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
疫情這麼嚴峻的時刻,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要「意外的」被迫去掛急診,造成自己和家人的恐懼,也造成醫療的負擔。
身為胃腸肝膽科醫師,提醒各位以下十點行為要注意,母湯啊🙅♂️!
1️⃣不要亂吃消炎止痛藥,每天都有人吃到胃出血,會痛先吃普拿疼就好。
2️⃣不要過量飲酒,不是怕喝醉,是怕急性胰臟炎痛到掛急診。
3️⃣小心魚刺和雞骨頭,吃東西要細嚼慢咽,卡在喉嚨後悔莫及。
4️⃣吞膠囊時,記得多配水吃藥,膠囊卡在食道可是會胸痛吐血的!
5️⃣少吃高油脂飲食或吃太飽,當心急性膽囊炎發作。
6️⃣不要吃太多堅果和豆類,會引起嚴重脹氣、腸絞痛。
7️⃣肝不好要避免吃太鹹,鈉太多會讓腳水腫,肚子積水腹脹。
8️⃣肝硬化的人千萬別便秘,毒素排不掉容易肝昏迷。
9️⃣注意食品衛生,不要吃生食,現在拉肚子,會先被當作新冠肺炎,牛排要煮熟再吃。
1️⃣0️⃣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消化道疾病常常是緊張的情緒造成,別忘了放鬆一下!
#病從口入多洗手
#宅在家養身救國
膽囊炎飲食衛教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衛教文 膽結石的危險族群】
很多人是做檢查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出現?通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先將可能的原因整理出來,讓大家回憶看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這些NG行為,以免石頭越長越大。
除了年紀大和女性這兩個危險因子之外,以下族群要特別留意,得到膽結石的機率比較高,常常腹痛的話,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1️⃣高油脂飲食
有近80%的膽結石是膽固醇結石,石頭是黃色的,主要的成分是「膽固醇」,飲食中攝取過多的油和脂肪,會造成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形成結石。所以結石是油脂食物吃太多,不是水喝太少,水喝太少是得腎結石。
2️⃣缺乏運動、日常活動量少的人
我最常遇的職業是會計,他們必須長時間做著辦公,整天下來缺乏活動會使得腸胃蠕動變差,膽囊也跟著不收縮。另外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膽酸的前驅物,膽酸合成增加可以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運動還會誘發身體釋放神經賀爾蒙,促使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有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5小時,就會增加結石發生的機率,所以坐太久的朋友,要找時間站起來動一動!
3️⃣三餐不定時的人
長時間禁食(沒吃東西,兩餐隔太久),沒有食物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就無法啟動「膽囊收縮素」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會促使小腸分泌膽囊收縮素,通知膽囊排出膽汁,這樣才能消化食物!如果太久沒有吃東西,膽汁淤積在膽囊內,結石會容易形成。所以工作太忙碌,三餐不定時的人,例如銷售員,警消,媒體從業人員,醫護⋯等,自己要找時間吃東西喔!
4️⃣懷孕、使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
最近我才遇到一位37歲的媽媽,沒有三高,身材也標準,但是膽結石已經有三公分,他是生完雙胞胎之後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統計起來,懷孕會增加膽結石的機率,因為雌激素會減少膽鹽的分泌,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黃體素則會造成膽囊收縮蠕動減少,使膽汁淤積。懷孕的時候,大約有30 %的孕婦有膽沙,2%有膽結石。在生產完之後,60%-70%的膽沙會消失,20%-30%的膽結石會消失。懷孕時或生產完後,常常上腹痛要小心是膽結石出現了!
