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代人普遍都晚婚,生產第一胎的年齡也逐漸提高,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介於25歲至30歲之間,在醫學上過了34歲即為高齡產婦,國健署補助高風險懷孕婦女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也是35歲以上。這位媽媽憂心羊膜穿刺,會不會帶來後遺症?一般來說,孕期16至18周可以進行羊膜穿刺檢查,檢查時間約為15分鐘左右,檢驗報告通常約需須等待2至4週。相信媽媽的問題也是多數人的問題,其實現在有很多產前檢查都很安全,但任何醫療行為皆有其風險,現代醫療的進步已經把風險降至最低了,產前進行的各種檢查,也不是為了終止妊娠,主要是為了提早發現、及早進行一些應對措施。
高齡產婦的風險的確會高於適齡的媽媽們,但無論在什麼年齡懷孕,更重要的是孕媽媽健康的身心及生活方式,過於擔憂反而會造成心理莫大的壓力,對於胎兒的成長也不是很理想。提醒女性朋友們,若有生育的計畫,盡量在適齡期進行,若不能如願,也不用過於憂心,做好生理及心理準備,配合婦產科醫師的建議及醫囑,帶著愉悅的心情,用正能量去迎接心愛的寶寶!
#用正能量去迎接心愛的寶寶!#高齡媽媽辛苦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
「胎位低好生」的推薦目錄: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蘇河仰 婦產科醫師 精準母胎醫學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胎頭低真的會生很快嗎? - 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關於胎位低大問卦的時間又來了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胎頭低真的會生很快嗎? - PTT看板babymother - 乾飯人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懷孕] 如何能讓胎位變低及增加產兆-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請問有安胎的媽媽,最後好生嗎?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胎位低托腹帶的推薦評價,BABYHOME、PTT - 母嬰親子育兒 ...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胎頭低真的會生很快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懷孕] 被醫生念了-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懷孕] 不要再說要多走了! 發洩文- 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BabyMother - [懷孕] 胎位過低問題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Re: [生產] 保持運動習慣,生產有比較好生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第二胎生產時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第二胎生產時間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夜市攤販資訊集合 ... 的評價
- 關於胎位低好生 在 [孕期困擾詳解] 孕婦肚子低/胎頭低,會容易早產嗎? Does it ... 的評價
胎位低好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讀到一篇美國《Elle》的報導,採訪的是《Kinfolk》的創辦人之一 Katie Searle。
在此之前,我對《Kinfolk》這本雜誌的印象是:當代生活風格的美學指標、很多咖啡廳裡的裝飾品、一種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這篇採訪卻讓我看見完全不一樣的《Kinfolk》層面,關於生離死別、他人與自我的拉扯,人被擊潰後再站起來坦然走入下一天的韌性。
Katie 父母在她六歲時離婚,母親後來和一名同性伴侶同居,父親也另組家庭。Katie 的父母都是虔誠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這件事讓 Katie 有很多的矛盾撕扯,因為在這個教派裡,同性戀和殺人的罪惡程度幾乎不相上下,Katie 無法理解為什麼身為同性戀的母親,也可以同時是一名虔誠教徒?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Katie 就在成長種種的衝突與疑惑中長大。
後來,她在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遇見了 Nathan,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答應 Nathan 求婚那年,才 20 歲。
Nathan 畢業後進入了 Goldman Sachs,過起高薪金融菁英的生活,但他的內心其實一直很嚮往另一條人生道路。大學時期,他曾創辦一個名為「小小聚會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的部落格,在上面分享他和親朋好友們聚會的種種美好,幾年下來,累積了六萬多名追蹤者。他對當初的理想念念不忘,行動力很強的他,後來就毅然決然辭去了金融業的工作,全心投入《Kinfolk》雜誌的創辦,而 Katie 也無怨無悔地支持丈夫的決定。
Katie 說《Kinfolk》早期雜誌完全是「愛的勞動」,裡面全都是親朋好友們集結的心血,第一批雜誌也是在一位朋友家的客廳裡寄出。但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很快就因為雜誌的成功而開始分崩離析。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Kinfolk》鮮明的風格一夕席捲全球,接踵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工作,Katie 從編輯角色轉到管理,整個團隊後來也搬去了哥本哈根。
