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發現新生兒膽道閉鎖 善用色卡察糞便💩
台灣每年約有30~40位寶寶罹患膽道閉鎖
如果有不正常的狀態
請帶孩子就醫 並同時檢測肝膽疾病問題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台北報導】發現新生兒膽道閉鎖,可從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做起!國健署18日表示,為了早期篩檢膽道閉鎖兒,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研發嬰兒大便辨識卡,助家長及早發現嬰兒黃疸等問題,因為膽道閉鎖寶寶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而延誤就醫,故黃疸寶寶應接受篩檢,即早發現及就醫。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寶寶出生第14天黃疸持續不退,或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要注意。
「台灣每年約有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2(在歐美國家為萬分之0.5~0.7),高居世界第二位。」張美惠表示,膽道連結肝臟與十二指腸,是運送膽汁的通道,如膽道不通(閉鎖),膽汁無法排出滯留在肝臟,會影響肝功能,造成灰白或淡黃色大便。未治療者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是兒童肝病死亡與換肝的第一大原因。
張美惠進一步解釋,血液中紅血球的代謝產物「膽紅素」,由肝臟處理排出體外,但因新生兒的肝功能尚未成熟,處理膽紅素能力較差,殘存膽紅素造成皮膚及眼白泛黃,即黃疸。餵母乳會使膽紅素的代謝延長,造成母乳性黃疸,約2-3個月後才消退,故膽道閉鎖寶寶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而延誤就醫。若能早期篩檢,並於60天內接受葛西手術,依日本研究顯示,其10年存活率可高達73%。
張美惠呼籲,請家長將寶寶的便便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黃金九色卡,在日光或白色燈光下比對,卡片有9種顏色(1-6號為不正常,7-9號為正常),便便呈現黃色或綠色才是正常的。若寶寶確診為膽道閉鎖,最好在出生60天內接受治療,以降低日後造成肝硬化的機率。王英偉提醒,寶寶出生第14天黃疸持續不退,或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要注意,若發現便便顏色不對,要盡快帶寶寶請教兒科醫師。
圖說: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提醒,請家長將寶寶的便便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黃金九色卡,在日光或白色燈光下比對,便便呈現黃色或綠色才是正常的。(photo by 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
更多
資料來源:台灣醒報
https://tw.news.yahoo.com/%E9%A0%90%E9%98%B2%E5%AC%B0%E5%8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注意寶寶的大便 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 X 國健署大便卡諮詢中心 大家幫寶寶換尿布時候會注意大便的樣子嗎? 別急著閉氣包起來就丟棄。尤其對於小嬰兒來說,內有許多重要的資訊。 其中小嬰兒「大便的顏色」要特別留意:顏色愈白、愈淺則不太尋常。可先比對一下健兒手册的大便卡顏色:1-6號佳麗是不正常的,...
膽道閉鎖寶寶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生兒重症疾病介紹~ 膽道閉鎖
跟各位分享在兒科醫學會網站11月初的公告,剛好兩週前也遇到類似狀況....
背景小知識:
什麼是膽道?
主要工作,是把肝臟製造的膽汁送往腸道裡的管道,膽汁最主要的原料是來自於膽紅素(也就是造成寶寶黃疸的東東),肝臟把間接型膽紅素轉換成水溶性的直接型膽紅素再變成膽汁,送到膽囊裡儲存,有需要時再從膽道送到腸道幫助消化。
=====正文開始====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後最常住院的原因,造成黃疸的原因很多,但非病理性的黃疸在治療後一般會在1-2週內緩解,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問題。
但超過兩週以上仍未消退的黃疸,我們稱為延遲性黃疸,這樣的寶寶常常會有膽道方面的問題,膽道因為不明原因發生阻塞,導致膽紅素的排出受阻(圖一),因此這樣的寶寶容易會有延遲性黃疸的發生;但近年台灣母乳哺育普及,母乳性黃疸也讓寶寶常常黃1-2月才消退,兩者混在一起讓膽道有問題的寶寶比較晚被發現,錯過黃金治療期(60天大內),淤塞的膽汁會讓肝臟和膽道慢慢纖維化,讓治療效果變得很差,甚至需要換肝才能救回寶寶的命,而未接受治療的寶寶通常1歲左右會提早回去當小天使...
如何及早發現膽道閉鎖寶寶??
1. 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膽道閉鎖寶寶的糞便因為缺乏膽汁染色,糞便顏色會維持ㄋㄟㄋㄟ的顏色,也就是白色,請參考大便卡(圖二),1-6號即為不正常顏色。
2. 有時膽道閉鎖的寶寶在膽道完全閉鎖前,大便顏色還不會變成1-6號,尤其喝母奶的寶寶也會黃的比較久,讓膽道閉鎖的寶寶更難早期發現,因此為了早點找出這樣的寶寶,兒科醫學會建議有延遲性黃疸的寶寶,即使大便還沒變成1-6號,在30天內最好抽血做一次直接型膽紅素測試(因為膽道閉鎖的寶寶沒辦法順利把直接型膽紅素排出,所以會明顯上升)。
為什麼今天會寫這篇呢? 因為叔叔我兩週前遇到一個寶寶,1個多月大黃疸值15.9,建議家長要抽血檢查直接型黃疸排除膽道閉鎖被拒絕(崩潰><),只好約診兩天後追蹤,但後來也沒回診(哭),希望寶寶平安無事。
總結:
雖然母乳性黃疸是目前造成延遲性(>2週)黃疸的最常見原因,但是絕對不可以忽略更嚴重的膽道問題,目前建議當寶寶有延遲性黃疸時,至少30天內抽血做一次直接型膽紅素檢測(圖三),來排除膽道閉鎖問題,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唷!!
by the way,最近常聽到家長對一起進來的小病人說:
你看! 醫生好帥!
超開薰啊~~
膽道閉鎖寶寶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注意寶寶的大便
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 X 國健署大便卡諮詢中心
大家幫寶寶換尿布時候會注意大便的樣子嗎?
別急著閉氣包起來就丟棄。尤其對於小嬰兒來說,內有許多重要的資訊。
其中小嬰兒「大便的顏色」要特別留意:顏色愈白、愈淺則不太尋常。可先比對一下健兒手册的大便卡顏色:1-6號佳麗是不正常的,請盡快就醫。
另外最近也開始宣導父母,還有要注意新生嬰兒的黃疸「時間」,一般的生理性黃疸會逐漸消失。但如果超過14天-30天,則要注意,請醫師評估,是否要驗一下直接型膽紅素/總膽紅素或是其他檢查。
它們可能暗示著 #膽道閉鎖 biliary atresia 的可能性。顧名思義 ,就是膽道太窄或是不通,使得膽汁無法正常地流進去腸道,造成無法消化及膽汁反過頭來破壞肝臓功能。
這個病是跟時間賽跑的疾病,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肝臟破壞愈多,變成肝硬化,或是甚至要走上「換肝移植」這條路。所以近幾年一直在宣導父母要注意小朋友的大便顏色 及黃疸現象,目的在於提早發現。
如有疑問,請洽:
大便卡咨詢中心 02-23820886分機12