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0的網紅icyball 冰球樂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三杯 》EP 全數位平台收聽: https://icyballband.lnk.to/SayWhen 粉色的念頭在心中不停盤旋,身邊有個誰讓你隔日宿醉也甘願,一杯一杯再一杯,今晚已經不打算節制也不在乎後果了。火箭會如期升空嗎?天邊稀疏的雲朵會帶來滋潤嗎?高高舉起的期待,是否又要重重地受傷害?...
肯定歌詞是二哈 在 七仙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客人問我:七師傅,我的工作好辛苦,應否辭職去做生意?
我:人生其實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的過程,視乎你想追求什麼?有一個不變的定律,你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能量永遠相等。
其實人生沒有誰的生活是完美的,不是不辛苦,只是沒喊痛。
大家見到我拍攝廣告丶電視節目...表面嘻嘻哈哈,背後是無數次的不够睡丶病倒丶疲累。
8月中我的新節目viu TV 「七救星」就快面世, 拍攝了二個多月,從5月拍到7月,當中的辛勞一言難盡....
戶外拍攝時,有時在山上丶有時在海邊...每日都不够睡,加上天氣炎熱,戶外拍攝全日不敢喝水,因為沒有厠所...所以,中了暑喉嚨痛牙痛全身痛病倒了,都不敢請假休息,轉天用意志硬撐着又去拍攝。
那期間,除了拍攝七救星,還要拍攝Alipay HK廣告丶以及數之不盡的媒體訪問,隔幾日做一個訪問,自己都記不清了,所以大家見到我大多數的媒體訪問都是非常憔悴。
拍攝Alipay HK 廣告時,沒時間練習唱歌跳舞,之前一天拍攝電視節目好晚收工,巳經累的不得了,過度的勞累想睡又睡不着,只休息了兩個小時,非常非常眼瞓,一大早去清水灣影棚拍攝Alipay HK 廣告。
化妝時我爭取時間記歌詞,舞步...之後埋位拍攝。
從早上10時,連續跳舞到晚上12點,不停的跳!
例如,表情不好,再跳丶企位不對,再跳丶大家的動作不一致,再跳丶攝影師的儀器有故障,再跳丶跳的節奏快或慢一步,再跳丶光線不好,再跳,每一句拍攝完,再拍攝下一句,一句句拍攝。就算跳的很好了,仍要再跳多幾個,需要多存幾個不同的版本。
之後要換背景丶LED燈,再跳,之後再補拍,再跳..
不吃不喝的跳,跳到下午三時,音樂再響起,我的腦子卻一片空白,站着沒反應,什麼舞步都忘了,實在太疲倦了。
導演說:大家休息半小時,吃午飯。
我只吃了幾口菜,根本沒胃口,只想睡覺。
之後又跳,直到半夜12時才拍完。回到家,見到腳後根的皮都磨破出血。
自從Alipay 廣告,我更加尊重敬重所有的藝人丶幕前幕後的所有人,因為我感受過箇中的滋味,大家未經歷過,永遠想像不到,真的非常非常非常辛苦。
當你見到歌星唱歌跳舞很美,因為他她台下不斷的練習,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世上一切都是正比,台上閃耀,台下痛苦丶出人頭地,背後辛勞,得到的同時,肯定也失去,例如不够睡丶疲勞丶沒時間見家人朋友丶沒時間出外丶出了名不方便去公共埸合丶被人嫉妒罵丶造遙中傷丶誹謗污衊...
魚和熊掌向來不可兼得。
很多時候,得到,是幸運,失去,未必就是不幸。學會看淡得失,不苛求完美,去留隨意。
名利,我其實根本不在乎,無欲則剛!機會來到,努力做好,不强求也不放棄。
願你我都能學會看淡一切,安然而愉悅地生活,因為人生肯定擁有這樣,就失去那樣,相等的。
#Viu TV七仙羽七救星
肯定歌詞是二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哈樂黛的愛與死》 :#傳奇的平權歌手,唱出兩首「你不可不知道的 #殿堂級歌曲」】
雖然這是金球獎影后的作品,不過我知道很多人對於黑人電影沒什麼興趣。但是,比莉哈樂黛是公認「#20世紀最重要的爵士樂歌手」,當時粉絲是不分膚色都愛戴她,而且她有兩首殿堂級的歌,一首被葛萊美放入 #名人堂,一首是傳說中的 #自殺魔曲《黑色星期天》,如此傳奇的歌手,你怎麼能不認識一下?
