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始皇后宮嬪妃為何在史書上集體失蹤?(三)|知史百家
李開元、歷史春秋網
(續)
胡亥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近於盲目,也成了他生存的依賴。始皇帝死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移情轉移到了老師趙高身上,最終釀成了身死國亡的悲劇。胡亥人性中的這樁隱情,隱藏在一個有名的故事當中,這個故事,就是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故事大概如下: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設法預先測試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忍不住笑了說:「丞相搞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他當即問左右的臣下們,臣下們或者沈默,或者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事後,趙高網羅罪名,將說是鹿的人一一處治。從此以後,群臣都畏懼趙高。
指鹿為馬,已經成為漢語的常用成語,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到海外,日語中說傻瓜為「馬鹿」,詞源就在這裡。中文以指鹿為馬比喻顛倒黑白,著眼點在於趙高,是基於趙高的行為生出的意義。日語以「馬鹿」比喻傻瓜,著眼點在二世,是基於二世的行為生出的意義。這件事情,作為故事來聽,非常有趣,傻瓜加騙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為歷史來看,非常離奇,難以令人相信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歷史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呢?
我今天的回答是,這個歷史故事,是一個有特殊背景的歷史故事。這個特殊的背景,就是胡亥與趙高之間的特殊關係。胡亥與趙高之間究竟有什麼特殊關係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注意這樣一個問題,趙高為什麼敢於在二世面前如此顛倒黑白,二世又為什麼在趙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
胡亥這個人,不善言辭,不喜歡交往,做事無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信任的人依賴極深,幾乎到了盲信的地步。秦始皇在世時,他對秦始皇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秦始皇之所以格外寵愛他的原因之一。胡亥的這個特點,在始皇帝去世以後,非常明顯地轉移到他與老師趙高的關係上來。
趙高是始皇帝親自為胡亥選定的老師。始皇帝之所以選中他,首先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再就是看重他出類拔萃的才能。趙高早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秦宮擔任尚書卒史,相當於秦王的秘書,長期在秦王嬴政身邊從事機要工作,後來被嬴政提拔為中車府令兼行璽符令事,就是秦王的御前車馬班長兼管秦王的璽印,可謂是得到嬴政絕對信任的心腹內臣。趙高曾經犯有大罪,蒙毅治以死罪,削其宦籍,秦王嬴政憐惜其才,赦免其罪,官復原職,可見嬴政對趙高的器重。
趙高做了胡亥的老師以後,深得胡亥的信任。始皇帝去世以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任移情於老師趙高,他以後人生中所有的行動,都是在趙高的指導下進行的,可以說是事事聽從趙高。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出七件事例來說明。
一、 沙丘之謀,二十歲的胡亥之所以上了賊船,偽造遺詔,逼迫長兄扶蘇自殺,是聽了趙高的勸誘。
二、 即位以後,他之所以誅殺兄弟姐妹,斷絕了人間的親情,也是出於趙高的主意。
三、 他曾經有意釋放蒙毅,重新起用,在趙高的反對下,他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四、 他苦惱生命短暫,想享受人生,知心話只對趙高傾訴,將趙老師視為唯一的密友。
五、 他身居宮中,不見群臣,由趙高充當群臣與自己的聯絡人,將趙老師視為自己唯一的代理人。
六、 當趙高幹政日甚,李斯和老臣們上書請求罷免趙高時,胡亥完全不能接受,他在給李斯的覆信中,極力為趙高辯護說:「你們說趙高有擅權生變的危險,這句話從何談起!趙高是仕宦於宮中多年的舊臣,心志不以安穩而鬆懈,不以危難而變易,行為廉潔,處事幹練,憑藉自身的努力,以忠誠上進陞遷,以信義稱職守位。朕甚為看重他,而丞相甚為懷疑他,究竟為何如此?」
