends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mot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JfsBXik83f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肉比頭系列影片⬇
肉比頭《越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hP0Xn4L7k&list=PLVAA37RiJKch7lCUAZMsAAY-zQHhf_YCT
肉比頭《寮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yjMTINjBg&list=PLVAA37RiJKcjDMk0LTEKJlQnMLLZ9Y4uA
肉比頭《菲律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yYaUXnqE&list=PLVAA37RiJKcjaOu_UvHd5dE43J7vXw0rR
肉比頭《馬來西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6I0ofabpY&list=PLVAA37RiJKchadvCzNbzyl-Ck_22o17XE
肉比頭《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D52sGvlEM&list=PLVAA37RiJKciSkWD8bCkc16JQeR4ywGsZ
肉比頭《科技旅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m7kamZ3YU&list=PLVAA37RiJKcgnYk9dB61ErPzK5NKg3es7
肉比頭《旅行知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2QVb10dT0&list=PLVAA37RiJKcgnfo0fxVnD6wIMMg4IGZqC
--
⬇自助旅行這樣安排(肉比頭圖文版)⬇
菲律賓 | 宿霧x薄荷島 https://zoebitalk.com/cebu-bohol-schedule/
馬來西亞 | 吉隆坡x馬六甲 https://zoebitalk.com/kl-malaka-itinerary/
--
⬇肉比頭旅行工具推薦⬇
【住宿預定】
Booking (訂房) https://bit.ly/2kqtLhF
Argoda (訂房) http://bit.ly/2m5WmJx
Airbnb (民宿) http://bit.ly/2moy5P7
HotelsCombined (比價) http://bit.ly/2kTIpON
【行程】
Klook (行程|門票) http://bit.ly/2lZ81Kg
KKDay (行程|門票) http://bit.ly/2kua2hh
【機票】
Skyscanner http://bit.ly/2mk7GBZ
--
⬇︎肉比頭的好康推薦⬇︎
Airbnb註冊-你與我可賺1100NT 住宿折抵金
http://bit.ly/2moy5P7
Klook註冊-你與我可賺NT$100 優惠碼
http://bit.ly/2kr5t7g
--
⬇︎肉比頭的蹤跡⬇︎
肉比頭官網 https://zoebitalk.com
肉比頭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zoebitalk
肉比頭日常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c/zoebitalking
肉比頭FB https://www.facebook.com/zoebitalk
肉依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bitalk
翔走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wngojustgo

肝炎疫苗種類 在 不只能打新冠疫苗!10大公費疫苗種類、施打對象一次告訴你! 的相關結果
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 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 ·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 ... <看更多>
肝炎疫苗種類 在 乙型肝炎疫苗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常簡稱B肝疫苗。是用來預防B型肝炎的疫苗。 ... Bimmuge-Hepatitis B Vaccines.jpg. 一款日本生产的乙肝疫苗. 疫苗说明. 目标疾病, 乙型肝炎 · 种类, 亚基. 临床数据. 商品名, Recombivax HB. Drugs.com · Monograph. ... <看更多>
肝炎疫苗種類 在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的相關結果
B型肝炎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含有經純化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接種後使人體產生B肝表面抗體以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費接種建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