〖比莉哈樂黛,到底能多傳奇?〗
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其實童年真的是「悲慘世界」來的,遭遇有夠慘! 拍成電影也不意外,但是電影《#哈樂黛的愛與死》直接跳過了這一段,從她成名之後的事情開始說,因為就算從這邊開始,她的人生也是夠曲折的了。
以下講的內容,都是我自己研究的,跟電影本身敘述無關啦! 所以不會影響你們看這部電影的樂趣,反而還 #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這我的招牌啊,左撇子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
先講一下她成名時有多強,她的歌在當時最主流的電台排行榜,常常拿到第二名! 為什麼第二名也能拿來說嘴? 因為當時 #第一名是保留給白人歌手的 😂
評論家 John Bush 說她:「#永遠改變了美國流行歌唱的藝術」(changed the art of American pop vocals forever.)
在她成名多時之後,她演唱了《奇異的果實》這首被葛萊美放入名人堂,同時也是被 FBI 盯上的一首「禁歌」。
〖《#奇異的果實》這首歌,在說什麼?〗
《奇異的果實》(Strange Fruit)會被FBI 盯上,到底歌詞講了什麼?
簡單來說,歌詞在說美國的南方土地,白楊樹上掛滿了奇異的果實,這果實會流血、會腐臭,烏鴉會啄食,被陽光曬到腐敗,一個奇異又苦澀的作物。
這是什麼奇異果? 地球有這種作物?
答案是,當時被白人至上主義給掛起來的黑人屍體。
不光說當時的社會氛圍,就是歧視黑人之外,可怕的是,當時的FBI 是由 #胡佛 執政啊!
胡佛就是一個拿著執法權力,無限上綱,自己狂違法,用著各種非法手段打壓民權人士與政敵的傢伙。
胡佛執政的 FBI 當時盯上了比莉哈樂黛,因為不分膚色的人都在聽她的歌,而她又硬是要唱《奇異的果實》,認定她是「挑起民族分裂」的危險份子。
但是憲法保障她有唱歌的自由啊~
怎麼辦?
那就從名聲上摧毀她。
FBI知道比莉哈樂黛有食用毒品,但是他們不一定抓得到,所以連栽贓的手段都用出來了。
不只是這樣,各種垃圾手段都使出來了,就是不想讓比莉哈樂黛再站上舞台。
那真的是一個FBI 可以隨意亂搞的年代。
李奧納多有演過胡佛傳,片名是《#強艾德格》,有興趣可以參考。
這場哈樂黛的這場戰役,怎麼打的?
《哈樂黛的愛與死》(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講得很詳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原文片名就是 美國聯邦 對決 哈樂黛 啊!)
先不說最終哈樂黛的結局如何,1978年時,葛萊美將這首《奇異的果實》列入了名人堂,時代雜誌評這首歌為「世紀之歌」,這地位之高,你不能不知道。
〖傳說中的自殺魔曲《黑色星期天》?〗
如果你對神秘學很有興趣,你一定聽過傳說中聽了會自殺的《黑色星期天》(Gloomy Sunday,或譯《#憂鬱的星期天》)
這首超級悲觀的歌曲,在 1933年由兩位匈牙利音樂家所創作,之後在世界各地,包括 羅馬、比利時、柏林、紐約 都有自殺災情傳出,這些傳說故事,例如:
在年輕人在酒吧聽完樂隊演出的《黑色星期天》,在現場歇斯底里的大叫,然後飲彈自盡。
騎著腳踏車的報童聽到乞丐哼的《黑色星期天》,停下車把錢都交給乞丐後,投河自盡...