七、 在表示了自己對趙高的信任以後,胡亥用幾乎近於哀求的語調請求李斯等大臣不要對趙高多疑,他說:「朕年少時痛失先人,人事上識知甚少,行事上不習治理,丞相年老,來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屬依趙君,還有誰人可以托靠?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適朕,丞相不要多疑。」他把趙高視為始皇帝死後的唯一依靠,幾乎賦予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正是出於這種信賴,當李斯等老臣堅持清除趙高、勸諫休養息民時,二世選擇了站在趙高一邊,他將消息通報給趙高,下令將以李斯為首的老臣們逮捕下獄,交由趙高審理處置。趙高羅織罪名,將李斯屈打成招,趙高將結果報告二世時,二世高興地說:「如果沒有趙老師,我幾乎被丞相出賣了。」
八、 陳勝吳廣起兵,天下大亂,鉅鹿之戰,秦軍主力被項羽消滅,劉邦軍逼近關中。趙高見大勢已去,發動政變,命令弟弟郎中令趙成(宮廷警衛大臣)和女婿咸陽令閻樂(首都咸陽市長)領軍攻入望夷宮中,逼迫二世自殺。臨死之前,二世與閻樂之間有一段對話,最可以看出二世與趙高的關係。
二世說:「能否見丞相一面?」閻樂回答說:「不可以。」
二世說:「希望得到一郡之地為王。」閻樂仍然回答不可以。
二世又說:「請求得到一萬戶的封地為侯。」又被拒絕。
二世尚存一線希望說:「願意與妻子一道做庶人百姓,待遇比況諸位公子。」
閻樂無意再聽下去,說道:「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為天下誅除足下。無論足下如何多說,臣下也不敢答應。」於是閻樂指揮部下逼近二世,迫使二世自殺。
俗話說,死前吐真言。二世一生,看重的是個人生命;死前,他最強烈的願望就是活下去。二世一生,信任的是老師趙高,死前,他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見趙高一面。他知道發動政變、逼迫自己自殺的人就是趙高,竟然無怨無恨,只求見一面,他對趙高的依賴,至死也沒有改變。
身為歷史學者,我每讀史書到這裡,總感到驚奇。胡亥與趙高的關係,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師生,私下裡是親友,情結上宛若父子。胡亥對趙高的信賴,幾乎是不可動搖的事情。在這種絕對的信賴中,胡亥已經變成了盲目的傻子,不但失去了政治上的判斷力,甚至失去了常識上的判斷力。如果我們明瞭這種歷史和心理的背景,指鹿為馬的故事大概就可以得到理解了,胡亥為什麼會得到始皇帝格外寵愛的原因,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不過,始皇帝之所以格外寵愛胡亥,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可能與他的母親有關。
胡亥的母親是誰?
不管是從歷史上看,還是從現實中看,如同始皇帝這樣的權勢高位者寵愛幼子,常常還有一個重大的理由,就是在眾多的妻妾中,幼子的母親往往是年輕貌美,最得老夫歡心。妻是新人美,嬌妻幼子好,愛屋及烏的人情,古往今來如此。關於胡亥的母親,史書上完全沒有隻言片語提到,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不得不要多說幾句。
在古代中國,特別是秦漢體制的政治格局中,王后或者皇后往往比較低調,對政治干預較少。待到夫君過世,兒子做了皇上,自己做了太后以後,不但備受尊崇,高調出頭,往往權高位重,積極干政。特別是在兒子年幼即位的時候,太后常常成了施政的中心,太后的親屬們也形成一大政治集團,這就是我們不時耳聞的母后干政和外戚擅權。母后干政和外戚擅權,是世襲王政體制下的制度性產物。
秦國歷史上,始皇帝的高祖母宣太后、養祖母華陽太后、母親帝太后都曾經擅權一時。二世皇帝的母親,在胡亥即位以前默默無名,這可以理解,然而,二世即位以後,也沒有聽說過有關她的任何活動,她的名字也完全不見於任何記載,這就不但奇怪,而且異常了。
我常常說,古史的記載,只有萬分之零點零零一,九千九百九十九點九九九都沒有記載,都是空白。在如此巨大的空白中,我們往往需要作合理的推想,儘可能地樹立一些識別性的標竿,既提示可能的方向和背景,也留待新的研究和發現來證實、填補、修正和證偽。對於胡亥的母親,我們不妨由此作一點合理的推想。
我們前面講過,胡亥絕對信賴趙高,他收到以李斯為首的老臣請求清除趙高的上書後,曾經回信請求老臣們不要懷疑和加害老師趙高。胡亥在回信中把趙高視為始皇帝死後自己唯一的依靠,賦予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這封信見於《史記·李斯列傳》,原話是這樣的:「朕少失先人,無所識知,不習治民,而君又老,恐與天下絕矣。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
在這裡,胡亥提到自己「少失先人」。胡亥所說的「少失先人」,首先應當理解為父親始皇帝的過世;不過,胡亥「少失先人」,也可能包括他的母親更早就已經過世。不然的話,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他的母親還健在的話,應當成為太后,母系一族,也應當為他提供支持和援助,不至於除了老師趙高而外,幾乎是舉目無親,流露出如此巨大的孤獨感。也許,正是因為胡亥的母親在始皇帝去世以前就已經早早過世,所以,始皇帝愛屋及烏,將對早逝嬌妻的愛憐轉移到胡亥身上。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史上沒有留下她參與政治的記錄。
愛屋及烏的秦始皇,特意為胡亥選定了老師趙高。秦始皇之所以選定趙高,當然是看重他出類拔萃的能力,趙高是第一流的書法家和法律專家,也是車技高強的武士和幹練的能吏。另一方面,趙高是趙國人,出身於趙國的王族,他的趙國出身,可能也是秦始皇選他做胡亥老師的原因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呢?
