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醫學】~ 致命的顏色 (Part 2) ~ 綠色
大家小時候念故事書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巫婆鍋子裡面一定要是綠綠的,冒著泡泡的東西,看起來就很毒?今天要講的,就是在近代史中,可能奪走最多人性命的⋯⋯綠色!
因為這個故事有點長,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不過我是覺得很有趣!那就開始囉⋯⋯
要說到這個致命的綠色,就不能不提「卡爾·威廉·舍勒」這位瑞典的化學家了(發現氧氣的人),想更了解他的生平,可以看看維基百科的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E5%8D%A1%E5%B0%94%C2%B7%E5%A8%8…
他在1775年,研究金屬化合物時,發現了黃綠色的亞砷酸銅複合物(CuHAsO3),日後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舍勒綠」(Scheele's Green),這時候他還不知道在百年之後,這個名字,會就此被染上污點。
那個年代,對於綠色染料的需求很大,市面上的綠色染料量少價高,雖然這個綠有點不純,黃綠黃綠的,但因為便宜,可以大量合成,所以很快地就被市場接受,而大量生產了!
大家看到這兒,有沒有覺得哪兒怪怪的?他們難道不知道砷的毒性嗎?(不要說他們了,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會好好研究自己家的油漆成份嗎?還是會研究衣服是用什麼染料染的嗎?看到不熟的成分,會再去查物質危害資料表嗎?更何況那時候砷的毒性還沒有被科學家所完全理解。)
一直到了1863年,距離發現這個顏色快要90年了,用量之大,是難以想像的,光就英國的統計,一年就製造了500-700噸的舍勒綠;用途之廣,也是很可怕的,主要用於:布料及紙張的染色(做成衣物和壁紙等)、顏料或塗料(拿來畫畫或粉刷牆壁),甚至拿來加在食品中,讓顏色更好看!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在1871年曾指出:「在大多數住宅中,從宮殿到海軍的小屋,幾乎都出現這種含砷的壁紙。」
更多有毒壁紙的故事,可以看這篇(英文的):http://popsciencebooks.blogspot.com/…/killer-wallpaper-by-a…
而當年仕女流行的綠色連身裙,也都被驗出了超高的砷含量!簡直可以說沒人可以倖免於難,全民一起中毒呀⋯⋯
好啦,那我們就來談談砷的毒性吧!
以東方人來說,最常聽到有關砷的東西就是〖砒霜〗,這樣有沒有覺得它很毒啦?
〖急性中毒〗:
吸入高濃度的無機砷會使人喉嚨痛或肺部刺激。攝入非常高濃度的砷可能導致死亡。而暴露於低濃度的砷中可能導致噁心嘔吐、白血球和紅血球的產生降低、心律異常、血管受損和手腳末端有「針刺痛」感覺。
120mg 的三氧化砷(砒霜)即可導致死亡。
急性砷化氫暴露,會導致血管內溶血(intravascular hemolysis);當病人出現腹痛、血紅素尿及黃疸等三大症狀時 (triad),應強烈懷疑是砷化氫暴露所引起。
〖慢性中毒〗:
在台灣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烏腳病」了,是由於攝取了被砷污染的井水所致。慢性砷暴露導致之皮膚病變很常見。色素沈著(hyperpigmentation)呈淡褐色至青銅色,彌漫且均勻出現,伴隨脫色斑也很常見。
〖致癌性〗:
砷被確認為人類的致癌物質之一。國際癌症研究組織 (IARC) 已經在1980年與1987年,分別確認砷為第一類的致癌物質,會導致人類皮膚癌、肺癌、淋巴癌、膀胱癌及肝血管瘤等。
※ 結語:
看完先別急著把家中的綠色壁紙撕掉,進入20世紀,這種壁紙就被禁用了!不過了解這些歷史,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家喜歡看這個系列嗎?回饋一下吧,不然寫不太下去,感覺是在自HIGH?!
也預祝大家新年快樂⋯⋯放假愉快。
膀胱英文醫學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念醫學系的孩子,披上了白袍,
回來找俐媽拍照📷做紀念,
與有榮焉!
俐媽請盧學長列出高中生可以會的常見人體英文大餐,他也熱情提供,還好認真的他沒有列出整本解剖學(anatomy)教科書的艱深用字哪😂😂
謝謝盧學長!
當個醫生,不容易。
做個好醫生,難上難!
加油!