很多很多的離奇案件發生,連創作這首歌的音樂家後來也自殺了。
《紐約時報》當時也有一篇文章記載這件事情,有興趣可以翻 1968年 1月 14日第84頁的內容。
這首歌其實在各地都有不同版本的歌詞,最有名的就是比莉哈樂黛在1941年唱的版本。有興趣的可以去 Youtube聽,很多人在底下留言「我還活著啊!!!」
恩,我聽完了也沒事。
後來,我們台灣的國片《#樓下的房客》也用《黑色星期天》改編成主題音樂。我也覺得,《獵人》裡面讓角色「旋律」提到的「#魔鬼的樂章」,也是致敬《黑色星期天》。
這也是你不可不知道的神秘魔曲。
〖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原創歌曲〗
這兩首「殿堂級」的歌曲,都是你不可不知道比莉哈樂黛的代表歌曲。
要先老實說,整部《哈樂黛的愛與死》的靈魂音樂,以及電影的敘事剪接,不知道是時代還是口味偏好的關係,我個人是沒有特別喜歡。(膚淺的我,可能先重聽一次皮克斯的《靈魂急轉彎》)
但是,在片中的《奇異的果實》這段我是很推薦的!不光說唱歌之前的一小段,有像是舞台劇一樣的精心運鏡安排,先快速交待她的遭遇,理解她為什麼執著要唱出《奇異的果實》。
搭配她低沈悲戚的嗓音,唱出《奇異的果實》富有血淚傷痕的記憶,這個渲染度是很大的。
這短短的幾分鐘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超級精華。
所以,《哈樂黛的愛與死》得到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女主角也直接拿下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同年也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入圍肯定。
以「#看電影長知識」的角度來說,我是推薦看《哈樂黛的愛與死》,來看看這兩首你不可不知道的殿堂級歌曲。
〖電影哪邊看得到?線上看?〗
這部電影,本來在台灣是要院線上映,但是你們也知道疫情關係...這應該是無法上映了。
所以,觀看的平台我也幫你們找好了。
自6月25日起,在「中華電信MOD」、「中華電信 Hami Video」、「台灣大哥大myVideo」三大平台觀賞得到。
如果看完這篇還想了解更多Billie Holiday,就可以看! 起碼我自己看完是馬上去研究這位歌手,才寫了一篇我自己都覺得開心,也覺得很重要的文章。
這週的每週一推很充實! 希望大家都有長知識,也希望左撇子有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肯定歌詞是二哈 在 icyball 冰球樂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三杯 》EP 全數位平台收聽:
https://icyballband.lnk.to/SayWhen
粉色的念頭在心中不停盤旋,身邊有個誰讓你隔日宿醉也甘願,一杯一杯再一杯,今晚已經不打算節制也不在乎後果了。火箭會如期升空嗎?天邊稀疏的雲朵會帶來滋潤嗎?高高舉起的期待,是否又要重重地受傷害?講出來不好意思的無奈,最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冰球宇宙三部曲 ︴︴︴第三杯 ︴︴︴#結局揭曉
►第三杯下去明天肯定會炸裂,但有沒有six就看這一杯!
►三部曲收官之作,男子的失落日常,飄出淡淡的哀愁
第三首歌,第三杯酒。Friday night的酒吧,復古浪漫的音樂流瀉,微醺的氛圍和陌生的她,第一杯是這樣開始的。接著第二杯是試探,透過彼此的酒精濃度推測今晚續集的內容。我們都知道的,第一杯、第二杯都不算數,點到第三杯才是劇情發展的關鍵。兩人間物理與非物理的距離都越來越近,於是內心開始拉扯搖擺… 想著兩個人都喝三杯,不就是six嗎?醒來後再度迎來熟悉的失落感,那曾炙熱的期待已癱軟,而好事沒有發生的夜晚,沒關係,我早就習慣。
與冰球宇宙三部曲《三杯》EP同步釋出的收官之作-第三波單曲《No Six》,是無奈的諧音,也是男子的失落日常。icyball 再次以歌詞中滿滿的禮貌暗喻生動描寫男性們都明白的共同心聲,也完整了冰球宇宙三部曲跌宕起伏、帶有淡淡哀傷的故事線。歌曲開頭將火箭發射的倒數反轉,並刻意拿掉6這個數字,暗示火箭並沒有成功發射。《No Six》音樂風格延續了首波單曲《醉後喜歡我》的復古氛圍,讓EP首尾呼應,並請到擅長復古風格的The Weeknd 御用母帶處理工程師為歌曲進行最後潤飾。節奏組以合成器貝斯的跳動旋律、簡單有力拳拳到肉的鼓節奏,創造出復古的電子舞曲律動,加上前奏與間奏重複洗腦的合成器旋律,引領聽者進入腦洞大開的宅男宇宙。編曲使用濾波器自動化(filter automation),讓歌曲行進畫面豐富地轉換。尾段大量和聲及各種樂器的樂句互相交織、堆疊出千軍萬馬氣勢澎湃的交響舞曲,最後結尾嘎然而止,只留下故事中失意男子的孤獨。
►The Weeknd 御用母帶處理工程師加持 復古律動再升級
►《No Six》、《搖啊搖》MV 同一夜晚、雙重詮釋
