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外的發現狗也會有黑色素瘤。自然界有許多動物會自然產生黑色素瘤(意指非實驗室誘導,例如老鼠如果不經基因誘導是不會產生黑色素瘤的),從鯊魚,鸚鵡,烏龜,河馬,劍尾魚,到馬,豬,猴子都有,其中以狗的黑色素瘤與人的模式最近似。
犬黑色素瘤最常見位置為口腔 (62%), 皮膚(27%), 腳趾 (6%), 趾甲 (4%), 及眼部(1%)。
犬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最常發生於牙齦,且某些品種的狗特別容易發生,占了50%的病例。這些品種包括貴賓狗,黃金獵犬,拉布拉多,羅威那牧羊犬,及約克夏。
人類的黏膜黑色素瘤發生於鼻腔,陰道,口腔,食道等部位,預後較一般黑色素瘤差,而犬口腔黑色素瘤也是,局部侵犯性高,且易轉移至鄰近淋巴結,遠端轉移到肺,依照診斷期別與治療,生存期從數個月至一年都有報導。
另一與人類黑色素瘤相似處為對化療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
犬的肢端黑色素瘤是趾頭第二常見腫瘤,好發掌面及趾甲,局部侵襲性高且40–58%已侵犯至骨頭,導致發現時三至四成已經轉移至淋巴或肺。
至於致病機轉,犬,馬與人都有MAPK 及PI3K/AKT mTOR pathway。已經臨床運用的標靶藥物如dabrafenib (Tafinlar泰伏樂)及Mekinist麥欣霓便是針對MAPK pathway,至於針對mTOR pathway的rapamycin or everolimus 則較少運用於黑色素瘤臨床治療。病理部分,犬與人的黑色素瘤也有類似病理型態。
如果狗也跟我們一樣會去檢查自己的身體,也許可以跟我們一樣早點發現,狗也跟我們一樣會生病會得癌症,如果家中有狗毛孩,還是得注意一下他們的口腔喔。
# 犬黑色素瘤
#好想念我們家已經往生的狗狗們
# Oncept melanoma vaccine已用於犬的口腔黑色素瘤安寧治療
肢端黑色素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3/20舉辦的黑色素瘤跨團隊研討會,終於有時間整理重點分享給大家了!
1. 目前台灣黑色素瘤病人以標靶或免疫治療的病患約15%。這個比例偏少的原因是
目前第三及第四期病人才會用標靶或免疫治療: 組織有BRAF突變者用雙標靶(台灣人黑色素瘤有BRAF突變僅約15%),無BRAF突變者,至少經過一次全身治療(通常是化療)無效者可申請免疫治療。
2. 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 黑色素瘤有BRAF突變者的病患,第三期已經切除原發部位(IIIa需轉移淋巴結1mm以上,因1mm以下復發機會較低)可申請雙標靶藥物(一年為限)以預防再發。
雙標靶(Dabrafenib 泰伏樂+Trametinib 麥欣霓 )可減少副作用。泰伏樂主要副作用是發燒關節痛,麥欣霓(需冷藏)會增加泰伏樂效果,罕見有眼底積水副作用。雙標靶可延長癌症無復發期11.4個月,單標靶只能延長7.3個月。
標靶藥物優點有效比例高且效果快(57%有效, 相較免疫治療對東方人肢端黑色素瘤反應率僅約16.8%) 第一次使用雙標靶仍有10%病人無效,算原發抗性(primary resistance)。
3. 雙標靶並非各科癌症皆適用,以大腸癌而言就是只用單標靶(泰伏樂)效果就很好!
4. 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大,>7%的病人30天內發生。輔制治療既然是為了預防復發,必定是以安全性為第一優先(合併兩種免疫治療的病人1.5倍的機會因治療死亡),其次才是有效度。
5. BRAF組織檢查方法: 染色(IHC)只能檢查到V600E這種突變(無法檢查到V600K,但V600K突變型式較常在經常曝曬陽光處,東方人少見)。PCR(聚合酶連鎖反應 )兩種都檢查得到。至於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可能會有過度敏感的問題(偽陽性)。
6. 台灣人足底黑色素瘤約占58%,此種腫瘤已知腫瘤內部異質性(intratumor heterogenecity)較強,也就是說同一顆腫瘤裡面可能對治療會有不同反應出現。
#希望黑色素瘤病人有更好未來,雙標靶終於有健保給付(晚日本好幾年)
#北榮血腫醫師鄧豪偉醫師說:當你在治療病人時覺得guideline怪怪的,很有可能就是guideline有問題! guideline也需要一直更新! 與會醫師醫師一致認為IIC病人其實比IIIA病人預後更差! 最新臨床試驗也證明IIC的病人有輔助治療可預防復發。
#現今的IIC在AJCC6th是算第三期,後來才編到第二期
#免疫腫瘤協會會長張文震醫師要帶領我們制訂台灣黑色素瘤自己的治療準則
肢端黑色素瘤 在 皮膚外科 王研人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痣與黑色素瘤的BRAF基因突變
很多病人在簽切黑色素瘤手術同意書時,也會簽到這張BRAF基因突變檢測同意書。到底黑色素瘤跟BRAF基因突變有什麼關係呢?
1. 只有黑色素瘤有BRAF突變嗎?
不是的。事實上一般的痣>80%有BRAF突變,先天性黑色素痣>70%有NRAS基因突變。有沒有BRAF基因突變,跟是不是黑色素瘤是兩件事情。西方人的黑色素瘤約50%有BRAF基因突變
2. 東方人常見的肢端黑色素瘤(包括手掌腳掌及指/趾甲),最常見的突變型態是什麼?
跟一般黑色素瘤及其他的腫瘤相比,肢端黑色素瘤的突變量(tumor mutation burden)較少。15%有BRAF基因突變,15%有NRAS基因突變,15%有KIT基因突變。
可能因為突變量少,造成肢端黑色素瘤對免疫治療效果(anti-PD1抑制劑)不佳。日本Nakamura教授統計,肢端黑色素瘤對免疫治療反應率僅有16.6%。(手腳掌黑色素瘤21.1%,指甲黑色素瘤8.6%)
3. 為什麼我要做BRAF基因突變檢查? 要怎麼做?
用切下來的黑色素瘤檢體做基因突變檢查,工作天約十天。
若黑色素瘤有BRAF基因突變,在第三期(有淋巴結轉移)或第四期(遠端淋巴結或皮下,肺臟等其他器官轉移)的病人,可以用針對BRAF基因突變的標靶藥作為輔助治療。我們會建議雙標靶藥,對於增加無復發生存期有顯著幫助。
#肢端黑色素瘤
#BRAF基因突變
#黑色素瘤標靶藥
肢端黑色素瘤 在 認識肢端型黑色素細胞癌 的相關結果
認識肢端型黑色素細胞癌. 小惠今年才二十六歲,是一名國中老師。一年前的盛夏,她來到我的門診。第一次見到她,我就被她特殊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她總是面帶笑容,笑得比 ... ... <看更多>
肢端黑色素瘤 在 痣與惡性黑色素瘤 - 群英楊麗珍黃景昱皮膚科診所 的相關結果
肢端 型惡性黑色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s) 好發在有色人種,華人的肢端型惡性黑色素瘤更為惡性,五年存活率約五成,據統計此類病患往往在病灶出現後的五年左右 ... ... <看更多>
肢端黑色素瘤 在 亞洲人黑色素癌好發四肢肢端醫示警「這5種痣」致死率超高 的相關結果
[周刊王CTWANT]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71%好發於四肢肢端,但民眾多數只關注臉部黑痣,很容易錯過早期黃金治療期,台大醫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