————————————
👩🏻⚕️ 盧哥&俐媽英文教室:
👯♂️人體基礎篇:
• cell (n.) 細胞
• membrane (n.) (細胞的)膜
• organelle (n.) (細胞內的)胞器
• mitochondrion
• chlorophyll (n.) 葉綠素
• vesicle (n.) 囊泡
💪🏼 組織篇:
• tissue (n.) 組織
• histology (n.) 組織學
• skeleton (n.) 骨骼
• muscle (n.) 肌肉
• adipose (n.) 脂肪(=fat)
• nerve (n.) 神經
➡️neuro- 神經的
• blood (n.) 血液
➡️hemo- 血液的
• vessel (n.) 血管 🧠 器官篇:
• organ (n.) 器官
• system (n.) 系統
1️⃣ respiratory system (n.) 呼吸系統
• pharynx (n.) 咽喉
• trachea (n.) 氣管
• bronchial (n.) 支氣管
• pulmonary (adj.) 肺部的
• lung (n.) 肺
2️⃣ digestive system (n.) 消化系統
• throat (n.) 喉嚨
• esophagus (n.) 食道
• stomach (n.) 胃
• liver (n.) 肝
• gall bladder (n.) 膽囊
• duodenum (n.) 十二指腸
• small intestine (n.) 小腸
• cecum (n.) 盲腸
• appendix (n.) 闌尾
• rectum (n.) 直腸
• colon (n.) 結腸
• sigmoid colon (n.) 乙狀結腸(老人很容易開刀)
• sphincter muscle (n.) 括約肌
3️⃣ endocrine system (n.) 內分泌系統
• gland (n.) 腺體
• pituitary gland (n.) 腦垂線
• pineal gland (n.) 松果腺
➡️ melatonin (n.) 褪黑激素(這個很夯喔!可以幫助睡眠,研究也顯示這個跟睡眠品質跟睡眠週期有相關)
• hypothalamus (n.) 下視丘
• thyroid gland (n.) 甲狀腺
• parathyroid gland (n.) 副甲狀腺
• adrenal gland (n.) 腎上腺
• pancreas (n.) 胰臟
➡️ insulin (n.) 胰島素(糖尿病患)
• gonad (n.) 性腺
4️⃣ circulatory system (n.) 循環系統
• cardiovascular (adj.) 心血管的
• artery (n.) 動脈
• vein (n.) 靜脈
• capillary (n.) 微血管
• heart (n.) 心臟
• atrium (n.) 心房
• ventricle (n.) 心室
• valve (n.) 瓣膜
5️⃣ excretory system (n.) 排泄系統
• kidney (n.) 腎臟
• urethra (n.) 尿道
• bladder (n.) 膀胱
6️⃣ reproductive system (n.) 生殖系統
👦🏻 male
• penis (n.) 陰莖
• scrotum (n.) 陰囊
• testis (n.) 睪丸
• epididymis (n.) 副睪
• prostate gland (n.) 前列腺
• sperm (n.) 精液
👩🏻 female
• labia majora (n.) 大陰唇
• labia minora (n.) 小陰唇
• vagina (n.) 陰道
• clitoris (n.) 陰蒂
• uterus (n.) 子宮
• ovary (n.) 卵巢
7️⃣ nervous system (n.) 神經系統
• axon (n.) 軸突
• dendrite (n.) 樹突
• nerve fiber (n.) 神經纖維
• cerebrum (n.) 大腦
• cerebellum (n.) 小腦
• brain stem (n.) 腦幹
• spinal cord (n.) 脊髓
• fluid (n.) (身體的)液體
———————————————
其他領域的孩子,歡迎你們投稿「俐媽英文教室」,把所學分享給大家;如果大家有學習上的心得、或自己整理的大餐,也歡迎投稿哦!
#俐媽英文教室
膀胱英文醫學 在 鄭丞傑教授/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提前安排暑假中的手術》
希望安排暑期中開刀的婦女朋友們請注意,由於每年選在六月下旬到八月中旬動刀者眾,我的一般手術(包括達文西手術在內)最好提前2-4週到門診安排,海扶刀(HIFU)子宮肌瘤消融手術則因目前已排到七月中到八月初了,因此希望暑期中處理者,務必在六月中旬之前安排好,以免向隅。
至於惡性腫瘤手術,通常會盡速安排插隊,盡量在兩週內完成檢查和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無傷口新療法-海扶刀(HIFU)
高雄醫學大學國際長、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婦科主任、海扶治療中心主任 鄭丞傑教授 2015/06/17
子宮肌瘤是子宮最常見的腫瘤,據估計35歲以上的婦女,至少五分之一長有或大或小的肌瘤,40歲以上的婦女,五分之二以上的人有子宮肌瘤,其中不少人根本沒有症狀,且此瘤是良性,不大又沒症狀者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緊張兮兮。