《No Six》MV再度由掀起熱烈討論的第二波單曲《搖啊搖》MV導演賴禹諾執導,兩支影像作品有著同樣的場景、人物,卻有截然不同的解讀、風格。影像籌備初始,icyball、影像團隊、企劃團隊花了許多時間思考,並嘗試站在不同角度激烈辯論這較為敏感的內容,甚至找來周遭親友一同加入討論與提供意見。經過數月討論後,最終決定以兩支MV、兩種不同敘事來呈現男女視角的互相吸引、攻防拉鋸,以詼諧浪漫的方式描述這搭配三杯好酒,健康中帶點小性感的夜晚。
►三杯酒堆砌而成的故事,結局不是你想的那樣
►icyball 式的色澀小幽默,《三杯》EP現正純釀中♡
創作大多自酒精中淬鍊,熱愛微醺氛圍的icyball ,歷經兩年休團再出發,作品即以酒作為核心開展。冰球宇宙三部曲《三杯》EP以三首歌曲串聯成一個跌宕起伏的one night小短篇,微醺的第一杯是《醉後喜歡我》,復古浪漫的單曲在網路平台造成一波嚴重暈船潮,也讓聽眾更加期待icyball的回歸;開始搖擺的第二杯來到男女對唱的《搖啊搖 feat. Limi》,充滿衝突感的歌詞搭配洗腦的旋律,加上「母湯」的影像助攻,讓更多人陷入icyball的宇宙中,而關鍵的第三杯-今晚沒打算要節制才會點上的第三杯,歌名《No Six》的諧音暗示了最後的結局。高高舉起的炙熱,輕輕放下的哀愁,情色中帶著苦澀的故事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共鳴,笑著笑著就哭了。icyball 的歌曲中總是始終如一地帶著些許不正經,恰恰體現了「男人不管到幾歲,只要聚在一起就會變回男孩」這個跨越時空不變的真理,也正是icyball 式的風格。
《No Six》
戴上面具蜷曲著身體 就是不想出門
有個問題佔據著思緒 來自每個他們
Why
每段故事 美麗的開始 眼神在加溫
交換的信任慢慢衝動
梭哈的黑桃二 攤牌了跟不跟
妳說 今天也沒有六
1 2 3 4 5 7 8 9 10 No Six Oh No
1 2 3 4 5 7 8 9 10 沒有六 Wow
各種天氣同樣的結局 一點都不陌生
望著天邊稀疏的浮雲 奢求一點可能
生在晴天的雨衣 不能就這麽輕易放棄
就算全新的包裝裡 沒有六
Dancing with you nanana
Just dancing with you nanana
沒有六
[ 音樂製作名單 ]
詞 Lyricist|王昭權 Chuan Wang
曲 Composer|謝達孝 Siao.H、王昭權 Chuan Wang
製作人 Producer|謝達孝 Siao.H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icyball 冰球樂團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王昭權 Chuan Wang、謝達孝 Siao.H
主唱 Vocal|王昭權 Chuan Wang
吉他 Guitar|謝達孝 Siao.H
貝斯 Bass|吳冠男 Nelson Wu
鼓 Drum|林士捷 J. Lin
鍵盤 Keyboard|蒙捷文 J.Meng
合成器 Synthesizer|蒙捷文 J.Meng、謝達孝 Siao.H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李雅微 Shivia Lee、王昭權 Chuan Wang
和聲 Backing Vocal|李雅微 Shivia Lee、王昭權 Chuan Wang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謝達孝 Siao.H
人聲錄音室 Vocal Record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賴世凱 NiceGuy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硬搞錄音室 INGO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Dave Kutch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The Mastering Palace
[ 影像製作名單 ]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鳥兒映像 Birdy Prod.
導演 Director|賴禹諾 Yukno @鳥兒映像
副導 A.D.|周昀佑 Lgthree
製片 Producer|藍皓倫 Yooooalan
製片助理 P.A.|吳苡瑄 Yi Hsuan Wu
攝影 D.O.P.|左治 Jorch Ma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馬崇智 Chris Ma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鏡頭銀行 LensBank
燈光師 Gaffer|粘峻嘉 Chun Chia Nien
燈光助理 Best Boy|林晏均 Yan Chun Lin
酒吧燈光師 Gaffer|蘇志博(安東)So chi pok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 Mirager Prod.