戰國時代,各國語言文化差異較大,同一國家出生的人之間,交流更為方便。比如始皇帝的母親是趙國人,呂不韋為他找的面首嫪毐也是趙國人。秦始皇選用趙國出身的趙高作為胡亥的老師,或許是因為胡亥從小熟悉趙國的語言文化,選用趙國出身的趙高更為方便?
胡亥生於秦王政十八年,當時,他的祖母帝太后趙姬還在(十九年去世),趙姬是趙國人,這可能是胡亥與趙國關係密切的因素之一。不過,在胡亥與趙姬之間還有一位人物,這就是胡亥的母親。胡亥的母親,或許出身於趙國?她的趙國出身,正可以將趙姬、胡亥、趙高等趙國元素連接起來,為撲朔迷離的歷史提供一種可能的解釋。
追蹤疑案到了這裡,我們對於秦始皇為什麼格外寵愛胡亥,為什麼考慮選取他為繼承人的問題,可以說有了大致的瞭解,對於誰是胡亥母親的問題,雖然也可以說是樹立起了幾個識別性的標竿,然而,詳細的真相,仍然深藏在歷史的汪洋大海中,無法找到可以引導我們繼續深入下去的線索。對於破解誰是秦始皇的皇后、秦始皇的後宮究竟是些什麼人的疑案,我們剩下的最後線索,就是長子扶蘇了,我們將繼續追查下去。
《秦始皇的秘密》作者:李開元,出版社:中華書局
(三之三,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胡亥母親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秦國外戚勢力關係圖(二之一) | 長知史
1. 從外戚關係角度重新評價秦始皇功過
細看這張關係圖,對秦始皇所面對的真正挑戰,應該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也可以據此重新評價他的功過。說到底,秦始皇的終極目標,是要打破由西周起已運作近千年、由君臣親族嫡長等身份關係定義的「封建制度」,並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取而代之(政治中央集權推行「郡縣制」、社會法律制度規範化、文化習俗多元一體),而不單單是消滅六國,佔據更多領土。
前346年開始,秦孝公支持由衛國人商鞅提出的政治改革(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的富國強兵,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好基礎,但這卻離秦始皇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不少學者也指出,除了秦國其他國家也一直在搞富國強兵的變法,所以說,只有商鞅變法而沒有秦始皇反封建的決心和措施,不會為中國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但秦始皇要反封建,卻不能只透過攻滅六國所達成。小編製作的外戚勢力關係圖,讓我們了解到,自秦始皇曾祖父以來直到秦滅六國,秦國起碼有三股極為強大的外戚勢力,左右秦國的上層政治——傳統的楚系勢力(秦楚之間有數百年的政治姻親關係,這裡不贅述,有機會小編另文再討論)、韓系勢力和趙系勢力。
擺在秦始皇面前的,首先不是領土擴展、消滅統一其他國家的戰略性問題,而是多年來糾纏在秦國權力核心的「家事」。而這些家事又以政治鬥爭、外交結盟等形式不斷演變著。要攘外,同時也需安內,即必須處理好秦國內部的外戚勢力關係。
「千古一帝」,小編認為絕對不是奉承誇張的說法。秦始皇的政治智慧,讓他在短短的數十年間,撼動了千年的政治制度和社會規範(用現代學術語言,就是「範式轉移」 paradigm shift),讓新舊交替從偶然變為必然。即使郡縣制要到宋朝才得以成熟,但它成為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影響了中國政治、社會、文化各領域長時期的發展(宋元明開始,中國又經歷了另一次巨大的範式轉移)。
當然,秦始皇使用「矯枉必須過正」的手段,趨於嚴苛殘暴,而且最終也沒有處理好家事,讓繼位問題演變為秦帝國滅亡的導火線。
