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與癌症最近的距離:巴瑞特食道*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生活,不管內在或是外在,都是以他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的勞動為基礎,所以我必須盡力奉獻自己,希望能以同等的貢獻,來回報未來,是從他們那裏所得到的。
胃食道逆流真的是小病嗎? 長期不管它就算有癌前病變也不用怕? 巴瑞特食道很少變成食道癌? 這些都是我在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 最後一個食道癌的問題更是我最近有非常深刻的體驗·.
這個月才剛有一位高雄來的病患,這位病患因為在原本的醫學中心治療胃食道逆流,包括定期做胃鏡以及拿藥,但病情總是時好時壞,因此才北上員林找我諮詢第二意見,後來因為他肯定我的治療成果,所以採取高雄員林兩邊腸胃科共同照顧,上週他來門診眉頭深鎖告訴我:吳醫師,這次不太好了,我上周才剛出院,這時我心一驚,心想不會是得癌了?大腸癌還是胃癌等等? 他說:月初在高雄接受定期胃鏡,結果發現在食道靠近賁門長出了食道癌.我看了他帶來的報告,是食道腺癌,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長期胃食道逆流造成巴瑞特食道病變後的結果.我趕快調出他之前半年前在高雄醫學中心做的胃鏡,對照癌症的地方發現當初只有薄薄的一層表皮與其他顏色不同,合理判斷是巴瑞特食道,當時也沒有什麼發炎,不到一年已經癌變產生潰爛,該醫院請他接受外科手術,病人不想要,我也為他轉介至高雄為創手術專家那裏評估,希望他治療一切平安順利.巴瑞特食道真的很少變癌?答案是肯定的,但癌變的機會絕不是零,至少這位患者就是百分之百得到了.醫師與病患都不應該掉以輕心,好好對抗食道癌惡魔.
#胃食道逆流致癌4部曲第3階段
#百分之4胃食道逆流患者會有巴瑞特食道
你的一小步,可以拉開與癌症之間的一大步
▍什麼是巴瑞特食道病變?
巴瑞特食道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這是食道長期受到胃酸刺激、反覆發炎,
以致黏膜上皮細胞出現病變的症狀。
#巴瑞特食道病變罹癌風險高出40倍
BUT #有癌前病變不是百分百會得癌症
雖然巴瑞特食道不可逆且無法自癒,
但及早處置,仍可有效避免食道腺癌的發生。
▍吃藥控制好,還是做手術保險?
#無分化不良:藥物治療+定期追蹤
藥物治療搭配每一至三年做胃鏡追蹤
不過,吃藥只能預防惡化,病兆不會消失。
#有分化不良:優先考慮手術治療
高度分化不良建議進行手術(熱射頻燒灼術)。
低度分化不良藥物治療加追蹤,通常能有效控制,
若不想承受癌化風險,可評估手術治療。
▍與食道癌劃清界線:#熱射頻燒灼術 #RFA
熱射頻燒灼術(RFA)以有麻醉的無痛胃鏡施行,
利用電燒導管把淺層食道病變細胞燒灼掉,
並將燒灼後的壞死上皮刮除,讓表皮黏膜重生。
由於熱射頻燒灼術成功率與安全性皆高,
且併發症低、手術與修復時間都短,
是多數巴瑞特患者可以接受的治療方式。
+最新消息+
經醫學會極力向健保局爭取下,
於2020年6月份起,只要符合健保規定,
健保不僅給付熱射頻燒灼術手術費用,
連原本需要自費的電燒導管都能給付了,
替患者省下原本自費動輒7~14萬元的費用。
此德政要特別感謝我相當敬愛的前輩,也是義大醫院消化科內視鏡主任 #王文王侖 醫師 與各方先進持續努力奔走。
健保規定需要事先審查,合格才可以使用
*適合的患者包括
1)扁平的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前病變
2)巴瑞特食道合併分化不良
3)巴瑞特食道病變長度大於三公分
*一個人只能用一次,若要再次使用,必須要半年後確定病兆仍嚴重符合之前的標準才行,也是需要事前審查的,醫師要附很多資料才行。
#想知道更多請看部落格文章
https://tphhealthcare.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31.html