主演 Starring|吳敬恆 Jing Wu、林千煦 Qianxu,Lin、小飛 Fly Liao、潘信叡 Repan、某某某 and more…
造型 Stylist|張佳媛 Beryl Chang @我沒空有限公司、 鄭婷 Ting、 林毓秀 Ashley Lin
妝髮 Hair & Make-up|林瑀萱 yuma lin、張允 Yun Chang
美術 Art Director|張芳綾 funny、周昀佑 Lgthree
剪接 Editor / 調光 Colorist / 特效 VFX|賴禹諾 Yukno
標準字及歌詞設計 Graphic Designer|張芳綾 funny
平面側拍 BTS Photo.|吳宗哲 WuWuZZ
動態側拍 Video D.|王柏林 Berlin Wang
企劃 Marketing|顏靜萱 Ka Ka Yen @VH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Jumi Tavern - Gyoza & Champagne Bar、洗衣店
出品 Presented by 何樂音樂 Pourquoi Pas Music
關於 ⓘⓒⓨⓑⓐⓛⓛ
騷到內心的勾人音色、氣味挑逗的字字句句、恰到好處的搖擺groovin‘ ,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邀約:來我家…聽音樂嗎?數位的皮裝著類比的心,icyball的歌曲就像現代化的愛情,演化得精美但本質仍然單純直覺。想說的還有很多,我們輕輕帶過,別有壓力,音樂裡飄飄醉著就行。
icyball 將自身熱愛的七零、八零年代具有 Groovy 精神的Funk / Disco / Acid-jazz / R&B /Regga /Swing 等經典風格,融合新時代電子元素與表現方式,詮釋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模樣—— 屬於當代的、屬於icyball 的華語流行歌曲。
主唱昭權,善於詮釋歌曲情感故事,嗓音精緻、充滿渲染力
吉他手達孝,擅長彈奏放克、R&B等曲風,主導編曲製作
鍵盤手蒙,精於音色使用,技巧穩健,亦主導編曲製作
貝斯手Nelson,貝斯音色質樸細膩,不可或缺的溫暖存在
鼓手士捷,涉獵曲風多元,轉化成獨特的個人表現風格
除了持續共同創作,五名團員也各自在音樂圈耕耘,累積能量。2020年底,他們將團名由舊有的「Icy Ball」更改為更加俐落的獨有單字「icyball」,睽違數年再度推出新作的他們,不論是音樂、視覺、內容,都以更精緻成熟的面貌和聽眾見面!
Find icybal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cyballBan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cyballband/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IcyBall
・StreetVoice: https://streetvoice.com/Icyballband/
肯定歌詞是二哈 在 ILL MO OFFICI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以及爵士/R&B新星歌手兼ICRT DJ凱琳Cait Lin。
在這個海外台灣人回家極其不容易的時候,Matt特別想要創作一首描繪“台灣精神”的歌,於是“就當家裡”應運而生。這首歌的主題小從發掘生活周遭的小確幸開始;大至感受臺灣整體的生活型態。在“就當家裡”中,你平常聽過的所有樂器Matt幾乎都用上了!他總計運用了15種管絃樂器打造這首受七零年代西洋靈魂樂啟發的全新創作單曲。
在台灣深耕奉獻於中文饒舌創作以及嘻哈知識教育推廣超過十年的OG級先鋒、資深團體參劈TriPoets的成員老莫已經是在嘻哈圈內人人respect的大前輩。在“就當家裡”中,老莫帶來富有台灣街頭原味的歌詞,引領聽眾穿越島嶼,深入感受其對台灣人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愛與認同。
台灣嘻哈新浪潮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春艷自2013年在「Diss RBL」與饒舌巨擘熊仔的一場“切磋”成名之後,致力發行各類領域的創作,如今的他,已是享譽樂壇的新生代表演藝術家。他以帶有些許飄渺與抽象的歌詞、強烈個人風格以及前衛的藝術性演繹來探索台灣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凱琳 Cait Lin 是近年來在台灣名聲鵲起的新人歌手之一。與Matt一樣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她是名台澳混血兒。凱琳在台灣有著多重身份,首先,她個人是名精通爵士與R&B曲風演唱的歌手;第二,她是爵士樂團"Zy the way中庸"的看板人物;第三,她是春艷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影片中的合音老師;第四,她身兼ICRT的DJ。有賴於擔任首席製作人的凱琳牽線,在“就當家裡”中,我們有幸能看到Matt、老莫、春艷三位才華洋溢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她也為此曲找來了能分別代表台灣多元族群的音樂家與聲音。