2. 沒有始皇后的真正原因
這裡先說幾句有關秦始皇後宮和兒女史料欠缺的問題。這牽涉到為什麼歷史資料中沒有提及到始皇后,以及扶蘇、胡亥母親究竟是誰的問題。
史料記載秦始皇起碼有20多名兒女,可能有30多名。這證明秦始皇具正常生殖能力,而其後宮也有一定人數,當然也一定會有正妻。按照秦國制度,在秦王早死的情況下,他的太子就會在22歲行冠禮後親政,23歲娶妻,是為正妻。這位正妻就是秦王政的王后,但史書中卻沒有提起她,也沒有寫這位王后的背景,更沒有說她後來是否成為始皇后。
秦國外戚勢力關係圖中,最不能確定的部分就是秦王政王后和後宮的身份,但根據日本學者藤田勝久和中國學者李開元的分析,幾乎可以確定(雖然沒有直接史料或考古材料作最後確認),秦始皇的正妻是位來自楚國的王女,她就是嫡長子扶蘇的母親。
因此,這就可以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後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會利用楚國將軍項燕和秦公子扶蘇為旗號(當時兩人已死,在楚國和秦國他們有很多支持者,另外也有流傳他們仍在世),號召民眾反秦二世暴政(其實二世完全聽任趙高處理政事,暴政實來自趙高)。
因為扶蘇擁有楚國王族的血統啊。然而,這正是始皇帝所擔憂的情況。如果秦始皇要推翻封建制度,自然也意味著,他對自己家裡的外戚關係,最終要進行徹底的瓦解。這樣推斷下去,就會發覺為什麼秦始皇一直不立太子,因為立太子將會導致來自太子母系的外戚勢力膨脹。扶蘇一旦成為太子,那麼楚國外戚勢力必然難以收拾。
這裡也許可以提出一個結論:始皇帝是刻意削弱外戚的權力,連帶就是讓後宮變得低調。即使一統天下成為始皇帝後,也沒有讓「始皇后」母儀天下。反而,秦始皇於前213年焚燒其他六國的歷史書,大概也是希望將這些外戚的歷史進行清洗。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說得很明白,要了解任何政權,必須掌握外戚的貢獻:「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但是,在《史記·外戚世家》中,他只能提供漢朝的外戚歷史。對於極為重要的秦國外戚歷史,卻因欠缺原始資料而寫不出來。(未完待續)
#知史 #長知史 #中國歷史 #秦始皇 #秦帝國 #中国历史 #中国
胡亥母親 在 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移情轉移到了老師趙高身上 的推薦與評價
秦國歷史上,始皇帝的高祖母宣太后、養祖母華陽太后、母親帝太后都曾經擅權一時。二世皇帝的母親,在胡亥即位以前默默無名,這可以理解,然而,二世 ... ... <看更多>
胡亥母親 在 墓中場景令人揪心,考古專家:胡亥真狠!︱秦始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秦始皇最寵愛的女兒墓出土,墓中場景令人揪心,考古專家:胡亥真狠! ... 漢武帝的母親到底有多厲害?一個已婚農家婦女,是憑什麼當上皇后的? ... <看更多>
胡亥母親 在 [討論] 如果扶蘇決定去咸陽問清楚而非立刻自刎? 的推薦與評價
當秦始皇在巡視途中忽然駕崩,丞相李斯與趙高決定政變,矯詔擁立胡亥繼位,賜死扶蘇
、蒙恬,史稱沙丘之變。蒙恬接到詔書還勸扶蘇去請示始皇,但扶蘇卻認為「父親要賜死
兒子,有甚麼好請示的?」而即刻自刎。
當時蒙恬似乎仍然握有兵權,如果扶蘇不這麼硬氣,願意與蒙恬刺探詔書真偽,揭發宮廷
政變,扶蘇、蒙恬是否就能把握先機帶兵入咸陽而即位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220.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44507911.A.2D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