請多多支持我的處女作喔
來自處女座的龜毛醫師醫師著作
◎更多內容,請見《跨科會診‧終結胃食道逆流》
博客來 https://reurl.cc/9ERljx
誠品 https://reurl.cc/GkW3ov
金石堂 https://reurl.cc/M7qlbK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reurl.cc/RdxZjZ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巴瑞特食道 #胃食道逆流 #食道癌 #癌前病變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胃食道逆流中心
胃癌手術成功率 在 農民教主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正的兇狠的專家都很忙,冒出頭的要先用磚頭敲兩下試試是「磚」還是「專」
癌症的化療電療手術會害死人的想法,其實就是他發揚光大的。
他從1988年開始,到2017年總共寫了64本書,
其中共同作者的有17本,自己寫的有47本[*1]。
===
據說他一開始受到關注,是因為日本某明星患上胃癌,媒體大量報導他接受治療時的痛苦,
然後他以醫學背景跳出來,說其實他是不需要受到這些痛苦的,這些治療是騙人的,
從那時候起他就開始被持續關注了,還被稱為【醫界良心】。
===
網路上吹捧他的文章說他在日本慶應大學有40年的行醫經驗,
實際上,他在1988年就已經因為譁眾取寵,被慶應大學勒令永遠不能升遷,所以他到退休都一直都只是個【講師】而已,連一個【助理教授】都不是,更不用說什麼【教授】啦~
#你可以想一下在社會階級分明的日本永遠不能升遷是一個多麼嚴重的懲罰
===
但【講師“而已”】能阻礙他賺錢嗎?
當然不能,他只要繼續推行他的論點就夠了,
這也是他的出書量可以媲美宗教頭領的原因。
#真的有在行醫的人絕對不會有時間寫這麼多書的
===
你看他的書名都是很驚悚的,
比如:
《癌症患者啊,不要跟癌作鬥爭》
《我不能再被騙了!近藤女性醫學》
《95%癌症療法無效》
《疫苗副作用的可怕》
《避免早死的秘訣.密藏的延壽方案》
《不要進行體檢》
除了恐嚇,
還有不知道哪裡統計出來的95%,
從仆街Andrew wakefield那邊抄來的誹謗疫苗,
連秘方都出來了,
最後還教唆你不要去面對身體檢查。
這些都是在迎合大眾的口味寫出來的內容,患者面對檢查和治療的不安心理,他提供的是心靈鴉片,
患者看了他的書(還有那些抄他的內容的內容農場和網路文章),得到的就是合理化逃避的心理安慰,
#然後延誤治療就這樣死掉。
===
世界上的醫生有多少啊?
為什麼有一個跳出來說一些相反的論點,就被當神來拜,
那其他默默耕耘的真的有料的醫生們呢?就活該被抹黑成魔鬼了嗎?
===
下次我們聽到一個跟主流觀點不一樣的觀點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懷疑,再求證。
而不是:【喲~這個觀點不一樣,我信了!】
這麼兒戲的相信人,那你的人生也會很兒戲的結束。
如果一個新說法是靠譜的,那他一定會有他的證據和邏輯,而不是只有隨便幾個連是不是真的都不知道的”見證“。
#平常有些人的見證就是自己做出來的
===
啊~總之,目前主流醫學對於癌症的成功率還是最高的,前提是把對的治療,放在對的疾病上,當然,誤診和鬼迷心竅的傷害很大,
所以,我們該做的是盡量避免這類人為因素,
而不是直接一桿子推翻用科學結論累計下來的所有成果。
===
除此之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悲劇,終究還是屬於小概率事件的運氣問題,
只不過被媒體或有心人放大了而已。
所以我們最好的做法,還是【詢問正確的人,而且多詢問幾個,然後用自己的智慧判斷要怎麼做。】
#醫界良心個鳥
#他私底下在笑你們傻啊
#又是一個大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