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背後看不到的成因]
看到最近膽結石變得很有名,不禁想起在下住院醫師第三年時寫的文章「台灣人的膽結石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gallstone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arterial stiffness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這篇投稿在高血壓相關的期刊,主要是探討膽結石跟血管硬化的關係。
通常我們說「arterial stiffness」講的是「arteriosclerosis 」,在英文的「arteriosclerosis 」(血管中皮層硬化)跟「atherosclerosis 」(粥狀動脈硬化)其實是不一樣的疾病,大多數的人講的高膽固醇的血管硬化其實是後者,這也就是為何高飽和脂肪這類會引起膽汁分泌的飲食,會同時造成膽結石跟血管內粥狀動脈硬化。
問題來了,本來應該是「老化」相關的「血管內」鈣化而導致的血管硬化,為何也發生在膽結石的人身上呢?
相關機制包括因為膽結石的人常攝取 #高飽和脂肪 #精緻高糖 #加工製品,所以高脂肪氧化過程產生的 #自由基 跟高糖產生的 #糖化終產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會使血管壁的膠原蛋白彈性喪失,減少血管的伸縮性,造成硬化。
而上述這些機轉,也會直接破壞我們的腸道菌叢,腸道菌的膽汁的代謝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去年2020年”microorganisms”(微生物學期刊)有一篇總論在分析「膽結石跟腸道微菌相」的關係,發現不只是 #膽結石的組成跟不同的微菌組成有關,也跟不同的代謝途徑基因有關。例如:「膽固醇結石」的人有比較多的偽膜性細菌(Pseudomonas spp.),蛋白質的代謝也比較活躍;而「色素性結石」跟克雷白氏菌 (Klebsiella)還有一些腸球菌(Enterococcus)有關,也跟碳水化合物代謝較活躍的基因相關。
#可見在不健康飲食後,我們的身體似乎產生了一場大戰,不只是各種菌屬開始劃分地盤,也有些菌在自由基的助攻下產生前發炎因子,影響了各個器官包括血管,而膽結石的行成,或許是體內激戰後的結果也說不定。
或許未來,我們可以用糞便裡菌相的異常,來推知結石形成的原因、種類、預後跟治療方針。
#怎麼處理結石是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專業
#民眾自己可以做的是預防會產生結石的飲食
腸道菌相分析英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大胃女王吃不胖的秘密]
今日初診來了一位日本客人,因為怕英文表達的不夠好,所以放了一個講腸道菌跟肥胖的日本節目單元給他看,他看得驚嘆❗️連連,直說「すごいね~」
這個影片很有趣,裡面講到了幾種「腸型」(enterotype),簡單來說就是你的人體生態系當中「在由許多群落組成的空間中,某物種密集的叢集程度」,並且其中吃不胖的瘦子是屬於「B型」,什麼是B型呢?
這是用一種特殊的定序技術(Illumina)對人類糞便樣本中的16S rRNA基因進行測序分析,目前得出腸道微生物存在三種主要的腸型:
🧷B腸型,以Bacteroides(擬桿菌)這個菌屬為主
🧷P腸型,由Prevotella(普氏菌)為主,她的豐富度通常與擬桿菌的豐富度成反比
🧷R腸型,以Firmicutes(厚壁菌)佔比高低來區分的,其中最主要的類群為Ruminococcus(瘤胃球菌)。
腸型有很大的個體間差異,隨基因、年齡、性別、文化、地域性、飲食有很大不同,但在個體中的變化比較小。我在之前的粉專文章也有分享過,經過7天的R1飲食後,從P腸型變成B腸型的例子,顯示飲食的力量或許超過其他因子甚多。
另外一個有趣的,在於前幾天才跟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聊到,他覺得慢性皮膚病是需要搭配腸道健康飲食的,而在這個影片中的專家就有提到 #健康腸道跟美麗肌膚 的關係。目前我對「擦的」益生菌類產品存著保留的態度,但是「吃的」飲食改善皮膚的健康是絕對有相關性的,畢竟,皮膚是除了腸道外第二個微生物分佈最多的器官,跟腸道菌主導的免疫有著密不可分、由內而外、相輔相成的關係。
#腸道跟肌膚互為表裡的健康顯現
#瘦子菌跟胖子菌
#4+2R飲食目標就是變成易瘦腸相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DNBHPLV0tfw
腸道菌相分析英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肥胖醫學會暨台日韓聯合學術研討會]
這次的研討會除了肥胖專科醫師的授證,主要是很想聽聽聯辦的TSSN(台灣運動營養學年會)的大師講座系列。從芬蘭、日本到英國的講者,吸收不少國外學者的經驗。
#好的營養運動行為有效逆轉糖尿病