每一天,生活都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 Katie 當時懷上第一胎,每天早上都很不舒服,那樣的日子讓她迷失自我,從未有機會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只是日夜沒命地向前奔跑。
隨著《Kinfolk》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雜誌,Nathan 和 Katie 的人生卻進入了月球的黑暗面。
Katie 的第一胎是個男孩,她覺得他就像一個小獅子,於是命名他為 Leo。沒想到,幾個月後 Leo 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最後夫妻只好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結束後,Katie 和 Nathan 抱了抱孩子冰冷的屍體,內心充滿了強烈的痛苦。
人生動盪並未在此暫緩,後來,Nathan 向 Katie 坦承他是同性戀,兩人隨後離婚,Katie 帶著 Leo 的骨灰罈,一個人從哥本哈根回到美國,當時她的肚裡懷有 Nathan 的第二個孩子,已有三個月大。
回到老家奧勒岡後,Kaite 在母親家的附近住了下來,以獨立顧問為業。她在房子裡設置了 Leo 的靈壇,上面放了印有他手印腳印的紙,一個小小的藍色針織衣,還有一隻獅子玩偶。
經過離婚與喪子的打擊,過去一直跟隨丈夫腳步的 Katie,開始思考自己是誰。
她對《Elle》的記者坦承,成長過程中受到教會父權思考的影響,她一直把自己視為一位「照顧者」,這麼多年來,總是無怨無悔地跟隨著另一半,卻從未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就連《Kinfolk》,多半也是 Nathan 的夢想大過於她的。「我百分之百有共同依存症(Codependency,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性),而我認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教會的教育。」Katie 說。
後來,Katie 的女兒 Vi 出生了。
女兒兩歲時,Katie 和一位叫 Joe Ensign-Lewis 的男人墜入愛河。Joe 和 Nathan 是很不一樣的男人,Nathan 沈靜內斂,Joe 則是那種有「哥們」性格的男人,喜歡打電動、吃垃圾食物,而且從來沒聽過《Kinfolk》。他召喚出 Katie 內心的孩子,他讓 Katie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兩人決定共組家庭,Katie 的人生看似將迎向新的篇章,沒想到,此時上天又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Joe 在搬入他和 Katie 新家的路上,被一輛車直直撞上,傷重不治。
Katie 花了很長時間走出傷痛,讓我很感動的是,經過人生低潮,Katie 在《Elle》訪問裡並沒有給出官方的正能量語句,也沒有用罐頭智慧做結尾,她說,悲傷不是一個隧道,你只要「通過了」就好,悲傷是一種需要學會與之共存的東西,而我們不過都是在傷痛中,學著如何走出下一步而已。
「我覺得自己支離破碎,但是又非常完整。」Katie 說,「我身上有很大的一塊失落了,但是我卻找到了一部份的我。我非常感激,同時也感到被掠奪了好多。」
或許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樣貌吧。傷痛與幸福共存,絕望與希望交替,這些,我們或許在《Kinfolk》整潔完美的圖片上看不到,卻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深刻體會。《Kinfolk》給我們的,是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真實的人生教我們的,是在毀滅後如何重建的勇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一個在紙頁與想像中感受,另一個用真實的生命血肉去體會。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Photo via: Pinterest
原文刊載於 A Day Magazine
#kinfolk #katiesearle #lifestyle #人生
胎位低好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米蟲曾經對我說:媽咪,妳的堅持是我最好的榜樣。
.
乍看這句話,或許有些人會以為這大概又是篇網路放閃的炫耀雞湯文,但請您先別急著轉台,這真的不是放閃文也不是炫耀文,恰恰相反的,這是一個人生沒有那麼一帆風順的大媽,在前往自己夢想的路上,始終咬著牙撐著,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不要放棄的故事。
.
在2017年這篇po文裡我寫了我的作家夢,我想大媽的老讀者們應該都知道,我想出書想很久了,曾經年少的作家夢屈服於現實之前,畢竟一個年輕的單親媽媽懷抱著作家夢太不實際了,乖乖的上班領薪水更容易填飽肚子,所以我收起了屬於年少的情懷,筆下寫的不再是風花雪月,而是冷冰冰不需情感也不需形容詞的SOP標準作業流程。
.
本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持續到退休,沒想到5年前的那一天,命運的轉折點讓我見到車站裡那個步履闌珊的中年婦女提著行李箱吃力的樣子,這一幕驚醒了我,因為不想有一天「當人生走到最後才徒留遺憾」,沒能在走的動的時候一圓浪跡天涯之夢,所以憑著一股衝動回家立刻寫了封辭職信給老闆,告訴他
Hi, 親愛的老闆,我要辭職去旅行了
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天是個尋常的周日晚上,很奇妙的是寫完信之後我沒有了盤踞多年的Monday bule.
.
浪跡天涯的感覺很美,但實際上連續幾個月的時間,馬不停蹄的穿梭在國與國、城市與城市之間,真的累壞了,旅途回來後好生休養了一段時間治療我在高地被小黑蚊叮成嚴重過敏時好時壞的麻子臉,一直到隔年(2017)的孟夏才開始在網路上發表遊記,一個真實世界裡身經百戰的大媽,但卻是網路世界裡的新生兒,不清楚怎麼有人會對完全不認識的人說些惡意詛咒的話?而我寫的不過是遊記。
.
讓我想起出發前,有人說你一定撐不完全程,會哭著回家。
在旅行的路上,也有人說我”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麼身分地位,還想學人家環遊世界”
而就在我寫了作家夢這篇po文後,朋友又來勸我”不要再寫了,其實別人都在看笑話,才幾個讚而已,就說自己想當作家,妳不怕丟臉嗎?”
.
我不懂,為什麼人生有夢想需要覺得丟臉呢?
就算當下的我不夠俱足該有的能力,但,難道人不能透過學習、成長及努力來實現自己的願望嗎?