昆士蘭音樂獎世界音樂類得獎者Matt Hsu aka "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是位實驗音樂作曲家。他能演奏多達二十種以上的樂器,此外他也擅長將各類民俗樂器、管絃樂器、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品發出的聲響編織在一起,譜寫出豐富多彩而匠心獨運的音樂。身為一名"ABT"(Australian-born Taiwanese),Matt從小受澳洲當地獨立音樂、龐克樂與實驗音樂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為了全澳洲音樂界最受推崇的實驗音樂作曲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跨文化背景成長下的他時常藉由譜寫出在聽覺上超凡脫俗的音樂稱頌多元性與包容性。此外,Matt還擔任自己的17人編制管絃樂團指揮,而被澳洲樂壇比喻為澳洲的Shugo Tokumaru。
這首單曲之中的琵琶solo是由在國內音樂界備受肯定的音樂人陳妍心 Sylvie Chen 擔綱演奏,而在結尾出現的族語和台語則是出自馬卡道族靈魂歌手Vita張芮菲和九歲的盧唯誠小朋友。這次單曲發行的視覺呈現來自一堆年輕又很有想法的臺灣夫妻:林嘎嘎與陳幸運所創立的獨立時尚設計品牌Loopy鹿皮。鹿皮的設計範圍涵蓋了繪製圖像、衣著與各式物件,至於鹿皮創作的風格可謂天馬行空,正如她們所說:創作風格有些很鮮豔,有些很簡單。最後,Matt還執導這支單曲的MV,畫面的組成包含了與春艷、老莫、凱琳和妍心的視訊互動以及在疫情爆發以前,Matt在台灣遊玩時拍攝同性婚姻合法化遊行的影像紀錄。
Release date: 2021年5月26日
肯定歌詞是二哈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O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O
金曲新人王ØZI創作製作一手包辦 技能升級加盟執導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你們看到的歌詞,都是我掏心掏肺地把自己十幾歲的戀愛故事告訴ØZI,然後他再轉化為文字,寫出我的心情。這首歌是專輯中代表30歲以前的我,所以交由20世代的他來寫,再適合不過了!Love is Love的音樂風格雖然有ØZI存在,但我覺得他替我找到了適合我的R&B和微嘻哈的方向。」
-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
陳珊妮x陳綺貞x陳建騏x魏如萱x徐佳瑩
許哲珮x ØZI x呂康惟x馮翰銘 全陣容創作
-
這首歌邀請到2019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ØZI創作﹑製作與拍攝MV ; 但在ØZI大獲肯定之前,楊丞琳即在整合專輯曲風過程中,特別選定他來為專輯內節奏相對強烈的快歌進行創作,無非就是看中ØZI在現今華語音樂圈當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他擁有美式背景卻能將創作融合跨越東西的文化共感,運用歌詞訴說跨越差異的男女觀念,搭配朗朗上口的曲調都是為當今樂壇注入了新的能量。楊丞琳也因看中ØZI此特質便力邀他為新專輯增添新色,本以為楊丞琳沒有嘗試過這樣的曲風會在錄唱卡關,但沒想到她在配唱過程中毫無障礙,並且得到了ØZI對於楊丞琳唱法的高度讚賞,她唱出了所有在愛情裡的女人都曾義無反顧地秀出所有的愛,但無私並不等於回報,男人的感情有愧終究是每段愛情裡面陳舊的劇情,原來Love is Love,即便都知道是會經歷傷痕的愛都會讓人奮不顧身。
ØZI的創意思維跟過去傳統MV拍攝很不一樣,更打造丞琳從來沒有過的樣子,時髦慵懶捲髮以及梳乾淨的高馬尾;身穿oversize外套,裡頭中空僅著運動Bra;充滿混血感的妝容,戴上”貓眼”效果的角膜變色片,從頭到腳濃濃的歐美風,是大家從未見過的楊丞琳,ØZI希望在畫面上突顯歌詞的氛圍,像是為了男生改變自己的妝容、改變自己喜歡的東西、逼自己去喝金牌…等等,丞琳笑言:「這首歌講述”不做自己”這件事,今天也真的都不是我啊!」有所領悟的她表示,「對方要喜歡原本的你,而不是投其所好;可以培養一起的興趣,但不代表要成為他。」
#楊丞琳 #ØZI #刪拾以後
-
〈Love is Love〉
是不是我太單純
他的壞讓我好崇拜
想得到他完整的愛 但
沒那麼簡單
頭髮留長放下來
抹上鮮豔紅色唇彩
鏡子裡的那位女孩
我認不出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看小說 喝金牌
在凌晨 一點半 爬起來 看球賽
嗜好已改
讀遍了 星座書 想成為 你的愛
為你研究遊戲片
你最愛 的電影 我全都 看了好幾 遍
能不能 為我 轉過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
詞 Lyrics by:ØZI
曲 Composed by:ØZI
製作人 Producer:ØZ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ØZI / 剃刀蔣 Razor Chiang(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r:ØZI
VO:ØZI
和聲 Backing Vocals:楊丞琳 Rainie Yang
編曲 Arranger:ØZI / 海大富 Lil Fu(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陳璿翔 Shawn Chen(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邱亮 Liang Chiou
專案管理 Project Manager:邱亮 Liang Chiou