來自芬蘭的Jaakko Tuomilehto教授,是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的Claude Bernard獎得主(表彰對糖尿病的研究貢獻),分享早期飲食運動介入對於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身為科學家。他的那句「Science provides facts,but it dose not change behavior and culture」(科學向人們展示事實,但無法改變人們的行為或文化)讓我深表認同。在製造胰島素的beta細胞歷經10幾年的摧殘直到被診斷出糖尿病時,細胞功能往往剩下一半左右,而藥物只能努力拯救那剩不到一半苟延殘喘的功能,但如果在診斷前的五年甚至更早,還剩下70-80%功能時我們就介入,可以減少多少的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做了那麼多的研究向世人展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但如果無法實際感化或是讓亞健康的人意識到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那這些科學的事實又如何幫助得到人類?教授強調,抓出飯後血糖偏高的「葡萄糖耐受不良」(IGT)的人立刻介入飲食跟運動改變,可以避免十年後一半以上的糖尿病發生。但這些都是現行只抽空腹血糖(IFG)的健檢報告可能會miss掉的,值得思考🤔
#日本健康飲食對男女身體組成的影響
身為世界最長壽國保持者(據說西班牙在2040年會超越日本,主因戒菸做得好,日本菸害太嚴重)這場演講由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兼任老化研究所所長的Dr.higuchi mitsuru帶來早稻田大學經歷20年追蹤的健康研究計畫,發現傳統的健康日本飲食(和食),可改善中高齡男性的體脂、腰圍跟內臟脂肪,但在女性則沒有這樣的現象,女性的脂肪跟年齡比較有顯著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男女性的腹部中心肥胖,都跟抽菸有顯著相關(搞不好比酒還可怕),而中高強度運動可改善中高齡男性腰圍跟體脂,但是女性則改善並不多,除非健康飲食再加上中高強度運動,至於為何有此現象教授未做說明。
筆者個人淺見,日本女性的肌少症情形普遍,跟精緻碳水的攝取和不健康的減肥速成飲食風氣有關(通常都是女性愛減肥,男性較少),而肌肉減少導致的代謝下降,使蛋白質比例不若歐美飲食高的「和食」在增肌減脂上更無著力點,因此看不到減少腹部脂肪的明顯成效。
另外此研究用單一核苷酸多型性(英文簡稱:SNP)來分析遺傳危險指數(genetic risk score),發現高齡者的基因影響不大,健康飲食跟運動比基因更影響健康,而心肺適能提升的運動在血脂的角色只能幫忙降低三酸甘油脂(TG),在高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HDL&LDL)的改善幫助不大。筆者認為這個結果十分合理,運動時消耗能量以游離脂肪酸跟肝醣為主,而高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的升降還是跟飲食和肝臟製造之間的平衡最有關係,總歸一句話,「血脂是吃出來的」。
#運動界流行的糖水漱口法
致力於運動醫學研究的Clyde Williams教授,帶來很有趣的主題,以慢肌跟快肌(Type1&Type2 fiber)對肝醣的使用,探討碳水對肌肉的影響, 簡單來說,在給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2.5g/kg)的情況下,在運動中給予運動飲料對一小時的運動表現「並無幫助」,除非在沒吃早餐的禁食情況下給予飲料,表現才會變得比較好(有點廢話),但中途給予碳水的確會延長運動時間。
那如果我們(怕胖)不要喝下去,只是用含糖運動飲料漱口後吐掉呢?
答案是:一小時內運動表現會變得比較好喔!即使血中胰島素跟血糖都沒改變(莫非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換成甜味劑漱口發現就沒這現象,可見跟甜味無關,而是真實的碳水獨立影響了腦部,大腦的肝醣會有所改變,機轉為何則沒有提到。
關於這點,筆者認為跟口腔中的微生物(Microbiota)們有很大的關係,即使碳水沒有到胃。詹妮弗.普魯兹尼克的研究證實,不僅僅是鼻子,我們的腎臟、肌肉、皮膚甚至是血管都有嗅覺及味覺受器,而這些受器對腸道菌的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SCFA)非常敏感,因此筆者認為這些碳水CHO的結構經口腔微菌以化學訊號的方式,經血液傳達到腦部下視丘,影響了知覺跟動覺的整合力,進而改善運動表現,跟血糖是沒有關聯的。
這次的講者對於微菌在肥胖跟代謝的角色都有略提但未深入是蠻可惜的地方,其實很多地方若用microbiota 的角度切入,或許能解釋更多的現象。不過,Tammy Wang覺得運動飲料可以不用喝下去就能改變運動表現,真的是體重控制者的一大福音啊😆(代糖的不算喔)
#筆者就是在下😁
#今年全彩講義美的嫑嫑的
#但非馬拉松的話實在不用特地漱口啦😆
腸道菌相分析英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 [養好腸道菌,減肥也能超前 ... 的推薦與評價
養好腸道菌,減肥也能超前部署!] 應生技公司邀稿,在今天的聯合報D版分享腸道菌跟肥胖的知識,下個月會來談談未來菌相分析在肥胖治療的運用願景 P.s 申明一下報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