身分? 就因為我沒能投胎在富裕且健全的家庭,也沒能同朋友一樣嫁入豪門,所以就要我認清身分,不能去旅行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有趣的是,旅行是我自己出錢,往理想邁進是我自己出力,而這兩樣都不需要透過別人的嘴裡來同意且肯定。
只能說這世界不乏偏見,若出身就代表一切是命定,一切都不能改變,那麼歐巴馬就不會是美國總統了。
.
有句話說的很好:永遠不用向任何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而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而這些認識的,不認識的,友善的,不友善的各種聲音,更讓我體悟到,當外在的一切越紛亂的時刻裡,自己更需要靜下心來,創作本是條寂寞的路,而人生中的寂寞又何嘗只有創作呢?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等待夢想成真的時刻裡,寂寞永遠都是如影隨形的,因為自己的夢終究只有自己會在乎,只有自己會懂。
.
其實在我寫完這篇跟宇宙下訂單的許願文後,大概近1年半的時間,我就收到出版社的邀約了,那一年是2019年,世界還在正常運轉的那一年,本來協定的交稿期因為我個人出國還有卡關等因素,拖稿延遲了,這一拖整整一年。(很謝謝我的編輯一直耐心的等待我,也很慶幸當時選擇正確,先陪我90多歲的阿公去圓他想出國訪友的夢,回頭來看特別有意義)
.
因為很在乎,所以下筆特別難,終於在去年底交出了稿子,整整17萬個字,呼~ 不瞞大家說,從去年到今年這段時間,我面臨人生的低潮期,去年遇到些莫名其妙的事,今年初健康狀況也出現問題,有許多不是很順利的事,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嗎,總有些起起伏伏,雖然自己不是那種天生運氣特別好的人,相反的,很多事總是面臨諸多考驗,但有句話不是這麼說嗎?那些不能打敗你的,只會讓你變的更強大。
.
(笑)會不會變的更強大,不一定,但對於挫折忍受度卻是一定能提升的,人生很重要是學會釋然,處理自己的低潮與面對挫折,當挫折忍受度提升之後,才能成為更堅毅的人,好比荒地裡的野草,乾旱時雖長的不美,但根卻能扎在泥地裡更深,展現強大的生命毅力,不輕言放棄的力量。
.
套一句步步驚心裡四爺的台詞: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門成功學更需要人生智慧來體悟。
.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而你對人生對得失間的態度,無形間也影響著孩子的性格,記得當時那個一直被說若休學出去玩,日後一定會輟學的米蟲嗎?
當她回來後沒有輟學,畢業考上北大的時候(2018),我發了一篇po文,有人轉發了我的文章,在上面寫著:一個沒有教養的好狗運小孩有什麼值得說的。而這個人我並不認識她。
.
回頭來看po文裡的一段話:
米蟲現在也正在為她自己的夢想努力 (指的就是想申請研究所)
看她這麼辛苦,潔媽有些心疼的問她,要不退而求其次? (不用一定要上名校)
她是這麼回答我的: 哪個為自己夢想打拼的人不辛苦?
「如果有天成功了,這些辛苦不過只是路上的故事。
但這個時候放棄了,這些辛苦就成了什麼都不是。」
而且妳不也告訴我,成功是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嗎。
.
而米蟲對我說:媽咪,妳的堅持是我最好的榜樣。這句話其實是在我交出17萬字文稿那天她所說的話,我的卡關我的低潮,她都看見了,而我的堅持不懈,她也看見了。
.
因為疫情的關係,出版社的出版計畫整個大亂,終於上個禮拜交了作者序,我的書已經在編輯了,(但目前還不能確定出版時程,只能說on the way在路上了) 今天跟大家掏掏心裡話,不知道大家追蹤我多久了,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有天我真的圓了作家夢,那麼這不是靠運氣來圓夢的故事,而是就算時運不濟我也要堅持下去,不放棄。我告訴自己:人在順境裡,不驕不縱;人在逆境裡,不頹不餒,要耐心等待著,花開的日子,人生有時候可以不用太急。
.
最後等書出版的那一天,還請大家一定要多多多多多支持拉!!!🙏🙏🙏
(喔,BTW,忘了說,那一年的年底我真的有印了經書😂)
胎位低好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arnSeq4b58/hqdefault.jpg)
胎位低好生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關於胎位低大問卦的時間又來了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第二胎給蘇醫師您產檢,好像大約四個月左右,您有提到我胎位低, 我還自己用托腹帶,用到36週,以為這樣可以改善,後來到後期發 ... ... <看更多>
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胎頭低真的會生很快嗎? - PTT看板babymother - 乾飯人 的推薦與評價
paopaotw : 兩胎都是胎位低生很快(從進醫院到生完3小時),來 09/10 01:09 ... 推sceline : 醫生說我胎頭低應該很好生但後來催生4天 09/10 02:22. ... <看更多>
胎位低好生 在 [生產] 胎頭低真的會生很快嗎? - 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3 F →paopaotw: 兩胎都是胎位低生很快(從進醫院到生完3小時),來 09/10 01: ... 10 F 推sceline: 醫生說我胎頭低應該很好生但後來催生4天 09/10 02: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