導演 Director:ØZI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薩禾豐 Leo Sa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陳昱廷 Eddie Chen導演助理 Assistant to Director: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仲宇 Martin Tan
製片 Producer :孫偉強 Luputa Su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王琦凱 Ci Kai Wang(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涂瀚勻 Haimi Tu(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賴相芸 Fish Lai (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 陳韋傑 Aloha Jie(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李青桐 Kris Li(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製作會計 Production Accountant:陳妍蓁 Abbie Che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塗士謀 To Small
攝影二機 B Camera:李金勳 Joseph Lee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鐘啟銘 Chung Chi Ming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葉辰威 Yeh Chen Wei / 池品傑 Chih Pin Jie
燈光師 Gaffer:余志祈 Yu Chih Chi
燈光大助 1st Best Boy:陳重佑 Chen Chung Yu
燈光二助 2nd Best Boy:邱麒叡 Chih Chi Jui / 葉佐琦 Yeh Tso Chi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黃舒 Shu Huang
美術執行 Production Executive :簡宇瞧 Chien Yu Chiao
剪接 Editor: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調色師 Colorist:薩禾豐 Leo Sa / Diego Contreras
後期 Post-Production: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韋傑 Aloha Jie / 陳仲宇 Martin Tan
視覺效果 VFX:簡國欽 Gochiaai(三叔視務所 3su Visual Studio)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邱亮 Liang Chiou / 陳韋傑 Aloha Jie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er:紀昀 Asking Gee / 許家豪 Kevin Hsu
楊丞琳經紀公司 Rainie Agent:樹與天空娛樂有限公司 Tree & Skyline Entertainment Co., Ltd.
楊丞琳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林麗娟 Dana Lin
楊丞琳執行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楊于慧 Charlotte Yang / 詹佳玲 Erin Chan
楊丞琳彩妝師 Rainie Makeup:陳佳惠 Carlin Chen(妝顏造型工作室 Make Up Color Studio)
楊丞琳彩妝助理 Rainie Makeup Assistant:梁安妘 An Yun Liang
楊丞琳髮型師 Rainie Hairstylist:Sydni Liu(ZOOM Hairstyling)
楊丞琳髮型助理 Rainie Hair Assistant:Hans Chen(ZOOM Hairstyling)
ØZI 經紀公司 ØZI Agent:新樂園 Forbidden Paradise
ØZI 經紀人 ØZI Artist Management:姜馨茹 Cathy Chiang
ØZI 經紀助理 ØZI Artist Management Assistant:李品賢 Bamboo Lee
ØZI 彩妝師 ØZI Makeup :蔓蔓 Man Yun Wu
ØZI 髮型師 ØZI Hairstylist:高玉銘 Dino
ØZI 髮型助理 ØZI Hair Assistant: 楊采嬑 Ya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多向度攝影棚 Multi+ Studio / 用力拍電影 TogoFilm / 上京影業 Sun Ging Production House / 莊騰傑 TJ Chuang / 彭皓益 James Peng Peng / DO UP / 培培 Pei Shan Da / 森白舍 Simple Design/ 楓驛器材 JEDY / 米奇 MCKY Lin / 宋昭儀 Wolfy Chao / Mossy Huang / Etha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