形成子宮肌瘤的原因至今未明,不過可能和動情激素有關,因為絕大部份的肌瘤發生於育齡婦女,且停經後肌瘤大都會逐漸變小。但是不是因為體內女性荷爾蒙太多才造成子宮肌瘤?並非如此!長子宮肌瘤的婦女動情激素水平和一般人一樣,可能是她的子宮之動情激素接受體較多,或者接受體對動情激素之刺激較敏感所致。總之,可以說和體質有關;當然,可能也有家族傾向,媽媽女兒、姊姊妹妹常常「同病相憐」。
症狀
子宮肌瘤如向外長,稱為「漿膜下型」,通常不會引起出血症狀,大到相當程度會引起壓迫症狀。最常見的是長在肌肉層中,稱為「肌肉內型」,長向子宮內膜,亦即子宮腔的則為「黏膜下型」,兩種都會引起經量多、經期長,後者且會造成不孕或習慣性流產。
大致而言,子宮肌瘤造成的主要症狀是出血,有些則有下墜感、腹脹感,如向前壓迫到膀胱,則會頻尿或排尿困難,向後壓迫到直腸,則會便秘或排便疼痛。長期月經量太多或經期拖太長,會造成貧血、倦怠感、頭痛、呼吸困難等。
另外,究竟臨床上認為是子宮肌瘤,手術切下來發現是惡性肉瘤(Uterine Sarcoma,或稱肌肉癌)的機率有多高?我本人曾經統計過七千八百七十八個以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全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保留子宮頸)開刀切下來的「子宮肌瘤」,結果病理檢查,其中有十六個為惡性的子宮平滑肌肉癌(LMS)、子宮內膜間質肉癌(ESS)、惡性彌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因此惡性的機率和國外文獻的報告一樣,為千分之二、三之間。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惡性肉瘤即使手術切除,加上放療、化療,預後也大多不太好,死亡率常常超過一半以上,這是必須小心的一點。不久之前去世的美食作家韓良露,便是經診斷出子宮惡性肉瘤,手術到死亡,不到一個月。
手術治療
通常如果有下列情形:
● 有明顯的不適症狀,例如月經量太大、月經期太長、貧血、頻尿等。
● 在追蹤檢查中日益快速變大。
● 停經後反而更顯著變大。
● 長期不孕且無其他因素存在。
有上述症狀才需開刀,否則不必平白挨一刀,尤其是小於五公分的肌瘤,絕大多數是沒有症狀,不需動刀的。而手術時究竟只拿掉瘤,還是摘除整個子宮,需視肌瘤大小、位置、數目以及患者的年齡和生育狀況,做通盤考量,才能適當決定。不過,如果實在很在意子宮的存在,也不必因為已經不再生育,手術時就一定切除子宮。
而手術採取開腹、腹腔鏡、或達文西机械手臂手術,也是根据肌瘤大小、位置、數目、病人胖瘦、腹部有否開刀傷口及位置、曾否自然生產等因素而決定。
藥物治療
有一些中醫、中藥商宣稱有中藥可以使肌瘤縮小,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經過科學化研究證實有效且不會復發的藥方。
臨床上在門診所見,時常是已經大到七、八公分以上的腫瘤,子宮已經比拳頭還大,而且又月經量過多,嚴重貧血的中年婦女,由於害怕失去子宮,而四處亂吃中藥、草藥,過了幾個月再照超音波,發現腫瘤更大了,才死心接受手術。有些則是腫瘤似乎小了一些,但停藥就又很快地恢復原狀了。
其實現代醫學中,倒是有一種真的可以使子宮肌瘤變小的藥,那就是名為「腦下垂體激素促進素」(GnRH)的荷爾蒙製劑,商品名為Leuplin, Buserelin, Zoladex等,這種藥目前用於不孕症的治療中,它造成類似停經期的狀態,因此子宮肌瘤會縮小,問題是它既造成更年期的不適症狀,而且一旦停藥,肌瘤又恢復原來的大小,因此目前醫界並不建議用於治療子宮肌瘤,健保也不給付。不過有些醫師用於讓巨大的子宮肌瘤縮小些,然後再進行手術,可使手術的皮膚切口不必太大。
海扶刀(HIFU)療法
2015年,台灣引進了免動刀的新療法-海扶刀,這是一種使用超音波穿過肚皮,將高熱能照在子宮肌瘤上的熱熔法。 海扶刀又叫超音波聚焦刀,是(「高強度聚焦超音波腫瘤治療系統(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的譯稱,英文縮寫為「HIFU」,也被稱為聚焦超音波手術(FUS: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這是一種不需要切開皮膚,不需要穿刺就可以殺滅體內腫瘤的新技術,也有人稱之為「無創手術」。
超音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是一種新的非侵入性(免開刀、不流血)治療子宮肌瘤的無創治療方式。治療原理和聚焦太陽光相似, 藉由從體外將超音波聚焦在體內子宮肌瘤處,使焦點區域產生高溫,讓子宮肌瘤組織壞死,達到無創消融子宮肌瘤的目的。
治療過程不損傷正常的子宮組織, 消融治療所產生的壞死組織可被正常組織逐漸吸收,使子宮肌瘤變小,達到減輕或緩解症狀。
超音波消融絕大部分是一次治療即可完成,治療的有效率在95%左右。判斷標準主要以症狀緩解,影像學檢查(磁振掃描和超音波掃描)判斷子宮肌瘤的
供血情況,肌瘤吸收程度等幾方面綜合考慮。當然超音波療法也存在5%失敗的情況,但即使治療效果不佳,對身體的傷害也很幾乎沒有,部分病例還可以再次超音波消融,亦不會影響後續使用其他治療方式。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從2015年4月起啟用南臺灣第一台海扶刀(北部在林口長庚醫院,中部在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也各有一臺儀器),健保不給付,收費16-18萬左右,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收費相差不多,但由於肚皮没傷口,又不必麻醉,預期將會吸引愛美的女性選擇這種新療法。
(本文原載於鄭丞傑著“你不能不知的子宮健康”一書,原水文化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