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只漲不昳、無病無痛、惡人退散、好人圍繞的人生,只存在想像之中,不可能是真槍實彈的現實人生。
人的一生總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滿身傷痕,如果用一個字總結,那就是「苦」。
不用總是羨慕別人,因為他們的苦我們沒看見;不要輕易看不起別人,因為他們的苦我們沒經歷過,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必然正在或曾經經歷各種或重或輕的苦。
包含我們羨慕別人也是苦,看不起別人也是苦,因為這代表我們正活在比較的苦受之中。
不要高估自己,吹噓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一切人生挑戰;說到底,我們只是還沒有遇到而已,真的遇到了,就知道自己有多脆弱。
當體檢報告顯示肺部有一顆五公分的腫瘤,需要進一步切片確定;家人躺在醫院手術室裡進行手術,站在手術室門外等待;接到電話通知家人發生重大車禍,正送往醫院急救途中,我們的心真的可以淡定自如嗎?
但也不要低估自己,只要給我們一些時間、讓我們喘過氣後,我們會發現,自己一直都有無限承受生命苦難的潛能。
這世上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有壞就有好、有禍就有福、有黑夜就有白天、有陰就有陽,這是生命的自然律則。
苦難,雖然意味著生命的無常,但卻也因此激發我們體驗幸福的潛能;
只有經歷過人生的苦,才能抱持惜福感恩的心,去體驗平凡簡單的幸福快樂,力量與勇氣往往也在其中。
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無法立刻、馬上解決,甚至到最後都無法解決,我們唯一能做的、應該做的就是好好過日子,親眼見到每一天太陽的升起、落下,一天一天承受著苦難卻平靜地好好活著。
無常,所代表的真正智慧是無限的可能性,所以不要預期幸福也不要排斥苦難、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看不起別人、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只要心存善念、做我們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中,好好過日子就好。
*************
閱讀一本好書,幫助自己,是一件好事;
送一本好書給有緣分的人,當作祝福、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好事。
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
2021年最新作品《積善》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3900172
博客來Top3 http://bit.ly/03900172-B
許峰源系列作品親筆簽名書小官網
圓神書活網:合計滿10本&75折&免運費
https://bit.ly/fayu-eorder
肺部腫瘤切片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罹癌不是你比較倒楣 星希亞:病越重的人更該反思】
當醫院通知我罹癌消息的時後,我極度震驚,我年輕、不喝酒、不抽菸且周圍也沒有二手菸,每年健檢報告都沒有紅字,但我的肺部卻長出腫瘤,進一步切片檢測結果:肺腺癌第四期。
在此之前,充沛的體力和近乎完美的健檢報告,讓我認為自己是健康寶寶,直到癌症突然出現,把我從美好的夢境中搖醒,無論我是否願意,它就是發生了⬇️⬇️閱讀全文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肺部腫瘤切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必修的課程-如何好好道別
來看一下,林思偕教授的好文章。
道別
一位老婦人和白血病長期抗戰。最近主治醫師查房不再討論她。她知道她輸了。
她向醫院請假。回家整理東西。她知道再回去就出不來了。
她緩步巡視家裡的每個房間。然後走出來,望著她耕耘多年的花園。
每一塊石頭,每一寸花圃,每一棵樹,每一條長凳,精心挑選的石花瓶,腳下踩的厚石板。
陪她走過那麼多年的春夏秋冬,經歷那麼多美好的人與事。
他們沈默匯集了回憶。依然生氣勃勃。而她卻要向他們永遠的道別了。 他們是她在這世間唯一可告別之物。
……
他年約70歲 。長期卧床,脆弱但神智清楚。 和太太住在離診所十幾公里遠的地方。
得了一個無法開刀的腫瘤。 後來連進食都困難, 放了鼻胃管。
醫生每個禮拜一例行「往診」。調整一下他的處方,特別是強化他的管餵飲食配方。
病人之前是個商人 , 家裡藏酒豐富 。每次醫生來 ,他總是慷慨地, 把以前捨不得的珍藏 ,倒一小杯給醫生喝。
每次醫生準備啜飲第一口酒的時候,病人眼裡總是閃爍著期待和愉悦的光芒 :「你看這酒如何?」
醫生從不缺席 , 甚至有時還主動問慰, 需不需要提前去 。
有一個禮拜五, 病人突然要醫生去看他。病人把一瓶裹得好好的陳年紅酒送給醫生。 他們安安靜靜的相坐對望。
許久,病人用撫摸並著握住醫生的手,用極輕的語調說:「再見。」
下個星期一。醫生再去探訪病人。病人的太太紅著眼眶說 :「就在上禮拜五晚上。您走後幾個小時,他 說他要睡覺 ,就没再醒來了。」
……
十幾年前,病人的嘴唇上長了鳞狀細胞瘤,經過放射線治療之後,得到控制。
可是周遭的皮膚變薄,一直反復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
醫生會先開藥, 如果病人兩週沒有好, 就安排住院做切片。 就這樣傷口潰瘍 ,切片,癒合,再潰瘍 ,再切片……所幸,追踪期間,腫瘤始終沒有復發,一直到病人退休。
去年。病人做切片時,意外發現她有高血壓。 大概是巧合吧。 每次吃了醫生開的降血壓藥,病人唇上的傷口就會癒合。
病人有一陣子失去追踪,過了約一年,才又回來醫生。 他要謝謝醫生 ,唇上的傷口已經完全癒合9個月了。
但醫生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病人看起來形容憔悴,全身黃疸,因腹水而呼吸短促。
原來病人最近被確診,得了另一個無法開刀的轉移性肝腫瘤。 看起來時日不多了。
病人住在偏鄉 , 必須輾轉換車,才到醫院,一路步履艱難走來門診, 一段不算短的距離呢。
病人說她取消上回醫生的門診是因為要住院做檢查。
和往常一樣 , 兩人什麼話也沒說 , 只有眼神交換 ,只是這次,醫生再也說不出「一切會没事」了
……
醫生已經額滿 。但護理師叫他改掛別人不成。 他堅持要看。
病人銀行家退休, 對細節特別注意。 兩年前被診斷肺癌。無法開刀, 化療放療都做了, 他還是不斷咳血。
醫生感到頭痛 。病人每次來看,總是超過互相約定好的10分鐘。盡量安排他在門診的最後一號吧 ,後面沒有人等。
醫生有一點毛躁。 一見到他,就跟病人說:「老先生,這次可不能跟你談太久喔。」
病人比上次來的時候瘦了, 而且更喘。 他對醫生說上次開的抗生素沒用。 喉嚨更痛了:「醫生,您要再開一些給我嗎?」
病歷上寫著 :他昨天到急診。才剛做完放療, 肺部的陰影反而擴大。 咳血更厲害了。
突然。病人嚴肅的說:「 我恐怕看不到我下一次生日了。 你看我是不是該開始準備一些文件?」他總是那麼well organized, 每件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
在醫生眼前的,是一個勇敢的病人詳細陳述他如何深思熟慮 ,準備離開人世的打算。
那是何等莊嚴神聖的10分鐘。 醫生聽著聽著 ,流下淚來……
「身為醫療人員的你我,要記得每個病人的名字都是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