5️⃣體重迅速下降
特別在減重手術後會發生,這是因為卡路里攝取減少促使膽汁淤積,脂肪的溶解也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所以瘦太快的時候,也要小心膽結石出現。
6️⃣肥胖
肥胖的人膽固醇合成的量較多,分泌至膽汁中的量也多。特別肥胖的女性,得到膽結石的機率可以高達七倍,而且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男性的話機率就小一點。
7️⃣糖尿病和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
血中胰島素上升會促使肝臟接收膽固醇,進一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另外會減少膽酸的分泌。
8️⃣血脂肪異常
多數的研究發現血脂肪異常跟膽結石有關,例如三酸甘油酯過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非高密度膽固醇過高。不過還是會看到有些人血脂肪都正常,但仍然有膽結石。
9️⃣肝硬化
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色素結石(石頭是黑色的),有15%有膽固醇結石。因為肝臟代謝異常的關係,膽汁中的膽色素增加,膽酸分泌減少,膽囊的蠕動變差造成。
🔟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
紅血球溶血會導致膽色素增加,膽色素增加會形成色素結石。
1️⃣1️⃣膽道發炎
在膽道中有細菌感染容易造成色素結石形成(顏色是棕色的)。十二指腸有憩室也容易有色素結石產生。
1️⃣2️⃣發炎性腸炎
克隆氏症患者,常合併小腸末端病灶,影響膽酸的吸收,得到膽結石會高兩到三倍。
1️⃣3️⃣脊椎損傷
機率高兩倍,原因不明,可能跟膽囊收縮調控有關。
1️⃣4️⃣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同時有膽結石的比率較高,有多1.5倍。兩者也許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我想應該是跟少活動和飲食有關。
1️⃣5️⃣使用特定藥物
特定的降血脂藥、抗生素、全靜脈營養注等會增加膽結石發生率。
1️⃣6️⃣膽結石家族史
有些家族不只一位成員有膽結石,可能跟家族的飲食習慣有關,或是遺傳性肝臟酵素缺損,使膽酸合成不足所致。
㊙️之後我會在將「膽結石形成的機轉」和「膽結石患者的注意事項」跟大家說(我一次寫不完😅)。真的沒空我就拍影片好了。
歡迎自由分享喔!
膽囊炎飲食衛教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衛教文】
早安健康雜誌曾經採訪我談膽結石形成的原因與預防,我將部份內容轉貼在臉書,方便大家閱讀,上課嘍~
膽汁由肝臟分泌,一半流到膽囊,另一半分泌至十二指腸,若膽囊內充滿結石,無法適時提供膽汁幫助消化食物,食物不好消化,吸收就可能變差。
膽結石是造成膽囊發炎的主要原因,造成膽結石常見有三個原因:
1️⃣高油脂的食物攝取過多
膽固醇是膽結石的主要成分,膽固醇是由肝臟代謝,從膽汁排出體外,所以如果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高,就容易在沉積在膽囊壁,在囊形成瘜肉或結石。
2️⃣缺乏活動
缺乏活動會使得腸胃蠕動變差,膽囊也跟著不收縮。另外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膽酸的前驅物,膽酸合成增加可以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運動還會誘發身體釋放神經賀爾蒙,促使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有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5小時,就會增加結石發生的機率,所以坐太久的朋友,要找時間站起來動一動!
3️⃣三餐不定時
經常超過12小時沒進食;或有些人在瘦身過程中不吃油脂,就無法誘發膽囊收縮素分泌,膽汁長期累積在膽囊中,就容易產生結石。
🥬高纖蔬果加好油,真正遠離膽結石
預防改善膽結石,除了少吃高油脂肉類、避免過多膽固醇,改掉久坐習慣,三餐定時定量,也可多攝取以下三種飲食:
1️⃣高纖食物🥝
可以減少膽固醇吸收,而且膳食纖維多,腸胃就蠕動得好,膽囊能順利得到要收縮的訊號,而不是一直貯存凝縮膽汁。
2️⃣維生素C🍐
膽固醇代謝變成膽酸、從膽汁排出的過程中,需要維生素C幫助轉換,充分攝取維生素C可預防膽結石。
3️⃣Omega-3🐟
研究發現,當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較高,可減少膽結石形成,因此建議吃富含Omega-3 的食物,例如魚油、堅果等,提升HDL。
💥滴油不沾?當心反而招來膽結石!
攝取健康的油脂,如橄欖油、魚油,能幫助膽囊收縮並規律排出膽汁。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攝取高油脂食物可能造成膽結石,就不敢吃肉,只吃燙青菜、水煮餐,甚至到了滴油不沾的程度,因為飲食中缺乏油分,反而會使膽囊缺乏活動,膽汁更可能沉積形成結石。
門診遇到有膽結石的患者,許多是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的人,「會計」大概是我最常問到的職業😅,當然很多是跟自己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有關。建議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找時間起來動一動,避免養出大石頭!
下課囉!想了解越更多可以去搜尋雜誌來看(2019 特刊37號肝膽胰)。
膽囊炎飲食衛教 在 譚健民醫師的益生菌啟示錄- #膽囊及膽道疾病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6.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可避免腸內不良細菌大量滋長,降低胃腸內細菌沿著膽道上行感染,造成膽囊炎的機會。 (節錄自譚健民醫師的衛教演講內容) | Faceboo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